“留白,是教育的艺术,也是教育的成全。”这是《人民教育》冀晓萍记者文章《让孩子成为他自己》中的一句话,引发了我对“教育留白”问题的几多思考。
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里讲:“这里有一明显事实: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假若全部或大部分为体力劳动所占据,则心思活动即被抑阻,甚至于不可能。而心思不活动,即无创造,无进步,又是万万要不得的事。那么,腾出空闲来给心思自在地去活动,即属必要。”果真如此,每天的辛勤劳作是养育不出创新的,让孩子每天机械地忙碌生活也是培养不出发明家的。
但是偏偏我们中国的教育是忙碌的,尤其是城市的儿童生活更是如此。学校学业负担本已很重,放学、周末又奔波于各种学习班,玩耍的时间非常有限,更没有在玩中自己去思考的时间。有人说:“不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其实更可怜的倒是这些孩子。父母仅仅是赔上几年的夜晚,孩子倒可能因功课而禁锢了思维,赔上整个人生。”更有极端者说:“所谓素质教育远胜焚书坑儒,又在考八股文之上矣。”
如何给我们的孩子一个属于自己的思考时间,一个没有“有形教育”的留白的时间,一个属于自己自由创造的时间,是我们迫切应该想的,更是应该从现在开始做的。没有思考的时间,没有属于他们的时间,可能也就没有将来的创新。所以,难怪,国外的人是玩大的,很多的奇思妙想没有玩是做不出来的;中国人是学大的,我们不允许孩子发呆,不允许孩子胡思乱想,所以中国也少有超一流的建筑师,少有超一流的时装设计师,发明创造更是少得可怜,更别提什么“为人类的发展……”。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把“给他们思考,给他们自由,让他们做真正的自己”当成教育的实质。我们的教育被填得满满的,太过务实,太过功利,缺少留白,缺少浪漫,缺少教育的意境之美。这样,最好的效果也就是“种豆得豆”,想要有“弦外之音、文外之义”就是奢求了。
我们再来说说留白的课堂。
我想,“留白的课堂”应该有两个角度的理解。其一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不直接把一些学习内容通过讲述、讨论、交流等方式告知学生,而是通过言语激发、提出问题等方式留下“空白”,引发学生在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里实践与操作、联想与想象、思考与探究,利用自己的想象填补空白,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它指的是一种教学策略上的留白。
其二是指课堂的学习内容不可以太多,学习的目标不可以太细、太确定,教师不可以用力太猛,对教学效果期望不可以太高。否则,课堂就会太满、太急、太功利、太流程化,也就太浅薄。学生就会被拽着走,连滚带爬着走,甚或蒙着眼睛牵着走。课堂教学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呼唤与影响,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创造,需要灵感,需要慢,需要优雅,要给出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左冲右撞,要宽容学生的胡思乱想。要知道,胡思乱想可能是创新的前奏,横冲直撞的思考更容易擦出思维的火花。
很多时候,包括我自己,会被孩子存在的诸多困惑、难题和无端的思想吓住,总担心我们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急不可耐地告知问题的答案,甚至会代为思考。反思一下,孩子是天生的创作者,给他们一片宽松的土壤,播下想象的种子,夺目的想象之花就会绽放,想象的累累硕果必将生成。很多时候,我们把孩子的成长划为简单的对错,“一棍子”判定了孩子的一生,没有耐心等待孩子成长,没有耐心等待孩子从错误中自行修正。听着孩子背诵的“揠苗助长”,喜滋滋且用心地予以解释。殊不知,我们早就成了那个“揠苗者”!
教育是“慢”的艺术。只有在慢的课堂里,每一个孩子才能得到教师温情的照顾、诚意的鼓励、恰当的提醒。我期待,我们的课堂,慢点,再慢点,让每个孩子都跟上节奏,让每个孩子都不掉队。有人说:“生活的艺术其实就‘度’的把握。”教育更是如此,教育者所有的成与败全在这“拿捏”二字上,真正的好老师总能在虚与实之间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总能在学与教之间来回穿梭,尽情徜徉,享受教育,享受成长,享受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与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