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青少年活动中心 林 芳
探索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福州青少年活动中心 林芳
许多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通过教育启迪学生智慧,砥砺学生的创新精神,学校理应成为“创新”之花的沃土。该文尝试从五方面来阐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设情境,诱发创造性;对话文本,重视创造性;质疑问难,训练创造性;创作尝试,渗透创造性;求异创新,贯穿创造性。相应的,教师应该看到学生“与众不同”的回答背后的无穷创新潜能,巧妙地鼓励他们更广、更深地去了解世界,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创设情境 对话文本 质疑问难 创作尝试 创造性
创新精神是指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革新的意志和智慧,而这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至关重要的学习品质。创新精神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去认识人类积累的知识财富,并尝试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增添新的内容。事实上,许多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但却不知如何运用。所以,教师应该致力于让教学成为让“创新”之花得以竞相绽放的沃土。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昵?结合笔者语文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得好:“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靠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显而易见,教学中要营造具体生动的情感氛围和意境,即在课堂中融“言、形、情”为一体,通过实验、实物、音乐、投影、录像、图画、语言、表演等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景,将学生的思维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
创造性的生成需要一定的情境,情境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创设适宜的情境,就好像只有给课堂动态生成注入良好的催化剂,才能激起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走进作者所营造的情感世界,和作者进行心灵的碰撞,从而让课堂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当学习“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的罪行”这一部分内容时,我放映影片《火烧圆明园》片断,并用低沉悲愤的语言作旁白。此时,影片的情感、老师的情感已深深地拨动着学生心灵的琴弦,他们置身于情境之中,个个义愤填膺,纷纷要表达自己的感慨。有的说:“我觉得英法联军是无耻的强盗!”有的说:“我痛恨英法联军!”有的说:“我觉得英法联军简直毫无人性!”有的说:“圆明园的毁灭是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我恨英法联军,也恨清政府。”有的说:“对圆明园的毁灭我很难过,因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耻辱!”看着学生个个怒不可遏的样子,我打心眼里为这节课喝彩。当然,情境创设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场景再现法、音乐渲染法、借画面想象法等等,只要教师能够因文而异地选择合适的方法,就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更有情趣、情意、情智。
学生发掘自身潜能,展开想象的翅膀,遨游于想象的空间,兴趣盎然地享受表演赋予他们无穷的乐趣。“廉颇将军快起,何须行此大礼?你我同是赵王的左右手,还分什么彼此?”“我是大老粗,气量窄……”“你能不计前嫌,以诚相待,真是让我无地自容!”“好兄弟,让我们同心协力保卫赵国吧!”教师营造出良好的表演氛围,瞬间学生们如欢腾的鸟儿雀跃起来,边演边议,就在这长则十来分钟,短则三五分钟的表演时间里,学生们在形神兼备、入木三分的表演中传送和递增的不仅仅是求知的渴望,更是收获的喜悦。这种氛围、这份感悟中所享受到的欢愉,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弥足珍贵的,都是一种“质”的超越和飞跃。孩子通过与文本进行鲜活的生命对话,以研究探视的方式完成感悟、体验、内化的过程,从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过程中的最高境界。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多启发、引导学生,给学生创新的机会,去深思熟虑,去勇于探索,去创造性地“发现”,进而大幅度提高语文的教学效果。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教一个词语,学生学会读写,属于机械“灌输”的范畴,学法未免太枯燥了,毫无创新。但教师如果注意在教学生学习词语的过程中,有的放矢“另辟蹊径”,诱导他们想象、联想、判断、分析、综合、概括,就赋予了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意义。
比如我在引导学生理解《囚歌》中“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这句话中“爬”字的深刻含义时,分三个步骤完成教学过程:首先,我让学生借助字典,了解“爬”就是伏地行走的意思;其次,我让学生想一想:有哪些动物用“爬”?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可以得出答案:老鼠、狗、蛇、狐狸等动物是用“爬”:最后,我让学生认真思考为什么不说革命队伍中的叛徒“走”,却说成“爬”呢?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自然而然地就能将革命队伍中的叛徒同之前说的动物联系在一起:叛徒好比苟且偷生的狗,丧失革命气节,好比奸诈冷血的蛇,忘恩负义,出卖同胞,犹如过街老鼠一般,人人喊打,因此作者在文中用“爬”来描述叛徒,表达了作者对叛徒的极度厌恶和痛恨。这样,教师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在生动形象地剖析了“爬”一词的本义与引伸义的基础上,还深入浅出地归纳了“叛徒”的本质特征,让学生真切体会到作者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除了在字词的研读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理解文章内容上,教师同样也可以下功夫。例如学完《赤壁之战》一文后,我追问学生:“在赤壁之战,东吴的军队为何能以少胜多呢?”经过小组讨论,学生给出了以下几种答案:
(1)记忆性答案:照搬原文语句回答;
(2)理解性答案:在按照原文的基础上,简要地分点回答;
(3)创造性答案:a、东吴将帅正确分析形势,知已知彼;b、制定正确的计策,布置周密完善:c、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d、曹操自傲自负,轻敌轻信他人。
看来,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课文内容,学会辐射勾连,由一般性训练到强化性训练,层层推进,逐步深化,也不失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好方法。
记得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在写《人间喜剧》时曾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金钥匙毫无疑义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逢事问个为什么。”宋代哲学家、教育家张载也曾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不难看出,“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进一步说,“疑”是创新的开始和动力,质疑中蕴含着创新的萌芽和生机。
创造心理学指出,过分胆怯和自我批判的心理状态,是妨碍创新的最危险的敌人。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教师可以通过启发、鼓励等方式培养学生勇敢的个性,让他们从不敢提问到敢于“打开话匣子”问难,点燃心中探求知识的好奇之心。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使学生从“敢问”转为“善于提问”,注重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如抓住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发问,抓住体现思维、提示重点、统率全文的题目设问,抓住理解有困难的句子、句子之间的联系发问,抓住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发问……循序渐进,久而久之,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得到提高,自然而然就更敢于提出问题了。这样,质疑问难对学生而言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了。
在“敢问”和“善于提问”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乐于提问”的学习品质。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动力。著名的教育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有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过程刻板、枯燥,学生就会因为不感兴趣而使刚点燃的学习的火花像缺少氧气一样地熄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我认为教师可以尽可能地把课堂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学生在自由交流的氛围中就能主动质疑,甚至可以自己释义,达到了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时:
生C:在那万分紧急的关头,假如李大钊同志向敌人开枪,当时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呢?
生A:他开枪当然跑得掉,那时候就不可能被敌人抓住,甚至白白地牺牲。
生B:敌人封锁得那么严密,李大钊不可能用枪把敌人全消灭。我认为他难逃一死,还是会被敌人逮捕。
生D:不行,你想当时街上聚集的群众纷乱、恐慌,他身边还有自己最疼爱的女儿,如果开枪,后果就太严重了,会危及到群众和女儿生命的安全。
生C:李大钊是一忠于革命、忠于人民的革命者,在当时情况下,他一定会沉着、冷静地处理问题,决不会意气用事。他宁可自己被俘,也不能更不会向敌人开枪。
不难看出,学生先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质疑释疑;再在对课文“读与品”的过程中自主地质疑释疑;最后,思想产生撞击,就会进射出创新的火花。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就能把“探疑—质疑—再设疑—释疑”的教学过程内化成独立自主地探求知识,享受获取知识的过程的学习品质,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学生习作的“创作尝试”是认识、性格、感情、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的综合表现。契诃夫认为:“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使学生的个人创造特点及完整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在高年级习作创作尝试中,教师在提倡学生自由表达的同时,还可以鼓励他们把创造意识鲜明地体现在作文的立意、构思和语言运用上,这样有利于发展思维的独创性,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培养创新精神。
“作文是儿童迈向创造人生的第一步。”我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需求,经常设计一些新奇有趣的想象小作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效地促进他们认识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如学完《草船借箭》后,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简要地给诸葛亮和周瑜写评语,谈谈他们是怎样的人,再以《如果我是周瑜》为题,进行二次创作。又如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文时,文中写到聋哑青年在金鱼缸边画画,精湛的画艺吸引许多游人,人们站在他旁边看他作画,我便借机引导学生就地取材进行想象续写:想想人们都会怎么称赞青年的画技,试着将人们观画时对聋哑青年的热情赞扬的场景描述出来。
学生的创新精神有时会以不合乎事物规律、违反常理或不合逻辑的形式出现。考虑到学生的创造性如同“小荷才露尖尖角”般稚嫩,甚至还存在着片面性,如果将其拘泥于条条框框之中,用常规的思想去桎梏学生的思维,很可能打击学生创新的积极性,扼杀学生创新的灵魂。所以,教师如何保护和引导学生“与众不同”的创新精神就显得至关重要。
在学习完《蝙蝠和雷达》后,我为学生精心设计了思考题:“人们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进行发明创造,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学生们个个参与兴致极高,纷纷踊跃发言:“人们从大脑得到了启示,发明了电脑”“从荷叶得到了启示,发明了伞”“从火药得到启示,发明了火箭”“发明了潜水艇,就是从鱼得到的启示”……尽管有些表述并不准确,有些想法只是出于求异心理,有些想法只是异想天开,但我并没有直接给他们判定对错,因为学生此时已经进入到“创造”的情境中,生硬地指责容易挫伤他们逐步升温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所以,我趁着学生意犹未尽,兴趣正浓之时,鼓励他们在课余时间进行小实验、小发明,看一看自己的想法是不是科学合理,让他们在实践中去论证、深化自己的思维,他们就能一步步将“求异”转化为“创新”。
用发展的眼光来看,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创造型的人才。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造就人的社会活动,就必须满足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苏霍姆林斯基说:“当一个年幼的人不是作为冷漠的旁观者,而是作为劳动者,发现了许许多多个为什么,并且通过思考找到答案时,在他身上就会像火花燃成火焰一样,产生独立的思考。”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提些“傻问题”、“怪想法”,而教师应该看到这些“与众不同”的回答背后无穷的创新潜能,巧妙地引导他们更广、更深地去了解世界,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 李尚信. 巴尔扎克与《人间喜剧》[M]. 北京∶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1.
[2] 质疑 设疑 释疑──〈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谈[EB/OL]. http∶//www.laobaixiao.cn/jiaocai/renjiaoban/dishierce/17117.html
* 注: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项目编号:JBS14565(福建教育学院资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