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上海 200433)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1]42基层党员如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如何将自我发展与服务群众结合起来,关键在于个人定位。从角色论的角度看,就是党员对自身角色的认知问题。笔者发现,在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党员志愿者形成了正确的角色认知,积极“为人民服务”,使党员志愿者活动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上看,经典的角色互动论,能够比较好地解释这一问题:党员角色的构建,产生于党员自我认知、外界角色期待与反馈两方的互动。反映在参与社区治理的党员志愿者身上,就是以社区党员志愿者活动为依托平台,在理论上,党员进一步强化了对“为人民服务”这一核心角色内涵的认知,在实践中,党员找到了与之对应的行为方式和规范,并因此获得了群众的好评。在这种良性循环下,社区治理得以完善,社区发展实现和谐,更重要的是,党员志愿者在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强化了对“党员”这一角色的认知,找到了新时代背景下,党员如何在社区生活中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员角色的成功构建,使得“党员”这个词成为一种品牌,在现代社区治理与服务中散发光辉。
本研究选择了上海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街道进行考察,关注的问题是在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中,社区的党员志愿者如何构建“党员”这一角色,并实践“为人民服务”的角色内涵。
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是党员这一社会角色应该具备的内涵。所谓“社会角色”,是“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2]107。社会角色的内涵,涉及主观认知与客观实践两方面的内容。正如帕克(Robert Park)所言,自我的观念,“一般还有赖于其生活的社区,和在社群中要扮演的角色,同时,还有赖于社会对各种角色的认定和地位”[3]285-286。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在社区治理的过程中,面临形形色色的社会需求,党员“为人民服务”的角色内涵虽然没有变,但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为人民服务”,必然也要与时俱进。新时期党员“为人民服务”所必须具备的素质、理念与行为方式,构成了当代社区治理中党员角色的要素。
综上所述,笔者将“党员角色”界定为:围绕“为人民服务”的角色内涵,党员在参与社区治理中逐步形成的一整套理念与行为方式。党员的“角色认知”,是党员对自身“为人民服务”这一核心内涵所包含的具体行为准则、行为模式的理解和领悟。党员的“角色期待”,是指群众对党员这一角色所具备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模式所期望的内容。“角色表现”,则是在特定的角色认知下,社区党员志愿者在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实际表现出来的、用以演绎党员角色的行为方式。
角色互动,是一个通过社会互动不断构建角色的过程。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把自我看作是个体与社会互动的产物:“我们根据想象别人对我们自己行为及外表的感觉来理解自我”,这种自我被他称为“镜中我(The Looking Glass Self)”[4]148。他人的姿态充当了镜子的作用,从中可以看到并衡量自身,这个过程就是角色互动。米德(George Herbert Meed)认为,是互动产生了自我,自我必须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才能得到解释。个体通过“想象性预演”(Imaginative Rehearsal),最终形成具有普适性意义的“常规姿态”(Conventional Gestures),“通过私下解读和解释常规姿态,个体能够想象性预演有利于适应他人的行动方案”,从而“更准确地估计他们对他人的行动可能产生的后果,并进而增加与他人合作性互动的可能”[5]328。这种角色互动的过程,往往表现为“角色期待(Role Exception)”和“角色表现(Role Performance)”之间的互动[4]98。
早期理论在谈及角色构建方面的问题时,不约而同地涉及了行动者对角色的认知以及外界对角色期待两方面的内容。不过,这些理论大多关注于角色内容本身,而并没有详细描述角色互动的过程。斯特赖克(Sheldon Stryker)的身份理论则弥补了这一缺陷。他引入了“责任担当(Commitment)”概念,并提出:“当人们在某一场景中给予某一身份以责任担当,他们的自尊就会有赖于对自我身份的履行。”[5]348他认为:“个体基于某一身份的责任担当越多,这一身份在显要序列中的地位就越高。如果这一身份被他人的反映和更广泛的价值体系积极评价,那这一身份的层级将得到提升。”[5]349简单地说,角色的扮演者会根据外界的反馈,不断调整自身行为,来确认并更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
从经典理论中可以发现,角色形成于两方面的互动:一方面,是外界对角色的期待;另一方面则是行动者自身对角色的认知和行为表现。行动者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感知外界的角色期待,从而强化或修正自己对角色的认知,并对角色加以扮演。在这个过程中,行动者并非完全被动地接受外界对角色的期待,因为他也同样通过自己的行动,能动性地将角色的内涵反馈于外界,塑造外界对角色的期待。
除了以上提到的两方面因素之外,还有研究者指出,服务载体对基层党员服务于民具有相当的重要性[6]。笔者认为,角色的形成固然是人与社会互动的结果,但外部环境的作用不仅仅只是一面“镜子”。互动发生在特定的情境之中,外部环境所创造的特定情境,也必须纳入角色互动的理论解释框架之中。
同其他社会角色的构建一样,党员角色构建同样源于循环往复的互动过程,这种互动发生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之中,那就是社区治理中的党员志愿者活动。以此为平台,党员角色构建的过程包括:(1)《党章》对党员角色内涵的规定,这影响党员自身的角色认知以及外界对党员的角色期待;(2)角色扮演者——党员的角色表现,这种演绎角色的行为,是建立在党员对自身角色的认知上的;(3)外界社会主体,包括社区群众、各类组织等对党员的角色期待,这种期待在党员演绎角色时予以反馈;(4)衡量外界反馈与党员自身对角色认知的一致程度。若外界反馈肯定了党员对自身角色的认知,则会激发党员更加积极地进行演绎角色的行为;若党员自身认知与外界的期待有所差别,则党员会改变对角色最初的演绎行为,或者通过多次演绎促使外界改变对党员角色的期待。整个角色互动的过程,统一于党员在行为层面的角色表现上,也是党员角色构建的过程。
图1 党员角色构建的理论模型
从图1可以看到,构建党员角色,一方面是党员志愿者活动平台的建设;另一方面是角色互动的过程。志愿者活动平台,是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利用社区的资源搭建起来的,不同社区的平台往往各具特色。角色互动,则主要是两方面的互动:一方面是党员对于自身角色认知与角色表现的互动,另一方面则是外界对于党员的角色期待与党员角色表现的互动。党员角色构建,必然是党员自身对角色的认知与外界对党员的角色期待互相统一,并最终体现为党员角色表现的过程。从访谈的众多案例中笔者发现,党员角色是在党员志愿者与外界的互动中逐步构建起来的。在志愿者活动中,党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服务人民群众,正如米德所说的,是党员最初的一种“想象性预演”。这种预演产生于《党章》对党员角色的规定,即“为人民服务”。而党员志愿者对于党员角色的演绎行为,在互动中得到反馈。反馈可以是群众的反应,可以是社会其他舆论的反应,也可以是来自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的一些嘉奖。这个互动过程不是单一的、一次性的,而是周而复始的过程。如何将“为人民服务”这一党员角色的核心内容落到实处,则在反复的互动与反馈中不断修正和明确。
基于以上理论探讨,研究具体从两方面诠释党员角色的构建过程:第一,社区为党员角色构建提供了哪些有利的平台;第二,在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党员角色构建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党员角色“为人民服务”的核心内涵是由《党章》规定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何保持这一内涵始终具有活力,是许多社区党员服务中心负责人考虑的问题。要保持“为人民服务”的核心内涵,必须符合当今社会的时代特征。党员要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并将这一角色内容融入自己的行动中去,就脱离不了实际的社区生活。首先,通过志愿者活动这一平台,社区党员找到了参与社区治理并实践“为人民服务”的途径。其次,通过这种组织化、系统化的服务模式,党员在特定情境中发挥自身的能动性,用新的行为方式诠释和演绎党员“为人民服务”这一角色内涵。
借助于社区的资源和力量,党员和社区各方之间通过各种志愿者活动建立了联系,形成了互动。通过走访,笔者了解到,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的资源优势、地区文化和人员特点。各地的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展了党员志愿者服务,引导党员参与社区治理,让党员在实践中充分诠释自己作为一名党员的角色身份,为推动社区和谐发展提供了助力,其中有三个街道的志愿者活动具有代表性。
南京东路街道的行政管辖区域位于上海市黄浦区,是城市中心的繁华地区。为实现“社区党建全覆盖”的指导思想,街道党工委之下设立了三个组织,分别承担不同的职能:行政组织党组负责领导街道管辖的所(派出所等)、院(医院等)、厂的党组织,平时的工作方式是通过工作交流、感情交流等方式组织大型志愿者活动;居民区党委则负责社区居委会日常的党员志愿者活动;两新组织党委(综合党委)则负责街道辖区内的企业党组织。街道党员服务中心下属20个党员服务站,分别设在各自的居委会内,另外还有47个党员服务点,分布在一些辖区商务楼中,为办公白领及两新组织员工提供必要的志愿者服务,比如量血压、看病等。党员服务点通常有人值班,但是条件不尽相同,有的在商务楼里有一间房间,有的只有一块区域。
由于地处上海市中心商业区,拥有丰富的经济资源,该街道抓住了“品牌”这个词,将党员志愿者活动开展起来。在著名的步行街上,汇集了上海各大知名品牌的公司和商厦。街道很好地利用了这种得天独厚的资源,以“社区党员志愿者为民服务日”活动为载体,邀请街道管辖区内诸多知名服务行业的专业技师,为社区居民免费服务。据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一般来说,活动前都是通过街道辖区内两新组织的党支部书记牵头,帮助街道同这些企业取得联系,邀请企业下属较为知名品牌的员工来为民服务。在“为民服务日”上,曾邀请到著名美容美发品牌的专业美发师。据负责人回忆,社区的居民得知是专业美发师进行免费的志愿者服务,都积极参与。除此之外,志愿者队伍中还包括一些专业的医疗、法律、心理等领域的咨询师,他们在“志愿者服务日”上提供一些医疗检查、政策法规咨询等服务,解决了不少市民自身不了解、无法解决的问题。
天山街道属于上海市长宁区,是该区两新组织企业最多、党员人数最多、楼宇最多的街道。该街道共有24幢楼宇、2个园区、3 100家左右的两新组织、106个两新基层党组织、1 300多名两新党员。根据这一特点,街道针对不同层次的需求,提供社区志愿服务。最初志愿服务是以“摆摊”的形式进楼宇、进社区,但由于规模庞大,不能提供经常性的服务,而在商务楼里建立服务点,固定每月服务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因此街道把5大平台中突出的志愿者服务队独立出来,以服务队领导者个人的名义设立工作室,发布信息,提供团队服务,不仅实现了服务的长效化,也扩大了服务范围。
街道工作室每两周会召开一次合作论坛,了解居民需求,提供菜单式服务。原本商业化的服务内容,通过党员志愿者这个平台,成了社区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其中典型代表有胡明胜劳动政策咨询工作室、张劼律师工作室、天山雪莲花艺术团、程栋“关爱新上海人”工作室、青聪泉特殊儿童工作室、大不同茶文化艺术咨询工作室、施建行企业规划咨询工作室等。党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在为社区居民提供实惠的同时,也构建起了属于自己的志愿者服务平台。
平凉街道隶属于上海市杨浦区,参与志愿活动的人员除了正式党员之外,还有街道里下岗的协保党员、退休党员等。其中,龙仁居委会是上海石库门的老城厢社区,党员年龄在50岁到70岁左右。由于是一个老社区,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针对这一情况,在居委会主任的倡议下,建立了四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如夕阳红治安队、除“鸦”粉刷队、青年突击队、便民服务队等,为改善社区环境提供服务。该街道的心理咨询辅导站则成立于2001年,受访时,辅导站有志愿者35人,其中党员15名,主要来自国企退休干部。服务内容以宣讲、团队辅导为主。
龙仁居委会的四个志愿者服务队,将党员与群众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多赢的局面。群众得到了志愿者的服务,享受到清洁安全的居住环境,看到了党员做的好事,对党员增强了信心。一些被党员感化的群众,也纷纷要求加入志愿者队伍。党员都很热情,尤其是退休的老党员,他们常觉得自己有余热发挥不出来,而这些队伍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活动中,他们都具有坚定的信念与认真负责的精神,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项任务,在活动中找到了快乐,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如前文所述,党员角色的构建过程,理论上是党员自身角色认知和群众对党员的角色期待两方面的互动。这两者最终统一于党员的角色表现,即党员实践自身角色的行为上。
党员角色的核心内涵是“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和凡事争先的先锋队精神。在现代社区治理中,正确引导党员形成“为人民服务”的角色意识,是实现党员角色构建的首要条件。从党员个人价值的实现入手,以人为本,将党员的个人发展同社区治理相结合,是三个社区成功塑造党员角色的关键所在。但不同社区的治理情况不同,党员队伍的结构也不同,只有因地因人制宜,才能切实帮助党员形成服务意识。
一方面,是在“品牌效应”中提升党员的自身价值。南京东路和天山两个街道的党员志愿者多为文化水平较高、具备较强专业技能的在职党员,其中有些党员在各自的业务领域中已小有成就。通过党员志愿者服务,使他们在各自的业务领域中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是在业余生活中实现党员的自身价值。平凉街道以退休党员为主。在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中,退居二线的老党员在工作以外的地方实现了自身价值。
通过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党员”这个词在群众中已经成为“为人民服务”的代名词。党员“为人民服务”的角色内涵,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从而提高了群众对党员的角色预期。党员志愿者的无私帮助,感动着每一位接受过帮助的人,党员的形象,在群众的心目中也变得更加高大,也激励群众加入志愿者服务的队伍中来。
在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党员找到了自身的角色定位,群众也形成了对党员的角色期待。党员志愿者通过各种志愿服务为社区民众作贡献,群众得到了实惠,逐渐形成了“有困难找党员”的理念。这种理念并非新创,比如我们向来提倡的“雷锋精神”就是最好的例子。但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员“为人民服务”的表现形式在不断创新中更加多样化了。在党员的志愿服务中,群众逐渐接受了这些新的表现形式,进一步验证了对党员“为人民服务”的角色期待。
社区搭台,党员唱戏。在社区创造的有利条件下,党员志愿者不断在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实践“党员”这一角色。同时,社区群众、社会舆论等外界的反馈也对党员实践“为人民服务”具有促进作用。在两者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了特定社区环境中党员的“角色表现”。党员角色构建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社区党员明确自己身为党员的“责任担当”,即党员自身的角色认知,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初步形成党员的“角色表现”。其次,是群众根据对党员的“角色期待”,对党员行为给予反馈,使党员进一步明确如何实践“为人民服务”才是群众所认同的标准。第三步,则是通过不断互动而形成党员与群众都比较认可的党员角色,包括思想层面对党员的角色认知以及行为层面的“角色表现”。这一过程周而复始,随着党员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而不断更新,同时,党员志愿者对自身角色的实践,也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助力。
有一部分党员在加入志愿者活动之前,对党员“为人民服务”的角色内涵具有初步的、文本上的认识,但是缺乏必要的深层次认识,究竟要怎么做才算是“为人民服务”。经过一系列的党员志愿者活动之后,党员对此有了认识,还有一些党员志愿者在活动中,逐步建立了党员的服务意识,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能否作为群众的榜样。这些转变,都是在与群众的互动中形成的。党员志愿者认识到自己是一名党员,群众有问题,党员就有义务介入,帮助群众解决纠纷。当然,群众也相信党员,对于党员说的话心服口服。正是志愿者活动,深化了党员对自身角色内涵的认知。
市场经济大潮,对党员在社区树立形象提出了挑战。但党员志愿者的品牌一经打响,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形象就立刻凸显。在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党员的一言一行,诠释了党员“为人民服务”的角色内涵,同时,群众的积极反馈,无疑会增强党员对自身“角色表现”的信心。党员通过自身实践,努力在群众的观念中营造“党员”的品牌,帮助群众进一步认识新时期的党员角色,形成新的党员角色期待。因此,党员角色互动,不仅对于角色演绎者——党员来说具有意义,对于群众来说也同样具有意义。群众对党员的角色期待,在互动中不断被修正。
党员角色的建立,就是新时期党员对“为人民服务”的诠释。主要来源于两方面:第一,是党员对自身党员角色的认知;第二,是人民群众对党员的角色期待。一方面,通过党员志愿者活动,党员的自身价值得到了实现,党员对于组织的归属感、对于自身党员身份的认同感得到了加强。通过这种途径,党员体会到了为人民服务的乐趣与价值,更加明确“为人民服务”在新的历史时期所对应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行为模式,这是党员自身角色认知的提高。另一方面,党员志愿者不辞辛劳、无私奉献、服务于民的行为,群众是看在眼里的——党员就应该是这样子的。党员光辉形象的树立,是通过志愿者点点滴滴的小事积累起来的。在志愿者服务的互动过程中,群众逐渐形成了“有困难找党员”的观念,对于党员的角色期待不断提高。同时,整个社会,包括各种组织、舆论对于党员角色内涵的理解也更为丰富,并找到了与之对应的行为准则。在这种良性互动过程中,党员角色的内容得到了完美的诠释,新时期的党员角色在互动中形成了。但是角色的内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个体与社会的互动中动态发展的。党员角色的构建,正是在动态的互动中,经过党员与群众之间的互动形成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Robert E.Park.Society[M].New York:Free Press,1995.
[4]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十版[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邱泽奇,张茂元,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6]王国勇,邢溦.构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服务载体问题探析——基于遵义市构建“四级服务网络”的思考[J].探索,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