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林杰
2011年,当官办慈善组织在公众舆论场中折戟沉沙之时,中国民间公益如雨后春笋悄然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发起的随手公益,便是其中之一。
从“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到“随手解救流浪人群”,再到“随手关爱乡村教师”开启“凉山支教计划”,“随手”始终传播这样一种观念:没有负担,快乐公益;随心而为,手留余香。
进入2015年,随手公益福建地区负责人林斌很忙。他设想的白血病患者公益求助体系建设迈出了令人欣喜的第一步,许多爱心人士慷慨解囊。
而从2014年12月起,随手公益长沙站志愿者与当地救助站工作人员一起走上街头,为流浪人员提供矿泉水、方便面、衣被等物资,缓解他们的生存困境。
随手公益发起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2011年,他发起“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影响巨大,位列当年度儿童权利十大事件之首。当选词如此评价道:“一个或许在学术上依然值得商榷的行动,带来的却是新媒体运动的一次异军突起。口号简明扼要,策略便于大众参与,方式新颖透明,一触即牵动公众、媒体、学术界和公益界神经,将行动迅速推向高潮……”
随手公益让于建嵘成为《华尔街日报》中文版“中国创新人物奖”慈善类获奖人。他也对自己发明的随手公益概念十分得意。他说,“中国人从不缺乏爱心,问题是如何为这些爱心提供平台。”
在于建嵘看来,他创建的正是这样一个平台。
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
“网络人群就是这样的,他们有善念,乐意去做一些善事,但并不一定愿意投入太多精力和物质去做。这些力量看似很微弱,但如果通过微博传播的力量把他们组织起来,就能形成一股很强大的力量,这就是‘微力量。”
—于建嵘
见到乞讨儿童,网友可以拿出自己的手机、相机或摄像机,随手拍照,并写清楚时间、省市、街道等详细信息,发到自己的微博上并“@”到“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
2011年1月25日,于建嵘在微博发起了这样的活动,建立了“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官方微博,并呼吁网民“见到街头乞讨儿童就拍照或录像”。
据不完全统计,活动发起14天里,共收到1700张网友拍摄的照片,关注人数超过10万,解救6名被拐卖乞讨儿童。正如闾丘露薇说,“一个微博建议,最终变成了一种社会运动。”
然而,这个倡议引发了不少争议。许多人认为,随手拍照将孩子的照片上传至网络,侵犯了他人肖像权和隐私权。有律师反驳道:公共场所拍摄正常照片,若不以盈利为目的,则不存在侵犯隐私问题。即使极端条件下存在,和解救被拐儿童利益来说,权衡隐私权和人身权,显然后者更重要。
但也有人说“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打拐成效甚微,乃无用之举。数据也显示,乞讨儿童当中由父母等亲属携带乞讨的,以及被以外出学艺等名义骗出乞讨的占大多数,被拐卖的是少数。
于建嵘回应,“随手拍照”并非仅限于“打拐”,而在于“解救”。街上乞讨的儿童,不管是被拐来乞讨的,还是主动自愿乞讨,都严重影响、摧残孩子的身心健康,“城市应许可成年乞讨者存在,但不应有未成年乞讨者存在。对未成年乞讨者,公安、民政、教育等部门都应救助。”
在全民注目下,解救乞讨儿童终于成为了国家行动。2011年8月18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对流浪乞讨未成年人予以救助。12月4日,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宣布,民政部、公安部等部门将很快部署开展接送流浪儿童回家行动,2012年年底前将消除城市街头儿童流浪乞讨现象,切实保障这些儿童权益。
至此,“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基本完成使命。于建嵘自己招募的志愿者继续进行微博转发工作。
2011年12月11日,“责任中国2011公益盛典”在广州举办,“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获得年度公益行动奖。颁奖词说:“坐而论道易,知而行之难。‘随手拍照汇聚人心,叩问真相,求解新药方。”
随手送书下乡
“当下社会的对立情绪比较严重,公益心中国人都有,但是缺乏合适的渠道。所以我想通过一些每个人都可以做的很简单的公益活动,化解人们的对立情绪。”
—于建嵘
在“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风头正劲的时候,于建嵘又有了新的想法。
2011年5月2日,正在湖南省衡阳县调研的于建嵘发了一条微博:“鉴于农村文化设施欠缺,村民平时就是打牌赌博,网友提议为岳村农民建一图书室。我本人决定捐出《岳村政治》再版的稿费。如网友有意捐赠多余图书请与我联系。”
翌日,“随手送书下乡”微博开通,通过多次在微博上征集建议、商讨方案,逐渐形成了成熟的运行模式:在城镇设立收书点、在乡村设立借阅点,收书点负责收集网民捐赠的图书,进行登记、整理、分类、分包,然后通过物流、邮寄、运输等方式将书送到借阅点,借阅点负责提供场地,让周围的农民来借阅。
“随手送书下乡”收到了热情的回馈。半年时间,全国设立了上百个收书点,流转图书达几十万册,遍及国内大多数省市,边远地区也同样受益。而于建嵘自己却说,他并没有操太多的心,并且一直强调这是“网友的活动”,公开、平等、自由参与。
于建嵘坚持“随手送书下乡”是民间的活动,不需要任何中间环节和慈善机构,借阅点也要设在农民志愿者家中,而不设立在村委会或农村学校。因为据他调查,农村的阅览室往往大门紧锁,只有直接把书送到农民手上,书才可以流转起来。
志愿者也往往乐在其中。他们会通过微博发布消息说明哪里需要整理仓库、几点几分在哪里见面送书下乡。也没有人打电话动员,第二天就会有许多人集中在这里。他们经常驾驶着自己的车辆,三五一群,十几人一伙,亲自将书送到农村借阅点。有的全家出行,既做了公益,又搞了“自驾游”。看起来轻松又自在。
这也贯彻了于建嵘一直强调的“可参与性以及退出机制”,因此不会成为民众的负担,让快乐公益成为习惯。
随手解救流浪人群
“公益能够挖掘什么?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对有宗教信仰的人,心中的那种爱通过教义能够挖掘出来,我认为公益可能能把中国人内心那最善的一面挖掘出来。这种力量可以超出政治理想,也可以超出意识形态,我们要寻找的是人性最重要的一面。这是我一再强调为什么要开展公益的原因。”
—于建嵘
提起关注信访制度和农民维权抗争的学者,于建嵘一定是第一个。多年以来,于建嵘一直在家中接待上访者,尽可能给予他们一些帮助。
2011年12月2日,于建嵘看到了流浪街头饥寒困顿的访民,于是发了一条微博:“难道要让访民冻死在首都的街头?今天是北京第一场雪,天刚亮就有十多位访民来家哭诉。与他们一起来到北京南站的上访村,看到了大量露宿在街头或桥洞的访民,我难过万分。我请求民政部门和红十字会及其他慈善机构,帮帮这些饥寒交迫的访民吧。这无关他们上访的对错,也无关你们的政治理念,仅仅以人道的名义!”
很快,他又发了一条微博,呼吁大家捐衣捐食捐款帮助露宿街头的访民,给他们最为基本的人道主义关怀。
当晚,“随手街头救助”微博开通,发布收款收物信息。于建嵘的倡议很快收到回应,当天到账善款5万多元,短短30个小时就收到30多万元。
同年12月5日,是“随手解救流浪人群”的第一次活动。志愿者梁艳一行九人,带着鸡蛋、方便面、衣物,救助北京南站地下通道楼梯间等地方的流浪者。一位老北京大姐说:不管事情是怎样,人要做善事。
“随手解救流浪人群”通过微博募捐物资,在工作点接收全国各地朋友们捐助的衣物、书籍、家电等,把捐助品再转运到需要它们的地方。
他们还设置了专门的物资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实现接收列表微博、短信自动通知捐赠人、出库扫码、库存报表、各地募集点网络标记等功能。募集来的物资和资金,每周都会在微博上公示,做到全程公开透明。
救助点每天都会收到各种物资包裹,也会有热心人亲自来捐衣物,志愿者也会主动来到仓库分拣整理物资。
“街头救助”志愿者队伍还有一个特色—被救助者本身常常参与救助活动,他们不仅在助人,也在自助。
活动开展至今已有三年多,推广到十多个城市,每年有近百万件物资送到贫困地区和街头流浪者手中。
随手关爱乡村教师
“公益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核心是对人性之爱的挖掘和弘扬互助互爱思想,它对社会文化的改造作用远远大于其他形式的活动。”
—于建嵘
2012年1月28日,于建嵘发起了“随手关爱乡村教师”活动,主要目的是为乡村教师建立基金和志愿者团队,为乡村教师提供各种进修学习机会,还提供特别生活困难救济、大病特别救济、合法权益维护等帮助。
随后,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提供了一个公益账号,可以进行公募。2012年2月19日,于建嵘带着近百位志愿者们来到了河北黄骅大郭庄乡,对乡村教师进行了关爱捐助,正式拉开了“随手关爱乡村教师”活动的序幕。
2012年4月17日,“随手关爱乡村教师”基金正式更名为“中国福基会随手公益基金”。5月5日,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随手公益基金在北京通州正式挂牌。
紧接着,“随手公益基金”便启动了“关爱乡村教育”项目,并启动了“凉山支教计划”。建立百名支教志愿者团队,一年6000元,支持一个乡村支教教师,点亮100个乡村孩子的希望人生。
凉山支教的条件极其恶劣,很多学校的校舍都是开裂的泥草墙,一些孩子的宿舍甚至连门都没有。很多孩子一日三餐基本上只有土豆。而志愿者和孩子们一样艰苦,没有单独的宿舍,一些人住在厨房或者教室里,没有厕所,没有浴室,有些地方没有电。然而,越是艰苦,越能体现出人性之爱。志愿者们把知识和关爱带进大山,也在大山中洗涤了自己的身心。
2013年7月,随手公益结束了在凉山的支教项目,继续珍惜小善,积累人们的举手之劳。如今,随手公益又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旧衣物等物资捐赠平台。
于建嵘说,当时提出随手理念时,是认为底层的民众可以进行公益。比起大额的金钱,他更看重随手捐助的毛衣、鞋子。他认为这是挖掘底层民众对这个社会对这种观念最高的认同,是调动所有人的平民公益,是一种快乐的公益。而通过举手之劳做公益,也灌输了一种社会理念:每个人都可以改造这个社会,在改造社会过程中同样改造我们自己。
随手—随心而为,手留余香。随手做公益,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