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辉
核心提示:中国企业“走出去”,不仅要出口中国的产品,还要出口行业标准、产品标准,成为高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当大家都在欢天喜地过大年的时候,龚伟还在为远在比利时的中比高科技孵化园项目做最后的准备。龚伟是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主任,也是中比高科技孵化园区负责人。
作为中国首家在海外投资建设的高新产业孵化项目,中比高科技孵化园将于今年3月正式开工。该孵化园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企业构建“双向绿色通道”——欧洲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绿色通道、中国企业进入欧洲市场特别是高技术行业的绿色通道。
“当经济进入新常态,这种‘双向绿色通道’显得尤为重要。”龚伟说,与30多年前相比,当前再谈改革开放有着不一样的意义:不仅要吸引国外企业到中国来落户,还需要中国企业走出去。
中国孵化器走出国门
在孵化园项目业界,龚伟的经历颇为传奇。
1987年,龚伟从当时可能算得上武汉待遇最好的企业——武钢辞职,开始筹建中国第一家孵化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他也被誉为“中国孵化器第一人”。
在孵化器领域耕耘20多年后,龚伟将目光投向了海外。2009年,湖北省政府与比利时瓦隆大区签署了两地政府合作框架协议,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启动中比科技园区合作。
在相互交流过程中,双方均认为应该在对方互设孵化中心,让双方的优势能强强联合。2010年,比利时设在武汉东湖创业中心的“比利时企业服务中心”成立。2012年,龚伟与比利时新鲁汶大学校长签署了土地转让协议,即可以在该大学科技园内建设中比高科技孵化园区。
“虽然孵化园区的建设到今年3月才正式动工,但中比两国的企业对此非常关注,还在筹备期,就已经有10家企业入驻。”龚伟说,当前,中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欧洲经济也复苏疲软,正是两国深化合作的好时候。
中欧科技优势互补
抢先入驻的10家企业中,有7家来自中国,3家来自比利时。这些企业均来自生物医药、物联网、光通讯、绿色工程等高科技领域。
“中比两国的高科技机构合作,正好可以优势互补。”龚伟说,在比利时新鲁汶大学科技园周边,分布着400多家高科技公司,其中50%的公司都与这所大学有关,要么是该校的毕业生创办的,要么使用该校的科技成果。新鲁汶大学所在的瓦隆大区,更是生物技术与健康产业集群区,强生、葛兰素史克、辉瑞等全球知名企业均在该地设立了子公司或研发中心。
尽管比利时在生物等高科技研发领域处于欧洲前列,但受国土面积、人口的限制,其市场规模不大,加之欧洲经济受阻,人们消费意愿不强,欧洲企业急需拓展国外市场。
“这恰恰给中国带来了发展良机。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不断壮大,对任何一个国外经济体来说都是香饽饽。”龚伟说,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将欧洲生物医学等高新技术引入到国内,一方面可以助推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也可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新增长点。
中国企业出口“中国智造”
欧洲企业可以“走进来”,中国企业也可以“走出去”。龚伟介绍,比利时很欢迎中国企业到比利时投资。
在此前相互考察阶段,有一个问题一直让比利时的媒体困惑不解:在武汉光谷,诞生了30多个亿万富翁,300多个千万富翁,是什么动力让中国企业家如此勤奋?
“欧洲经济复苏疲软跟他们的国情有一定关系。”龚伟说,欧洲国家普遍社会福利好,导致企业家创业热情不足,“他们现在也在研究,该怎样向中国学习提升国民的创业热情,这一点恰是中国人的优势。”
在比利时,现约有3万中国人定居。他们主要来自江浙地区,大多从事餐饮业等服务业。他们立足比利时的资本就是勤劳,能吃苦。
“这一次,我们依然要发挥中国人勤劳的优良品质,只不过当前‘走出去’不再是简单从事附加值低的服务业,而是将中国的智力优势和勤劳品质一起出口。”龚伟说,从当前入驻园区的7家中国企业经营者来看,他们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法语,懂技术,懂管理,懂经营,“应该说他们在欧洲会有更大的舞台。”
龚伟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后,还有很多东西要向别人学习。比如,怎样参与国际竞争,怎样适应国际规则,这对中国企业提档升级有很大帮助。“从更高层面上讲,孵化园帮企业‘走出去’后,只是它们走向世界的开始。它们肩负着更重要的使命,不仅要出口中国的产品,还要出口行业标准、产品标准,成为高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规避风险以防“打水漂”
把欧洲企业“引”进来,把中国企业“送”出去,这是中比高科技孵化园的主要功能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双方的企业到了对方国度就一定能大获成功,也有一些风险值得防范。
“我们在与欧洲企业交流过程中,发现他们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非常强。”龚伟说,若国内企业或政府要引进欧洲企业,一定要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下足功夫,通过法律、法规、制度的完善,让欧洲企业感觉到他们的知识产权能得到非常好的保护。
当中国企业“走出去”到欧洲,需要学习的知识就更多了,“在不了解国外政治、法律、外汇管理制度、汇率、税负、物流等各种风险的情况下,贸然到国外投资,有可能导致项目实施困难重重,企业蒙受损失甚至完全‘打水漂’。”
比如,比利时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度,一昼夜工作时间不超过7小时36分,一周不超过38小时。多班加点应有额外报酬,加班较标准工资多50%,周日和节假日增至100%。
“中国民企赴欧洲投资,总体上缺乏对当地的了解及与当地的融合。最稳妥的做法是,事先了解当地的文化、历史、宗教、民俗、法律和商务系统。”龚伟建议。(支点杂志2015年3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