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丹心 中华之光王大珩

2015-04-09 16:04
科学家 2015年2期
关键词:光学

“光阴流逝,岁月峥嵘七十。多少事,有志愿参驰,为祖国振兴。光学老又新,前程端似锦。搞这般专业很称心!”

1985年,王大珩70岁生日时,回忆他搞光学的一些往事,填了这一首词,作为对自己的写照。

诗言志,表达了他高尚的情操。

王大珩祖籍江苏吴县,生于1915年2月26日。父亲王应伟是一位天文与气象学家,早年留学日本,辛亥革命后回国,先后在北京观象台和青岛观象台工作,1964年去世。王大珩在北京和青岛读中学时,常去观象台跟随其父观测天文和气象,对使用科学仪器产生很大兴趣。少年时代这些科学的熏陶,对王大珩后来去国外研究应用光学与光学玻璃,回国后致力于中国的光学事业与仪器制造事业不无影响。

在英国学习与工作的十年

王大珩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考取中英“庚款”留英公费生赴伦敦大学帝国学院攻读应用光学,1940年获理学硕士学位。1941年考入谢菲尔德大学玻璃制造技术系,攻读博士研究生。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他深刻体会到德国法西斯给欧洲人民带来的灾难,同时也看到光学仪器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制造光学仪器的核心材料——光学玻璃的熔炼技术备受关注,而且属高度机密。1942年王大珩得知英国昌司(Chance)玻璃公司要招聘一位懂得应用光学的物理师,从事新型光学玻璃的开发研制。他认为这一工作对国家是重要的,是难得的机遇,便毅然放弃在大学获取博士学位的机会去公司工作,直至1948年回国。

1941年,王大珩在英国最早发表的一篇论文是关于光学设计的论文,论述光学系统中各级球差对最佳焦点位置的影响,创造性地提出了用低级球差平衡残余高级球差并适当离焦的观点。该文所阐述的一些思想,至今仍是大孔径小像差光学系统(如显微镜)设计中像差校正和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多次被国内外有关著作引用。

王大珩在英国学习和工作近十年,大部分时间从事光学玻璃研究。由于保密的原因,他在昌司公司的许多研究结果没有公开发表。他是英国最早研究稀土光学玻璃的学者之一,曾获得过专利。他用光谱方法研究了光学玻璃的吸收与脱色;研究了玻璃中As2O3、Sb2O3与氧化铁作用而达到化学脱色;研究了光学玻璃不同退火条件对折射率、内应力、光学均匀性的影响;改进了退火样品折射率微差干涉测量方法。他研究出一种比当时通用的Pulfish折射仪好的V棱镜精密折射率测定仪,测量的玻璃样品不用抛光,还可以测很小的样品,非常适合于新型玻璃系统的研究。这一成果获英国科学仪器协会第一届青年仪器发展奖,并在英国制成商品仪器。后来他在国内把V棱镜折光仪加以改进推广,在我国光学玻璃研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至今仍是许多光学玻璃实验室和工厂的基本测量仪器。

王大珩在国外时刻关心着苦难的祖国,二战结束后,他决定回国,为国家的强盛效力。1948年,他回到上海,后辗转由香港经朝鲜到刚解放不久的大连,参加创建大连大学并组建应用物理系,任系主任。在当时物质条件极端匮乏的情况下,依靠自制仪器为全校600余名学生开设大学普通物理实验课程,显示了他的创业能力。

长春创业与光学科研基地的建设

1951年,王大珩接受中国科学院延聘筹建科学仪器研制机构。经他在东北地区调研并提出建议,1952年中国科学院决定在长春成立中国科学院仪器馆。1957年仪器馆改名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仪器研究所,1960年又与机械研究所合并称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长春光机所”),他被任命为馆长、所长。该所在他的领导下,逐步在国内建立起现代光学仪器的各种技术学科基础;为国家培养并输送了大批光学科技骨干。现在国内知名的光学专家,有许多都在长春光机所工作过;国内几个光学专业研究所都与长春光机所有渊源关系;国内有不少光学工厂的前期产品,都来自该所的科研成果。因此,长春光机所被赞誉为“中国光学的摇篮”。

仪器馆建成初期,光学设计是最早取得成绩的科研领域。王大珩亲自领导建立了光学设计组,并举办过多期全国光学设计训练班。在这里受过光学设计启蒙教育的人,不少后来成为很有成就的光学科学家。

光学玻璃也是仪器馆成立之初的重要科研成果。在我国第一炉光学玻璃的研制过程中,王大珩运用他在英国工作的经验,在玻璃配方、退火及测试技术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5年,中国科学院组建学部,王大珩被选聘为第一批学部委员。

1958年,长春光机所以研制高精光学仪器和光学玻璃的“八大件一个汤”而闻名全国科技界。“八大件”是指:1秒精度大地测量经纬仪、1微米精度万能工具显微镜、大型石英摄谱仪、中型电子显微镜、中子晶体谱仪、地形测量用多倍航摄投影仪、光电测距仪和高温金相显微镜。这是王大珩创办仪器馆以来所花心血的结晶。这些成果打破了人们当时对精密仪器制造的神秘观念,对推动我国仪器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他在长春光机所内注重学科的建设,培养了一批富有朝气的青年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队伍,奠定了我国光学科研的基础,也孕育了1961年我国第一台激光器在这里诞生。

对国防光学工程的贡献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王大珩和他领导的长春光机所转向以国防光学技术及工程研究为主,先后在红外和微光夜视、核爆与靶场光测设备、高空和空间侦察摄影等诸多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参加了我国第一次核爆炸试验,指导改装了普通高速摄影机用于火球发光动态观测;他为建立国防光学工程的学科基础,最早在国内领导开展大气光学和目标光学特性研究;他在太阳模拟器和空间侦察相机的研制中提出了先进的技术方案。特别是靶场光测没备,他领导了以后多种型号的研制工作。

1960年,为适应国防工程的需要,国家提出了研制大型精密光学跟踪电影经纬仪的任务。就我国当时的技术水平而言,研制这种高科技的靶场测量装备有很大困难,王大珩坚定地承担起这项国家任务。在王大珩的技术指导下,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科研人员终于研制出了超过原来设计指标的我国第一台大型光测装备,开创了我国独立自主地从事靶场光学观测设备研制和小批量生产的历史。在这项工程中,王大珩任总设计师。他提出的工程总体方案设想和一些技术路线,对保证仪器性能指标和缩短研制周期起了关键作用。他对作用距离进行了周密的技术分析,综合考虑了目标与天空背景的对比度、大气衰减与抖动、光学系统与摄影底片分辨率、跟踪过程的平稳性、人眼能分辨的物像大小及其阈值对比度等各种因素。这些分析,是仪器总体设计和确定光学系统的孔径、焦距、快门曝光时间等参数的主要理论依据。他在光学系统结构、光学玻璃、光学镀膜、光学加工、光学检验等各专业领域的广博知识和坚实的理论基础,对指导当时和后来各类光学工程的研制并取得成功,起了重要作用。

光学玻璃的光学均匀性是光学玻璃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王大珩在长春光机所领导的多种国防光学工程项目中,大尺寸特殊优质光学玻璃是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这是工程项目能否达到高性能的技术基础,也是长春光机所光学玻璃的特色。这类玻璃尺寸大,光学均匀性要求高,玻璃中不仅残余应力小,还要求是对称分布,因此只有从玻璃退火的基础研究入手,采用新工艺技术对大尺寸玻璃做超精退火处理,才能达到目的。王大珩为此进行了创造性的工作。他认为由退火过程引起的光学不均匀性,内部热应力的作用是主要因素。这一思想,是他在英国工作期间从实验中体会到的。40年后,由他指导的博士生进一步证实:玻璃退火引起的折射率增值与热应力成正比线性关系。这一结论对于提供大块光学玻璃(例如用于大口径望远镜系统)以保证光学成像质量至关重要。

在王大珩领导长春光机所承担靶场跟踪经纬仪任务的过程中,曾出现过“半杆子”和“一杆子”的争论。所谓“半杆子”就是说研究所只要搞设计和技术攻关研究,整套设备的制造应由产业部门承担;“一杆子”则是从研究到出产品“一杆子到底”全部由研究所完成。王大珩在深思熟虑后认为:当时的产业部门尚不具备制造此类高精度光、机、电一体化装备的条件;加之承担这类任务,在技术准备方面需要同时研制加工工具和检测没备。这些工作的难度不亚于研制经纬仪本身。因此最后采取了王大珩的“一杆子”方案,保证了任务的按期完成。王大珩的这一思想,也对以后中国科学院内甚至国内许多工程技术型研究所的办所方针起到了借鉴作用。

1980年5月,我国发射远程运载火箭试验中,在王大珩领导下,长春光机所等研制的激光、红外、电视、电影经纬仪及船体变形测量系统两项光学工程,出色地完成了火箭再入段的跟踪测量任务,独立解决了当今世界远洋航天测量的稳定跟踪、定位、标校和抗干扰等技术难题。王大珩在测量船的光学测量布局以及船体摇摆和挠曲变形补偿与实时修正等方面均有重要创造。他对测量船上的观测设备,在总体布局上提出的一体化建议被采纳,因此保证了满意的观测效果。

由于王大珩在我国国防光学科研中所做的贡献,1980年他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5年,“现代国防试验中的动态光学观测及测量技术”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王大珩是首席获奖者。

对发展我国空间科学技术的贡献

1965年,王大珩参加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总体方案制订工作,任中国科学院地面设备组负责人、总体设计组副组长。他对卫星采用的跟踪体制及地面跟踪系统的具体技术路线,提出了有见地的看法,并得到采纳。

王大珩是我国航天相机技术研究的开拓者。20世纪60年代中,他在长春光机所组建空间对地摄影技术组,后来以这个组的技术骨干为基础,在北京扩建了我国首支航天相机研制队伍。在他的主持下,1975年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航天相机。在初期的型号研制中,他极力主张棱镜扫描式全景相机,实现大面积对地普查观测(地相机);采用同步对星体摄影作为定位手段(星相机),取得了良好效果。在以后多次相机总体方案论证会上,王大珩十分关注空间恶劣热真空环境下光学系统及光机结构的动力学特性,保障了相机在空间的稳定运行并获得高清晰度图像。

大型太阳辐射模拟装备,是为了保证卫星在空间温度环境下正常运行,而事先在地面进行热真空试验的一项巨大工程。随着卫星体积的增大,相应地必须扩大在地面进行环境试验的规模。1967年在王大珩的组织领导下,长春光机所承担大型太阳模拟器的总体设计、加工、组装及检测。为了达到规定的光照均匀度,专门开展了特殊的照明光学设计,如聚光、准直及光学积分器的多种方案比较研究。在采用多个点弧灯的拼接设计中,基于后期光源输出功率的新变化,王大珩毅然决定将原方案的37个灯改为19个灯,从而大大简化了工程结构,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取得了满意的实验结果。

1983年,王大珩调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1983年至1987年兼任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技术中心主任、总工程师,参与领导中国科学院卫星工程,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有关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1985年王大珩被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

1984年美国总统里根提出开展中美太空科学与应用合作建议,王大珩积极支持并参与由国家科委牵头的中美合作相关工作。1988年春,以美国为首发起国际空间年(ISY)活动,旨在协调各国有关全球环境研究的空间计划,将保护和改善人类全球生存环境的“行星地球使命计划”作为国际空间年的首要任务。1989年,第44届联合国大会正式宣布1992年为国际空间活动年。美方邀请我国参加并作为发起国,王大珩受命代表我国参加这项工作。我国为此成立了国际空间年中国筹委会(ISY—CPC),王大珩任主任委员。在任期间,王大珩不遗余力地联系国内有关利用空间技术的14个部、委联合工作,不辞辛劳先后七次出国参加会议,并促成一系列国际活动。

对发展我国激光科学技术的贡献

20世纪60年代初,激光科学在世界上初露锋芒。王大珩敏锐地预见到新学科的发展前景,他在承担重大国防任务的同时,积极支持青年科学家进行激光技术的研究。1961年9月,我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诞生于长春光机所。王大珩在激光器的结构设计中起了重要指导作用。1963年9月,中国科学院召开受激光发射工作会议,他提出建立专门研究机构的建议。1964年,我国第一个激光专业研究所(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成立,他兼第一任所长,组织并指导了激光科研的深入开展。1980年以后,他多次在上海、北京、厦门等地主持国际激光会议,发表专题演讲“中国激光科学技术进展”,受到国际激光界的重视。

1986年,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中,他坚持列入强激光技术主题,其后,国内建立了强激光联合实验室。1989年初,基于国际上激光核聚变研究的新进展,他与几位核科学家及激光专家向国家提出开展激光核聚变研究的建议,得到中央领导的支持,使我国成为拥有该类设备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王大珩在以后多次关于强激光的研讨会上,要求大家重视激光的光束质量问题。他指出:激光的光束质量是核心问题,不仅追求高亮度,更要求相干性好。这一观点对我国发展高功率激光器起了关键指导作用。几十年来,王大珩通过领导、参与学术活动、现场指导、国际交流,对我国激光科学、技术与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奠基性贡献。

对发展我国遥感、色度、计量及仪器仪表事业的贡献

1976年,由中国科学院和国防科工委联合组织,王大珩主持编写了全国第一个遥感科学规划,推动了我国遥感工作的迅速发展。1979年,在王大珩的倡议和领导下,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在长春组织了一次综合性的航空遥感试验,全国有60多个单位400余人参加。其后,在他的主持下,实施了“地球资源光谱信息及其应用”研究计划。有我国十多个单位参加的全国范围野外测试历时三年,完成了包括岩矿、水体、土壤、植被、农作物等多方面的地物光谱测量。王大珩还参与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建设,他对地面站的选址定点,机房建设,人才培养,运营服务等多方面提出指导建议,为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系统成为国家空间信息的基础设施和全国广大遥感用户重要的技术支撑体系做出重要贡献。

早在留英期间,王大珩曾学习色度学,回国后他一直关注我国色度学应用于国民经济中的诸问题。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着手发展彩色电视广播事业。为培养彩电专业人员,1973年广播事业局在长春及西安举办了彩色电视学习班。王大珩为此编写了《彩色电视中的色度学问题》一书,向全国几十个单位近百人讲授了色度学原理,指导设计了彩色电视摄像机中的分色棱镜,解决了当时彩色电视中的彩色复现问题。他还一直关心建立我国色度标准。1988年,在他的积极倡导下,国家成立“全国颜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他任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1994年,由他主持的“中国颜色体系问题研究”课题组制定的《中国颜色体系》《中国颜色体系样册》正式通过国家标准审查,并作为国家标准公布实施。在他的倡议和推动下,《国旗国家标准》《国旗颜色标准样品》等国家标准快速制定、制作完成。

王大珩是我国计量科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20世纪50年代,国家计量局初建,他被聘为技术顾问。当时他在仪器馆,指导开设了光度、温度、长度、电学等计量基准研究课题,多次代表国家计量局出国考察。后来成立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时,长春光机所前期的计量研究工作成了计量院某些工作的基础。1977年,我国参加国际米制公约组织,王大珩代表中国参加国际计量大会和国际计量委员会工作。从1979年至1992,他当选为国际计量委员会委员,连任三届达13年之久。1978年中国计量测试学会成立,他当选为副理事长,1983年当选为理事长,1989年被推举为名誉理事长。王大珩多次呼吁加强计量的基础研究,在他的倡导下,成立了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和北京大学等单位联合的“计量测试高技术联合实验室”。该实验室所开展的多项计量基础科学研究工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王大珩特别关心我国仪器仪表事业的发展。早在1956年国家制订十二年科技远景规划时,他是仪器仪表事业规划的主要执笔人,并任国家科技委员会仪器仪表专业组组长。1979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成立后,王大珩曾担任过理事长和名誉理事长。他曾组织专家向国家提出“关于加快仪器仪表工业发展的几点建议”。他积极指导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组办多国仪器仪表学术会议暨展览会(MICONEX),多年来MICONEX在国内成功举办,已发展成为享誉国际仪器仪表界的知名盛会。2000年,王大珩再次与专家们联名向国务院领导提出加快仪器仪表工业发展的建议。“两部一委”为落实这些建议组成专家调查团,深入调查国内仪器仪表行业现状。王大珩当时已85岁高龄,不辞辛劳地完成上海、浙江、重庆等地的调查研究,并指导写出了“加快我国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对我国仪器仪表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实施方案提出了详细建议,为2001年国家制定第十个五年计划发展纲要及2003年国家制定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

王大珩曾精辟地指出:仪器仪表是对物质世界的信息进行采集、测量、处理与控制;是保证安全生产与规模化生产的技术手段和基础设施;是信息产业的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他对仪器仪表的这个准确定位,对发展科学技术及国民经济乃至国防建设都具有战略意义。

热心科技教育事业

王大珩热心教育事业,特别关心国内光学专业人才的培养。1952年,他建议在大学设立光学仪器专业,浙江大学光学仪器系就是这样最早在国内成立的。1958年,王大珩倡导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光学专业高等院校——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现为长春理工大学),并兼任院长,他亲自制订教学大纲,讲授普通物理、近代物理等课程。1978年,王大珩受中国科学院委派,筹办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现为哈尔滨理工大学),兼任校长。现在他仍是以上两所大学的名誉校长,同时也是清华大学等高校的兼职教授。王大珩虽然长期在研究所而不是在学校工作,他同样是“桃李满天下”。得到过他的工作指导和学术上受过他的教益的人,遍布全国。

王大珩对青年科技人员的培养,注重学术思想的启发和独立工作能力的锻炼,成材率很高。他负责筹建仪器馆之初,从大连大学应用物理系分配来他当年教过的五名学生,经实践工作中培养,后来都成为光学界知名的学术带头人。优秀的科学家蒋筑英是王大珩60年代初培养的研究生。20世纪80年代,王大珩虽然年事已高,领导工作繁忙,仍不遗余力地指导博士研究生。在选定研究课题上,他十分注意理论和实践并重。他对学生的论文审阅修改,详尽而严格,对曾是自己提出的新概念、新思想等等内容,从不计较个人署名。他已为长春光机所和清华大学培养博士10余名。1984年5月,参加全国人大第六届二次会议期间,联名提出设立“教师节”的议案;1997年春,与一些光学专家建议将光学工程学科专业设置为一级学科,已经得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现在,全国已有80余所高校设立光学工程学科。

创建领导中国光学学会

1979年,王大珩与几位科学家倡议,创建光学科技工作者学术团体。1979年12月中国光学学会在北京成立。王大珩当选为光学学会首任理事长,在大会做《我国光学科学技术的若干进展》的报告,回顾了30年来我国光学科技成长的历史,提出了今后发展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其中关于加强光学和应用光学的基础与开发研究,改革管理体制等观点,至今仍具有指导意义。

王大珩是我国光学界的组织领导者,得到全国光学科技工作者的拥护和爱戴。他连续担任中国光学学会第一、二、三届理事长(现任名誉理事长),创办《光学学报》并任第一届主编;通过学会组织国际学术会议,加速我国光学科技和学术水平的提升。他作为国家科委光学与应用光学学科专家组组长,主持制订历次全国光学发展规划。为学会加盟国际学术组织,他多次参加国际光学委员会(ICO)大会。至1987年中国正式成为国际光学委员会成员,使中国光学走向世界。2005年8月,在长春成功地举办了第二十届国际光学委员会大会(ICO-20)。

积极为国家科技决策咨询

1983年,王大珩从长春调往北京,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为了发挥学部对国家重大科技问题的咨询作用,积极倡导学部委员就国家重大科技问题提出咨询性建议,得到各学部的赞同和主席团的支持。这些咨询建议,往往由于超脱部门利益,又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大多得到高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这期间他的社会活动频繁,除担任中国科协副主席、北京市科协主席外,他的科技活动已旁及技术科学的航空、航天、能源等许多领域。他提出的许多战略性建议,得到中央领导与政府有关部门的采纳和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

1.关于发展国家战略性高技术的建议

1986年3月,王大珩等科学家鉴于美国战略防御倡议(SDI)和西欧“尤里卡计划”等高技术计划对世界各国引起的反应,认为我国也应采取适当的对策。因此联名向国家最高领导提出“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的建议”。3月5日,该项建议首先得到邓小平的肯定,他批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很快,王大珩等人的建议得到批准并实施。中央考虑到今后高技术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结合我国国情及当时的国际形势,确定了“有限目标,军民结合,以民为主”的指导思想。此后,由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组织全国200多位科学家,经过一系列高级会议和专家讨论,拟定了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简称“863计划”)。这个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在选定的生物、航天、信息、自动化、新材料、能源、激光等七个高技术领域内,跟踪世界先进水平,通过不断创造和实践,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863计划”的形成和实施已见实效,对我国科技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1991年4月,中央又及时提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号召,以加快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1993年10月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在北京成立,王大珩被推选为第一届理事长。

2.关于倡议建立中国工程院的建议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王大珩就具有远见地考虑工程技术在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并先后与其他科学家联名于1981年、1986年和1989年,提出发展工程技术建立国家级的工程技术院的建议。1992年4月,王大珩等六位学部委员(院士),联名向中央提出《早日建立中国工程与技术科学院的建议》,对建院的必要性以及该院的性质、任务与中国科学院的关系提出了初步设想。这一建议首先得到江泽民的批示,不久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建立中国工程院。对此,全国工程科学技术界深受鼓舞,为进一步调动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具有深远的影响。1994年6月中国工程院成立,被称为我国工程科学技术界的历史性重大事件。王大珩被选聘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并当选为第一届主席团成员。在中国工程院历来发展中,王大珩继续倾注心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3.关于发展我国大型飞机的建议

王大珩对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曾经给予极大关注。他在审查“863计划”时,发现航空技术在国家高技术里没有体现。1995年,他与几位科学家联名向国家提出《关于将航空技术列入重点科技领域的建议》。此后,多次发起组织以“我国航空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为主题的讨论会,并向国家领导人呈送《抓紧时机振兴我国航空工业的若干建议》及《我国大型军用飞机的发展思路》等报告。2003年5月,就加快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给时任总理温家宝写信。2003年5月25日,北京正值“非典”肆虐时期,温家宝去王大珩家征询对国家发展大飞机的意见。此后经过多次专家论证,“大型飞机”正式纳入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16个重大专项之一。

赤子丹心,中华之光

1978年10月,王大珩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四、五、六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三、七届委员,以及吉林省人大代表、吉林省政协副主席等。1985年王大珩主持的“现代国防试验中的动态光学观测及测量技术”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94年,王大珩获何梁何利基金首届技术科学成就奖。1999年9月,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1年,获得国家“863计划”特殊贡献先进个人称号。

王大珩学识渊博,具有正确评价各种技术方案并将关键问题阐述清晰的卓越才能。他习惯于平等地与同事们和科学家们,包括他的学生们广泛讨论科学问题。他那博学的才识、准确的判断、敏捷的思维以及惊人的记忆力,能一下抓住事物的本质,使人豁然开朗。他以满腔的热情、精确的计划、在行的评估去进行领导。他十分重视科技人员的创造性构思,善于在讨论中抓住他们的思想闪光,尤其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与王大珩一起工作过的人,受到深深感染的不仅是他的智慧、勤奋、执着及其宽广的学术视野,还有弥漫在他身上对外部世界的浓厚兴趣和沁人心脾的人文气息。王大珩与集体水乳交融,大家都深深尊敬他,爱戴他。

王大珩从事科学技术活动的领域是很广的,方式是多样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一个科学家,可以通过不同途径,从不同的层次对社会的科技进步做出贡献。不少科学家,终生在自己的科研领域勤奋耕耘,著书立说,发明创造。他们的科学成就,打上了个人的标记,汇集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也有一些科学家,特别是在一个国家的科学发展初期,他们是先行者。他们在国家的科学园地中披荆斩棘,给后来者开辟领域,指引道路。他们不一定直接从事耕耘,而是把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融合在他人的科研成果中。基于王大珩所处的时代和经历,他既进行科学研究,密切结合实际,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而且常以远瞻的目光向国家提出重大的科学发展建议。王大珩早期作为科学专家,后来作为科学组织者和战略科学家,在振兴祖国科学技术的宏伟事业中走过了数十年奋进的道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王大珩深深热爱自己的祖国和民族,以他渊博的学问、深邃的思想、卓越的见识、超迈的胸襟、务实的精神和儒雅的风度,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的光学事业。现代中国的光学与应用光学研究,光学工程与科技开发,从无到有,不断发展、提高;在解决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所提出的科学技术问题中,在参与国际交流与竞争中,都显示了我国光学科技工作者的水平与实力。在这当中,凝聚着王大珩所付出的辛勤劳动。他对国家光学等科技事业的贡献,他的学术思想和对科技英才培养的成就,他对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重大建议等等,都将载入史册。

本文系根据王大珩2008年夏,关于他的工作回忆片段记录、整理,由南开大学母国光院士、中国工程院杜祥琬院士、解放军总装备部丁衡高院士、清华大学周炳琨院士、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张钟华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周立伟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林尊琪院士、中国工程院原秘书长葛能全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潘厚任研究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肖中汉研究员等同志提供意见和修改,最后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陈星旦院士统稿而成。

感谢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和北京光学学会为本刊提供照片。

猜你喜欢
光学
滑轮组的装配
《光学精密工程》(月刊)
光学常见考题逐个击破
大气光学现象
四大不可不知的LED照明光学软件
新型Schiff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光学性能
光学遥感压缩成像技术
Endress+Hauser 光学分析仪WA系列
Directive Emission Derived from A Meta-surface with Complete Bandgap of Surface Resonances
几何光学考题的三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