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丝木代尔/竹浆纤维抑菌透气织物的开发

2015-04-09 19:32高志强尹秀玲盖学宁冯雨晴
纺织导报 2015年3期

高志强+尹秀玲+盖学宁+冯雨晴

摘要:由于耕地面积的减少以及石油资源的日益消减,合成纤维的产量也将会受到更多的制约。人们在纺织品消费过程中更多地受到健康环保意识的影响。利用天丝/莫代尔/竹浆纤维混纺纱线,采用勃拉东蜂巢组织、透孔和平纹组织联合,制得吸湿舒适、柔软亲肤、抑菌透气且具有特殊外观效果的蜂巢透孔组织面料,为服用领域增加新的选择。

关键词:天丝;木代尔;竹浆纤维;蜂巢组织;透孔组织

中图分类号:TS106 文献标志码:B

Development of Tencel/Modal/Bamboo Blended Antibacterial Breathable Fabric

Abstract: The production of synthetic fibers will be increasingly constrained by the reduction of arable land and the increasing depletion of oil resources, while people will be increasingly influenced by healthcar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concepts in the process of consumption. The waffle-stitch openwork fabric knitted with Tencel/Modal/bamboo fiber blended yarn and the combination of Bratton waffle stitch, openwork knitting stitch and plain stitch is absorbent, comfortable, soft, skin-friendly, antibacterial, breathable and has special appearance, which offers a new choice to garment producer.

Key words: Tencel; Modal; bamboo fiber; waffle stitch; openwork knitting stitch

由于石油资源的日益消减以及耕地面积的减少,合成纤维的产量也将会受到更多的限制。受健康环保意识、崇尚自然等因素的影响,穿着健康、舒适、休闲已成为人们的时尚话题,正因如此,再生纤维素纤维又回归人们的视野。该产品采用绿色再生纤维素纤维天丝、木代尔与竹浆纤维混纺交织。天丝具有棉的柔软性和涤纶的高强力,良好的吸湿性、悬垂性、舒适性和硬挺度,且生产消费回收无污染,被称为“21世纪绿色纤维”;木代尔纤维吸湿性、柔软性好,但其织物挺括性差;竹浆纤维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优良的染色性、透气性好、较强的耐磨性等,并且还具有天然抗菌、抑菌等功能,是一种优良的功能性纤维。利用天丝、竹浆纤维及木代尔混纺交织,使各种纤维的特性得到很好的优化互补,从而使面料的服用性能得到改善,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产品。这种具有滑爽柔软的手感、良好的吸放湿性能以及无污染的自然降解性的纤维素纤维面料,符合当今消费者的需求。面料利用勃拉东蜂巢组织、花式透孔和平纹组织联合,配以合理的配色循环,颇具田园风格,所织制的具有特殊外观效果的蜂巢透孔组织面料手感柔软,纹路清晰,简约而不简单,雅致而不失自然。

1 织物风格与组织设计

1.1 蜂巢组织的形成机理

1.1.1 基本蜂巢组织

蜂巢组织是利用在一个组织循环内,既有长浮线又有短浮线,也就是松组织和紧组织,这样形成的花纹是规则的边缘高中间低的凹凸花纹。这种独特的凹凸花纹的机理可解释为:在平纹组织位置,交织点最多,因此较薄;在经纬浮长线位置,因为没有交织点,所以织物较厚。在平纹组织处,织物的表面是凸起的或是凹下的两种情况:如图 1 的甲处,以甲为中心的平纹组织的上面以及下面都是经浮长线,然而在其左面以及右面都是纬浮长线,也就是说,组成该处平纹的经纬纱都是浮在织物表面的浮长线,从而将平纹带起,形成了表面凸起部分;另一种相反的情况,在图 1 的乙处,在平纹组织以乙为中心的上面及下面都是纬浮长线(也就是在织物的背面是经浮线),在其左面和右面都是经浮长线(也就是在织物的背面是纬浮线),所以将平纹在织物反面带起从而在织物表面形成凹下。

1.1.2 变化蜂巢组织(图 2)

根据巢形花纹的构成原理,通过改变组织循环内斜线(由左右交叉的组织点构成的)与组织点的配置,可构成不同种类的复杂的蜂巢组织。用单根和双根斜线交叉排列,构成了 1 个循环 4 个大小不一的蜂巢形的复杂蜂巢组织。

1.2 透孔组织的形成机理

图 3 为Rj=Rw=6 的透孔组织。从经纱看(图3(b)),1、6 和 3、4 为平纹组织经纱,在一个完全组织中,交织点多达 3 次,而 2、5 为三上三下两根经纱,在一个完全组织中只交织 1 次。因此在织物形成过程中,交织点多的平纹经纱,势必向交织点少的三上三下经纱方向移动,故 1、3 向 2 移动,4、6 向 5 方向移动(如图 3 中箭头所示),致使 2、5 两根经纱受左右挤压力而向上或向下产生较大的屈曲波,这样 1、2、3 及4、5、6 成为两组紧密结合的经纱束,在 1、6 与 3、4 之间便产生纬向空隙,空隙的大小是 1、6 与 3、4 位移量之和。经向如此,纬纱方向(图3(c))亦以同样原理产生经向空隙。经纬向空隙的组合,在织物上便形成方形透孔,如图3(a)中“О”所示。

1.3 织物组织设计

该织物采用勃拉东蜂巢组织、透孔和平纹组织联合而成(图 4、图 5)。蜂巢组织结构松软,手感轻薄但布面显得丰满,对简单蜂巢加以变化而得到的勃拉东变化蜂巢,保留蜂巢组织特有的外观形态的同时,还在蜂巢周围形成菱形小格,经退浆处理后蜂巢外观效果更为突出。利用透孔组织得到的织物多孔、轻薄、凉爽、易于散热,在织物表面可形成满地规则的细小空隙。二者联合形成的织物密度小,而平纹处密度大,从而使织物呈现厚薄搭配、凹凸相间的特殊外观效果。具有特殊外观和手感的变化蜂巢和透孔组织联合制得的织物经适当后整理后,蜂巢处织物布面丰满手感松软,透孔处织物布面平整有孔,增加织物的吸湿排汗性,若用于制作窗帘还具有一定的吸收噪音的作用。加上经纬纱细度不同,整体使织物表面厚薄搭配立体感强。

3 种组织的联合不仅使 3 种组织的优点集结于一起,保持了其舒适的特性,利用与经纱粗细不同的纬纱线,将色彩进行合理的比例搭配,加上田园风的色调,制得的织物吸湿透气、绿色环保,纹路清晰、性能优良,具有略显粗犷又不失细腻的风格,迎合人们向往回归自然的主流意识。

2 产品规格的确定

通过多次试验,最终确定了该产品的品种规格。经纬纱号数:经纱9.8 tex,纬纱9.8 tex×2;混纺比∶天丝40%/木代尔30%/竹浆纤维30%;经纬纱密度:经纱340.5根/10 cm,纬纱320根/10 cm;幅宽:10 cm;织物组织结构:蜂巢透孔平纹联合组织。

3 工艺流程和各工序关键技术

3.1 工艺流程

3.2 各工序关键技术

3.2.1 整经工序

整经要求片纱张力均匀,力求做到张力、排列、卷绕三均匀。在使用张力圈加压时,采用了弧形分段,按照上中下实施张力分层,以求卷绕密度适中,卷绕质量好,有较好的平整度。

3.2.2 浆纱工序

工艺以“被覆为主,兼顾渗透,增强耐磨”为目的。浆纱速度为35 ~ 40 m/min。浆料配方:PVA1799 12.5 kg,CP 45 kg,GM8-60 37.5 kg,QL-89 15 kg,SLMO-96 2.5 kg。

3.2.3 织造工序

在SL800半自动小样织机上织造,筘号110,地边经筘入数 3,综框数16。采用“小开口、大张力”工艺配置。为了开清织口,采用早开口。同时在满足引纬的前提下,应偏小掌握开口动程,这样可以降低断经。该坯布物理指标见表 1。

4 结语

(1)天丝具有棉的柔软性和涤纶的高强力,良好的吸湿性、悬垂性、舒适性和硬挺度,且生产消费回收无污染,被称为“21世纪绿色纤维”;木代尔纤维吸湿性、透气性良好,有丝绸一般的光泽,混纺交织产品滑爽、柔软飘逸、光泽柔和等特点;竹浆纤维独有的特点是天然抗菌性,且抗菌性持久,其织物吸湿性好、手感柔软、舒适凉爽、悬垂性好、染色色泽靓丽,并且具有良好的天然抗菌效果。

(2)采用勃拉东蜂巢组织、透孔和平纹组织联合,利用粗细不同的经纬纱线再配以特殊的配色模纹,织造出纹路清晰、性能优良、具有特殊外观效果的蜂巢透孔组织面料。不仅使 3 种组织的优点集结于一起,保持了其高贵典雅舒适的特性,更有服用和装饰用皆可的特点。

参考文献

[1] 张国成,刘红玉,张秀.天丝、凉爽纱凉感菱形面料的研发[J].针织工业,2012(2):06-07.

[2] 屠珍雪,符炳康,周国强.Tencel纤维纺纱实践[J].棉纺织技术,2001,29(1):43-44.

[3] 温海永,杨西君.Tencel纤维纯纺及其混纺纱的开发[J].棉纺织技术,2007,35(10):47-49.

[4] 刘一凡.莫代尔纤维的应用与发展前景[J].广西纺织科技,2010(3):28-31.

[5] 姚穆.纺织材料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0:211-245.

[6] 赵博,李虹,石陶然.竹纤维基本特性研究[J].纺织学报,2004,25(6): 100-101.

[7] 隋淑英,李汝勤.竹纤维结构与性能研究[J].纺织学报,2003,24(6): 27-28.

[8] 李宁,白洋.竹纤维性能及其应用[J].纺织科技进展,2007(3):15-17.

[9] 于伟东.纺织材料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69-87.

[10] 聂建斌,任霞.蜂巢组织的形成机理[J].毛纺科技,2010,38(11):29-31.

[11] 蔡陛霞.织物结构与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0:65-68.

[12] 魏亮,孙润军,梁高勇,等.蜂巢组织织物不同湿态条件下的摩擦性能[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1(10):626-630.

[13] 朱世模.透孔组织原理在织物设计中的应用[J].棉纺织技术,1983,11(7):56-57.

[14] 楼利琴,傅雅琴,陈庆,等.蜂巢棉织物力学性能的测试与分析[J].纺织学报,2010,31(11):44-48.

[15] 何新勇,刘海文,赵英.织物组织和纱线捻向对透孔效果的影响[J].棉纺织技术,2007,35(8):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