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聊城 252059;2.山东行政学院,济南 250014)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立足国情,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努力建构社会和谐。即便在没有明确提出“和谐社会”时期,他们的理论也包含“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分析中央历届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探索和相关实践,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毛泽东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的和谐社会理论可分为革命时期和建国时期,我们主要探讨他在建国时期相关理论。
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社会矛盾学说,是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重大理论贡献,其中心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关系。他提出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重要原则:民主方法,即 “团结——批评——团结”原则;“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等。这些都为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理论基础。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实现政治和谐进行了积极探索。第一,创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并把人民民主专政确立为国体。第二,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为根本政治制度。第三,确立了民主集中制原则,阐述了民主与集中的辩证关系,并将民主集中制原则作为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活动原则。第四,确立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促进了党派之间关系的和谐。第五,提出“民族区域自治理论”,促进民族关系和谐。毛泽东还提出,要建设“六个又有”的政治局面: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1](P456-457)这可视为追求政治和谐的一个具体目标。
第一代领导集体的经济和谐理论重点强调经济的协调性、平衡性。主要体现在1956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中。《论十大关系》主要讲了十条。前三条重点讲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辩证关系,提出把重工业、农业、轻工业作为整体对待,主张工农业并举,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把重工业作为建设重点;重视利用和发挥沿海工业优势,支持内地工业发展;提出要降低军政费用比重,多搞经济建设。这主要是基于平衡工业发展布局和战略考虑,涉及到产业和地区间的平衡问题,体现了经济和谐思想。第四、五条讲经济管理体制中的辩证关系。对于国家、单位和个人的关系,毛泽东指出: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即“军民兼顾”、“公私兼顾”。关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毛泽东强调必须有强有力的中央统一领导,必须有全国统一计划和纪律,又必须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地方要提倡顾全大局,互助互让。这已明确具有经济上统筹兼顾的和谐思想,亦可资今天借鉴。当然也有一些不足,比如对沿海投入较少、重复建设严重、资源浪费、过于追求速度等。
文化和谐主要体现在探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上。毛泽东先后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以促进文化和谐发展。“双百方针”的提出是针对当时科学和艺术领域中较为严重的教条主义、宗派主义现象,反对用行政手段解决科学和艺术问题,提倡不同学派自由争论,不同风格自由发展,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和谐与繁荣。“两用方针”是针对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要求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剔除糟粕,吸收精华,吸收外国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这突出表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上,主张国与国之间“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这五项原则由周恩来总理于1953年12月会见来访印度代表团时首先提出,体现了第一代领导集体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智慧。五项原则实际强调国家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宽容,促进国家间和谐。半个世纪以来,五项原则一直是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基础,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也为“和谐世界”的提出奠定了理论根基。
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和谐社会理论相当丰富,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开端。但由于毛泽东对共产主义的理解过于理想化,他的和谐社会理论有其局限性。有学者把毛泽东和谐观的显著特征概括为“公平”、“平均”、“同时”。[2](P56)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实践中,也存在失误:第一,过分强调斗争性,尤其强调“阶级斗争”的作用。第二,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过分强调生产关系变革。第三,过分强调精神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物质利益。
第二代领导集体以邓小平为核心,其和谐社会理论伴随改革开放实践而发展,主要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上。
成为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后,邓小平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他的经济和谐理论主要体现在:第一,阐述了社会主义本质,坚持共同富裕。在1992年南巡讲话中,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P373邓小平从中国国情出发,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把促进所有成员共同富裕明确为社会主义的目标。第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重经济协调发展。一方面,他强调经济效益与经济发展速度要协调,速度要以效益为前提。他说:“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3]P375另一方面,提出工业和农业要协调发展,以农业为基础,工业支援农业,为农业服务,促进农业现代化;农业反过来又支援工业。[4]P28-29此外,邓小平还提出,经济建设与法制建设、对内搞活与对外开放要协调共进。第三,提出“两个大局”发展战略,以促进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邓小平提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先发展起来,带动内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发展到一定时候,沿海要拿出更多力量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3]P277-278“两个大局”思想旨在促进沿海和内地共同发展,同时贯穿着合理差距与缩小差距的辩证统一,是促进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理论。
邓小平的政治和谐理论主要体现在:第一,科学阐述稳定、改革与发展的关系。他认为,“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 ”[3]P284需处理好稳定、改革和发展的关系。他认为:发展是硬道理,是目的;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动力;而稳定则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第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邓小平总结了文革时期破坏民主法制的教训,积极推行改革,运用民主和法制纠正容易造成社会不和谐的政治弊端,他说: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和基层单位积极性;要通过改革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处理好党政关系。[3]P177邓小平还认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必须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我们吃够了动乱的苦头。……民主要坚持下去,法制要坚持下去。 ”[5]P529-530第三,明确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理论。“一国两制”接收不同制度文明,突破了一个国家只有一种制度的模式,摒弃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能共存的认识局限,开辟了一国内政治多元化体制,充分体现了社会制度之间的和谐,也为处理国家内部冲突提供了理论依据。
邓小平的文化和谐理论主要体现在:第一,培养“四有公民”。他从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高度出发,明确提出要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这一目标,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蕴含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第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邓小平提出,既要抓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抓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他认为,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是我国新时期战略目标,也是促进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第三,提出“二为”方针。“二为”即“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二为”方针同“双百”方针结合在一起,改变了学界“一种声音”、“一个面孔”的局面,促进了不同观点、不同流派、不同学说之间彼此和谐交流与融合。第四,明确了教育的“三个面向”方针。为使教育与社会和谐发展,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3]P35这为当代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明确了发展战略。
邓小平世界和谐理论主要体现在对世界主题的把握上。他根据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提出,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其中,和平是发展的基础,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各国才能保持正常的经济交往和顺利实现发展计划;发展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保障,和平事业需要一定物质基础,而经济贸易往来则能增进各国人民的友好。
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和谐社会理论中的正确和有益的成分,并有所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和实践。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展了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注重处理好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间的关系,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主要体现:第一,论“十二大关系”。1995年9月,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式上,江泽民作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报告。报告共论述了“十二大关系”,基本上全面概括了关系国家建设的重大方面。“十二大关系”充分展示了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整体协调发展的思想。第二,建设“三大文明”。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强调要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只有不断促进“三大文明”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第三,提出“六个更加”。江泽民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6]P543“六个更加”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民生活等诸多方面,勾画出社会发展整体和谐的美好蓝图。
主要体现:第一,经济发展的综合平衡与协调。1997年11月,江泽民在三峡工程大江截留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力争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7]P69在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发展要实现“一个统一、一个协调”,即:“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6]P534第二,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西部发展长期滞后,加快中西部经济发展已成为当时重大战略任务。在十五届四中全会上,第三代领导集体明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江泽民在200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形成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8]P173在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东、中、西部经济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第三,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第三代领导集体多次强调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和自然协调与和谐。他说: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6]P295
主要表现:第一,强调政治局面和谐稳定。没有稳定的政治环境,国家整日动荡不安,改革开放就无法实行。江泽民强调:“必须保持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6]P558“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6]P553江泽民在此指出了政治和谐的主要特征,即: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第二,“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法治与道德建设具有理论及现实的互动性,法治需要公民道德操守的呼应和认同,道德建设需要法治的保障和支持。因此,江泽民在2001年提出“以德治国”,并强调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结合。
主要表现:第一,力促自主选择、求同存异的国际和谐局面。[9]P480这是江泽民于1995年10月在联合国成立五十周年特别纪念会议上讲话中提出来的。世界上有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社会制度、经济发展、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历史背景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根据本国国情和自己意愿选择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是各国人民的主权,任何国家无权干涉。江泽民主张“必须充分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6]P109第二,尊重世界各国多样性。这是江泽民于2000年9月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提出的观点。他说:应充分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明的多样性,世界发展的活力在于这种多样性的共存。[6]P110第三,提倡“和而不同”。 新中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始终遵循“以诚为本、以和为贵、以信为先”的优良传统。2002年10月访问美国期间,江泽民明确提出以“和而不同”作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重要原则。他说:“和而不同”是人们处世行事应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6]P522
江泽民的和谐理论,事实上已经孕育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方面和内容,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作了理论上和政治上的充分准备。尽管此时未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但已是呼之欲出。
以胡锦涛为核心的第四代领导集体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明确为党和国家战略任务,标志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发展成熟。
十六大报告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此后,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五个统筹”,“统筹”就是要协调涉及全局的重大关系,努力实现社会和谐。十六届四中全会系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主要内容,并致力于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2005年2月,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重要原则、六大基本特征和需重点做好的十项工作等。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系统阐释了为什么要构建和谐社会、怎样构建和谐社会、构建什么样和谐社会、靠谁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基本任务。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报告体现了“高举旗帜,科学发展”的理念,强调重点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当前中国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尤其是社会不断分化,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本出发点在于要解决中国社会剧烈转型时期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成为和谐社会建设最重要内容。
“和谐世界”理论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的新成果,由胡锦涛于2005年4月在雅加达亚非峰会讲话中首次提出。胡锦涛说:要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10]同年7月,胡锦涛在莫斯科访问期间,“和谐世界”被写进《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和谐世界”首次成为国与国之间的规范性共识。同年9月,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在《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中,明确了“和谐世界”的内涵:以平等开放精神,维护文明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11]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与各国共建世界和平、繁荣与和谐的美好愿望。从此,“和谐世界”思想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在世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的 “中国梦”理论,包含丰富的社会和谐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阐述“中国梦”。从相关论述看,“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目标。中国十几亿人的梦想可概括为一个共同梦想:希望社会和谐、发展、稳定,人民生活幸福安康。换句话说,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和谐,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指出:“中国梦”的实现要紧紧依靠人民,不断为人民造福,需要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民生持续改善。从民生意义上说,社会和谐与发展,归根到底是看绝大多数民众生活质量如何,看最大多数群众能否安康幸福。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指出: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和回应人民期待,保障人民权利,维护公平正义,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向共同富裕稳步前进。[12]这些讲话与胡锦涛对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相关论述具有高度一致性,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凸显公平与正义,让广大群众生活安康幸福,和谐社会目标由此进一步明确。
任何社会都存在形形色色的矛盾。如何妥善解决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手段。习近平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就明确指出:和谐社会“不是一个没有矛盾的社会,而是一个能够有效疏解人民内部矛盾、有力维护安全稳定的社会。”[13]2011年2月,他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上进一步强调:要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2012年12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指出:物质利益冲突成为人民内部矛盾的最主要诱因,经济利益矛盾成为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要高度重视改善人民生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习近平的相关论述,指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内部矛盾的内容和主要特点,并提出了解决这些矛盾的主要方法和具体举措,为我们处理新时期社会矛盾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中国梦本身也包含了“世界梦”。中国坚持以开放包容、和而不同的理念处理国际关系。习近平一句“中国人自古就主张和而不同”道出了中国梦与世界梦对接的真谛。和而不同,“和”是首要前提,“不同”是客观现实。各国由于实际国情的差别,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和制度,但这种差别无需成为彼此间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的障碍。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真诚致力于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提出了以“中国梦”携手“世界梦”。中国的“世界梦”希望世界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共同致力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的“世界梦”实质就是建立一个这样的和谐世界:国与国之间、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同进步,齐心协力推动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
[1]毛泽东选集(第 5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2]李屏南.中国历代领导集体社会主义和谐观比较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2).
[3]邓小平文选(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邓小平文选(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6]江泽民文选(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江泽民文选(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9]江泽民文选(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胡锦涛在亚非峰会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05年4月23日.
[11]胡锦涛.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N],人民日报,2005年 9月 16日,第 l版.
[12]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讲话,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gn/2013/03-17/4650062.shtml.
[13]习近平.和谐社会并非无矛盾 而是能够有效疏解,人民网.http://leaders.people.com.cn/GB/70110/70111/4994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