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大纲解析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已经发布。与往年相比,申论科目的侧重点会有怎样的变化?考生又该如何备考?本文将围绕这些话题,为广大考生一一解读。
根据新大纲我们可以得知,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作为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分别设置试卷。其所考查的能力主要有: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申论作答始于“读”,读懂、读透是考生作答申论试题成功的基础与关键。然而,广大考生由于缺少主动性阅读训练,阅读方法不明确、阅读步骤较为混乱,导致不能很好地理解“给定资料”中包含的观点、现象、事件等内容,无法对申论给定资料的有效信息进行分类整合、有效梳理,直接影响得分。因此,短期内有效转变广大考生的阅读现状,提高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至关重要,乃申论作答之“第一要务”。
“读”占鳌头,只有解读材料成功,才能弄清楚材料反映的问题,才能按照命题要求去作答,有针对性地提出可行的对策、方案等,完成申论作答的全过程。对于公务员考试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考生们需要把180分钟的作答时间进行合理分配,阅读、理解、提取有效信息的时间从原则上来讲,应该保证在45~50分钟,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保证,草草阅读之后根本就没有理解、分析、加工的过程,后面作答要求中的几个题目,也不可能答出接近于标准、规范的答案。“粗读”“略读”“跳读”等都是考生在考试中经常犯的毛病,导致有效信息点遗漏过多,答案信息点不完整。因此,广大考生无论是平时备考复习还是实战考试,必须首先树立“阅读理解,‘读’占鳌头”的意识。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申论中的“阅读”就是广大考生实战的“粮草”,粮草没有准备好,根本不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此部分所说的“综合分析能力”,一是指要从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中归纳整理出主要事实中的问题、原因、影响、对策等答题要素,从材料中的问题、原因、影响、对策等角度对特定事实作出判断和评价;二是要根据题目的实际要求,从政府、媒体、企业、群众等多个主体,从意识、法律法规、监督管理等多个角度,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入手分析,依托给定资料,适当引申出将产生的影响或应采取的对策。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在考场上,考生需要借助自身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概括、分析材料内容,提炼出给定资料反映的问题及原因,这是解决问题的基础;“作出评估或权衡”则是要对给定资料中某些做法进行具体分析,评估其影响(多从作用与意义的角度考虑),通过权衡,从好的做法中借鉴吸收经验,从不好的做法中汲取教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对策题的核心落脚点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这里的“寻求”不是漫无目的地思索,而是要以材料为根本,从材料中进行提取,并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进行适度拓展。根据对策在材料中存在和表现方式的不同,总体上可以分为显性对策和隐性对策两类。
所谓显性对策,是指对策直接存在于材料中,只要根据需要对相关语句进行概括提炼即可以直接得到。在“给定资料”中,常见的包含显性对策的关键文字包括以下几种:1.权威领导和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观点、讲话;2.相关的政策、理论、方针、路线、法律法规;3.专家和学者的观点、建议;4.国内外的经验、教训。尤其要注意,对于专家和学者的观点、建议要特别注意考量其可行性,是否符合党政方针、社会实际和认知规律等。
所谓隐性对策,是指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在材料中没有直接列举出来,需要我们结合相关信息自主提出。在这里,我们可以将隐性对策提出的方式分为以下两种:
1.根据问题提对策。先根据材料分析事物存在的问题,进而根据问题提出对策。例如,题目要求我们就进一步搞好水电开发提出对策。通过分析材料我们发现,现阶段水电开发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水电开发工程缺乏整体规划,投入高,产能低;其次,水电开发移民未能做到妥善安置,缺乏基本生产保障;最后,水电开发未能协调好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引起生态环境恶化。对此题而言,针对材料中现阶段水电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三点问题提出对策,也就完成了题目的主体部分作答,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根据问题提对策”。
针对上述的第一个问题,我们在进一步实施水电开发过程中,要事先进行理论和实际可行性论证,根据技术能力和水文条件合理设置生产目标,提出科学、严谨、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并借鉴以往成功经验,利用成熟技术,提高产能,降低成本;针对第二个问题,在进一步实施水电开发过程中,要做好水电移民的后续安置服务工作。可以对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培训以解决其就业问题,也可以协同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搭建就业平台,实施就业推荐;针对第三个问题,要统筹协调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完善生态系统健康评测指标,并将生态安全纳入生产负责人考核指标中,实时监督,实时反馈。
2.分析原因提对策:先根据材料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再根据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例如,题目要求对食品安全问题提出对策。通过分析材料,我们发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存在以下几点原因:首先,相关食品安全法规执行不到位,部分地方甚至存在“人情执法”现象;其次,食品生产商缺乏社会责任感,漠视消费者权益;最后,食品行业协会未能起到有效的行业自我约束和监督。如此一来,只需针对以上三点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即可。
如果通过显性对策和隐性对策的整理,考生认为还不能完全解决材料中出现的实际问题,那就应该恰当运用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并结合在阅读方法中提到的“多主体、多角度”的基本方法,提出材料中并未涉及但又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申论作答。
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大纲所要求准确理解的“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都体现在上级的要求和文件精神中。在申论试题中,一般隐藏在题目要求和给定资料中(特别是领导同志讲话、官方所发布的文件等),需要考生在公文的开头部分通过写作背景、发文目的等形式交代出来。在申论考试中,“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一般是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反映的实际情况(现状、问题、影响、对策),通过拟写公文草案(法定公文,更多的是机关事务文书,有时只需拟写内容提纲)来测查考生的贯彻执行能力。
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法定公文种类主要有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在申论考试中,经常考的有报告、意见、通知、函、纪要等。除法定公文外,在申论考试中还会经常考到各类事务性文书,包括计划类(建议、规划、计划、工作要点、内容要点、实施方案、提纲等)、总结类(总结、简报、调查报告、工作情况综述等)、宣传类(讲话稿、发言提纲、宣传稿、宣传纲要、宣传材料、典型事迹材料、新闻发布稿、公开信、倡议书、开幕词、闭幕词等)、法规类(条例、规定、办法、细则、规则、公约等)、文头类(编者按、提要、按语等),考生应熟悉它们的写作要求。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思想观点”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在申论考试中,一般要从申论试题“给定资料”中的政策性语段(政策文件、领导人讲话)中进行提炼。“说明、陈述、议论”等则是对某个判定、主张,或对某事物各部分及其关系进行解释说明采用的具体表达方式。
思想观点是指考生从材料中通过阅读、理解、分析、归纳、提炼出来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核心和“命脉”。思想观点不能出现任何偏差或错误,一旦出现偏差或判定、提炼错误,整篇文章写作就可能跑题,直接被判为四类文,一般不会超过10分。
我们重点来探讨下表达方式:说明、陈述、议论。
1.说明。说明就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解释、介绍事物的成因来源、形状结构、性质特点、功能作用等,或人物的一般情况,或事理的概念、规律、定理及应用范围、性能等。要求简洁、明白、清楚、确切。说明的方法包括:①举例法:通过列举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这在申论的报告和方案中经常使用。②分类法: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常在概括题目中使用。③数据法:将数字作为精确、科学、充分的依据,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④比较法: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经常表现为“横比和纵比”。此外还有比喻法、定义法和诠释法,等等。说明的顺序,除了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等常见的说明顺序外,考生还要着重训练自身的逻辑顺序,注重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以及人们认识事物或事理过程中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多用于申论中的概括、分析、解决问题。
2.陈述。是指对人物的活动、经历和事件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所做的概括交代或具体阐述。陈述的对象可以是任何人物、事件,其重点在于人物或事件的发展、经历、变化,陈述既可概括交代,也可具体阐述。
3.议论。议论就是以事论理,是指作者对某一事物或问题通过事实材料和逻辑推理来分析评论,借以揭示事理、表明自己主张或观点的一种表达方式。议论的侧重点是讲道理,辨是非。主要特点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方法来阐明事理,说出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主张什么,目的是取得以理服人、使人信服的效果。
“准确、规范、简明、畅达”是对语言方面的要求,即语言要准确、恰当地表达思想内容;遣词造句要符合语法规范;文字表述则要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内容明晓,行文畅达。
申论考试的文章写作题一般属于议论文,但又绝非简单意义上的议论文写作,更不能和杂文混为一谈。我们通过对申论的本源探究与申论答题的实际要求得知,申论文章写作需要将平时接触比较多的文学语体、文体等转化为应用文、公文、政论等文体和语体。这种写作要求对一般的高校毕业生(包括研究生)来说都是有难度的。因此,要想在公考申论文章写作中出类拔萃,不仅要对一般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了然于胸,更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应用文写作和公文写作要求。申论文章写作更是对广大考生自身综合写作素质的考验。
(华图教育蒋红增)
E-mail: ssbghyl@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