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元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 067000)
高职院校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
潘 元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 067000)
随着社会对旅游行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高职院校自上世纪90年代纷纷开始申报旅行社经营与管理专业。但由于开设时间短,高职旅行社经营与管理专业普遍存在实践教学条件有限、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模式单一等现象,导致毕业生不能“零距离”就业,培养质量令人堪忧。因此,培养既掌握扎实基础理论,又具备熟练旅行社及相关企业管理技能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成为了高职院校迫在眉睫的破解难题。
高职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学生 实践能力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专业是一门为适应旅行社及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服务与管理第一线工作需要,培养具有旅行社计调技能、旅游市场营销技能、导游服务技能以及旅行社经营管理技能人才的适应性广、综合性很强的边缘性学科。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旅游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其广阔的专业领域要求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应具备综合的实践技能。在这一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便成为了高职院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专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只有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才能够满足社会和行业发展的需要。
(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高职院校只有培养出满足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才能真正实现向素质教育的接轨。衡量人才的标准既要看学生的知识水平,还要检验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高低,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才能在施教过程中有所侧重、有所针对,便于采取有效措施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二)社会对旅行社及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增强
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遵守“公开、公正、公平”竞争。对于旅游产业而言,随着旅行社及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大,用人单位最重视的就是应聘者具有的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高职旅行社管理专业若想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就必须适应行业的发展,使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相接轨,将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环节,使自己的毕业生被社会接纳并认可。
(三)旅行社经营与管理专业毕业生从业能力低下
目前,高职旅行社经营与管理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短时间内不能很好地适应各岗位工作需要的现象,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对专业知识掌握不透彻,缺乏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的精神,缺乏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实践操作技能不过硬,对旅行社及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内部的运营更是缺乏了解,造成了毕业生到工作岗位后进入角色慢,企业还要进行“再培养”的情况。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到重要位置。
(一)专业教师实践能力不足
虽然目前高职院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师在学历层次上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普遍均是刚出校门就直接上讲台,缺乏行业、企业一线的工作经验,出现了“学历高、实践弱”的局面,因此专业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常常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另外,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专业教师的授课任务很重,很少有时间能够到企业挂职锻炼,极少参与社会工作,从而促使专业教师实践经验薄弱的问题日益凸显,同时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受到了很大影响。
(二)实践教学体系不健全
高职院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专业普遍还没有形成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虽然大多高职院校均制定了实践教学授课计划,但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仍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少数专业课程之间甚至出现了实践内容重复的现象,实践环节和理论教学环节脱节,学生无法及时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很难有效地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学生实际操作专业技能及自身专业素质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不利于学生综合实践技能的提升。
(三)实践教学资源欠缺
受国家政策影响,高职院校办学经费有限,无法承担昂贵的校内旅行社实验室的日常支出,从而导致实践设备落后、实验室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等现象,影响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另外,实践教学场所一般位于校内,与真正的旅行社及旅游相关企业差距较大,学生顶岗实习的旅游企业又比较分散,不利于专业教师的指导和管理,无法达到实践教学的效果。
(四)实践教学考核方式不科学
实践教学主要分为实训和实习,占总成绩的比例偏低,一般是总成绩的20%~30%。实训环节的成绩考核依据是实验报告,而实验内容一般是整个班级完成一项内容,致使部分学生存在依赖心理,不愿动手,甚至存在抄袭他人实验报告,应付了事的现象,完全失去了实训课的教学意义。另外,实习环节的成绩考核主要依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和现场考核,粗略地评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个等级,直接影响了学生对实践技能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不重视,教学效果不尽理想。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教师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是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是高职旅游管理为社会服务的本质体现。因此,要培养旅游行业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就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这才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高职院校应积极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为教师创建锻炼专业技能的平台,支持、激励专业教师外出培训,鼓励教师在社会兼职等,不断提高教师实践技能,提升专业水平。同时,还可以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旅游行业的能工巧匠担任实践课指导教师,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促使专兼职教师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提升。
(二)建立科学规范的旅行社经营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只有制定科学的实践教学计划,建立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符合高职院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才能满足旅游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成熟的实践教学计划在课程衔接上应科学化,注意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的对应,使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紧密衔接。同时,建立多层次、多方位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形成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岗位技能等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应避免少数人操作、多数人围观的现象,更多的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的实践素质和实践经验稳步提升。
(三)加强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
高职院校应通过各种渠道,加大投入校内旅行社建设经费,尽量为学生提供一个稳定的实践平台;提高校内旅行社的管理水平,建设一支结构相对合理,能够熟练掌握旅行社及旅游相关企业各个岗位的高水平实践教师队伍;建立完善的校内外实践基地,如校内旅行社真正对外开放、运营等;加强校企合作,有针对性地选择能满足实践教学条件的旅行社及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共同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维持长期的、稳定的合作关系;开放校内旅行社和实践教学基地,创造满足学生技能提高的实训条件,学生可以合理安排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实训项目,进行各个岗位基本技能的训练。
(四)完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方式
完善学生技能考核方法,实践环节的评价机制可采取“过程性考查为主,终结性考查为辅”的方式,从而形成完整的实训量化考核标准。在每次单项实训技能、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或毕业设计后,教师可按照考核标准及时对学生进行评分,并计入课程总成绩。另外,实践环节的考核应适当调高实践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一般以实践成绩占总成绩的30%~40%为宜,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实现实践教学的连贯性、创新性和交叉性。
总之,面对当今旅游行业迅猛发展的形势和社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旅行社经营与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与岗位接轨,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保持良好的专业声誉和稳定的就业市场。
[1]徐永红.高职课程教学模式探讨——以《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为例[J].时代教育,2013(13).
[2]刘蕊,边文亮.《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内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5).
[3]方法林.高职高专旅行社经营与管理专业校外实习管理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3).
(责编 冯红伟)
潘元(1982-),女,本科,助教。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职业教育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