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很适合用来描述当前中国装备“走出去”的积极姿态。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机遇和挑战并存、收益和风险同在。要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除了企业自身过得硬,政府更好发挥作用也要跟得上,让企业能够放开手脚闯世界。
从企业“走出去”的实际情况看,取得了很大成绩,也有许多以企业“单枪匹马”之力不可能解决的困难。比如本土政策法规能否与国际接轨、国际贸易磋商与化解贸易争端、政治外交气候变化等。在这条“航线”上行进,需要企业全力以赴,亦需政府鼎力相助。
一是清“路障”、疏“堵点”。不少企业反映,“走出去”的审批繁琐、流程过细、“婆婆”太多,影响企业对海外市场的反应能力,甚至竞争力也被削弱。包括境外投资管理制度在内的许多现行管理体制,亟须配套调整。这就需要中央和地方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力度,继续简政放权,取消对企业不合理的限制和负担,让企业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二是加大相关政策支持力度。有国家政策支持,企业才有敢闯敢干的主心骨。国务院近日发文部署推动钢铁、有色、建材、铁路、电力、化工、轻纺、汽车、通信、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等重点行业“走出去”,就是为企业明方向、增底气、强信心。此外,财税、金融、保险等诸多方面都需加大政策投入,调整不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政策便利和政策红利。
三是健全服务保障体系。应更多关注企业力所不能及的难点,如提高中国标准国际化水平;鼓励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机构提供国际化服务;及时警示有关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重大风险;综合运用外交、经济、法律等手段,切实维护我国企业境外合法权益等……这些细致呵护,都将为中国装备和产能“出海”送去劲风。
企业进行商业化运作,自主决策、自负盈亏、自担风险;政府则统筹协调、制定规划、完善政策、营造环境,为企业“走出去”创造有利条件。两者通力配合、分工协作,装备“出海”的故事就会更加精彩!
(节选自2015年5月20日《经济日报》, 作者:本报评论员)
我们需要建立一种“有今生,有来世”的产业发展模式,用完的废物,不是一扔了事,而是将其中有价值的部分发掘出来。这是对资源生命的尊重、对自然的尊重,更是对人类自身的尊重。
长期以来,我们的工业生产中所用到的资源,大多只有“一次寿命”,原材料也好,能源也好,用过一次以后,就被当作垃圾扔掉、排掉了,而其中很多是不可再生资源。30年工业高速的,同时又是粗放式的发展,使得我们过早遇到了资源匮乏的瓶颈。更加严重的是,很多被废弃的工业垃圾、排放出去的污水,成了生态环境的第一大“杀手”。
而在德国人眼中,资源有今生,也有来世。在笔者看来,这是其工业文明中最值得称道的地方。
德国欧绿保集团所开发的第三代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使得垃圾中不仅有热值被利用,同时还在处理过程中将所有有价值的物质再回收利用,在对垃圾进行能源化利用的同时也实现了资源化利用;其次,通过多级的机械与各种分选技术,将垃圾中有害的物质提前分离出来,从源头上遏制了对环境的损害。通过这种工艺,普通的生活垃圾能够达到95%再循环利用。这就是德国企业给予物质的二次、三次生命,让资源在循环利用中生生不息,从而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的理念和实践。
事实上,中国人并不缺乏创新的头脑和技术研发的能力,恰恰是首先要树立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才能把我们的创新智慧“导航”到这个方向,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科研人员投身这个事业。
正视过往,学习先进者,我们也需要建立一种“有今生,有来世”的产业发展模式,用完的废物,不是一扔了事,而是将其中有价值的部分发掘出来,装扮一新,使其继续服役。这是对资源生命的尊重、对自然的尊重,更是对人类自身的尊重。
好在,现在无论是我国政府、企业,还是民众,意识观念上都比改革开放最初的那30年有了本质的飞跃。在政策的支持和价值的引导下,循环经济的产业链,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片段到齐整。
(节选自2015年6月9日《人民日报 》,作者:天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