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显冬 朱红秀
(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 成都)
中央空调冷却塔在中央空调系统中,作为制冷主机冷凝器散热的末端设备,起着重要作用。冷却塔设计和配合合理,可方便使用,经济可靠,节省大量人力和财力,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反之,会造成浪费,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严重时会影响机组正常运行,给生产、生活造成不良后果。单塔如此,对于多塔系统如果设计不合理,结果会更加严重。
中央空调配3台冷水机组,3台冷却塔。空调系统的控制模式为手动,根据环境温度开启制冷机组的台数。冷却塔为方形横流、并联式,由单独的调节阀控制水流量,在冷却塔之间未设计平衡管。
开机为1对1,即1台主机对应1台冷却水泵、1台冷冻水泵、1台冷却塔。开2台主机时,对应2台冷冻水泵、2台冷却水泵、2台冷却塔,3台也一样。
系统从实际运行来看,不管开几台机组,冷却塔都出现了不正常情况,有的塔在溢水,有的塔在降水。曾尝试用以下方法处理。
(1)调节冷却塔进水阀门,将溢水的冷却塔调节阀开度关小,使水不溢出,但结果是这个塔不溢水另外的塔溢水,调节难度较大,费时费工且不好掌握。这种将阀门关小的方法,即使调节到水暂时不溢出,实际上却减少了整个管道中的水流量,增大了水的阻力,也增大了水泵的负载,常常使冷却水温度上升,排气压力升高,机组报警停机。
(2)关掉停用塔的补水浮球阀。结果是出现水位偏低现象,有的塔漏出回水管,使回水吸入空气,冷却效果恶化,排气压力升高,直至高压报警跳机。
(3)将补水浮球阀全部关闭,在夏季高温时段,1 h不补水,冷却塔就缺水,主机就跳机。
经过观察后发现,3个冷却塔采用的并联方式,塔之间未做平衡管道,造成冷却塔水位不平衡,出现溢水和降水现象。
针对以上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将对其进行改造,在塔之间做一条平衡管道,拟定出3种方案。
(1)在回水主管上加电动蝶阀。从理论上看单机对单塔理应可行,但也存在问题。控制较为复杂,因为冷却水有较高的温度,及水的热膨冷缩的特性,水不能密闭在管道中,必须与外界相同,所以当回水管上安装电动水阀,如何控制,当3台塔全停时,回水阀也不能全关,这种方式控制较难。
整改费用高,增加1个电动碟阀就需要增加1个旁通阀和控制箱,施工较难,材料和人工费高。整改困难,整改施工时必须停机,对医院来说停机施工是不现实的。维护费用高,由于有电动蝶阀,经常开关容易损坏,增加了维修成本。故此方案不满足实际需求。
(2)在冷却塔底部开孔用管道将3个冷却塔并联起来。在冷却塔底部开孔,则必须将该冷却塔水位降低,要降低水位则要关闭该冷却塔的进水阀,而关闭进水阀,冷却水将流向其他2个冷却塔,由于水量增大则造成其他冷却塔冷却水溢流,否则就必须关闭冷却塔的进水阀,从而导致总水流量减少,导致冷却水温度上升,致使冷水机组排气压力升高而报警停机。故此方案仍需要在停机时才能进行施工,也不满足实际需求。
(3)利用冷却塔现有的排污阀用管道将3个冷却塔并联起来。由于有现成的排污阀门,所以在施工时不用停机,不影响机组的正常运行。冷却塔水位离地不高,压力不大,故可以采用一般蓝色PVC管,经济适用,施工方便。在施工时,因占用了冷却塔的排污阀,需要在连通3个冷却塔的PVC管道中间最低点增加了1个排水阀。此方案最佳,满足实际需求。
采用方案(3)进行改造,冷却塔溢水和降水现象得到了很大改善。冷却塔进水阀开度增大了不少,水流量也有所增加,冷却水温度也有所降低。同时为了进一步解决冷却塔水平衡问题,在冷却塔溢水管底部增加了1根平衡管。自此冷却塔水平衡问题彻底解决,冷却水不再出现溢流和降水。冷却水全部经过风扇冷却,成为可控。冷水机组不会报警停机,操作控制简单,方便实用,几乎不用维修,满足了实际需求。
通过对医院中央空调系统的冷却塔水平衡问题分析与成功改造,使整套系统不仅运行正常,而且操作人员不用到楼顶调节冷却塔进水阀,节省了人力,同时使医院在冷却用水能耗方面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