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24 日,衡阳市政府研究了衡阳市开展全省首个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试点的有关工作,要求重点是要把建筑废弃物变成混凝土,减少砂石使用量,巩固河道采砂整治成果。
建筑废弃物主要包括建筑余土、废混凝土块、废砖瓦、废砂浆、废沥青、废钢筋、废玻璃、废塑料、废木材等。据有关部门测算,近几年,衡阳市建筑废弃物平均年产生量约为 500 万吨左右,其中,建筑余土占 60%,废混凝土块、废砖瓦、废砂浆等占 25%,年产生量约 130 万吨。目前,衡阳市建筑废弃物主要处理方式为直接填埋,倒放地点未统一指定,一些土质好的填至重要工程,其它则运到郊外填塘或低洼地区,无害化利用量不到 15 万吨。这种处理方式将导致污染土壤,破坏生态系统;垃圾围城,破坏城市市容市貌;各自为政,扰乱渣土收运市场等不良后果,不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
据专家估算,建设一条年综合利用建筑废弃物 100 万吨的生产线,投资约 5000 万元 1.3 亿元,年产值在 2 亿元以上,且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 80 万吨、二氧化硫9000吨、氮氧化物 1000 吨;减少 150 亩堆放建筑废料的土地,降低建筑垃圾对地下水、土壤和空气环境的污染。
衡阳市开展河道采砂整治后,湘江、蒸水、耒水的城区段禁止采砂,非法砂场将全部拆除,如果通过技术手段,将建筑废弃物变成混凝土,可有效补充砂石供应,实现节能减排与河道采砂整治双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