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医疗猛于虎 患者因此丧命
“生不起,剖腹一刀5000起;病不起,药费利润10倍起。”这句话真实地反映了老百姓看病贵的现状。专家指出,过度医疗犹如一个“无底洞”,吞噬了有限的医疗资源,给国家、社会和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无形中抵消了医保增加给百姓带来的实惠。
广东一病人死后欠“天价”医疗费
叶前 陈先锋 张琴
“因胆结石住院1个月花费45万元”、“1个月输液330公斤、输血14000多毫升”、“病人死后仍在计费”。“广东东莞一病人死后欠‘天价医疗费”一事让兀数人再次刺痛了“看病难、看病贵”的神经。
49岁的湖北籍外来工吴喜英因胆管结石人住东莞市凤岗镇广济医院,经过先后两次手术、共28天的治疗,医治无效死亡。留给丈夫肖国海的是1张高达45万元的医疗欠费单。
有人说,一个胆结石住院1个月要花费45万元,那么仝中国90%以上的人都不用看病了,辛苦半辈子赚的钱还不够看一场病。
在肖同海家人租住的出租屋,记者看到广济医院出具的长达9页的“住院费用表”,列出320多项收费项目。费用统计栏显示,总费用为450205.42元。
广济医院副院长高树生确认,病人确实产生了约45万元的医疗费用,但病人总共只缴纳了1300元,医院是垫付费用进行抢救和治疗。
肖国海确认:“住院后,我们的确先后两次共交了1300元押金,第1次800元,第2次500元。”
广济医院医务部提供的费用说明显示,在45万元医疗费中,药品费约24万元、手术及治疗费用约3.5万元、检查费近3万元、输血输氧费9万多元、护理及材料费约3.7万元,还有一些其他费用。
东莞市卫生局已就高价医疗费展开调查。该局规划财务科科长戴莉红表示,判断医药费用是否过高主要是依据医嘱和护嘱以及相应的治疗单据。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医院开出的费用暂不存在太大问题。但收费只是一个结果,更关键的问题是看治疗过程是否符合规范。
类似这样的事情多了,难怪病人对医院的信任有所保留。
医德缺失医生成开大处方机器
当医生最关注的不是患者的病患而是“公费还是自费”、“带了多少钱”,当医学专家专注的不是如何用自己医术治病救人而是如何多开“大处方”赚回扣,医学也就丧失了其“仁术”的核心而沦落为“钱术”了。
医疗专家不问诊 埋头苦干开“大方”
李增录
在河北,一市民夜问,右腹下部疼痛难忍,忙到一家三甲医院急诊,医生诊断“可能是肠痉挛”,打了止痛针,嘱咐他明天检查确诊。第二天,他挂了一知名老专家的号。排队候诊时,见一农民提着一大兜药出来,他悄声问“这些药多少钱”,农民伸出5个指头说:“500多!”
轮到他就诊时,他诉说着病情,老专家似听非听,也没问话,只摸了摸他的右下腹,便提笔开药。他问医生:“是不是肠痉挛”,医生却问:“报不报销”。拿出医疗卡,医生大笔一挥,就开了中药、西药两张处方并叮嘱:“把药拿来,我教你怎么吃!”当病人想看看开了什么药,怎奈药方上的字迹龙飞凤舞,根本看不懂。交费后得知,两种中药300多元,再加两种西药,总计400多元。他把药拿给医生,医生一边说怎么服药,一边在药盒上写,他问:“不是有说明书吗?”“你会看?”“我会看,就是不会看你那龙飞凤舞的大处方!”医生似乎听出病人的不满,赶紧招呼“下一个”。
其实,专家是怕病人拿了处方去街头药店买药,故意书写潦草,并且不怕麻烦,特别嘱咐把药拿来教你怎么吃;为了开大处方,医生特意准备了国家明令限用的塑料袋;为了多开大处方,医生既不问诊,也不认真检查,争取时问埋头开单,多开一张是一张。医疗专家成了开大处方的机器,患者却忍气吞声成为挨宰的羔羊!
根治过度医疗任重道远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之鑫2010年12月24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召开的
联组会议上说,2009年我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输了8瓶液,远远高于国际上2.5至3.3瓶的水平,这种过度用药危害着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补贴亏损就能抑制过度医疗吗?
郭文婧
由于诊疗成本高,医院存在靠多开药、多开检查单等过度医疗行为来增加医院收入,填补亏损。北京市卫生局负责人表示,本市将通过对医院亏损项目进行全额补贴、推广临床路径、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等方式缓解百姓的就医负担。
确实,多开药、多开检查单等过度医疗行为,是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原因之一,采取措施遏制这种行为,是民心所向,值得肯定。然而,以仝额补贴公立医院亏损的方式,能否达到目的,还要等待实践的验证。
为了防止公立医院的亏损成为无底洞,北京市卫生局设置了一些前提条件,比如“医院必须开展政府主导下的医疗项目成本核算工作”,这种思路有可取之处。但是,成本核算却是一门大学问,涉及到设备采购、折旧、换代、维护、维修、耗材,涉及到软硬件配套,涉及到人力等,仅仅在政府的主导下,能否核算清楚,还是一个问号?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会不会产生腐败,让纳税人成为冤大头,也是令人担忧的新问题。
现实的问题是,一方面医院说不多开药、不多开检查单,医院就亏损;另一方面是患者排很长的队拿药,排很长的队做检查,而且在这家医院做过的检查,到了另一家医院,还得重新做一次,医院给出的说法是“只对本院的检查结果”负责。在这种情况下,医院究竟是真的“一-损”,还是假的“亏损”;是体制性“亏损”,还是人为“亏损”,本身就是值得研究的。
那么,如何避免医院多开药、多开检查单等过度医疗行为呢?路有三条:第一条,应该坚持推行医药分家,医检分家,既要对现在医院的药房、病检进行托管,更要尝试建立独立的药房和病检机构,让检查结果全国通用。第二条,进行立法,对医院和医生故意的多开药、多开检查单等过度医疗行为进行惩罚,让医院和医生不敢冒险。第三条,在加大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加大医生职业道德的宣传教育。
政府的钱,在本质上都是纳税人的钱。在用途上,应该坚持“好钢用在刀刃上”的原则,不要花冤枉钱;在程序上,应该征得纳税人的同意,至少要提请人大讨论通过;在外部条件上,要充分保证纳税人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因此,卫生局在补贴医院亏损的决策上还是应该三思而后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