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德育工作中的精细化管理与班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2015-04-08 23:25刘崇健
博览群书·教育 2014年11期

刘崇健

摘 要:精细化管理及班级管理工作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班级精细化管理工作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也关系到德育工作的成效。本文在在论述精细化管理及班级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加强精细化管理与班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实现班级精细化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德育工作;精细化管理;班级管理

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一项根本性任务。在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面临了新的挑战。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精细化管理与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该深刻领会精细化管理的本质,充分意识到班级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积极探讨如何建立及完善精细化管理与班级管理制度,努力实现班级精细化管理,为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更上一层楼而奋斗。

一、精细化管理的本质

精细化管理实际上就是一种过程管理,通过降低管理所占据的资源,进而减少管理的成本。 在精细化管理中,往往注重细节、注重过程,着重强调规范化与精细化之特征;同时也注重强化落实管理的责任,把管理责任给予进一步具体化及明确化;在细节控制过程中,能较好地开展管理工作。 精细化管理这一管理模式在我国起步比较晚,但是近年来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已经应用到医疗单位、金融单位及教育单位等领域。

二、班级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

班级可以说是学生的一个基本组织,也是德育工作者实施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班级建设的优良直接可以影响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效。当前,班级管理工作不是很乐观,一些学生严重缺乏主人翁意识,自觉守律性差;许多班级缺乏发展目标;班级发展目标和班级成员的个人目标脱轨等。这些问题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实施班级精细化管理则可以提高班级管理工作,获得较好的班级成员的德育工作效果。 ,为此,加强班级精细化管理意义重大。

三、加强精细化管理与班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实现班级精细化管理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实现精细化管理与班级管理的制度化 和科学化

要做到班级精细化管理,必须建立及健全规章制度。在建立班级的过程中,可按照学校下发的《学生手册》有关规定,科学制定出《班级管理制度》《班级精细化管理制度》等,不断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及规定,把管理工作进一步具体化。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及加强班级干部队伍建设,结合班级管理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出《班级活动实施办法》以及《班级干部考核办法》《班级精细化管理细则》等多种班级管理及精细化管理的规定,同时给予建立建起班级管理制度执行及监督与奖惩办法等,可在学期末及其中就考核及评估所建设的班级成果,以及检查班干部的工作情况。只有建立建起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并监督落实,才能提高班级精细化管理的水平。

2.转变观念,进一步明确学生在班级精细化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班级精细化管理的主体。教师是班级管理的主导,教师应该注重调动出学生的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引导学生在班级精细化管理发挥出主体能动作用。在班级精细化管理过程中,一定要防止班级干部出现一言堂的现象,一定要多鼓励及引导全部学生积极参与班级事务管理,引导学生进一步增强主人翁的管理意识。

3.制定班级精细化管理目标,明确班级发展方向

要实现班级精细化管理,则首先要制定班级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并明确班级的发展方向。 教师应该积极组织班干部及其他班级成员为班级建设出力,并详细制定出班级发展的方向。教师应该告诉班上每一个班级成员在班级建设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引导学生的个人发展目标跟班级精细化管理的目标结合起来,进而实现班级及个人都可以得到同步及和谐发展。教师在班级精细化管理中,发现班级管理存在了问题,就应该引导班干部及学生认真查找问题,修改班级制度及班级目标,妥善解决各种发展障碍及班级精细化管理问题。

4.重视学生干部的培养,提升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

学生干部在进行班级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应该抓好学生干部的思想建设,注重学生干部的培训及管理,提升学生干部的政治素养,让学生干部掌握班级精细化管理的方法及技能。此外,教师应该充分信任学生干部,不断提高学生干部的自主管理水平,鼓励他们创新班级管理工作,引导其在班级精细化管理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5.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班级精细化管理的效率

信息技术在学习管理以及班级管理中日益凸显出了明显的优势。在班级管理中,难免会使用到信息技术,比如综合测评、考核考评的表格的制作等。所以,教师应该加强学生干部及学生在Excel与word 方面的培训,让其掌握基本的、常见的信息技术。此外,微信及QQ等网络工具也在班级管理中得到了应用,为教师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途径。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这些网络平台与班上学生进行交流,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提高班级精细化管理的效率。运用信息技术,及时发布班级管理的信息,可让学生第一时间掌握班级信息,这样有利于班级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

6.以班级考核为契机,加强执行力,注重精细化过程控制

有了良好的班级发展目标及操作性强的班级管理及精细化管理制度,教师则应该加强班级成员对班级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建设,促进班级管理工作尽快落到实处。教师应该注重过程控制,对待学生在班级精细化管理中所做的任何一项工作,并要以班级考核为主要契机,科学梳理班级各项管理工作,通过综合测评来考察及评价班级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对于在班级精细化管理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的班干部及个人要给予通报表扬。

总之,加强精细化管理与班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班级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保障。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及艰巨性,开拓创新,抓好精细化管理及班级管理,大力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锋. 立足班级精细化管理,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J]. 学周刊. 2013(10) .

[2] 钱广,王守伟. 高校研究生班级管理精细化探索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 2011(04) .

[3] 胡晓. 用精细化管理推动学生工作的实践和体会[J]. 经营管理者. 2010(01).

[4] 胡建茹. 班级精细化管理模式探析[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12) .

[5] 刘洁纯,张莹,蒋佩雯. 深刻理解“精致化”要求 推动学生工作持续发展——访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彦[J]. 北京教育(德育).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