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中职学生吸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方案

2015-04-08 23:23杨秀高
博览群书·教育 2014年11期

杨秀高

一、问题概述

吸烟是一种常见的不良嗜好,可以由个人选择和控制,常常与人的生活方式有关,对人的身心健康有一定的危害,害已也危害到他人,而且容易使人产生依赖,明知有害但难以戒掉。现在很多的中职生已加入到这个行列,不得不引起社会、学校、家庭的重视。

国家早已制定下发了许多禁止中小学生吸烟的文件,教育工作者做出了许多的努力,制定了不少的规章制度,但各类学校都见到吸烟现象,每每都禁止不了,依然有不少青少年不断加入此行列。今日青少年吸烟现状的特点是低龄化,由隐秘走向公开,追求高档,有些与品德不良相联系,还有甚者就是女生化,朋友、同学在一起吃饭后就会喝酒,随后就模仿、学起吸烟。

据权威机构统计,我国中学生吸烟率已经高达34%~46%,大学生吸烟率已达50%以上。有关资料显示,15~19岁开始吸烟的人要比20~25岁后才开始吸烟的人患疾病的死亡率高达55%。这个数据是相当可怕的。

二、产生吸烟的原因

青少年吸烟是在多种社会心理影响下逐渐学会的,其中有些因素与青少年的某些心理特点有关。综合来看,可能有好奇心理、成人感心理、从众心理、表现心理、调节心理、交际心理、侥幸心理,以及模仿影视中的人物和受他人引诱,以至于他们在不知不觉之间学会了吸烟,在不知不觉这间对香烟产生了依赖,而对香烟的依赖与上瘾正是维持吸烟行为的主要因素。

三、对吸烟学生的思想教育

(一)学校思想教育。学校要首先定好规章制度,让学生学习、遵守。对于有吸烟行为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严肃处理,警示他人。同时利用各种图片、数据对学生进行吸烟有害健康和生命可贵的思想教育,让他们自己认识到吸烟的危害和对生命的珍惜,以及吸烟并不是男子汉的行为等等。由于学生在学校主要是在厕所、寝室、人们不易到的各个角落吸烟,所以应在这些地方张贴宣传吸烟有害的图片,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二)家庭思想教育。孩子吸烟,一般不会在家里,家长不易察觉,但作为家长一定要注意,要考虑到,并引起重视。家长可以在孩子房间、身上、手指和出气闻到烟味的。如是发现有吸烟,家长一定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及时教育,而不是粗暴的如骂、打等行为教育,如是这样会适得其反。家长如何教育,一要沟通,静下心来与孩子平等交流,说说心理话,让孩子说说吸烟的好处与坏处,为何学吸烟,随之家长就知道孩子吸烟的成因。二要说理,让孩子知道自己还是在长身体的时候,不要自己害自己,家长可以用一些宣传图片和医学统计数据让孩子明白,吸烟害已也害人。三要监督,光说教还不行,孩子自制力较差,家长还要在一定时间内进行监督,以致孩子完全戒掉为此。如是家长也有吸烟的,最好也戒掉,做好榜样。

四、对吸烟学生的心理辅导

(一)教师的辅导态度。针对学生情况、个人兴趣爱好、性格特征、行为习惯、家庭背景和社会背景,教师应采用如下态度辅导。

1.尊重接纳,充满爱心。不要嫌弃或厌恶有吸烟行为的青少年,而要无条件的尊重和接纳他们,充满爱心地、小心地处理吸烟问题,并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

2.对吸烟行为持明确的反对态度。

3.不要认为吸烟的学生一定有品行问题。千万不要以偏概全,错误地认为每一个吸烟的学生都一定存在品行问题,对他们另眼相看,要平等对待他们,并多给予关注。

4.不要因为学生其它方面优秀而纵容其吸烟行为,或教育批评不严肃不到位。

5.知难而上,尽力而为。要学生戒烟,如果没有他们自身和积极配合,单凭辅导的力量,几乎不可能使他们完全戒烟,所以辅导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知难而上,尽力而为。

(二)个案来源。学生,平大勇,男,17岁,本校学生,经常违反学校纪律,主要是旷课和吸烟。吸烟已有一年历史,一般都是在街上抽和寝室抽,周末有时也在教室悄悄抽,烟瘾并不大,只是感到有神气,感觉能在同学面前显示威风,有男人气概和感到自信,有成人的感觉。

(三)辅导方法

1.了解吸烟状况,激发戒烟愿望

(1)与学生讨论第一次吸烟的情况:

a.还记得你第一次吸烟时的情景吗?

b.你吸的第一根烟是从哪里来的?

c.你当时为什么吸烟?

d.第一次吸烟,感觉怎么样?有什么味道?

e.是什么原因让你一直维持吸烟这个习惯?

f.你能从吸烟行为中得到什么好处?

g.你一般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境下吸烟?

h.你现在每隔多长时间吸一根烟?

i.还想继续抽烟吗?

(2)改变学生不合理的信念。根据以上问题的讨论,可以确定:该生认为通过抽烟,会体现他的气质和风度,能吸引别人注意,有男子汉气概,同时还能调节情绪和心情。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所持理念的不合理性:吸烟并不体现成熟、调节情绪、显示风度、具有男子汉气概,而是恰恰相反,是无知的表现,吸烟还有损身心健康,他人看来不具有学生良好品质,同时还显得家庭教育不严不当产生的行为。总的来说,青少年吸烟不会给人们留下好的印象,而是厌恶。

(3)让学生自己证实吸烟有害健康。让学生自己收集至少10条有关吸烟有害健康的证据,并朗读、理解,在心理切切实实认识到吸烟有害健康。

(4)激发学生戒烟愿望,了解戒烟难度。教师询问以下所列问题:

a.学生吸烟属违纪行为,你怎么看?

b.抽烟的钱是自己挣的吗?

c.吸烟有什么危害?

d.父母同意你抽烟吗?

e.想戒烟吗?戒烟有难度吗?

2.采取戒烟行动,维持戒烟行为

(1)介绍常用的戒烟方法

a.扔掉吸烟用具,减少一切可能引发吸烟的欲望刺激。

b.向同学宣布自己已经决定戒烟,希望得到监督。

c.制定戒烟计划。

d.多参加文体活动。

e.想抽烟时,转移兴趣。

f.向香烟说不。

g.曾戒烟戒不掉的,可采用“体验想象厌恶”等方法。

(2)维持戒烟行为

a.教师强调:戒烟成功的关键在自己,不能依赖他人!

b.戒烟可以看出自己的意志力怎么样!

c.对自己说:“没有人会因戒烟而死!”

e.让几个班干部帮助监督!

(四)辅导效果。通过老师的辅导、学生自己的认知和意志努力,家长的教育关注,同学们的热心帮助,该生近期在克制、戒掉,表现很好,虽然已形成了抽烟习惯,但只要一想到自己要戒烟,想到吸烟的危害,就会停下来。我想对于平大勇同学来说,不久的将来会彻底戒掉的,因为他只是觉得抽烟有男人味,有男子汉气概,只要认识了,会容易戒掉的。

我想,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也好,普通中学的学生也好,只要社会、学校、家庭重视,发现后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他们吸烟的行为、现象是可以扭转和杜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