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小乐
摘要:城市是现代社会的人居形态,也是自然风貌、经济社会生活、政治意识和价值观念的融合之所。本文从个人经历出发,从自然环境保护,人文环境创造,旅游业发展以及居住状况等角度入手比较中德城市文化异同,以期为中国城市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德城市文化;自然;人居
2008年我初到德国,作为跨文化日尔曼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德国哥廷根大学(Georg-August-Universitt Gttingen)就读。2013年,我又在斯图加特附近的小城海尔布隆(Heilbronn)生活半年,期间游历了德国一些大小城市。无论是求学阶段的大学城生活还是在南德秀美小城的居家生活,都令我对于中德城市文化方面的差异深有体会。
德国的城市化率很高,但是大城市却很少。首都柏林,著名港口城市汉堡和南部富庶都市慕尼黑是人口超过百万的三大城市。其他中小城市在分布和规模上都比较平均。基础设施,就业机会,社会保障等方面,大小城市间并无明显差异。德国的城市更多的是中国人定义中“城镇”的概念。因此,北京上海等这些城市在德国人的概念里来说应该属于巨型城市了。这样的巨型给人带来的感观或联想有好有坏。有些德国人会以欣赏之情来看待中国式大都市以及它们所代表的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成果。有些则会有“非良性”的联想,正如对着那些现代农业费心培育出的巨型蔬果,人们常是心存疑虑的。庞大带来的并非是更开阔更舒适的生活空间,而是让身在其中的人日益渺小。在一个可在心中丈量的城市生活,才会少一些被城市湮没的惶惶不安。
我刚到德国时,听到有人戏称德国为德意志大农村。农村一词在这里与贫困无关,而是与自然相关,所以也许更多指的是乡村的概念。的确,德国的城市与乡村并不遥远,两者的边界也是模糊化的。在城市里,花园里的树木花草,街道上笨拙肥胖的鸽子,小山坡上悠闲吃草的牛马,地上掉落的浆果,林间偶尔跳出来的小松鼠,还有照面时的简单微笑和清晨的鸟鸣黄昏的沉静。所以,我关于“城市”的概念也遭遇颠覆。原来,城市并非必然是车水马龙的拥堵街道,疲惫漠然的人群,灯火通明的喧嚣夜晚,无休无止的大众娱乐。说到城市与自然,环保是关键词。德国在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上也曾经走过弯路,鲁尔工业区的事例曾在国内高中的教科书中作为反面教材。但德国迅速地吸取了教训,在环保方面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一方面积极治理已造成的污染,一方面用心维护当下的美好环境,所以才有美丽如乡村的城市。而国内对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惩戒并无严格完善的制度和法律保障,因此在眼前的经济利益刺激下,公共利益长远利益常成为牺牲品。各种恶性环境事件常常见诸报端,土地树木水空气能源动物无一幸免。城市的发展踩踏着环境的破坏前行,最终又将被其制肘而驻足不前。
同样是以自然或人文历史景观为兜售品,中德城市对旅游业发展的定位却有鲜明差别。在中国,旅游业呈现的是非良性非理性的业态。从旅游者角度出发,大多数有两类。一类是带着“到此一游”的心态,以旅游的经历作为可炫耀的谈资。这一类游客涌向热门旅游景点,拍照购物然后留下书法作品或是垃圾。还有一类是想要离开生活当下的状态,感受别处的精彩。可惜怀着美好期待的他们常常会失望而归。旅游从业者对于中国的恶性旅游可谓功不可没。他们挥动着小旗子,带领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侵入那些清丽的河川或古旧的宅园。偏偏这还是一件愿打愿挨的事。各地政府为了发展旅游业不惜血本地宣传造势,挖掘一切可能带来商机的旅游资源,或者圈地人造一些度假景点,举办喜庆喧闹的大型文娱活动,制作廉价粗糙的纪念品或特色小吃,吸引游客的到来。赚得盆满钵满的旅游业却未曾顾及自然和历史的元气大伤。而在德国或者欧洲,旅游业的发展则更为健康。无论是游客,从业者还是旅游当地,对景观的欣赏和保护是共识。曾经去过哥廷根旁边的一个玲珑小城哥斯拉(Goslar),整个城市都是联合国文化遗产。但在那里没有如织的人潮,络绎的旅游大巴,只有城市本身。街道上安静清洁,风景离人很近。那里的人们照常生活,游客居民互不打扰。在游览过一些德国的城市后,总会对各个城市的辨识度留下深刻印象。每个城市有自己的样貌,不雷同不复制。每个城市在历史的进程中打磨出了不一样的容貌,有了属于自己这个城市的精气神,这精气神的载体可能是一株千年蔷薇,可能是一个童话故事,也可能是一段历史或者某一个重要的人。即使没有这些也不要紧,它就是自己的样子,并且认为足够好,并不需要对别的城市羡慕嫉妒恨。而走在国内的城市,却常有恍惚的感觉。一样的崭新的火车站,一样的高楼林立,一样整齐的绿化带,一样随处可见的工地,一样的灯红酒绿,一样的人们用一样的语调谈论着关于房价的话题。现代化的流水线上生产出了很多雷同的城市,中小城市们追逐着大城市的步伐,小城镇努力地改头换面,乡村里的柏油道路上汽车绝尘而去。
城市是人类群居的高级形式。“居”这个题目无疑是绕不开的。今天的中国,房价时刻牵动着无数黎民敏感而脆弱的神经。在偌大的城市里有一处安身之所对普通人而言甚为艰难,用工资来计算能够购买房屋的年份足够让一个想在城市安居的人彻底绝望。这中间的利益链条因果关系已经被分析得足够多,只是现实依然坚硬冷冽。最近的研究报告说,北京申请首套房贷者平均年龄是27岁。这不难理解。男女青年们谈婚论嫁首当其冲的就是房子。有时也并非是忽视感情而追求物质,毕竟谁也不愿意随时面临涨房租或者用少许违约金将你打发走人的窘境。房子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稳定的生活和安全感。在德国情况是截然不同的。德国首次购房者的平均年龄是42岁。其实他们想要买房并非难事。首都柏林的市区房价约为1500至2000欧元每平方米,最高房价的城市是慕尼黑,大约4000欧元每平方米。而德国人均年收入大约是30000欧元。而且德国房价几十年来基本保持不变,所以他们并不急于买房,而更多地选择租房。与中国不同的是,租房并不会打破对稳定生活的向往。因为德国的《民法典》规定,房租上涨必须要有正式的书面说明,举出例证,如果房客不同意还需法律裁决。德国的《租房法》还规定,三年内房租上涨超过20%属于违法行为。并且德国设立专门的第三方机构,根据多种因素计算出“合理房租”,如果房东要求的房租过高于“合理房租”,可能面临罚款甚至构成犯罪。倘若房东想要提前终止合同,除非得到房客的同意,否则不能将其赶出去(即使是因为房客交不起房租),而要通过旷日持久的法律程序才能得到解决。除了法律对租房者的保护之外,德国租房的生活质量也不输于居住在自己购买的房屋。房子的内外部通常都整洁完好,在社区事务上也和其他业主有相同的权利义务。相形之下,中国租房者的命运似乎悲惨许多,也不难理解买房对于中国人的意义和重要性了。可是买房又面临无力承担的高价,于是这悲剧就演绎得更凄苦了。
城市是人们居住的地方,但又远非居所而已。它常被冠以“人类文明的象征”。各种标准下评选出了大批最宜居城市,最佳人居城市等。考量尺度通常包括经济,环境,人口素质,居民收入等几个方面。但生活在一个城市,远不止在那里积累财富繁衍子孙那样简单。文化的浸润和民主的参与是尤其重要的。在德国的城市里,博物馆艺术厅画廊歌剧院里的蕴致流转,书店咖啡馆里的油墨书香,墙壁上天马行空的涂鸦,甚至是街边偶遇的一家小店也有着独具匠心的招牌。很多在欧洲生活过或游历过的人常感动于那些细节的美。对于文化和艺术之美的孜孜不倦的追求,使得城市除了肉体的寄居外还能容纳心灵的归留。它可以倡导主流的美好的价值观,也能包容和保护小众的喃喃自语。这是在国内的很多城市中无法感受到的。很多城市的文化似乎总停留在对历史荣光的消费,值得作为城市文化名片的也只有古迹和历史名人。也许是因为文化的缺失带来的心向往之,连房地产商也嗅到了那种渴望的气息,不难发现很多楼盘的名号多以人文历史作为卖点。各种冠以文化名义的活动热热闹闹地举行着,但火车地铁车厢里嗑瓜子喝饮料聊天玩手机打牌者众,捧着一本书安静阅读者少。聒噪的电视节目口水的网络歌曲无聊的娱乐炒作粗制滥造的电影,宣告着快时尚时代到来。没有人知道,城市里的人们在真正谈论什么或信仰什么。在德国,几乎每个城市的市中心都有一个小广场,通常在市政厅的门前。广场上大多有圆形的喷泉和白色的鸽子,有拉着小提琴的乐手,有端着一杯咖啡闲聊的人群。公共公开的平台,自由的发言权,也许欧洲最早的民主就是起源于这种小广场上的倡言谈论。随着中国网络时代来临,人们似乎找到了这样的场所。但是这并不能催生良性的可以在现实世界中运行的机制。压抑许久的话语开始汹涌,网民成为最难掌控的人群,他可以执正义之剑也可以藏在虚拟身份背后肆意宣泄人性里的恶。由此可见,中德城市生活中的思想碰撞和自由畅谈呈现着不同的姿态。
自然、文化和人居是城市永恒的主题。城市未必让生活更美好,但“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却毫无谬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