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梅
(烟台水务清泉有限公司,山东 烟台 264003)
水质化验技术探讨
陈春梅
(烟台水务清泉有限公司,山东 烟台 264003)
水是人类生存中必不可少的资源。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为水质化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这种发展的要求,提高水质的化验技术的水平成为水质化验部门研究的重点,本文阐述了水质化验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水质化验的准备和要求,对水质化验技术的步骤和方法进行全面的分析,为该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提供理论基础。
水质化验技术 发展历程 技术分析
水质的化验过程是净水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技术的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净水工艺的逐步完善。目前,净水工艺的设计环节需要按照规范和标准的要求进行,这对水质化验技术而言,无疑是一种更高的要求,另外水质化验技术的质量也会影响到净水工艺的实际效果,因此水质化验技术的质量成为衡量净水工艺水平的重要指标。
(一)初级阶段
水质化验技术的初级阶段从建国开始持续到上世纪80年代,此时社会经济得到了初步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对水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了水质化验技术的发展,并建立了长远的发展目标,常用的净水设备(絮凝池、絮凝剂等)及相关技术也得到了长足了进步,尤其在絮凝池方面,不仅拓宽了可以选择的种类,还增添了许多更为先进的功能,比如网格型絮凝池、纹板型絮凝池等。推动我国水质化验技术走上技术化、高效化方向的发展道路。另外,对于常用的平流沉淀池而言,将完善的浅层沉淀理论融入其中,使平流沉淀池的浅显程度更为明显。在初级阶段中,进水池装置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气水反冲洗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臭氧化工艺的应用领域十分普及,尤其在水厂中已经非常常见,浊度的水质检测水平取得显著的提高,并且在科技不断发展的影响下,功能各异的水质检测仪器层出不穷,为水质化验技术的下一阶段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二)发展阶段
在水质化验技术的发展阶段中,相关领域注重臭氧型生物活性碳方面的研究,同时,这项技术的研究,极大程度上减小了气相色谱的总面积,并且还可将阳性原水按照要求转变成阴性出水。在发展阶段中,还对塔型的生物滤池进行了专业的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塔型的生物滤池在过滤水中污染物环节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三)进步阶段
水质化验技术的进步阶段,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至今,在经济及科技高速发展的影响下,国家的社会格局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对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水质化验技术能否跟得上人们及发展的需求,成为相关人员关注的焦点。针对这种变革,我国相关机构做出了相应的动作,不仅将水质化验技术归纳为重要的研究课题,还建立了一定数量的水质监测站,并配备先进的化验监测仪器,比如气相色谱仪等,水质化验监测水平基本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可见我国水质化验技术实现了大踏步的发展,在专业技术上,相关研究机构都可做到精诚合作,资源共享,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水质化验技术的优化和发展。
(一)化验器材
化验器材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查,结合实际的化验所需及规范的要求调整规程,在存放过程中,应根据器材的特点进行妥善保管,避免不必要的损耗,并确保器材的清洁程度,防止对化验结果造成影响。
(二)化验的管理制度
在水质化验的过程中,必须按照取样—化验—报送的流程进行,在各个环节中都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制度,层层监管,从而确保水质化验结果的真实性。
(三)化验设施与工作环境
为了保证水质化验分析的质量,需要齐全化验设施的支持,在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对这些设施进行定期的保养,并保持良好的设施工作环境,确保化验的环境因素(温度、湿度等)满足规范的要求。
(四)化验的化学试剂
在运用化学法对水质进行化验时,需要运用到分析纯,为保证化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满足各项要求,如果使用化验仪器对水质进行化验分析,通常运用优级纯,这对配置的精准度和存放条件具有较高的要求。
以氧溶解量的测定方法为例,详细探讨了常用的水质化验技术,主要包括碘量法、修正法、 膜电极测量法、电化学探头检验法及离子色谱检验法。
(一)氧溶解量的测定法
对于待测水中氧溶解量的测量,使用较为的广泛的方法主要有三类,第一种为碘量法,在水中添加适量的具有一定碱性的碘化钾(KI)与硫酸锰(MnSO4),在水中溶解的氧会与锰离子发生氧化反应,形成四价锰离子,四价锰离子的氢氧化物在氧的长时间作用下会快速生成棕色沉淀,此时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酸性溶液,棕色沉淀物会发生溶解,并与水中的电离子进一步反应,通过置换可得到游离的碘元素,通过滴定及相关计算可得出水样的氧溶解量;第二种方法为修正法,通过测定,如果水中的亚硝酸盐氮的含量在0.05mg/L以上且二价铁离子的含量在1mg/L以下时,可选用一定量的叠氮化钠进行氧溶解量的测定,如果水中的二价铁离子含量在1mg/L以上时,需要运用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测量。如果水样中含有可见的悬浮物时,可选用明矾絮凝法进行氧溶解量的测定;第三种方法为膜电极测量法,这种方法通过测定氧分子在穿透指定薄膜时的扩散速度确定水样的氧溶解量,该方法的操作过程相对简单,在现场测定的应用较为广泛。
(二)电化学探头检验法
电化学探头测验法的下线通常由所选仪器确定,这种化验方法适用于氧溶解量在0.1mg/L以内且存在能够跟碘元素发生一定反应的元素的水样中,在化验的过程中不会与碘量法发生相对作用,在条件均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课使用电极进行水质化验。如果水样中含有一定量的特殊气体(SO2、ClO2等)时,会对化验及测量结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化验过程中,需要定期更换薄膜。
(三)离子色谱检验法
(1)离子色谱检验法的原理
主要应用离子交换的原理,将多种多样的阴性离子进行反复的分析,并在水中注入一定量的碳酸盐,促使水样的阴性离子发生树脂交换,根据树脂亲和力的差异性达到分离离子的目的,此时被分离出来的阴性离子会与具有一定酸性的阳性离子进行一定的树脂反应,从而形成电导性较强的酸式碳酸盐,而本身就具有一定酸性的碳酸氢盐会转换为电导性较弱的碳酸,利用电导检测仪器进行相应的测量。
(2)检验存在的干扰和消除干扰的方法
通常情况下,干扰检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是与被测阴性离子具有相同保留时间的物质。淋洗位置周边的阴性离子的浓度差距普遍较大,在测量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使用合理的稀释方法,能在很多程度上降低离子定量的难度。浓度较高的有机酸也会对检验的结果造成一定影响,而且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负峰降低,时常出现在对氯离子的测定过程中,此时可对淋洗的溶液进行针对性标准化的配置,并采用稀释样品,可有效消除干扰因素。
总之,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影响下,人们对水质化验技术给予了更高的关注,虽然我国水质化验技术已经得到快速的发展,但为了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和创新,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我国水质化验水平会上升到新的高度。
[1]孙雪莹.水质化验技术研究发展探讨[J].科技传播,2011,(13):74-74.
[2]朱春梅. 我国水质化验技术研究发展历程 [J]. 中国集体经济 ,2011,(12):158-158.
G322
B
1007–6344(2015)01–033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