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广仁
(大连城市建设专家设计院有限公司)
大连金马路项目
肖广仁
(大连城市建设专家设计院有限公司)
气象条件、地形地貌、交通设计、工程规模、消防设计
居住 舒适 景观 商业 现代
大连金马路项目,我们负责设计的是B-12-A地块。此地块位于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金马路北侧、鞍山街东侧、山南路南侧,开发区电视台西侧。临近城市已形成的居住区,配套完善,地理位置优越。该工程场地地处辽东半岛南端,属北半球温带半湿润气候区。7~8月平均温度20~25℃,最高温度33℃,1月平均温度-5~-10℃,最低温度-21℃。年降雨量662mm,主要集中在7、8、9月份。本区处于东亚季风范围,6级或6级以上大风日数,沿海每年90~140天,内陆35~50天,大风日数冬、春季最多,夏季最少,最长连续日数出现在冬季,一般为4~6天。冬季盛行偏北季风,夏季盛行偏南季风,春、秋季是南、北风转换季节,年平均风速3~6米/秒,是我国东北地区风速较大的地区之一。地形地貌较适合建设,场地现状为荒地,自然坡度,整体地形南低北高,南北高差约7米。公用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较优越。水源为市政自来水,除低区外均由生活水加压泵站供给。建筑物排水经化粪池处理排至市政排水管网。热源来自小区换热站,公建采暖热媒为 70℃/50℃热水。住宅采暖热媒为 60℃/50℃热水。供电由市政电网为本工程提供两路10KV电源,环网供电。
本工程总用地面积约8056m2,地上建筑面积全部计入容积率,容积率为4.0,建筑密度为28.0%,绿地率为22.0%。我们在研究了规划设计条件后,做的几个方案,最终主推这个方案,并且得到了甲方的认可。总平面布置上因地制宜,根据地形、地质、朝向、风向、防火以及环保等诸方面要求布置建筑物,使其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并能创造出优美和谐的居住环境,做到技术经济合理,适宜于居住、生活。由于项目临近城市中心,规划设计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现有的景观资源。整个小区利用地形布局,由南向北自然坡度,北侧布置高层,公建位于高层南侧,实现了地块价值利用最优化、景观资源利用最大化。注重场地景观的营造,为实现住宅产品的均好性创造有利条件。在充分利用北向炮台山景观资源的同时,注重城市景观及人行交通的便捷。高层住宅与商业公建南北向布置保证了所有户型拥有良好日照。根据建筑朝向、景观视线等因素,对不同户型进行合理的分配,尽可能争取南观城市韵律、北观山林景致。结合步行景观绿道,创造健康生态景观。
竖向设计上,场地现状整体地形南低北高,南北高差7米。竖向设计的原则是尽可能的减少土石方,并与周围道路方便的连接。在小区的道路设计上,我们采用商住使用分流的交通模式,临西侧城市道路设主入口。人行、车行系统分开设置,南侧一层直入商业公建,允许消防车通行,紧急状态下,消防车可以到达每栋建筑。沿高层建筑南侧设置住宅入口,供住宅疏散使用。我们的方案包括2栋高层建筑,底层四层公共建筑,2个二层公共建筑,2个地下车库。总建筑面积37502.79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1460.8m2,地下建筑面积6041.99m2。项目为高层建筑与二层公建组合的布置形式,高层建筑布置在北侧,商业公建在高层南侧,二者直接形成人行步道。并且结合周边建筑形成城市主干道的视觉缓冲效果和层层提升的天际线。中小面积的户型设计充分考虑住宅的基本功能齐全,布局舒适,采光通风良好,部分户型还设计了观景飘窗,让户内户外有更多的联系与互动,提升居住品质。并在设计上尽可能布置南厅南主卧,平面尽量平整争取更多日照的同时可以有效减少能耗。
建筑立面设计上,我们采用现代建筑风格,这种风格以简洁的造型加以造型的韵律变化以呈现出现代时尚的氛围,符合当代审美需求以及现代化城市的主旋律。建筑单体的剖面设计,高层建筑住宅层高为2.9米,金融保险与零售商业层高为一、二层都为4.8米,三、四层都为2.9米。地下车库层高为地下4.2米。建筑单体的交通组织上,我们是这样设计的,高层住宅每个单元核心筒设一部电梯,其中12、16、19~33层有连廊,相临单元通过连廊联通。电梯均为消防电梯,一梯四户单元电梯载重量为 1000kg,速度 1.5m/s。一梯三户单元电梯载重量为 1000kg,速度 1.5m/s。楼梯向下通至地下车库,向上通至屋顶,楼梯兼做地下车库疏散使用。小区中的各个高层单体均设有电梯,该电梯的设计同时采用无障碍电梯的设施。宽敞的入户大厅和电梯前室方便残疾人的出行。单体的入口处采用无障碍坡道,信报箱的位置和高度也做了精心的布置和安排。
消防设计,我们是这样考虑的,不但要满足大连市消防局对高层的要求,还要做到实用美观。项目的消防车均能停靠高层住宅的两个长边。周围设消防通道,高层住宅建筑的两个长边均设置消防车道。消防车道宽度大于4米,符合防火规范规定。消防车道半径均不小于12米。院内的道路首先考虑消防车的顺利通行,其路面宽度、转弯半径、净高空度、路面承载能力,均符合消防车道的要求。区域内所有高层建筑之间防火间距大于13米,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之间防火间距不足9米处,多层相邻侧采用防火墙,不开窗的措施。A-1、A-2号楼是由两个单元组成的一类高层单元式住宅,每层的每个单元为一个防火分区,两个单元之间隔墙为防火墙,防火墙两侧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大于2.00m,每个单元面积不超过1500m2。其余单体(不包括地下车库)为多层建筑,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面积不超过1000m2。建筑内的管道井、电缆井在每层楼板处采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楼板或墙上的预留孔洞应用不燃烧材料临时封堵。建筑室内装修材料采用不燃烧材料。凡单体住宅的楼梯通往地下车库的,均在住宅的首层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 的不燃烧体隔墙与其它部位隔开并直通室外,在隔墙的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所有单体外墙外保温材料为80厚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该材料燃烧性能达到A级)。A-1、A-2号楼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单元之间的楼梯通过屋顶连通,单元与单元之间设有防火墙,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窗间墙宽度、窗槛墙高度大于1.2m。所有高层住宅每个单元核心筒设一部电梯,12、16、19~33F相临单元通过连廊联通。电梯均为消防电梯,一梯四户单元电梯载重量为 1000kg,速度 1.5m/s。一梯三户单元电梯载重量为 1000kg,速度 1.5m/s。均设置了满足要求的疏散楼梯间,开向楼梯间的户门为乙级防火门。地下车库也满足消防设计的要求,我们的车库为II类地下车库,车库分别设有3个防火分区。防火墙上开设的洞口为甲级防火门和双轨无机复合防火卷帘(耐火极限大于3小时),地下车库每个防火分区均有两个以上人员疏散出口,且最远点至疏散口的距离均不超过60米。地下室设有消防水池、消防泵房,各防火分区均设有新风及排风机房。
金马路项目,是我独立负责的项目。从方案到施工图我们与甲方经过了十几次的交流与修改,从中学到了很多。甲方对这个项目也非常重视,无论在方案、施工图出图质量还是后期服务的配合上要求都比较苛刻,通过这个项目,我懂得了如何与甲方接触,如何把控同等规模的项目,这个项目得到了甲方和业主的好评。
S6
B
1007–6344(2015)01–02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