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改玲
(身份证号:140224197903287829)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风险探究
宋改玲
(身份证号:140224197903287829)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推动下,建设项目工程整体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由于我国现有的工程造价管理方法比较落后,对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也并没有加以重视,导致很多的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目标难以实现。本文主要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风险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为我国建设项目工程提供有益的帮助。
建设项目工程 造价 风险探究
前言:建设项目的造价风险控制是建设管理中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的建设项目工程数量不断的增加,工程项目的造价风险管理也就显得更加重要。但当前我国在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上并没有过多的重视和投入,企业的造价风险控制意识也比较淡薄,导致在风险管理方面水平始终难以提升。下面将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风险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工程风险是在一定的环境中,针对某一个建设过程中预算结果与实际之间的变动幅度,所呈现出的浮动越大说明风险也就越大。风险是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变化的,风险的存在与外界的环境有着一定的关系,当外界的环境出现了变化,风险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在建设项目工程中,很多不同的因素够会影响工程的造价,最终造成实际费用远远的高出于预算的费用,这种造价上控制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需要对工程造价加以重视。将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始终,做到每一个环节的良好保障,真正地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效果,为企业创造更高的利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一)理念问题
工程造价是建设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只有将每一段工作环节中的造价进行合理的控制,才能更好的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当前我国在投资方面的力度和重视度都远远不够,这种情况常常会造成在人力和物力等方面的浪费此外,设计单位重视设计而轻视经济的理念也使得他们常常机械化的根据设计图纸来进行预算,而设计的图纸深度却远远不够,最终造成造价的偏差问题出现。
(二)企业内部管理所存在的风险
企业的内部风险主要来自于企业的内部管理问题所造成的风险。在项目工程进行投标报价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来制定进行编制,同时还需要专业的人员来进行自我测算,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本企业的定额预算标准,最终进行报价。同时,企业的内部风险当中还包含了企业技术措施、施工进度以及质量保证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都足以造成工程造价风险的出现,所以需对此加以重视。
(三)企业人员方面的问题
建设项目工程本身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而工程预算编制要求则更加的严格,需要工作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去,这样才能最终取得良好的结果。因此,要求技术人员不仅要掌握较强的专业技术和知识,同时还要有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2]。而在当前的社会环境影响下,急功近利的风气影响使很多的工作人员功利心很强。在工作中往往会为了让提高工程的造价最终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这种问题的出现与我国缺少严格的造价师评估机构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缺少严格的制度和管理措施,这也是造成工程造价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主要原因,严重的影响着建筑工程造价工作。此外,工作人员所造成的风险还包括了在工程结束后,实际结算的工程量并没有进行相应的复查工作,最终导致造价出现不合理的情况。
(四)全过程风险
全过程风险指的是在进行建设项目工程中始终存在的风险。也就是说造价风险是始终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中,从项目的确定到最后的竣工阶段,每一个工作环节中都有对应的造价管理工作。同时,全过程风险也意味着工作人员需要在工程整个过程中都加强对造价的管理,同时重视提高相应的投资效益[3]。
(一)建立起风险防范意识
招投标过程使工程承包当中的重要环节,而报价则直接关系到承包商的投标成败结果。提高工程项目招标阶段风险的控制也就能提高企业投标的成功率。因此,企业应重视起投标阶段的风险控制,减少因为投标而造成的造价风险,提高企业的活力,为企业赢得更加广阔的市场。在投标决策过程中,承包单位应认真的阅读并理解合同内容,然后由报价工程师来进行预算,明确合理的价格,价格的确定在不影响自身的效益同时,又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竞争力,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经营优势。
(二)整体控制造价风险
工程施工的周期一般都比较长,在实际的消耗中,各方面都可能会出现与投标时的差异,因此,造价人员应及时做好价格调整资料,进行准确的预算,实现对项目工程的动态管理。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使用材料的成本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在这方面首先应建立起材料信息管理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对材料差风险的意识,减少在材料上的成本偏差[4]。其次,应做好材料的管理工作,保证所使用的材料质量合格,并加强材料的周转管理,对使用过或者一些废弃的材料进行回收管理,尽量减少风险的出现。
(三)强化人力资源管理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怎样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施工中的关键内容。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从员工的角度出发,采取适当的激励制度来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施工中可以根据施工进度和不同的工种等来进行合理的分配,同时要进行人员方面的动态管理,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在现代社会中人才是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这不仅需要对工程造价师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和教育,同时还应提高风险控制的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的整体素质,只有做到多个部门的良好配合,才能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效果。
(四)竣工阶段风险控制
竣工阶段是工程造价的最后确定阶段,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应注意的是要强化工程量的审核工作,应根据相关资料和现场的实际情况等来进行最后的确认,避免出现重复计算的问题。同时应对所使用的材料用量进行审核,因为在施工过程中材料的总价格将会达到工程总费用的70%左右,是影响工程造价的重要部分,因此应加以重视[5]。对材料的合理审核将有效改善建筑材料费用结算中的费用过高情况,真正的控制好工程造价,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此外,对工程的隐蔽工程记录需要进行审核,以此来减少后期的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的矛盾出现。
(五)加强内部监督和信息沟通
建设工程风险有着复杂性和多变性,因此,各个部门之间的良好信息沟通是保障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部分。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能对之前的工作进行修改和完善,并为后期的工程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使造价控制的效果能得到提升。同时应加强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和控制,加强内部监督,避免由于个体因素而影响整体的工程造价。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建筑工程数量也得到了明显的增加,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造价风险控制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关注。因此,在进行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对所有可能会引起工程造价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来提出相应的预防建议,提高工程造价控制的效率,减少工程造价风险的存在。
[1]徐孝忠,孟吉.如何做好工程建设项目的造价风险控制工作[J].施工企业管理,2011,08(11):47—51.
[2]叶晓松,陈迪兵.政府在规划建设安置房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初探[J].重庆建筑,2012,09(01):25—28.
[3]党智勇.关于对项目风险控制的初探——以重庆建工集团七建公司为例[J].经济师,2013,08(04):60—63.
[4]张国骝.试论建筑工程中的工程造价风险控制与防范[J].时代金融,2014,09(05):41—42.
[5]章慧蓉,于成江,于伯祯,刘建.工程建设项目造价风险控制的系统分析[J].工业建筑,2013,07(21):32—35.
TU43
B
1007-6344(2015)12-0252-01
宋改玲 (1979-):女;汉族;籍贯:山西省灵丘县;2014年7月毕业于重庆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