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美红
(江苏 南京 210000)
关于建筑工程造价合理有效控制的探索
徐美红
(江苏 南京 210000)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数量越来越多,给建筑工程造价有效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以降低企业的成本投入,提高施工材料的有效利用率,避免施工质量问题出现。本文就建筑工程造价的主要特点进行阐述,对建筑工程造价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筑工程造价合理有效控制的策略,以不断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
建筑工程 工程造价 合理有效控制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工程造价与每个施工阶段都有着密切联系,直接关注着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因此,对建筑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才能真正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从而避免重大经济损失情况出现,为我国建筑行业长远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一)动态性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建筑工程,从项目规划阶段到竣工阶段都需要较长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如果汇率、费率、材料价格和利率等发生变化,或者建筑工程出现施工变更情况,都会给工程造价带来极大影响。因此,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大、影响因素多等,充分体现出了工程造价的动态性特点。
(二)大额性
建筑工程的实物体积大小不一,因而工程造价的数额存在一定差别,但总体来说造价都比较高。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造价在几百万左右,比较大型、超大型的建筑工程造价在上千万甚至过亿,充分体现出了工程造价的大额性特点。
(三)层次性
一个建筑工程包含着很多分工程,由很多施工单位工程组成,因此,建筑工程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有着非常明显的层次性。由此可见,工程造价也具有非常明显的层次性,主要包括建筑工程项目的总造价、单项工程造价和施工单位工程造价三个方面。
(一)前期工程造价控制力度不足
现代化建设中,很多建筑企业只重视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忽略工程前期的工程造价控制。而根据相关实践证明,前期的工程造价控制特别是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对整个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非常大。如果在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没有对工程造价进行全面的、合理的分析和设计,就可能导致工程造价出现过高或超预算的现象,给建筑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造成严重影响。
(二)施工过程成本造价控制不到位
施工阶段的成本造价控制主要包括施工材料、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三方面。在施工材料方面,材料的采购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实行“货比三家”的原则,造成材料采购成本过高。并且,材料的储存与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需求不相符,出现材料积压量过大问题。与此同时,施工材料的使用出现浪费较严重和丢失盗窃等问题,大大增加企业的成本投入。在施工人员方面,人员较多、分工不合理等现象,大大增加人工成本。在机械设备方面,配置不合理、机械设备维护与保养不及时,导致机械故障频发、老化,大大增加维修成本。
(三)工程造价控制人员的业务素质不够高
高素质、高技能的工程造价控制人员比较缺乏,虽然很多企业有具备相关资格证书的工程造价控制人员,但与建筑市场需求相比,在质量和数量上都远远不够。与此同时,建筑企业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等不完善,不注重造价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都会影响工程造价控制人员综合素质提升。
(一)工程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策略
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是建筑企业选择和决定投资方案的重要环节,与建筑企业投资成败有着直接联系。因此,必须对建设方案的技术、经济效益等进行全面对比,以找出最合理、最科学的决策方案。与此同时,建设方要对与拟建项目有关的技术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等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并对建筑工程建成后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进行科学预测,才能更好的确定建筑工程的规模和建设成本。
(二)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策略
在建筑工程的项目招投标阶段,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坚持公平、公开和公正原则,招标单位必须严格遵循诚实守信原则,以在相关部门的严格监督下完成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使招投标环境得到有效净化,从而有效控制建筑工程的成本投入。在进行建设单位的选择时,必须要对投标单位的资格、资金实力、技术水平、施工经验等进行综合考评和分析,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与此同时,建筑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必须要做好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分类、处理和总结等工作,才能确保招标文件的完整性、真实性,从而保证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质量。
(三)施工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策略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采取的策略主要是推行限额设计,以“经济”为施工设计目标,在设计师对限定金额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才能保证施工技术满足当前所限金额的最高要求,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现目前的这种施工设计模式,主要强调的是设计成果的经济适用性,技术合理性,在节约建筑成本、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图纸设计完成以后,工程造价部门、监理部门的相关工程师必须要对图纸进行全面、仔细的会审,检查图纸是否存在缺项、错项、漏项等问题,以保证施工设计的质量。如果出现相关问题,必须及时要求设计单位进行更改或者重新设计,以避免成本投入较大情况出现,从而减少因施工设计不合适而引起的工程变更现象发生。
(四)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策略
在施工阶段进行工程造价控制,必须要重视施工材料、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方面的成本控制。同时,加强工程造价控制人员的专业培训,才能真正实现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有效控制。在进行施工材料的采购时,必须对多家材料供应商进行考察,选择最经济合理、质量较好的材料。同时,正确处理存量与工程需求之间的关系,提高施工材料的利用率,杜绝材料浪费。在施工人员方面,合理调整人员结构,注重技术提升,合理分工,才能真正降低人工成本。在机械设备方面,要合理和使用选择机械,注重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才能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从而降低维修成本。另外,正确处理业主、施工单位和第三方的关系,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和签证工作,减少工程索赔情况,才能真正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有效控制,必须注重施工各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合理安排施工人员,注重工程造价人员的培训,才能提高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性,从而真正提升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
[1]刘晓康. 建筑工程造价有效控制措施分析[J]. 江西建材,2015,01:251.
[2]唐忠.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1:191-192.
[3]高伟. 浅析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的有效措施[J]. 科技风,2014,24:163.
[4]曹金保,周爱娣,刘云珠. 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及合理控制方法[J]. 江西建材,2014,24:256.
[5]宋改芳.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研究与应用[J]. 山西建筑,2015,01:227-228.
TU43
B
1007-6344(2015)04-00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