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施工技术要点以及控制措施

2015-04-07 16:26:09
四川水泥 2015年1期
关键词:土层房屋建筑注浆

苏 韫

(大连旅顺口区人防(民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

地基基础施工技术要点以及控制措施

苏 韫

(大连旅顺口区人防(民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

地基是房屋建设的灵魂,决定着建筑施工的成败,因此,本文从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

建筑地基 施工技术 分析

引言

在房屋建筑的过程中地基基础是整个房屋建设的关键它决定着房屋的稳定性。但由于地基基础在建成之后就无法检测或修复,即使出现问题我们也无法整修这就要求在房屋建筑的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地基基础的建设不能忽略其质量。地基基础发生变化一般表现为地基的塌陷地基的变形等。这种变化对我们整个房屋的变化是相当不利的在房屋地基基础的施工过程中,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以及严格要求施工步骤,防范施工人员偷工减料,这些方法将能解决这一问题。

1、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1.1 地基基础选型

地基基础是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根本基础,其需要承载房屋建筑工程的竖向荷载力。根据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要合理确定地基基础选型。如果房屋建筑地基基础的荷载力较大,并且房屋建筑实体和地基基础竖向分布结构一致,这时房屋建筑工程可以设置独立的地基结构。如果房屋建筑工程的垂直高度较高,对于地基基础承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这时可以采用筏形的地基结构团,和独立地基结构相比,筏形地基结构的荷载能力更强,地基结构更加稳定,但是施工成本也相对较高。

另外,在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之前,相关技术人员必须到施工现场勘察实际的地质情况,如果施工现场是软土地基,必须首先进行地基处理,对软土地基进行换土处理,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和强度。我国的软土地基多是由杂填土、湿陷黄土或者淤泥土等构成,要针对软土地基。

1.2 碎石桩和强夯地基基础处理法

在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力,要对地基结构进行挤密和排水固结,并且合理地基基础的碎石桩填土层,然后结合地基基础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地基强夯点,利用强大的喷压作用,将地基基础的碎石桩击散,推动碎碎石沿着桩径进入周围的护土层中,并且利用碎石桩和硬壳层在地基上部形成复合层,这种密实的碎石层可以极大地地提高房屋建筑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和承受能力。在使用强夯法处理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时,要注意严格把握夯击的夯沉量、深度和夯击次数,充分发挥夯击的效果。要按照房屋建筑上程地基土层的厚度和实际实现等级来确定夯击的深度,可以根据地基性质适当整夯击次数,可以先夯击两到三次,然后再低能量夯击一次,并且综合土壤属性、夯击深度、载荷大小以及单位夯击量,在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中。

2、建筑地基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2.1 建筑地基的施工技术方法主要包含夯实法、换土法及注浆加固法等。首先应进行测量定位环节,由施工单位依据试夯确立夯点布置图并进行逐一测放环节。同时在强夯开始之前应用推土机进行两次预压,以确保场地平整接着应对场地的高程进行细化测量,确定夯点的布位是否符合测量放线的确定点。倘若地基地下水位偏高,则应在地基表而铺设半米至两米厚的中度或较粗的砂石垫层,也可采用令地下水位有效降低的方式,严防地基开挖设备的下降,并有效抑制强夯过程产生孔隙导致的水压上升在进行分段施工环节,应按照由边缘到中央的夯实力-向,由一边发展向另一边。每次夯实完成一遍后,应再次用推土机对场地进行整平处理,在放线定位后可继续进行下一次的夯击施工。

该施工技术的加固顺序应遵循先深后浅、先对深层土进行加固,而后依次进行中层图及表层土的加固夯实,当整体完成一遍后再次履行一遍低能量的满夯施工,如有条件还可用小锤进行二次锤击施工在夯击过程中应按照事先实验确定的相关强夯标准参数科学进行,保持落锤的平稳以及夯位的准确性,对坑内出现的积水应及时予以排除。当夯击地段中含有水量较大时,则应先进行砂石的铺设后再进行夯击,在每夯击完成一次后,应用新土或就地取材的用周围土将夯击处填平后再进行后续的夯击施工。

2.2 在注浆施工环节,首先应对施工现场的钻孔情况进行深入实地的 勘察记录,同时在硅化加固涂层之上应预留厚度为一米的不加固层,有效防止浆液的上冒现象,且在必要时还应进行夯填素土或采用打灰土层的施工方式。在浇灌浆液的环节应将其压力控制在0.2至0.4兆帕及0.8与1兆帕范围内。同时,在涂层加固环节中一般应采用自上而下的流程,倘若土层渗透系数随着深度的增加不断增大,则应采取自下而上的施工方式进行而当相邻土层拥有不同的土质时,应对具有较大渗透系数的土层先进行加固,并应定期抽查浆液中的配比及其主要性能指标是否合理、注浆施工的顺序是否利一学、注浆孔径、孔位、孔深及施工过程中的压力值是否满足相关要求标准。另外应在孔位平而图中编好相关号码的己完成注浆孔位进行细化标记,注明其钻孔施工的确切日期,从而有效避免出现漏孔浇注的现象。倘若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地基表面或位于附近的建筑物出现变形情况,应立即停止注浆施工,并全而核查引发该现象的成因,有效调整注浆参数,确保地基施工各项环节的顺利进行。

3、如何保证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合理施工

3.1 工程施工前的勘查资料必须准确

面正确的了解施工场地的地质和水文地址条件这是搞好勘查工作的关键点。并且还要合理确定工程勘察的目的和任务这就要求在勘察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建筑物场地的特点。勘查的过程钻孔的深度选择也是很重要的。

3.2 地基基础的设计结构选择

上面我们已经提到地基基础的设计结构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地基基础设计结构选择何种类型的问题。基础连接了地基和建筑物建筑物竖向体系传来的荷载是通过基础传向地基在地基的承载力足够大时,基础与竖向结构的分布方式将相同采用满铺的伐形基础,因为土质或载荷的原因,地基接触面广是伐形基础的优点胆伐形基础与独立基础相比造价高是其弱点,一般情况下,基础是集中荷载然后将荷载分散到地基上,这样地基的长期承载能力远低于荷载。如果建筑物是较高的建筑物在基础土质较好的前提下并且粘土的地下水位较低用亚粘土来起到支承、抗滑的作用,这样就可以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

3.3 地基基础的施工技术必须有所完善

在设计达到一定的标准之后,完善地基基础的施工技术也是重点工作之一。在施工过程中场会遇到地基土质为淤泥的情况并且上层的土层又比较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因采取避免扰动淤泥和淤泥土的措施来保证地基基础施工的有效进行。上面我们一直提到了地基基础施工前勘查的重点完善地基基础施工也要关注这一点在足够了解了施工环境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施工技术是很重要的施工技术没有优劣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采取有效的措施也是在进行地基处理时的重点她基基础施工时上部结构的刚度和强度必须要加强这样才能使建筑物对地基的不均匀变形适应能力被增加。

4、结语

做好地基施工工作,从勘探设计遭到施工阶段,都要全面的把握质量控制,通过不断的实践学习,提升地基施工技术水平,为建筑工程质量做好铺垫的基础。

[1] 宋东民. 探讨建筑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原因与处理措施[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13)

[2] 宋小正.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造价管理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 2009(06)

[3] 毕洪晶. 厂房建筑桩基施工技术分析[J]. China’s Foreign Trade. 2011(08)

TU75

B

1007–6344(2015)01–0153–01

猜你喜欢
土层房屋建筑注浆
土钉喷锚在不同土层的支护应用及效果分析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探讨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房屋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的探讨
土层 村与人 下
当代陕西(2020年24期)2020-02-01 07:06:40
土层 沙与土 上
当代陕西(2020年24期)2020-02-01 07:06:36
土层——伊当湾志
当代陕西(2020年24期)2020-02-01 07:06:36
建筑工程注浆技术的应用
对房屋建筑设计及其发展趋势的探讨
注浆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江西建材(2018年4期)2018-04-10 12:3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