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坛 孟 蝶
(辽宁金开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金 坛 孟 蝶
(辽宁金开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建筑工程行业也得到不断的发展与进步。当前建筑工程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为了加快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步伐,应针对其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本文就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探究,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今后建筑工程管理提供借鉴。
建筑工程 造价管理 存在问题 措施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造价管理是采用合理预算、计算、确定工程造价并对其采取有效的控制,从而保证工程质量与工期的基础上达到工程造价最优化的管理过程[1]。工程造价管理是根据实际工程项目开展状况进行全面跟踪与监督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并对发现的偏差或隐性偏差进行及时地纠正,以保证实现项目投资管理的目标。由此可见,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高低将会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是否顺利完成,因此,要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针对其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积极的措施解决,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与建筑工程发展水平。
(一)招标与投标市场机制不完善
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一些问题,在招投标市场建设中,欠缺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与相关管理机制。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不完善,致使很多投标企业为了中标,不择手段,严重干扰招投标市场秩序,损坏市场竞争公平性与公正性,并且逐渐演变成为发包方与企业之间的行政权力竞争。投标与招标市场的监督管理体系严重滞后,使不法竞标行为有法律漏洞可钻,致使建设单位的标底失控,中介结构予以投标评定欠缺公平与公开性。这样严重扰乱招标与投标市场秩序,给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带来不便,进而不利于规范其管理。
(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单一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施工阶段为周期最长,也是资金量投入最大的阶段,因此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重点管理对象。但在实际施工中,很多施工方与监理方过于重视建筑项目工程的进度控制与质量安全两大方面。多数施工单位进行造价合同与造价管理等时都采用单一的管理模式,即分散型管理模式[2],这样的管理模式无法适应当今施工要求,造成实际施工阶段出现大量材料、结构及工程量等变更状况,进而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同时使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过于复杂与繁琐。单一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需求,同时也严重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的发展步伐。
(三)建筑工程工期结算问题
在建筑工程工期结束后便进入到工程项目结算阶段。在实际工程项目结算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一些数目不一的问题,具体原因有:(1)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对特种材料过于高估,由于很多施工单位对一般的建筑材料采用信息价不满意,往往针对特种材料挑刺。同时在主材材质与型号方面,很多施工方不明确其施工主材的材质与型号,导致结算时出现偏差;(2)部分施工企业进行工程结算编制时自行将工程类别取费标准,例如,在实际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没有使用到大型特种机械和一般大型机械,但施工企业却往往把其费用结算到费用中;(3)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获取更多的收入,常常采用一些不法手段将工程造价提高,如巧立名目、高套定额单价、多计工程量等。
(一)规范招投标市场管理
要建立完善工程造价招投标市场管理体系,规范招投标市场管理。采取有效的、全方位的工程造价管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1)招标前工程造价管理。加强对招投标阶段标底的造价控制,第一,应提高对编制招标文件管理工作。编制招标文件时应选用专业专职的造价工程师,通过造价工程师对工程造价的探究与审定提高造价标底的控制有效性。第二,造价合同内容应要细化、委托及编标等方式完善相关中介机构的义务与责任;(2)招标中期的造价管理工作。应添加“询标”到工程招标投标程序,通过投标人全面讲述报价合理性、工程质量确保对策、低价依据及相关安全举措等方面内容。此外,还应公开工程量清单,强化招投标工作的公正性与透明度,严格遵循“合理低价中标”原则,严厉打击权钱交易行为,维护招投标市场秩序;(3)招标后期工程造价管理。制定造价合同时,应双方进行共同探讨,针对合同存在的问题协商完善,提高所使用合同语言的严密性,杜绝存在法律漏洞。明确双方法律义务与责任,确定酬金的数额。
(二)提高施工阶段的管理水平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工程变更频率大,且要时刻与工程洽商,故为了提高竣工结算管理高效性,防止经济纠纷发生,应提前预算工程洽商进行数量更改与价格变更,通过业主方同意并签订后方可进行施工。在实际施工阶段,应将单一的管理模式摒弃,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3]。根据实际施工进度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地制定分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目标,选择设计施工组织流程时应采用最具效率性的设计流程。同时,应做好各个季度节点指标处理与分析,若有问题应立即给予相应措施解决。除此之外,还应加强施工材料的控制工作,严把材料质量关,加强施工过程中材料配置科学性,进一步减少工程造价。
(三)加强建筑工程竣工后期结算造价管理
造价工作人员应熟悉造价合同相关法律条款,仔细阅读合同内容,如确定施工合同条款中有无规定工程结算方法;若施工合同条款中没有规定有相关工程结算方法,则应查看其有无规定在事后补充协议;若相关规定含糊不清,则应根据国家建设部与当地政府相关规定进行工程结算。同时还应加强对材料价格的调研工作,认真对比材料合同价、材料供应商报价与市价采购价的区别,根据一定的差距计算方法提高材料价格结算的正确率。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行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也逐渐向国际化、规范化及专业化方面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建筑工程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应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建筑工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样离不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因此,要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针对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行业造价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解决。
[1]谷静.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市场研究.2012,(04):30-31.
[2]徐淑文.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0,(33):42.
TU43
B
1007–6344(2015)01–00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