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一鸣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7)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汪一鸣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7)
建筑业属于最危险的行业之一,在我国其排在煤矿、交通行业的后面,处于第三位。因此,建筑相关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施工安全,仔细探讨管理状况,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新型的安全管理理念。本文探讨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这一课题,提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明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以期为建筑企业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提供指导和借鉴。
建筑企业,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建筑施工具有难度大、强度高、事故多的特点,正是由于这一个方面的原因,其属于安全管理的一个重点领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相对较高的安全事故率,大多数是由管理不足而引起的。所以,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关系到社会发展和稳定,相关单位一定要注重该项工作。本文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展开探讨,阐明其中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够对建筑企业做好该项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一)缺乏足够的重视
企业管理过程中,没有把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放在第一位,没有充分把握该项工作的重大责任,同时尚未掌握政府在这一方面的规则制度、法律等,无法尽快将相关政策制度想哥哥施工现场传达,更谈不上充分执行了,缺乏有效的检查,同时处罚不到位,一些管理者平时只是注重事物工作,仅仅是将文明施工与安全生产停留于口头上,或仅仅做表面文章以应付相关检查,最终无法充分保障其安全。
(二)缺乏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现阶段,安全生产体系仅仅是一个形式,相关部门名存实亡,安根本不会积极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没有严格贯彻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且没有逐级落实相关指标,企业没有和职工逐级签订责任制,除此之外,还缺乏相应的考核。
(三)相关从业者素质相对较低
首先,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者相对较少,整体素质相对偏低,无法满足项目管理需求,导致该项工作落实不力。其次,施工现场从业者总体素质相对较低,多数现场工作者尤其是农民工甚至连最为基本的安全知识都没有,他们的安全意识与技能不高,同时对他们的技能培训严重不足,使得他们缺乏安全意识,不能形成良好的自我保护能力。
(四)施工技术欠规范
技术管理属于建筑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重点内容,对相关条例、法律等不熟悉,使得监理方在技术操作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得不到发挥,施工现场具有许多安全隐患。比若说,搭设脚手架欠妥当,有的项目甚至还没有搭设;塔吊使用不科学;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网不达标;许多临时用电等不满足相关,等等。
(五)施工条件恶劣
现实中,建筑施工条件相对恶劣,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例如高空作业、露天作业、若干工种交叉等,同时该项目的规模往往比较大,其场地相对较小,使得施工条件变得愈发恶劣,非常易于发生一些事故。
(六)监理不力
当前,一些监理方在建筑施工中的工作落实不力。有的监理工作者对安全监理的认识不明确,同时他们缺乏足够的积极性,无法积极对施工进行监理。监理企业无法在工作中取得好的效果,没有尽快找出其中的事故隐患,无法尽快督促施工方对其做出相应的整改,同时没有尽快将该情况报给业主以及主管机构,使自身的安全监理功能无法得到发挥。
(一)形成以人为本的新理念,落实安全责任制
首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意义重大,关乎社会稳定和发展,同时决定着施工企业的不断发展。主管部门以及业主必须统一思想,高度重视施工安全管理,将其当做核心工作来抓。现阶段,应当加大力度对施工安全管理相关条例进行宣传,使施工安全意识不断提升,使得各个相关方能够积极面对该项工作,形成较强的责任感。同时,应当加强领导,进一步弄细化安全生产职责,加大管理力度,坚持以人为本,将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其次,以对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逐渐构建起系统全面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将责任具体到每一个人,构建安全档案,将安全生产和利益进行有机结合,使管理进一步规范,充分确保建筑施工安全。
(二)不断提高相关工作者的素质
首先,应当提高监理工作者素质,应当提前编制监理内容、及其标准,统一安全监理资料,在施工过程中逐渐对其进行规范,使其监管水平不断提升,使他们树立良好的安全监理意识,从而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其次,不断提高施工者的综合素质,认真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尤其是注意加强对一线工作者的培训,经常性的培训他们安全理论与基本技能,同时需要培训他们相关法律条例,使他们既基本专业理论和技能,还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除此之外,应当对那些特殊工种实施针对性的教育,贯彻执行持证上岗制度。
(三)提供良好的施工条件
施工条件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安全生产的质量,工作者处于相对恶劣条件下工作则非常易于诱发安全事故。所以,应当高度注重这一问题,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条件。例如,在夏季作业时,应当避开中午的高温期,在高空作业时,应当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布设防护网,当发生降雨的时候,应当停止施工等等,从而为他们的安全提供坚实的保障。同时,施工环境应当选择较为舒适的色彩,使他们工作的时候能够尽量降低他们的眼睛疲劳。除此之外,应当尽可能的降低粉尘、噪声等的影响,以充分确保他们处于较好的条件下工作。
(四)加强动态管理
首先,积极更新观念,认识到该项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实时进行管理,容不得半点的松懈思想。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非常繁琐,一定要彻底将现阶段的陈旧管理机制改变,使其动态性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其次,及时找出事故隐患并尽快进行整改。施工方负责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当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发现施工中的顽疾,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方案。在平时施工过程中,当发现有事故隐患的时候,应当接着分析其中根由,迅速指正,限期整改,并要检查其整改状况。
(五)加强安全监督,规范施工
安全监督不规范属于事故发生的其中一个根源,应当切实加强现场监管。监理工作者应当根据相关技术标准与法律条例,不定期检查施工现场,并进行指导,使各个流程均能够根据相关规程进行,比若说科学使用塔吊、合理搭设脚手架、做好临时用电的安全防护等。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违规违法操作活动,应当会同业主单位限期让相关方进行整改,最大限度地避免因施工工作者的操作失误而造成的事故。
(六)加大投入
首先,业主单位应当加大投入,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来进行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会同监理方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责令施工方认真做好安全施工工作。其次,监理方应当加大投入,配备高素质的监理人员,同时配备专车,确保每天都在现场进行监管,及时发现问题。再次,对于施工方来说,尤其是应当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加强对安全培训的投入力度,同时做好各种安全防护,积极引入先进安全、适用的技术以及设备,尽快将那些落后的方法与设备淘汰。这样,通过相关方的共同努力,从而使建筑施工顺利进行和良性发展。
毋庸置疑,对于建筑业来说,其生命线是安全生产,施工安全事关重大,关乎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整个社会的稳定及其健康持续发展。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状况的日益提高,政府对建筑安全的重视程度愈发提升,为进一步巩固当前取得的成果,充分确保建筑施工安全进行,应当把握以下策略:形成以人为本的新理念,落实安全责任制;不断提高相关工作者的素质;提供良好的施工条件;加强动态管理;加强安全监督,规范施工;加大投入力度。
[1]袁文清.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J].科技传播,2014,7
[2]吴尚华.浅谈如何做好建筑施工管理[J].广东科技,2011,16.
[3]田志金.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探析[J].管理观察,2014,25.
TU723
B
1007–6344(2015)01–0068–01
汪一鸣,1982年出生,男,安徽,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教研室主任,讲师,工学硕士,研究方向:建筑施工管理。工作单位:江西省九江市,33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