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芳,任光华(山东省水利工程局,山东 济南 250014)
跋山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对策
谢芳,任光华
(山东省水利工程局,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介绍了跋山水库基本情况,通过分析水源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搞好宣传、加大治理等建议。
【关键词】跋山水库;水源地;水质污染;措施
跋山水库位于淮河流域沂河干流中上游,是一座以防洪灌溉、城区供水为主的综合利用的大(2)型水库。水库1960-05建成蓄水,控制流域面积1 782 km2,总库容5.29亿m3,兴利库容2.67 亿m3,是沂水县城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地,是临沂市备用水源地。
1.1居民生活污染源
水库高程178.0~186.0m范围内共有村庄52个,人口3.21万。经测算,年排放生活污水9 800 万t,生活垃圾5 500万t。生活、建筑垃圾重点污染区域主要是水库上游诸葛镇暖阳河河段和诸葛镇新民官庄村以西沂河河段。
1.2工矿企业污染源
在水库高程178.0~186.0 m范围内共有矿山、化工、餐饮、医院等各类企业17家,其中污染严重的有6家。
1.3农业生产污染源
水库高程178.0m以外1 500m范围内的沂城街道、龙家圈镇、诸葛镇辖区内共有果园约584.67 hm2。每年农药使用量约有13.155 t,化肥使用量约有1 754 t。除果树自身吸收少部分外,大部分经雨水冲刷入库。范围内共有畜禽养殖场140个,其中还有12个养殖场畜禽粪便直排野外、被雨水冲刷入库。
1.4非法采砂破坏了水生态
水库周边原有砂场28家,已于2011-12-31前全部关停。由于前几年过度开采,河道和水库周边砂层破坏严重。现还有个别采砂户以打扫砂底为由非法采砂,严重破坏了河道生态环境,使河道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的能力大幅度下降。
2.1群众对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护意识不强
多年来,由于技术手段落后及生活习惯和意识上的差距等因素,库区周边群众一直未把水源地保护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干部群众对有关水源地保护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对划定的水源地保护区范围不明确,不清楚有关的保护措施、禁止事项。部分干部不能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水源地的关系,在项目立项、审批和选址等工作中,没有充分考虑水源地的保护问题。部分群众的自觉保护意识淡薄,随意建养鸡养鸭大棚、乱倒生活垃圾,对水源地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2.2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标志不规范
跋山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均设置了界碑、界桩、和公告牌等,但也有地方存在标志设置不规范、不完善甚至无保护区标志的情况。
2.3个别饮用水水源地监管不到位
受执法权限、执法人员素质、执法人员数量及经费等影响,跋山水库饮用水水源地没有实现环境全覆盖监管、连续性监管。在水源地保护区内,存在少量畜禽养殖场,养殖场固废物直接排入水源地。道路穿越水库,存在因车祸导致燃油、危化品泄漏污染风险。近年来,保护区内农作物、果树过渡施用农药化肥带来的污染有上升趋势。个别水源地保护区内存在采砂活动清理不彻底、违规倾倒建筑垃圾现象,造成水质不稳定。
2.4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长效机制尚不健全
跋山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涉及建设、水利、环保、供水、卫生、国土、林业、渔业及3个乡镇等多个部门,目前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保护机制,存在各自为政、责任不清等现象。各个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意识,尚未形成合力,不利于长期有效地保护水源地。另外,水源地保护区缺乏系统的、长远的污染防治工程规划与实施方案,规避突发性事故风险的能力不强,应对干旱、洪涝及战备等突发、偶发事件的手段匮乏,风险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
3.1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领导是推进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保障,建议市县政府把保障饮用水安全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好安排部署,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积极调动各方面资源,保障水源地污染防治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
3.2建立长效机制
建立并完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长效机制,对饮用水水源地周边产业布局、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措施、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及应急预案等进行规范。建议由政府牵头,建设、水利、环保、供水、卫生、国土、林业、渔业等部门共同参与,成立专门领导机构,明确责任,分清义务。
3.3深化宣传教育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对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宣传,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加强舆情收集研判,妥善化解舆论危机,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抓好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切实认识到破坏水环境的危害及后果和保护好水源地的迫切性。要加强对水源地保护区内企业法人、居民的宣传,增强其守法意识和自律意识,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生活、生产习惯,形成企业自律、政府监督、公众参与的多元化环境管理模式。
3.4加强科学规划
组织环保、水利、国土、卫生、住建等有关部门,抽调专业人员对辖区内水源地进行细致调查和科学论证,并制定饮用水水源地中长期规划,把经济发展规划与水源地环保规划结合起来,审慎确定新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范围及保护措施,为做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提供依据。
3.5加大对污染源的治理
要对水源地保护区内的水污染企业进行分类处理,彻底整治。对于未建设治污设施的,要立即停产整顿,督促其建设治污设施并经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生产,难以达标的,限期搬迁;对有治污设施的,要加强监督检查,保证正常运转,达标排放,坚决杜绝在水源地保护区内新上污染项目。要加大对生活污染源的治理,深入持久地开展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切实抓好沿河村庄和河道内垃圾的清运管理和污水处理工作。加大对农业污染源的治理,组织和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农药和化肥,在水源地保护区内积极推广和建设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要加强对水源地周边农村农业发展的统一规划,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养殖业,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3.6建立健全水质监测和预警体系
建议加大人力、财力投入,提高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能力和水平。同时,提高饮用水水源地预警能力和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包括编制应急预案、定期进行环境事故应急演练、事故易发地段的防护工程等措施,防止饮用水水源污染,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
3.7建立政府环保投资增长机制
要探索建立跋山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各种激励手段,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对生态农业建设、畜禽养殖污染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等环保项目和相关产业,积极通过财政贴息、补助等手段,促进其发展。同时,实施湿地保护、栽植涵养林、投放滤食性鱼类等措施,加大对水源地的生态修复力度,不断改善水质。
(责任编辑 崔春梅)
【中图分类号】X 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159(2015)-09-0043-02
收稿日期:2015-04-16
作者简介:谢芳(1982—),女,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