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峰
(山西宏厦建筑工程第三有限公司,山西 阳泉 045008)
某建筑工程的基坑施工,在兼顾基坑地质强度条件、变形情况和渗透态势的前提下,期间笔者参考借鉴了其他工程常见的基坑施工影响因素控制方法,重点分析了工程的桩基施工条件:1)地形条件。本工程应用了两种长度的桩基,分别为13 m 和22 m,其中13 m 的桩基有3 根,分别布置在基坑的东面、西面和北面位置,而22 m 的桩基有1 根,布置在基坑的南面位置,工程借助机械钻孔的器具,并以人工钻孔方法辅助,完成工程的桩基施工。从桩基的布置情况来看,工程的基坑施工,明显受到了地形条件的限制,这一点在施工中必须予以明确。2)上空条件。在基坑施工区域内的上空,有高压线穿越,高压线与地面的距离为5 m,直接限制了基坑施工机具的高度,在基坑施工时,要考虑是否影响高压线的安全运行。为避免施工时破坏高压线,笔者推荐采用灌注桩施工方式,同时以人工挖孔桩辅助。3)地质条件。勘察资料显示,工程施工区域内含8 个地质层,沉积物由冲积和冲洪积形成,含有大量的粉土、粘土、中砂等,在冲击沉积物和冲洪积沉积物中,含有丰富的地下水,因此地质具有明显的潜水和承压水特征,直接影响了桩基成孔和成桩的质量,在灌注桩施工时,应该充分考虑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布控好施工的准备条件。
基于以上灌注桩工程的实际情况,工程选用了旋挖钻机具,按照以下的方法,做好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把控工作。
在施工之前,选用合适型号的挖掘机具,按照既定的标准规范,充分碾压和平整场地,直至符合规定的密实度要求,目的是避免钻孔时,影响钻孔的质量。在此基础上,进行场地的测量,笔者建议在确定桩基的中心位置后,往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放出护桩控制线,然后做好护桩准备工作,其中选用的护筒,厚度3 mm,用钢板卷制而成,埋设高度控制在20 m 左右。埋设好护筒之后,检验场地内是否有凸出物,同时在抗压性能和防漏性能等方面,检验是否达到设计标准,另外,护筒的底部和周围,需要利用粘土进行填充,目的是减少钻孔内部地下水对护筒的冲刷影响,在很多工程中,由于没有做好填充工作,以致出现护筒被不均匀冲刷,而产生悬空的问题。
护筒埋设后,准备好钻孔设备,同时按照试验所得的参数,进行泥浆的制备。为保证钻孔的精度,在钻机调试时,应重点检查钻塔和钻孔的孔位,通过试钻,检查钻塔和开孔孔位是否精准,否则可能造成斜孔问题。至于泥浆的制备,在指定的区域内,布置规格适中的泥浆池,然后向池中倒入膨胀土和清水,再按照一定的比重,形成护壁的浆液。在钻孔时,结合不同孔位具体的护壁需求,加入适量的粘土,这样就能够保证护壁泥浆的稠度需求,提高护壁的效果。另外,钻孔时要调整好桩孔之间的距离,以及钻入土层的速度,笔者建议以适中的钻孔速度,目的是便于浆液的有效补充调整,可规避塌孔问题的出现。如果有塌孔迹象,则可重新调整泥浆比重,并根据地质的变化情况,控制钻孔的回转周数,这样就能够将钻孔对土体造成的压力,控制在最为合理的状态。
在钻孔基础上,确保钻孔合格后,开始进行灌注施工。灌注施工是整个工程的重点,其技术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点:
1)清孔。根据施工合同的检验标准,借助探孔器,检查钻孔的形状、深度、直径、倾斜度和垂直度等,同时将孔内的沉渣等,以泥浆置换的方法清除干净,保证沉渣含砂率小于4%。本工程所允许的孔内沉渣直径,至多为3 mm。
2)钢筋笼施工。本工程使用的钢筋笼,在现场焊接制作。关于钢筋笼的焊接长度,工程规定大于钢筋直径的5 倍,而主筋、箍筋、加强筋等,均以点焊的方式完成,其焊缝的宽度和厚度,控制在0.7 倍钢筋直径和0.3 倍钢筋直径。焊接好的钢筋笼,按照下方的顺序编号堆放在支撑架上,每个钢筋笼之间的间隔距离,以2 m 为标准。本工程钢筋笼主筋的间隔距离,控制在±10 mm,箍筋的间隔距离,控制在±20 mm,其他参数标准分别为:骨架外径±10 mm;倾斜度±0.5%;长度±20 mm;保护层厚度±20 mm;中心平面位置±20 mm,顶面和底面高层±50 mm。钢筋笼加工完毕,要求一次性完成吊装,期间需要借助杉篙绑扎钢筋笼内部,预防钢筋笼变形,同时在钢筋笼的上面位置,布置至少4 个对称的吊点,对准孔位以均匀的速度放入,为防止触碰孔壁,要进行吊放垂直度的调整,保证其标高和方位的精准。
3)混凝土浇筑。本工程使用混凝土类型为C25,浇筑之前,在水密条件下,检查钢导管的性能状态,包括承压、渗漏、接头抗拉等。同时为了便于混凝土进入钢导管内,可在钢导管口设置大小适当的漏洞,然后将配置好的混凝土,均匀倾倒进钢管内,随着倾倒进混凝土面的提升,以此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情况,以及是否有水分离析问题,本工程混凝土的坍落度,规定控制在18 m~22 m 之间,并且按照混凝土含水量的1.5%,将离析的水分控制在该标准之内,通过对混凝土坍落度和离析水分的控制,有效规避了钢导管内高压气囊的形成,直至混凝土浇筑达到设计标高,方可停止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浇筑后,定时检查其凝结强度,在初凝达标后,将其桩顶的浮浆凿除干净。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混凝土浇筑时要重点保护好钢筋笼,以免钢筋笼出现不规则上浮,笔者建议尽量缩短混凝土浇筑时间,以加快钢筋笼内部混凝土的流动速度,在基本完成浇筑工序时,将导管提升至一定高度,将稀释后的混凝土注入,以便达到管内水泥砂浆均衡的效果,可有效提高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4)其他施工措施。以上工程的灌注桩施工,施工机具施工仅为其中一种方法,人工挖孔桩施工,同样是必不可少的施工技术。在混凝土灌注期间,由于细节部位在灌注压力的影响下,存在卡钻、断桩和塌孔的迹象,笔者建议在孔位标准定位的基础上,由指定的施工人员控制成桩的允许偏差,以及钻孔的孔径、倾斜度、深度和孔底沉渣厚度等。为灌注桩的全方位施工,创造更为有利的施工条件。
地基工程的灌注桩施工,地基的抗震和承载性能保证,是施工质量评价的标准,期间需要兼顾基坑地质强度条件、变形情况和渗透态势,并控制好施工准备、钻孔、灌注等一系列的施工工序。文章通过研究,基本明确了案例工程灌注桩施工的具体方法,但笔者认为不同工程的灌注桩施工,其要求和条件具有差异性,应紧扣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灵活参考借鉴以上的施工方法,并归纳总结出更多科学经验,作为本文补充和完善的内容。
[1]王 琼.冲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措施[J].港口科技,2015(1):12-14.
[2]胡 博.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技术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J].山东冶金,2013(4):74-75.
[3]沈 亮,杨大龙.基于钻孔灌注桩设计技术的深基坑支护结构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2):230.
[4]李盛斌,刘丽君.钻孔灌注桩技术在深基坑支护结构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3(24):6.
[5]杨伟鸿.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处理[J].江西建材,2015(3):59-60.
[6]田 苗.冲击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J].中国煤炭地质,2015(2):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