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启铭
(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院,江西 南昌 330029)
坑口闸位于江西省余江县锦江镇坑口村,坐落于信江支流团湖港上,距县城35km,距206国道50m。工程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初。自建成以来保护了锦江镇1万余人生命财产安全,保护耕地0.5万亩,灌溉农田1000亩。水闸最大下泄流量为276m3/s,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的中型水闸工程。
坑口闸为涵洞式水闸,主要建筑物由进水口段、涵闸段、出口段等组成。
进口段长约4m,两岸为浆砌石八字墙,墙顶高程22.60~20.00m。
涵闸段底板高程18.00m,涵洞共4孔,城门洞型,每孔净宽 2.3m,洞高 2.9m。涵闸段长7.5m,宽14.5m,中墩厚1.1m,边墩厚1.0m,闸墩顶高程22.7m。中间两孔为钢筋混凝土平板闸门,采用手动螺杆启闭机启闭,边孔为混凝土叠梁门,无启闭设施。中墩为浆砌红条石结构,边墩为浆砌红条石重力式挡土墙,顶宽 1.0m,高约4.2m。
坑口闸出口两岸为浆砌红条石八字墙,均已老化、破损,消力池几乎全部冲毁,尤其左岸,近60m岸坡严重坍塌,严重危及岸边的民房,河床冲坑深约3.0m,范围约200m2。
工程运行后基本达到设计目的,但因受兴建时的经济条件、技术水平的限制,工程设计不够合理,工程质量存在较多问题。水闸运行多年来,遭遇几次大洪水,使坑口闸及出口消力池受到不同程度破坏和损伤,尤其是消力池,基本全部冲毁。坑口闸工程的正常运行,对当地的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工程自身存在的问题对锦江镇农业灌溉等已构成威胁。
根据《江西省余江县坑口闸工程安全评价报告》安全鉴定结论确定坑口闸为四类闸,建议尽快拆除重建。工程存在主要问题如下。
(1)水闸中间两孔为两台手动螺杆启闭机,启闭机老化锈蚀,不能正常使用,上部无闸房,不利于启闭设备养护,启闭机工作梁,混凝土机墩和混凝土闸门均老化,浆砌红条石闸墩开裂沉陷,裂缝宽达2cm。出口两岸为浆砌红条石八字墙,均已老化,基础掏空,开裂破损,消力池几乎全部冲毁,尤其左岸,近60m岸坡严重坍塌,严重危及岸边的民房,河床冲坑深约3.0m,范围约200m2。
(2)该设计坑口闸2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219.0m3/s,50年一遇的洪峰流量为276.0m3/s。通过分析计算可知:坑口闸过20年一遇洪峰流量时,水位已全部上岸溢出,说明水闸的过流能力偏小。
(3)该水闸坐落于砂砾石层之上,闸基存在渗漏问题;闸基最大渗透坡降值大于允许渗透坡降值,渗透稳定不满足要求;该水闸无渗流观测设备,不利于水闸的安全管理。
(4)供电线路老化,无备用电源。启闭机控制、保护等设备不完善;工程无安全监测设施,无水情、雨情测报设施;工程管理、通讯设施简陋,无管理用房。
坑口闸坐落在信江支流团湖港上,该工程灌溉农田1000亩,保护农田5000余亩,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的中型水闸工程。
该工程水闸最大过闸流量为276m3/s。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防洪标准》(GB50201-94)及《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确定该工程等别为Ⅲ等中型工程。根据工程等别,确定水闸为3级建筑物,次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临时建筑物为5级。
根据工程现状、安全鉴定结论及复核计算,泄洪闸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泄流断面偏小,不满足水闸行洪要求。
根据现有情况综合考虑,泄洪闸在原址拆除重建。
针对存在的问题拟定采取的方案为:通过减少孔数、适当加大孔口尺寸使泄流能力满足要求,拆除原老闸,拟建3孔泄洪闸布置方案,设置消能设施。
3.1.1 闸孔底高程选择
泄洪闸闸孔底高程的确定,主要关系到洪水对上游的淹没范围,合理的确定闸底高程,不仅对闸孔的宽度、闸室的稳定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且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工程量和造价,为了加大过闸水深和过闸单宽流浪,减少闸室总宽度,减少工程投资,根据《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尽量将泄洪闸底板高程定得低一些,并与河底基本齐平。参照闸址处上游河床底高程,确定泄洪闸闸底板高程为18.00m。各孔选择闸门及启闭机型式一致布置。
3.1.2 闸孔宽度、孔数选择
该工程水闸正常挡水高度为2.55m,根据《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SL74-95)及闸门运行、启闭机容量、闸门的制作及安装等因素,并协调泄洪闸布置、闸门尺寸、启闭机型式等,新建泄洪闸闸孔宽度均为6m。根据泄流规模计算,综合考虑河道宽度,工程选择3孔单宽6m的闸室结构。
工程泄洪闸结构布置如下:
(1)闸室段。泄洪闸采用开敞式水闸,闸底板高程18.00m,闸室段长11.70m,底板厚1.2m,宽23.0m,3孔,单孔净宽6.0m,泄洪闸设上游检修闸门和工作闸门,闸门结构形式为平面滑动钢闸门。边墩厚 1.0m,中墩厚 1.5m。闸墩顶高程22.70m,闸墩顶布设有启闭排架和交通桥,启闭平台高程28.50m,启闭平台上闸房内布设卷扬式启闭机;交通桥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板桥,交通桥宽5.50m,桥面高程22.70m。
(2)进口段。水闸上游进口段河底高程17.80~18.10m,为促进闸前淤积体的排泄,同时增加闸室的渗透稳定性,本次设计进口段采用 C20混凝土护底,厚0.5m,护底高程为18.0m,顺水流方向长5.00m。两岸采用重力式C15混凝土挡墙,墙顶高程22.30m,墙高4.8m,墙顶宽0.5m,墙背边坡 1∶0.6。
(3)出口段。闸室下游布置消力池,消力池总长19.20m。闸室与消力池之间的连接段底板边坡为1∶4,长6.2m,闸室底板高程18.00m,消力池底板高程16.70m。消力池底板水平段长13.00m,底板厚度0.9m,池深0.7m,坎顶高程17.40m。消力池后采用厚1.0m的钢筋石笼海漫护底,长18m,端部为10m长的干砌石块石防冲槽,防冲槽两侧边坡为1∶2,深2m。消力池及海漫两岸采用重力式C15混凝土挡墙,挡墙顶高程21.40m,墙高5.2m,墙顶宽0.5m,墙背边坡1∶0.6,墙后采用砂性土回填至现状地面高程,墙顶与地面之间的高程用1∶1.5的坡度衔接。
团湖港河道两岸陡峭,民房集中,为使水流顺接,确保工程安全,本次对进口段上游35m、出口段下游32m范围内的两岸进行岸坡整治,岸坡削坡坡度为1∶1.5,采用C15混凝土预制块护坡。
闸室段顺水流方向依次布置检修闸门、工作闸门。
检修闸门为露顶式,闸门设计挡水位20.55m,设计水头为2.55m,门高为3.0m。闸门设计为下游面板下游止水结构型式的平面滑动钢闸门,侧止水为“P”型橡皮,底止水为“I”型橡皮,正向支承采用工程塑料合金滑道。闸门共设1扇,3孔共用。闸门及埋件主要材料为 Q235B,闸门重约5t/扇,埋件重2.5t/孔。闸门运行方式为静水关闭,动水开启。
启闭设备选择两台MD-50-6D型电动葫芦,容量2×50(kN),重约0.5t/台,三孔共用。轨道为I28b,重约1.6t/套。
工作闸门设计挡水位为21.60m,设计水位差3.6m,门高4.0m。每孔设工作闸门一扇,共3扇。工作闸门结构型式设计为平面滑动钢闸门,采用下游面板下游止水的双向挡水的结构型式。侧止水为双“P”头型橡皮,底止水为“I”型橡皮,正反向支承采用工程塑料合金材料自润滑滑道。闸门及埋件主要材料为Q235B,闸门重约6t/扇,埋件重3t/孔。
闸门运行方式为动水启闭,启闭设备选择QPQ-2×80kN型固定卷扬式启闭机,扬程约6m,重约2t/台(套)。启闭机采用现地和远程两种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式。启闭机安装高程为28.30m。
水闸除险加固工程的工作量通常比设计一座新闸还要大,由于受原闸的限制,设计往往处于被动,因此设计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调查水闸的主要问题,包括水闸的建成时间,工程规模及建筑物级别,工程设计的特征值,主要结构的安全状态,闸门、启闭机及电器设备的完好程度,观测设备的有效性,工程运行、管理及损坏情况等。
(2)对原始资料的收集,主要包括原设计资料、施工资料与管理资料。收集的资料力求准确、真实,还需要设计人员去伪存真,将其作为自己的设计依据。受当时施工背景的影响,有些资料可能不能真实地反映水闸的情况,这样的资料如被采用,将直接影响除险加固设计方案的选定。
(3)要重视规划条件的变化及未来发展的需要。要以最新修订的规划数据为依据,对原工程的规模进行重新确定。水闸原来所采用的规划数据,受当时条件的限制往往不够确切,从而影响水闸的安全运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水闸的功能及保护范围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造成水闸的级别发生改变。
坑口闸运行至今,受当时经济、技术等条件的限制,工程质量存在较多问题,工程运行几十年以来,由于水闸工程自然老化、水毁严重等原因,工程效益难以发挥。且水闸一旦失事,不仅影响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还直接危及两岸耕地、圩堤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对坑口闸除险加固后,消除了水闸运行的安全事故隐患,大大提高了水闸的防洪能力及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坑口闸除险加固工程提高了防洪标准,社会效益显著;实现水闸的计算机监控,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1]SL265-2001.水闸设计规范[S].
[2]陈宝华,张世儒,等.水闸[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3]仇 力.水闸运行与管理[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
[4]宋万增.病险水闸除险加固技术指南[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9.
[5]孙文萍.骆驼湾水闸除险加固设计分析[J].水利技术监督,2012,20(02):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