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 琴,王筱红
(四川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成都,610072)
内江市地处四川盆地中部丘陵地区,位于嘉陵江、沱江、岷江流域分水地段,地势偏高,区内河流水系不太发育,属水资源短缺的重度缺水地区。全市幅员面积5386km2(其中耕地占50.41%),辖三县两区,总人口430万人,区内工业、农业发达,人口密度为798人/km2,人口相对集中,是成渝经济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
内江市多年平均降雨量986.8mm,属径流低值区,受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影响,区域性暴雨洪涝、冬干、春旱、夏旱、伏旱时有发生。全市当地水资源总量约15.0亿m3,人均352m3,占全省平均水平2887m3的12%,占全国人均值2500m3的14%,是典型的资源性缺水的地区,据统计为全国108个严重缺水市之一。内江市现状年多年平均需水量已达10.4亿m3,占当地水资源总量的69%,水资源的短缺使得全市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高达36%,远高于全省9%的开发利用水平,已经处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争水”的边缘。另外,流经内江的沱江虽然水量丰沛,多年平均水量82.9亿m3,但水面高程低,丰枯变化大,枯期水质差,很难大规模地持续利用。
受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影响,内江市长期以来存在资源性、工程性、季节性、水质性缺水问题。为解决水资源短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该市一直致力于积极探索兴水治水之路,在水利发展规划上也有一些重要的构想,在水利建设资金的投入上也逐年有所增加。建国60多年以来,全市已建成各类水利基础设施4.72万处,工程蓄引提水能力8.7亿m3。其中,水库392座(包括中型10座,小(1)型水库95座,小(2)型水库287座),建成了石盘滩、长葫2个大型灌区和一批中小型灌区,配套渠系5104km。全市水利工程现有设计灌面16.67万hm2(占耕地面积的65%),有效灌面12.3万hm2,其中节水灌溉面积7.09万hm2。这些水利工程设施为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
虽然内江的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水利发展现状还远远不能满足内江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到2020年,内江市需水量预计将达到13.0亿m3,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内江市百万人口特大城市规划建设进程的加快推进,水资源短缺仍然是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水资源承载力不足的矛盾已经成为当地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如前所述,内江是以资源性、工程性缺水为主兼有水质性、季节性缺水的地区,全市人口、耕地、GDP和水资源量分别为全省的5%、4%、4%和0.5%,可见水资源的保障程度不高,水资源承载地区发展的能力已严重不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若仅依靠现状水资源利用以维持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此外,内江市现状需水量已占当地水资源总量的69%,而当地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是全省平均水平的4倍。因此从发展看,除积极开源节流外,从境外流域调水来解决内江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已势在必行。
内江市境内无大型水利囤蓄工程,除10座中型水库外,其余均为小型工程,蓄水能力低,调节能力弱,供水能力严重不足,并且枯水期存在较大程度的缺水,一些水库难以在汛后蓄满水库。对应于市域多年平均需水量10.4亿m3,现有水利设施多年平均可供水量仅为8.7亿m3,工程性缺水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水利基础设施供水能力不足问题已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成为影响当地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全市尚有68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存在问题。
内江市绝大部分属沱江水系,沱江穿越市域腹地150km,较大支流有球溪河、濛溪河、清流河和威远河等。从内江市近几年地表水质监测结果和水功能区达标情况看,河流水质总体上随季节而变化,一般在汛期水质尚好,而枯期水质较差,如枯水期沱江干流、威远河部分河段水质在Ⅲ-Ⅴ类,部分为劣Ⅴ类水质。因此,内江市对沱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十分有限。内江现状饮水不安全人口中约有50%是水质不安全、不达标,水质问题已严重威胁着沿江居民的身体健康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严峻的水资源保障形势,内江市立足当地水源水质实际,明确了“一引、二蓄、三保护”的治水总思路,充分利用“近水”、积极谋划“远水”,提出了近、远期水资源保障规划,形成“节水挖潜、增蓄扩容、治污先行、南水北引”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并从2013年起全面启动实施兴水惠民“五年行动计划”,以期尽快扭转内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从根本上解决该市水资源保障能力不足问题。
一是规划至2020年(近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布局。以当地水资源挖潜为主,充分利用区域当地径流,适度发展江河提灌,加大对过境水量的利用,同时以东风渠、向家坝引水工程的调入水量作为补充。至2020年,全市规划的重点水源配置工程有:新(扩)建8座中型水库,新(扩)建16座小型水库,新建向家坝灌区内江城区、隆昌县城供水工程等蓄引工程,新增供水能力1.53亿m3,供水设施可供水量累计达到12.31亿m3,基本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增长需求。
二是至2030年(远期),沱江通过当地水环境治理,待水质有所改善,实行分质供水后,考虑适当加大对沱江过境水资源的利用,同时通过以长征渠引水及向家坝引水(二期)等流域外调水工程解决区域需水,进一步优化区域内的水资源配置格局,以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的需求。
三是加大污水治理力度,改善区域水环境。沿江各县(区)将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采用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超排重罚、加强监督检查等手段,严控排污总量。同时,配套改、扩、新建污水处理设施,使中心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其他县城的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85%。
四是在水利工程难于解决的地方,继续发展雨水集蓄利用,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和农作物灌溉的补充水源。
即以完善一套规划(水资源保障规划、水利发展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推进两个大型引水四川水利工程(向家坝灌区一期工程、长征渠规划修编),续建三类灌区(大、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四座中型水库(东兴区联合、资中县两河口、威远县大石包、隆昌县黑水凼水库),治理十条河流(沱江干流堤防建设和威远河等中小河流治理),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兴水惠民“五年行动计划”。预计到2017年,实现新增蓄引提水能力1.26亿m3,新增灌溉面积2.93万hm2。
4.3 理清思路,推进水利发展重点项目
一是发展跨区域大型引水工程。加快推进向家坝灌区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已于2014年8月通过了国家投资项目评审中心初步咨询评估。同时,启动了长征渠引水工程规划修编前期有关工作,灌区水资源配置已于2013年纳入四川省水资源总体规划。
二是域内新建水源工程。威远县象鼻咀水库(小1型)已全面竣工,两座中型水库全面推进:东兴区联合水库已于2014年底动工建设;资中县两河口水库已完成14个专题报告的审查批复,计划于2015年开工建设。加快推进市中区李子林、东兴区雷家庙、东兴区闪电冲、资中县豹子岩、威远县关马沟、隆昌县长桥等6座拟新建小型水库前期工作。
三是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通过整合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大力实施了城市水厂和乡镇骨干集中供水工程和城市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工程,解决了14.12万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
5 几点启示
5.1 应以规划为引领,科学指导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编制水利发展规划,要综合考虑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因素和当地地域、流域特点,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城乡统筹、注重区域协调,科学确定规划和建设单元,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全域覆盖。
5.2 优先节水与治污,着力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针对内江的实际情况,要大力开展节约用水和治污减排工作。一要加强计划用水和用水定额管理,切实把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全过程。二要大力发展节水型现代农业,积极推广先进节水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益。三要大力加强工业污水综合治理,鼓励使用循环水,制定区域、行业和产品用水效率指标体系,在高耗水产业实施节水技术改造工程。四要在城市建设中加大供排水管网改造力度,最大限度减少跑、冒、滴、漏,提高污水处理和中水利用率。五要强化水情教育,营造爱水惜水节水的良好氛围。
5.3 标本兼治,不断加强水生态建设和保护。一方面,要加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增强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水源涵养能力和生态自我修复功能。另一方面,要加强水污染治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控,加大对偷排漏排的处罚力度。切实落实企业减排治污的主体责任,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同时,实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工程,确保水质达标,保护好母亲河。
5.4 注重民生,搞好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着眼长远发展,建设一批跨流域、跨区域的调水工程,搞好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让水利真正成为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与保障。加快中小河流和大江大河治理、水库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工程建设,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提高应对突发水安全事件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抓好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因地制宜建设“五小水利”工程,解决好农业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
5.5 两手发力,不断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作用,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企业和社会资金在政府指导下参与水利项目建设、管理、运营。建立健全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通过实行城乡生活用水逐步实行阶梯式水价,工业和服务业用水实行超额累进加价,农业用水适当补贴等办法,推进水作为资源性产品价格的改革。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实现对水资源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的统一管理。认真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守住水资源三条红线,强化水功能区监管,科学制定用水效率指标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