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发涛,刘晶晶,王安民,洪明英
(1.安康市汉滨区林业局;2.汉滨区林场,陕西 安康 725000)
金州2号、31号油茶良种繁育技术
罗发涛1,刘晶晶1,王安民1,洪明英2
(1.安康市汉滨区林业局;2.汉滨区林场,陕西 安康 725000)
金州2号、31号油茶,是安康市自主选育的乡土优良品种。本文根据安康地理、气候特点和作者多年从事油茶生产、科研的工作实践,就陕南地区金州2号、31号油茶良种繁育过程中的圃地准备、芽苗砧培育、 嫁接、定植、 苗期管理、病虫防治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叙述,以供参考。
油茶;良种繁育;金州2号、31号
油茶(CamelliaOleifera)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树种[1],也是我国栽植面积最大,分布范围较广的木本油料树种[2]。油茶经济价值高、用途广、适应性强、综合开发利用潜力大,被群众昵称为“铁杆庄稼”、“液体黄金”和“绿色油库”[3-4]。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对保障国家粮油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山区经济综合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
安康市地处全国油茶分布的北部区,也是陕西油茶主要栽培区, 2009年、2011年,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分别给安康市下达了“油茶良种引进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及“油茶良种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通过培训学习、外出实践考察、抓点示范、边学边干的方法,较好的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务。还选育出了适于安康本地发展的 “金州2号”、“ 金州31号”油茶良种,并于2009年通过陕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为了提高油茶建园质量,促进陕南秦巴山区油茶事业稳健发展,现将“金州2号、31号”油茶良种繁育技术总结如下。
1.1 选地
金州2号、31号油茶良种繁育圃地,应选择土层深厚、坡度平缓;肥沃疏松、排灌方便;pH值5.5~6.5的砂质壤土为宜[6];位置应选交通便利、靠近造林地的地段,以减少成本,便于操作。
1.2 整地
选定的圃地要进行精细整理、翻耕3次,第1次于先年冬土壤上冻前的12月份,深翻30 cm,开中沟、边沟、步道沟,并做好苗床。苗床宽度1.2 m左右,高度30 cm左右,长度依据地形而定。苗床步道沟宽40 cm,中沟、边沟深30 cm左右。第2次整地3月下旬-4月上旬,深翻20 cm,整平苗床,每667 m2撒施复合肥75 kg,施肥后再浅锄10 cm,使土壤与肥料充分混匀。第3次整地在嫁接前1周的5月6日左右,翻土深度10~15 cm,关键要把苗床整平、土块捣碎,把步道沟清理好,最后在床面覆盖1层2~3 cm的无菌土,并用木板抹平待用。
1.3 搭设荫棚
油茶幼苗忌强光爆晒,应在栽植前架设荫棚,为便于作业,棚高宜设1.7 m左右,棚桩间距3~5 m。棚面用铁丝攀拉,其上覆盖透光度为75%的遮阳网,并拉紧扎牢。
2.1 种子选择
10月下旬,将充分成熟的金州2号、31号油茶果采回后置于通风处堆放3~4 d,然后进行脱壳粒选。去除小粒、空粒、果瓣等杂质,选粒大、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在荫凉处自然风干至水份含量20% 左右,移至室内贮存,适时准备沙藏。
2.2 种子贮藏
12月份,将种子用400 mg/kg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 min杀菌,然后与含水量5%左右的中粒湿沙按体积1∶1的比例混合,平铺于散热良好的苗圃地周边或室内。气温控制在10~18 ℃,种子及沙层厚度不超过20 cm。
2.3 播种催芽
选干净、平坦、排水良好的场地,用砖头砌成宽1 m、高30 cm左右、长度适中的催芽床,先在底层铺厚约20 cm河沙,把沙藏的种子筛出来,均匀撒播在床面,避免重叠;种子上覆盖10 cm厚湿沙,然后盖上薄膜或稻草,保持床面湿润。待3月上旬揭去覆盖物,适当增加湿度和温度,催使种子发芽。
3.1 嫁接用品准备
嫁接用单面刀片;电力绝缘胶布或医用白纸胶布,切成长1.5~2.0 cm的小段;长度2.5 cm、宽度1 cm的铝箔片;竹条长2 m、宽1.5 cm;2 m宽塑料薄膜;麦秸秆剪成长1.5 cm左右小段;毛巾、洒水壶、塑料小盆等 。
3.2 接穗准备
在金州2号、31号油茶专门采穗圃选取发育良好、无病虫害的当年生中上部半木质化金州2号、金州31号油茶春梢作接穗,采集接穗时实行分系采集,分别包装。就近嫁接可直接置于塑料筐内。距离较远的每50根1捆,保湿包装。运输途中严防挤压和风吹、日晒。一时用不完的穗条,应摊放在通风、凉爽的室内保管贮存。
3.3 嫁接要点
陕南秦巴山区,油茶最适嫁接时期为5月中旬-6月上旬;最常用的嫁接方法,芽苗砧劈接法。具体操作步骤有以下几点:
3.3.1 起砧 将催芽床中的芽苗轻轻起出,慎防子叶脱落,用干净清水洗去沙土,将清洗干净的砧木放在室内操作台上备用。
3.3.2 断砧 用单面刀片在芽苗胚根上方1~1.5 cm处切断苗茎,即刻用刀片从砧木正中髓心劈开,劈口长度约1 cm。
3.3.3 削穗 用单面刀片从接穗饱满芽叶柄下方1~1.5 cm处截断,再在饱满芽下方1.5~2 cm处左右两侧,各削1个长1 cm的斜面,正交于髓心,然后,将此带1叶1芽的接穗迅速接用,金州2号叶片较大,要将叶片切掉二分之一。多人流水线作业所切接穗一时用不完应放在清水中浸泡保鲜,但浸泡时间不宜超过1 h。一般情况,每削30~50个接穗为1组,最好是随削随用。
3.3.4 嫁接 把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使接穗一侧的形成层与砧木形成层对齐密接。
3.3.5 包扎、套砧
(1)胶布包扎:用剪好的胶布将砧木和接穗嵌合部位包扎缠绕1周,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按压,使砧木与穗接紧密贴合;
(2)秸秆套砧:将预先剪好的长1.5 cm左右的麦秸秆,选择和砧木粗细相当的节段从上而下轻轻套在砧木上;
(3)铝箔片套砧:用准备的铝箔片将砧木和接穗嵌合部位包扎缠绕1.5周,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按压,使砧木与穗接紧密贴合。
3.3.6 保鲜保湿 将嫁接好的成品放在塑料盆内用干净湿毛巾包裹保湿,以待定植。
3.4 定植
定植前要对整理好的苗床进行浇灌,保持土壤湿润;定植密度为6 cm×6 cm;方法是在苗床上用小竹签插1个深10 cm的小穴,将嫁接好的小苗舒展地放入穴内,使子叶完全进入土中,然后一手轻压幼苗,一手用竹签刨土回填,并浇足定根水。苗木栽植以后,用甲基托布津或敌克松添加促根壮苗剂,按照说明书标定浓度进行喷洒。最后每隔1 m用竹条搭建拱形棚,覆盖农用薄膜,就地取土将棚四周压实压紧。晴天,边栽植、边洒水、边盖薄膜;雨天,栽植时先用彩条布遮风档雨,以便操作。
4.1 揭膜前的管理
在揭开薄膜前应随时检查薄膜破损或者被风吹起的现象,重点预防遮荫不严实、农田积水、地下害虫危害等情况。如果发现虫害,应及时于早、晚揭开薄膜喷洒聚酯类农药进行防治,然后覆盖薄膜。
4.2 适时揭膜
嫁接苗在薄膜棚内的生长时间约为40 d左右,生产中,以10%的幼苗抽梢即可揭膜。揭膜应选择在阴雨天或者傍晚进行,揭膜要循序渐进,第1 d先把两头揭开,第2 d揭开苗床的1/2,第3 d全部揭开。
4.3 揭膜后的管理
揭膜后(7-10月)幼苗已进入正常生长发育阶段,需及时补充水肥,应注意的是,嫁接苗床,应保持适宜的湿度,如发现苗床缺水,应及时喷灌,漫灌不但苗木生长不好,甚或造成苗木死亡。在幼苗抚育管理时,每揭开1次薄膜都要补充喷1次水,喷水量根据苗床土壤湿度而定。通常7~10 d 施肥1次,肥料配比复合肥∶尿素=1∶1,也可配成浓度0.5%的水溶液喷灌,苗木较弱时还需进行叶面喷肥。
5.1 病害防治
油茶幼苗主要病害有软腐病、白绢病、炭疸病,可用 1% 的波尔多液、75% 甲基托布津 800 倍液,5% 多菌灵 500~600 倍液每隔15 d喷洒1次,共喷 3~4 次。
5.2 虫害防治
油茶幼苗主要虫害有蝼蛄、地老虎等,地老虎用 500~800 倍液甲胺磷溶液,在下午 5:00左右喷杀。蝼蛄用亚硫酸钠溶液浸杂草诱杀,或用25%亚胺硫磷乳油250倍液灌根,病虫害防治应在 6-8月进行 。
灌溉或降雨后土壤湿度适宜时及时松土除草,以便保肥保墒。除草应遵循“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实施时尽量人工操作,慎重使用化学药剂。另外,在整个苗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及时去除嫁接未成活的实生分蘖、剪除萌芽萌条,摘除花芽,集中促进幼苗的营养生长,培育出良种壮苗。
[1] 陈永忠,杨小胡,彭邵锋,等.我国油茶良种选育研究现状及发展策略[J].林业科技开发,2005,19(4):1-4.
[2] 何方.我国油茶生产的反思[J].中国油脂,1992(增刊):14-19.
[3] 覃正亚,王永安,苏立刚,等.湖南省油茶林生态经济效益研究[J].经济林研究,2003,21(1):29-32.
[4] 覃正亚,王永安,苏立刚,等.湖南省油茶生态经济效益研究[J].经济林研究,2002,20(3):4-9.
[6] 曹席轶.秦岭南麓油茶丰产栽培技术[J].陕西林业科技,2011(4):82-32.
Jinzhou 2 and Jinzhou 31 Camellia oleifera Propagation Technology
LUO Fa-tao1,LIU Jing-jing1,WANG An-min1,HONG Ming-ying2
(1.HanbinForestryBureau,Ankang,Shaanxi725000; 2.HanbinForestFarm,An'kang,Shaanxi725000)
Jinzhou 2 and Jinzhou 31 are two varieties out of local breeding and selection. Based on the local climate 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and experiences achieved,serial techniques about Jinzhou 2 and Jinzhou 31 were summarized regarding site preparation,bud stock culture,grafting,plant establishment,seedling management,pest and disease control.
Camellia oleifera; fine variety propagation; Jinzhou 2; Jinzhou 31
2015-02-18
国家林业局“油茶良种基地建设项目”(编号 2009-69 );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金州2号、31号良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号S2014zk3147)
罗发涛(1969-),男,汉族,陕西安康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油茶等经济林果良种繁育与栽培技术研究。
S794.404
B 文章编号:1001-2117(2015)03-013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