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明武
(中国纸业投资有限公司,北京 100070)
构建国有林场现代生态林业体系的探讨
梁明武
(中国纸业投资有限公司,北京 100070)
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在调节人与自然和谐中起到关键和纽带的作用。国有林场作为我国林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落实国家政策,拓宽投资渠道,创新规划模式,理顺管理体制,引入激励机制,合理配置资源,彻底摆脱传统林业滞后的发展弊端,构建现代生态林业体系,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为早日实现美丽中国做出新的贡献。
生态林业;国有林场;发展趋势
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在调节人与自然和谐中起到关键和纽带的作用,它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1]。当前,我国林业正经历着以传统主体生产木材为主的单一性结构向着多元化生态结构建设创新发展的转变[2]。国有林场在我国林业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传统国有林场的经营体制已经严重影响了林业建设速度,直接影响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3]。本文在分析现有国有林场暴露出的种种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国有林场改革中如何构建现代生态林业体系、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国有林场尽快走向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以推动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进程。
1.1 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做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的重大战略部署。2013年9月23日,国家林业局发布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要求依托林业的资源优势,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鼓励发展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生态经济型产业。同时,国家林业局还提出,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林业建设工作的总目标。国有林场作为我国林业建设的主体,在我国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建设现代生态林业,是国有林场建设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政策为构建国有林场现代生态林业体系指明了方向。
1.2 构建国家林业生态屏障的需要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国有林场是我国林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有林场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全国目前有4 000多个国有林场,经营面积7 668万hm2,约占国土面积的8%[4]。国有林场管护着全国近1/5的林地和生长于其上的国有森林资源,是我国林业生态体系的核心部分。另外,我国约有90%的国有林场处于全国生态重点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承载着我国林业生态屏障建设的任务,构筑起了国土生态安全屏障的基本骨架,并且成为了我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中坚力量[4]。总之,搞好国有林场改革,对于更好地发挥国有林场在构建国土林业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1.3 资源优化的需要
近20年,尽管国有林场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但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不适应市场等原因,致使林场产业项目失败,产生许多不良资产,同时也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20世纪末,国家提出国有林场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发展战略,并采取了禁伐限伐政策。这让许多以砍伐森林、生产木材为主营业务的国有林场面临着严重困难。同时,受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自然条件限制,不少国有林场的非林资产不但没有带来应有的回报,反而成为负担。
在这种情况下,国有林场改革就成为必然。因此,要改革就必须加强林场资源的全面整合重组,实现国有林场分类、规模经营。集聚国有林场的资产整体实力。
1.4 解放生产力,合理配置生产要素的需要
国有林场当前的主要矛盾就是生产关系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在解决生产关系当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投入的问题。当前林场性质不明,国家只给林业建设投资,林场的生产、技术和管理人员不列编制不给经费,国有林场大多无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无建设资金,创收困难。通过构建国有林场现代生态林业体系,变革国有林场林业生产关系,以此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的有力推动,林场资源优化的需求以及林场自身矛盾和问题的积累,使得国有林场改革势在必行,而建设现代生态林业,是其改革的趋势和方向,也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基础。
总之,新时期,国有林场的改革发展必须符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林业生态安全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构建现代生态林业体系是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趋势。现代生态林业体系建设强调合理利用林业资源,充分发挥林业生态作用,建设林业生态产业园区,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实现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全面发展。另外,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希望国有林场能满足其休闲、观光旅游等生态需求。因此,现代生态林业体系的建设满足新时期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需要,顺应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的形势,满足人们对生态的需求。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林业局在积极推行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标志着试点进入实质推进阶段,这为国有林场涅槃重生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国有林场在我国林业事业工作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培育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兴办绿色产业,发展林业经济,加强自身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国有林场的改革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事改企”多种经营的起步改革阶段(1981-1987),承包、租赁经营和股份制的稳步改革阶段(1987-1995),现代企业制度初建的大力改革阶段(1995-2003),产权制度改革和国有林场分类经营的深化改革阶段(2003-现在)。到20世纪90年代,没有各级财政的支持,国有林场在改革发展中出现了严重困难的局面,导致林业发展的形势与社会对生态的需求发生严重矛盾[5]。
2.1 长期投资不足,缺乏动力
由于政府投入不足甚至没有投入以及林场经营收入下降,致使林场各项投资严重不足,国有林场建设缺乏动力。随着国家林业建设的战略转变,林场原有经营模式被打破,旧的产业体系陷于瘫痪,收入来源被掐断,经济出现滑坡。另外,扶持林业发展政策落实不到位,争取到一些项目,配套资金难以到位;金融部门对于林场的投入规模不大,林业建设任务与资金投入矛盾比较突出。同时,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天然更新林、生态公益林等不允许采伐,生态保护的压力对国有林场的生存与发展也是一种挑战[6]。
2.1.1 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林场大多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加上国家投资不足,基础设施缺失老化现象严重。多年来国有林场资金主要用于培育保护森林资源,基础设施的投入很少,导致林场供电、供水、供暖、通讯、办公业务用房、林区道路等基础设施破旧不堪,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也严重制约了国有林场的整体发展[1,7]。
2.1.2 职工生存条件差 由于国有林场职工收入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工资及福利待遇与其他行业差距越来越大[8],林业职工劳保得不到保障。生活水平低,生活困难,造成林场职工情绪低落,工作没有积极性,矛盾越加突出,这不仅使林场的生产工作难以正常开展,还影响林区的稳定[9]。
2.2 管理体制不活,缺乏效率
国有林场是政策性强的资源经营性单位,政企不分的积弊已久。人事分离的管理模式影响企业执行力,这一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2.2.1 管理体制不顺 国有林场现行体制既有定位不明的问题,又有多头管理的弊病。在国家对林场实行禁(限)伐政策和财政断奶措施以后,国有林场既不像事业又不像企业,这种性质和定位导致国有林场长期被边缘化,人、财、物、收入分配、投资决策等权力仍高度集中在主管机关,林杨的自主权小得可怜,既不利于国有林场自主经营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也不符合当今林业发展的要求[5,10]。另外,机构设置不健全,管理制度、内容和手段随意性大,不同层次管理机关职能交叉和混乱,也严重影响了林场的发展。
2.2.2 管理方式粗放 不少国有林场管理仍停留在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管理手段落后,长期依赖于砍伐木材维持生计,普遍存在林业产业化程度低,产品科技含量低,精加工少,初加工多等问题。国有林场大多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没有活力,更没有扩大再生产能力,国有林场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3]。
2.3 经营机制创新不足,缺乏激励
林场的经营决定着其经济水平和发展能力,而国有林场整体经营素质低下,经营方式单一,以木养场,经济脆弱,严重制约了林场的全面发展。在经营机制创新等方面,虽然林场做了尝试和努力,但由于受各种因素和自身条件的影响,一直未能建立健康的经营机制。
2.3.1 经营素质低下,经营方式单一 国有林场不少职工缺乏竞争意识、风险意识、效率意识,经营观念陈旧,市场观念淡薄,很难适应改革的需要。一个单位的经营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经营者的经营水平和各方面素质的高低,因此,建设现代林场需要改变职工固有思想观念,加强经营、管理、科技等各方面水平。
不少国有林场以木材生产为主,对于木材的经营利用较多,但其他综合经营项目相对较少。由于受地域因素的影响,林场的经营、生产规模较小,没有形成产业化。品牌意识比较淡薄,没有专门的人才团队来经营管理,产业体系难以形成。另外,不少林场经营的苗木种子品种单一,结构简单,不利于火灾和病虫害的防治,也不利于林场的保护。
2.3.2 经营机制创新不足 由于林场整体条件较差,造成人才流失,职工普遍缺乏现代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只能沿袭过去的经营机制,没有开拓和发展[11]。同时由于国有林场长期投入不足,缺乏建设发展的资金,缺乏对多种经营技术和资金的支持,而林场事企不分的定位,使得林场经营机制创新不足。 同时,国有林场缺乏奖励激励制度,导致人才、投资的流失。
生态林业是运用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学的原理和方法,建立多层次、多功能、系统良性循环的林业生态体系,以达到生态、经济整体效益最高,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的林业,其目标是人与自然的协调[12,13]。而现代生态林业则强调了对于先进科学技术的使用,将前沿的科学技术、管理模式及方法融入到林业的生产、管理以及经营等各个领域,推动林业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使其能够在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建设现代生态林业,是国有林场建设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3.1 拓宽投资渠道
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方向下,解决目前国有林场投资问题首先是要明确现代国有林场建设发展的方向,理清国有林场建设思路,建立国家投资为主其他方式投资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资体制,增加社会投资,加快国有林场发展。一是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解决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和配套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8],把国有林场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逐步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改善国有林场落后的现状,推动林场经济发展[14]。二是广开渠道,筹措林场发展资金。国有林场可通过整合资源,优化资源配置,采取各种优惠政策,招商引资或股权改革等资本运作的模式,采取收购或合作开发的形式,吸纳更多的社会资金。
3.2 创新规划模式
我国人多地少,人口、资源和环境矛盾突出,因此林业建设必须承担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12],因此国有林场要在未来健康持续的发展必须要有合理的建设规划。根据国家现代生态林业建设的长远目标、总体布局和具体要求,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发展的需要出发,科学合理制定可持续的国有林场现代生态林业体系的发展规划,顺应时代发展。着力促进科学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加强经营管理和基础建设,制定顺应社会发展的现代管理体制。发展多种经营,突出主业发展,加强品牌建设,形成产业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实行专业化、现代化、规范化、可持续的经营,进行国有林场资源的整合、林场组织结构、布局调整等,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同时推动我国国有林场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发展。
3.3 理顺管理体制
国有林场资源资产与其他经营性国有资产不同,它是可再生、多功能的自然资源,而且分布在广阔的山丘旷野,点多面广,保护管理和经营利用牵涉多方面的权益,资源管理工作的社会性、政策性和专业性很强,又同林业行政管理、森林经营专业技术工作密不可分。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的规定,从国有林场的实际出发,合理设置机构,要按照所承担的任务和管理的难易程度,重新定岗、定编、定员,部分人员纳入财政预算,其他人员分配到其他产业,采用合同制管理。同时对领导采用竞聘上岗的机制,加强考核监管办法。建立权责利相统一、管资产与管人事相结合的国家所有、省级管理、林场保护与经营的国有林场森林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并且要加强国有林场的信息化建设,建设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网络化的数字林场,增强管理效能和水平[4,16]。同时,要专门制订国有林场资源资产管理和经营利用的各项法规、制度及监管、奖惩办法等,落实权责利,力求做到产权有主、管理有责、经营有制、流转有规,确保国有林场资源资产得到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
3.4 引入激励机制
把国有林场现代生态林业体系建设与提高职工经营水平、解决职工就业、创新经营机制等有机结合起来。
提高国有林场干部职工的经营素质与水平。通过开展岗位培训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15],同时引进优秀干部和骨干充实到国有林场的班子中去。另外,制定合理的人才选拔和激励制度,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全员劳动合同制、干部聘用制,给员工以公平的晋升和发展机会[8,9],逐步建立起一支优秀人才队伍[16]。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提高职工科技水平[17],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实用技术的应用,通过科技支撑挖掘林业资源潜力[18]。
鼓励国有林场在确保生态和社会功能发挥的前提下增加经营收入。对林场上缴的经营收入,同级财政按照“收支两条线”管理要求,按一定比例返还林场,用于林场改善公益性设施建设。积极发展职工家庭自营经济,职工可承包荒山造林外、中幼林抚育、低效林改造等生产经营项目,也可积极发展森林旅游服务、林下种植和养殖等适宜家庭经营的项目,既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又使职工获得应有收益。
激活林场内部经营机制。创新资本运营和资产盘活方式,在不改变林场管理范围和林地用途的前提下,按照分类经营理念,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体制、经营投资机制和政策措施,加强资本运营,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源利用率。林场按市场机制运作,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经营等多种形式激活经营机制。
3.5 合理配置资源
现代生态林业体系是在先进科学技术的指导下,以林为主,林、农、牧、副、渔、工诸业合理配置的综合开发经营体系[19]。建设国有林场现代生态林业体系要以合理配置林业资源、多业并举为目标,充分运用林场的土地资源、生态资源、绿色资源和景观资源的优势,加快资源整合,走大保护、小开发、集约经营、特色产品的路子,大力发展二、三产业[20]。
首先,在以公有制林业作为主体,同时要加快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步伐。鼓励通过承包、租赁、兼并以及股份等方式发展多种经营,使国有资产得到充分利用。其次,加快林权流转。林权流转是林业资源资产化运营的基础和保障[21],应坚持“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的原则,运用租赁、转让以及抵押等方式合理流转林场所办的多种经营项目、商品林及苗圃、经济林园等的经营权,盘活资产,加快发展。并通过建立林权流转中的信息共享平台[22],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最大程度的保障和维护承包者的权益[23],加快林权流转进程。再次,综合开发林地。通过职工承包等方式拓展苗木产业,发展经济林和花卉产业,抓好菌类、中药材以及温棚蔬菜等的种植业,开展特种养殖业,提高果品、饲料及其它林产品的加工产业。在有效保护林业资源的同时,又确保劳动者经营自主权并获得收益[24]。同时,还可以发展旅游观光服务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加强品牌建设,扩大宣传,实现林业产业化经营。以科学技术为支撑,发展技术密集与劳动密集相结合的产业和产品,向高质量、高水平方向发展,逐步实现国有林场现代生态林业体系。
林业是跨越一、二、三产业的大行业,林业产业链是循环、绿色的。发达的林业是国家富足,民族繁荣,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深化国有林场改革,重点在于切实落实国家政策,解决资金需求,制定合理规划,创新管理体制,引入激励机制,使国有林场彻底摆脱传统林业滞后的发展弊端,重新焕发出青春活力,构建起现代生态林业体系框架,向着现代生态林业的方向健康发展。
[1] 薛春泉,杨加志.浅析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中国西部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与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3.
[2] 钟晓明.新时期现代林业综合发展方向探析[J].绿色科技,2011(8): 30 - 31.
[3] 吴振新,纪定雪.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J].绿色财会,2013(8):10-12.
[4] 杨超.建设生态文明是国有林场的重要历史担当[J].林业经济,2013(7): 3 - 5.
[5] 王自力.新时期国有林场改革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
[6] 李剑平.奉节县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的问题和措施[J].广东科技,2012(13): 169 - 170.
[7] 王亚明,李建锋.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问题思考[J].林业经济,2010(1): 46 - 49.
[8] 郭小鹏.加强国有林场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J]. 中国林业经济,2010,104(5): 59 - 62.
[9] 陈庭平.试论国有林场的改革与发展[J].绿色科技,2010(11):100 - 101.
[10] 邓忠辉.国有林场的改革发展之我见[J].现代园艺,2011(21):129.
[11] 周煦惠.对国有林场经营管理间题的初步研究[J]. 华东森林经理,1995,9(2): 58 - 61.
[12] 龚固堂,慕长龙,先开炳.现代林业理论发展与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策略[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61 - 67.
[13] 徐孝庆,刘明,高广文.中国生态林业发展研究综述[J].世界林业研究,1995(6): 53-56.
[14] 杨文奎. 新形势下国有林场的改革思路与可持续发展[J].河北林业科技,2009(5): 55-56.
[15] 云南省林业厅林业改革与产业发展处,云南省林业厅计划财务处.云南省国有林场改革的调研报告[J].绿色财会,2012(10): 33 - 37.
[16] 张春明,赵强,刘红润.浅析确立国有林场建设的长远目标与对策[J].林业科技情报,2010,42(3):21-22.
[17] 温雅莉.促进国有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N].中国绿色时报,2012-09-14.
[18] 田建成.深化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湖北林业科技,2007(148): 64 - 66.
[19] 王梅恫,罗昌庆. 生态林业的结构及其特点[J].生态经济,1989(1): 27 - 31.
[20] 金成国.就国有林场改革与创新管理的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8): 107.
[21] 于文静.董峻.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解读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策五大关键词[EB/OL]. [ 2008-07-17 ].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7/17/conten-t 85641401htm.
[22] 王武魁.建立林权流转中信息共享平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4):55 - 60.
[23] 袁志强.现阶段我国林权流转制度创新机制探微[J].农业考古,2009(6): 97 - 99.
[24] 李宁平,杨高洁,姚富海.国有林场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思考[J].农业经济,2012(5):158.
Construction of Modern Ecological Forestry System by Reforming State-owned Forest Farm
LIANG Ming-wu
(ChinaPaperIndustryInvestmentCorporation,Beijing,100070)
Forestry,as the main body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plays a key role in 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e state-owned forest farm,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hina's forestry industry,have the duty to implement the national policies,broaden the investment channels,innovate planning model,improve management system,introduce incentive mechanism dispose resources reasonable and to avoid the disadvantages caused by traditional forestry development pattern. The purpose is to construct a modern ecological forestry system
Ecological forestry; state-owned forest farms; trend of development
2015-03-04
梁明武(1972-),男,河北石家庄人,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资源管理、生物质能、国际林业投资与管理相关领域研究。E-mail:lmw@chinapaper.com.cn。
F307.2
A 文章编号:1001-2117(2015)03-007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