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人民医院妇产科(西安 710068)
张 雅 王 晖△ 胡 盈 谢静宜▲
引产前口服雌激素对缩短产程的作用机制及危险因素分析*
陕西省人民医院妇产科(西安 710068)
张 雅 王 晖△胡 盈 谢静宜▲
目的:探讨引产前口服雌激素对引产患者产程及引产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10例引产产妇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5例,采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术前一天开始口服戊酸雌二醇至排胎结束;对照组55例,采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比较两组的宫缩发动时间、产程、引产后出血量、胎盘胎膜残留情况、引产失败率及引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宫缩发动时间及产程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胎盘胎膜滞留率无显著差别(P>0.05);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引产失败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引产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前口服雌激素,可有效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减少引产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引产失败率。
引产是妊娠12周以后,由于非计划妊娠并错过早期人工流产时机或由于母体、胎儿等因素,以人工方法诱发子宫收缩从而达到终止妊娠目的的一种方法。目前,利凡诺(乳酸依沙丫啶)羊膜腔内注射是最常用的引产方法之一。有研究显示戊酸雌二醇(商品名为补佳乐)联合利凡诺用于中期引产可减少产后出血并缩短产程[1,2],为了探讨戊酸雌二醇对于中晚期引产患者缩短产程及对引产后出血等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对本院110例符合条件的引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产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因计划生育或医学原因需要引产的患者110例,年龄19~32岁,平均25.2±6.8岁,分娩次数1~3次,本次妊娠时间13~32周,平均孕周24.5±9.7周。所有患者均肝肾功能正常、无利凡诺及戊酸雌二醇(补佳乐)用药禁忌。研究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对照组5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产次、妊娠时间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2 研究方法 全部患者均为住院引产。所有患者均在入院检查合格后给予利凡诺(乳酸依沙丫啶注射液)100mg羊膜腔内注射进行引产,其中观察组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的前一天开始口服戊酸雌二醇5mg每次,3次/d,直至胎儿完全排出。
3 观察指标 ①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开始至子宫收缩发动时间。②子宫收缩发动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即产程。③胎盘、胎膜是否完整。④记录产后2h出血量,应用容积法及称重法计算出血量。⑤引产失败率的比较,将羊膜腔内注药72h仍未出现规律宫缩视为引产失败。⑥引产并发症:子宫破裂、宫颈裂伤、产后出血等。
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均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宫缩发动时间及产程 从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至宫缩发动时间,观察组为30.48±6.02h,对照组为36.91±4.99h, 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的产程分别为6.65±1.42h、8.69±1.36h, 观察组产程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2 胎盘胎膜娩出完整性 两组胎盘胎膜滞留率无显著差别(P>0.05)。
3 产后出血量 观察组及对照组的产后2h出血量分别为126.49±53.78ml、250.67±59.44 ml。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4 引产结果及引产并发症的发生 观察组即引产前口服雌激素的患者无引产失败,对照组有4例引产失败,引产失败率为7.27%,对照组引产失败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无引产并发症的发生,对照组发生3例宫颈裂伤,2例产后出血,对照组引产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
1 雌激素对引产患者缩短产程的价值及作用机制 研究显示外源性雌激素的摄入能增加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可通过显著提高子宫肌层对缩宫素类物质的敏感性,使子宫肌层处于相对敏感状态[3],同时可增加细胞内收缩蛋白的含量,提高肌纤维的运动潜能,增强子宫平滑肌的收缩[4],另外可促使蜕膜细胞释放前列腺素,从而促进宫颈成熟,改善宫颈情况,产生规律性宫缩,有效缩短产程发动时间及引产总时间[5]。与之相一致,本研究结果同样显示引产前口服雌激素的观察组患者的宫缩发动时间及产程显著短于对照组的患者。另外,在对照组出现4例引产失败,而在引产前口服雌激素的观察组没有引产失败的患者,这可能也与雌激素提高子宫肌层对缩宫素类物质的敏感性有关。对照组中出现2例宫颈裂伤,而在观察组患者中未出现,这可能与雌激素促进宫颈成熟有关。
2 雌激素对减少引产患者产后出血的效果及作用机制分析 娩出胎盘后,子宫肌层收缩导致宫壁血管及开放的血窦受到压迫,使血流停止,形成血栓,从而使子宫血流量迅速减少。由此可见,子宫肌层的收缩在引产后止血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有研究显示雌激素在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有良好疗效[6]。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引产前一天口服雌激素的观察组患者产后2h的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并且在对照组还有2例产后出血,而在观察组中无产后出血的患者。
综上所述,对于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的患者而言,在术前一天口服戊酸雌二醇对于缩短引产患者的产程,减少引产后出血及减少引产并发症的发生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另外戊酸雌二醇为天然雌激素,服用安全,无胃肠道反应,因此这一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1] 茅彩英,赵文霞,史 红,等.戊酸雌二醇或米非司酮联合依沙丫啶在中孕引产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5):569-571.
[2] 姚赛君,杨秀珍,陈建莲.利凡诺联合戊酸雌二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应用[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4,34(6):940-941.
[3] Brandin LM, Gustafsson H, Ghanoum B,etal. Effects of estrogen plus progesterone on hemodynamic and vascular reactivity in hypertensive postmenopausal women[J].Blood Press, 2010,19(3):156-63.
[4] Maiti K, Paul JW, Read M,etal.G-1-activated membrane estrogen receptors mediate increased contractility of the human myometrium[J].Endocrinology, 2011, 152(6):2448-55.
[5] 潘 宇,董乃俊.戊酸雌二醇联合利凡诺在中期引产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7):165.
[6] 苏凤丽.产后出血的治疗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6):15-16.
(收稿:2015-06-27)
*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计划项目(12GWZX0301)
引产雌激素类 @利凡诺
R719.3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5.12.057
△陕西省人民医院血液科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部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