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系统工程撑起现代水泥产业的明天
▲栏目主持人:吕占斌
商务策划及咨询管理专家/客座教授/高级经济师/职业经理人(IPM)/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e-mail:lvzhanbin@hotmail.com
原本,2015年第一期稿件的内容梗概早已勾画出初步轮廓,但不知何故,思绪的浪花一直在脑海里不停地鼓荡着,似乎提醒我应该在这个水泥产业历史上的重要年份,也可以定义为产业转折期元年,把更彰显大格局的大话题,早一些摆到业内外读者们面前,毕竟历史赋予水泥产业发展的关键性节点与机会寥寥无几。
于是,索性把酝酿已久的能够影响或重塑未来中国现代水泥产业的三大任务,也称之为三大系统工程,晒在这充满期待的春光里,让当下正在疑虑中徘徊、踯躅中探索的水泥产业,从市场看不尽的潮起潮落、花开花谢中,深入思考,凝聚定力,以创新精神判定产业的未来之路。
这篇博文终于在正月里出炉,既算是给读者们拜个晚年,也暗含羊年开宗明义之意!
三大系统工程——基于现实与未来、外部环境与内部资源、发展战略与市场策略的综合考量,三驾马车载起水泥产业奔向全面创新之路。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说的是每隔三十年左右光阴,社会总会发生一些大理念、大规则的更替变化。版主总结近三十年来中国水泥产业演进变化的基本逻辑——在旧秩序中挣扎,在危机压力中匍匐,在改革大潮中前行,在新常态中求索。
客观上讲,水泥产业天生便是浅根弱植,从来没有像钢铁等行业作为工业化时代的标志那般的光鲜靓丽,习惯于躲在角落里羞答答的自艾自怜,因此也难以赢得社会公众的喝彩声。纵览中国水泥产业的“前世今生”,仍然离现代产业的目标尚有相当长的一段路,当下需要干的事情决非一件两件,恐怕用车拉船载也装不下,更何况市场随时随地还会有突变事件袭来,或遭遇爆发式增长的热浪,或深陷通缩的寒潮,让人感到猝不及防无所适从。如巴菲特妙语:“只有退潮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
现在的问题是,面对传统水泥产业向现代产业跨越的一系列选择题,确定必选的、最具创新性的、有决定意义的、能纲举目张的大事件,如果让我给出个明确答案,肯定会毫不迟疑的告诉你——三大系统工程,即跨界融合之协同处理固体废物的环保产业,市场定位之现代水泥产业综合服务商,转型升级之高水平的全产业链现代制造服务业。
所谓三大系统工程,不是个人主观臆造出来的,而是基于水泥产业的现实与未来、外部环境与内部资源、发展战略与市场策略的综合考量。说到底,能够推动传统水泥产业向现代产业跨越的三大系统工程,本质上是产业综合创新,它涵盖了产品结构优化层面上的制造、开发等系列创新,技术工艺进步层面上的研发、改造、升级等系列创新,产业链延伸层面上的服务、整合、一体化等系列创新,品牌及营销层面上的销售、渠道、策略等系列创新,产业跨界发展层面上的交叉、融合等系列创新,商业模式层面上的业务模式、盈利模式等系列创新,企业组织模式层面上的虚拟型、混合型及管理信息化等系列创新。
之所以定义为三大系统工程,主要依据如下:
第一,悬在水泥产业头上的生态环保的达摩斯之剑——排放总量的压力,开始劈砍下来且挟风带雨;面对如此变化,请问水泥企业将以何种招数招架?
眼前摆着两个评价结果:中国碳排放量正超越欧美总和,人均排放量亦首次超欧盟;我国水泥工业排放的烟(粉)总量高居各工业行业排尘量之首。这预示着今后水泥企业进一步将陷入环保与低碳的生态竞争的煎熬之中,并且可以同成本与质量方面的常规竞争相提并论,上升到企业刚性支出的列表中。在一定意义上讲,环保与低碳的生态竞争甚至比成本与质量方面的常规竞争,要猛烈得多,更残酷得多。
近半年来,国家连珠炮似地出台了一系列的生态环保治理及市场准入条件的新法规,密度之高、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日前,国家几部委又打出一记调整排污费征收标准的重拳,要求到2015年6月底前,污水、废气主要污染物排污费,及污水类和废弃类污染物排污费的两项征收标准,分别由原来每污染当量0.7元和0.6元上调为不低于1.4元和1.2元,同时实行差别化排污收费政策。这不仅宣告了已经实施11年之久排污收费制度的终结,同时新征收标准又翻了一番,最终趋势排污费由环境税所替代。
无论如何要在最短时间内降低水泥产业污染物排放总量,这是水泥产业的当务之急,也该尽快给国人及世界一个满意的交代。从大画面来看,不外乎有两条路径:
一是绝对下降——基于现实数据基础之上,产品消费规模缩减与单位产品排放量两项同时减少或单项减少。
干瘪的客观现实总不如理想那样的丰满,目前,水泥产业单位产品平均排放量的直观数字表明:每生产1吨水泥熟料会直接排放0.853吨CO2,其中0.320吨是燃料燃烧产生,0.533吨是原料中的碳酸盐分解产生;此外以生产1吨水泥熟料的电力消耗折算,还会间接排放约0.06吨CO2。当前国内较好的企业吨水泥熟料能耗达到103kg标准煤,国外同业的先进企业仅为95kg标准煤,这说明水泥生产单位能耗至少还有5~10kg的缩减空间。如果按水泥熟料比1.5:1计算,去年全国水泥产量24.14亿吨,共耗费熟料16亿吨。若单位熟料能耗能够降低5kg,则每年可以减少800万吨煤炭资源消耗。这显然是一笔值得细算的节能减排的大账。
虽说国内企业在水泥熟料吨能耗上尚有大文章可做,但业内人士心里都清楚,单位熟料能耗要降低5kg又谈何容易,绝非是嘴上说说就能一天半日达成的,肯定是一个耗费时日的艰难过程。此外,缩减产品市场消费规模基数,尽管不是由水泥产业自家说了算,但也不失为一个较比前一项更能速效的措施,目前,市场走势等诸多因素也为此举创造了条件,水泥产业还可以在建筑市场终端有所作为,如通过水泥产品升级、降低单位工程使用量等等。
水泥产业全面启动循环经济模式,利用现有窑业资源进行固废协同处理,在利用替代燃料同时提升环保“添绿”贡献率,获得一大块生态环保贡献值,由过去“黑一色”的纯污染制造大户,摇身一变成兼顾生态环保贡献者的双面角色;说的更直白一点,水泥产业内节能减排难度大、总量控制降低有限、且短时间内又难以根本改变的现实下,充分利用产业内部存量资源,推进现有窑业资源进行固废协同处理,提升环保“添绿”贡献值,恐怕比那些远水解不了近渴的纯粹绝对下降,见效会更快得多,更现实得多。
第二,悬在水泥产业头上的消费峰值拐点的凶猛泥石流——消费总量的下滑,即将冲刷下来且步步逼近;面对如此变化,请问水泥企业将以何种方式抵挡?
惯性的力量往往超乎想象的强大。旧体制和企业文化氛围的顽固影响,在长期形成的固有思维和习惯的惯性作用下,水泥业界对水泥市场消费峰值拐点到来抱有蛮不在乎的态度,如同传统寓言中那只寒号鸟一样,得过且过,到时候再说吧,尽管是已经隐隐约约听到了水泥市场表面滑坡或暗流涌动的多股泥石流的咆哮声,但仍然还是置若罔闻。
水泥市场第一股交汇并流的泥石流:宏观经济增速下滑的制约。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甚至下行已成趋势,未来十年我国水泥行业将进入低速增长期。《汉书》有云“休学好古,实事求是”。以欧盟为例,2001年水泥产量近2.2亿吨,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到2011年的10年间降到约2.0亿吨,人均水泥消费量仅有区区的400kg。2014年8月份,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跌破17%,为最近12年来最低,那么,全国水泥产量增速如何呢?一下子跌破了保持多年的硬杠杠4%,为最近16年来最低;随之全国通用水泥平均出厂价格再次跌破每吨300元,创最近4年来最低。山雨欲来风满楼。尽管版主早就预测在水泥需求峰值拐点出现之前,市场需求增长率可能有一个短暂的平台期,去年仍然保持在24亿吨的规模,开始拉开了横向运行一段时间的架势,但水泥需求峰值拐点早晚会不请自来。
水泥市场第二股交汇并流的泥石流:消费峰值拐点之后的断崖式陡降。目前,中国人均累计水泥消费量接近15吨,假如以每年1.5吨的速度累计上去,4年之后便可以达到21吨的极限值。尽管考虑到城市化的高速公路、铁路、水利建设等公共设施及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习惯,即便真象有人乐观预测中国水泥消费见顶时的人均累计消费量可达25吨左右,但人均水泥消费持续高位肯定是很难维持太久的,终将一定会很快滑入下降通道,进入到一个人均消费水平1000公斤左右相对稳定阶段,其年消费规模将大幅缩减。
水泥市场第三股交汇并流的泥石流:落后产能规模较大的困厄。前些年,水泥产能规模呈现出一派疯狂的倍数增长的“荷塘效应”,加剧了水泥产能低档次扩张乃至严重过剩。截至目前,全国仍有5亿吨落后产能,约占现有总产能的16%,成了蔓延水泥产业周身的久治不愈的牛皮癣。产能严重过剩的后遗症正在显现,除了表现为产能利用率明显低、投资效益下降之外,更等于在原本价格大战内耗的火堆上泼上了一桶汽油,水泥产品价格长期萎靡不振。
虽然业内不遗余力地把联手价格联盟当做应急之策,但最终逃不出竞争博弈的“囚徒困境”,还招来了国家反垄断执法部门首次对水泥行业开出的罚单。2014年9月,国家发改委官网发布消息,对吉林地区3家水泥企业,因协商约定水泥价格,实施价格垄断,被处以总额1.1439亿元的罚款。
“吃一堑长一智”。终于等来了一个反映市场回归理性的好消息:日前,在水泥协会倡导下,全行业444家企业签署了向社会公开保证不再新建生产线承诺书,水泥企业经理人在残酷的市场面前,终于放下了身段,不再短视。
电流变效应是指材料的刚度、流变性、阻尼等性能可通过电场进行控制,即一旦施加电场到电流变悬浮液上,所有分散的可极化颗粒将瞬间极化,颗粒之间相互吸引形成链状结构的固体状纤维网络,能在毫秒级内由牛顿流体转化成弹塑性流体。电流变液一般由基础液、可极化固体颗粒、添加剂按一定比例、过程配置的。
水泥市场第四股交汇并流的泥石流:严控建筑物过早拆除的需求抑制。不客气地讲,短命建筑过早拆除的“败家子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水泥的消费需求,这种无端的浪费资源的“一枪三眼”(指自然资源、环境污染、社会资源)的劣行,开始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如果这一现象真能得到基本遏制,必然会相对减少一块水泥市场的实际需求。
据住建部对过早拆除的短命建筑物数据统计,第一笔资源浪费账:与“十一五”建筑拆建比,“十二五”期间我国每年过早拆除建筑面积约为4.6亿平方米,房屋设计使用寿命由50年降低为实际使用的25年,按平均每平方米1000元计算,我国每年因过早拆除房屋浪费4600亿元。第二笔污染排放账:全国每年建筑过早拆除带来的建筑垃圾增量约4亿吨,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5%,相当于全国每年新增碳排放量10%。
显然,水泥企业更关注这一块到底对水泥市场消费需求能有多少影响,版主以我国每年过早拆除建筑面积4.6亿平方米为基数,以房地产(不含其它基础设施项目)每平方米耗费水泥大约70元计算,理论上大约每年减少322亿元的水泥消费规模,大约相当于全产业年平均销售收入10 000亿元的3%。由此看来,这个极容易被忽略的“减号”因素,肯定会重重地敲打水泥企业家们那颗亢奋的心。
第三,绑在水泥产业脚上的产业综合效率低下的粗大铁索链——公共效益及企业利润均不高,解脱难度增大且越捆越紧。面对如此变化,请问水泥企业将以何种内功解脱束缚?
记得那句曾在全世界广为流传的名言——“笨蛋,重要的是经济”,此处稍加改动用在水泥产业上——“笨蛋,重要的是效率”。
从宏观方面的公共效益来看,整个水泥产业的资产负债表,应当包括社会、环境、经济三方面积累的资产及负债,且应该实现三大负债表的基本平衡,这对于宏观经济及社会发展是必要的,对于产业自身可持续发展也是必需的。
当今水泥产业的社会、环境负债表上的“环保赤字”,早就十分刺眼,尽管专家在颇为乐观的“假设”前提下对今后十几年的理论估算摆出来,也依然令人心情沉重——假定我国水泥消费量达到峰值之后出现逐年下降,初步预测2030年进入稳定期时,水泥年均消费量大约为10亿吨;再假定到2040年我国水泥行业替代燃料使用比例达到40%,接近发达国家替代燃料使用比例,水泥综合能耗降到58.2千克标煤,熟料比例达到50%,那么,二氧化碳总排量不低于4亿吨,尽管比2011年减少8亿吨,但仍然是公众舆论的一颗“眼中钉”。
重点要说的是,水泥企业自身效益怎么样?眼下一个好讯息,一直陷入谷底的煤炭价格成了一股不小的驱动力,对于煤炭成本占总成本约40%的水泥产业来说,的确帮了利润增长一个大忙;可大家心里都清楚,谁也别指望煤炭市场价格低迷能坚持多少年。所以,水泥企业利润增长肯定不能躺在别人的轿子上,提升科技含量、提高运营效率,才是产业持续增长不变的真谛。水泥上市公司年报也证明了这一点,企业管理水平的差距之大令人唏嘘,体现在吨水泥生产成本上,竟然有50~60元之多,超过了2013年全国水泥32元的吨平均利润,反过来看潜力之大也叫人兴奋。
第四,摆在水泥产业面前的国际同业先行者的身影——跨国公司的成功范例,标本示范意义大且方向明晰。面对如此变化,请问水泥企业将以何种姿态去借鉴追赶?
在水泥产业发展的道路上,国际资深企业基于本国及周边市场的要素条件不同,选择了各有千秋、各具特色的成长模式和发展路径,但都没有背离一条主线,那就是顺应社会发展及水泥市场变化演进的大趋势来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和行为策略。通过对其进行一番全息扫描,可以发现以下共同特征:
产品系统——坚持高标号水泥原料产品、骨料、混凝土及服务主导市场。水泥产量排行世界前几名的水泥企业,基本上都坚持水泥、骨料、混凝土系列化的产品模式,大部分企业还扩展到了沥青等其他辅助材料;水泥生产销售仍在集团整体销售额中占有最大比重,保持最基础材料不可撼动的地位,但却没有一家是仅仅依靠低端水泥原料制造的超大规模而一柱擎天。
产业链体系——坚持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方向,在管理与组织结构设置上,企业既掌控终端消费市场的中间产品的市场节奏,又抓住为终端客户提供服务与一体化解决方案。诸多水泥巨头普遍将水泥、骨料与混凝土一体化管理,而不是作为独立的板块分开管理,除了财务上的考量之外,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和优化资源,防止产业链碎片化。
技术创新排序——终端产品及管理创新优先于水泥制造工艺创新,尤其是注重骨料与混凝土产品方面的专业技术创新,以及产业整合的组织模式变革,力求通过这些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绩效的目的。当然,这不等于说全球水泥巨头们把水泥制造技术工艺创新丢下不管,只不过是证明这条路子坎坷而漫长,远水一时解不了近渴。
循环经济模式——跨界产业交叉与融合发展,打造生态绿色产业,始终是全球水泥巨头们不变的追求,全力推进水泥产业与环保产业融合,立足水泥窑业的特有优势,在替代燃料应用、余热利用发电、协同处理固体废物等方面,竭尽全力“去黑添绿”,与水泥原料主业齐头并进,把传统水泥产业的独轮车转换成了双轮驱动。
三大系统工程——跨界融合之协同处理固体废物的环保产业,企业定位之现代水泥市场综合服务商,转型升级之高水平的全产业链现代制造服务业,鼎立三足撑起一个现代版的水泥产业。
现代水泥产业寻踪何处?在不断地探索实践中求医问药,人们也尝试着开列出很多的药方,如提高集中度、产业链延伸、节能减排、兼并整合等。然而,当中国水泥产业一路跌跌撞撞走到今天,再回首望去却会发现,尽管这些举措都是产业发展不同阶段中的必选动作,但始终没有摆脱枝枝节节层面,似乎都不足以影响和改变传统水泥产业的旧貌,更甭提什么转型升级和脱胎换骨了!难免仍然饱受东一头西一脚、“牛犊子叫街——蒙门”的苦涩。
问题来了:未来影响或改变中国水泥产业现状的最为重要任务将是什么?依我看来,能从根本上影响或改变中国水泥产业的重要任务,必须满足三大条件,或者说在三个方面具有强大影响力:一是绿色水泥产业的需要;二是现代产业创新型商业模式的需要;三是高端全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换一个角度表述,唯一能让水泥产业走上现代化康庄大道的,仍然是企业的快速创新能力,即自我颠覆+自我重建能力。可是,眼下有多少户水泥企业具备快速创新能力,能够完全适应三大条件积极做出正确的改变,且成为名副其实的产业转型的主角?目前,尚未有一家进入我们观察评估的视野中。诚然,也不乏少数优秀企业开始了某一单项的初步尝试,让人多了一份希望和慰藉。
N0.1水泥窑协同处理固体废物的环保产业——外部环境有需求,内部资源有条件,产业政策及公众舆论有支持,当下应优先操作,别让握在手中的冰棍融化,且不可当成吸金奶嘴。
水泥厂协同处理城市垃圾,在国际水泥业界早就不是新鲜事。它是指城市高含水污泥以及生活垃圾、工业垃圾等固体废弃物,通过水泥窑焚烧等方式处理后,按一?定比例添加进水泥产品中,制造生产成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模式。毫不夸张地说,在当今全球林林总总的循环经济模式中,实践早就验证了此种循环经济模式因其经济性、实用性、规模化和可复制,展现出特有的市场优势,故而发达国家将其作为城市垃圾处理便利、安全的手段。
遭受“垃圾围城+雾霾围城”双重之困的我国,现已开始吹响了推广该循环经济模式的集结号。欣闻全国政协专门讨论利用现有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议题,呼吁要高度重视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废弃物,要制定具体可行的政策,并确保政策落地;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力度,要完善相关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加强协同处置全过程的监管,加强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加快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正在产能严重过剩中煎熬的水泥产业,自然热情高涨,纷纷拉出了大干一场的架势。
此刻,版主认为有必要提个醒,大好机遇当前,莫把好经念歪了,让这根握在手中好端端的“冰棍”融化掉。
在水泥窑协同处理固体废物的环保产业上,不妨把视野放得远一些。水泥企业能否把社会及环境综合效益放在首位,是项目推广的关键。企业追求近期收支基本平衡,着眼点在于谋求远期经济效益,稳步扩大处理能力规模,积极拓展处理固废种类,大力提高燃料替代率,燃料替代率高了,企业综合成本下降了,何愁没有利润呢!
在水泥窑协同处理固体废物的环保产业上,不妨把眼光看得宽一些。水泥企业能否“通吃”多种替代燃料,是项目成败的核心;“通吃”,既是社会及环境生态的迫切需要,也是水泥产业进军环保产业的竞争力所在。不能在处理废弃物上挑肥拣瘦,仅局限于当前热门的较容易处理的城市污泥及垃圾,更要拓展到高中低质的多种废弃物,如废纸、废塑料、废橡胶等经过重新处理加工的衍生固型燃料。所以,“通吃”既关系到降低成本又体现出能力效果。
在水泥窑协同处理固体废物的环保产业上,不妨把心思放得正一些。在机会主义行为方式盛行的水泥产业,不应该将水泥窑协同处理固体废物的环保产业,当成投机取巧“捞金”套取资源补偿的奶嘴,而是千载难逢的一次自我救赎的新生机会。一是万万不可跑上歧路。千万不要将其狭隘定位于利用过剩产能的新业务,蜂拥而起借此扩大产能,而应该看到始终一袭黑衣被列为环保对象的水泥产业,第一次身披绿袍跻身环保产业行列中,具有着扭转乾坤的现实价值。二是万万不可玩钻空子。千万不要将“添绿”模式沦为目光短浅的攫取政策资源红利的机会,水泥行业协同处理城市垃圾肯定需要优惠政策推动,不能绞尽脑汁耍心眼坐享优惠,而应该看到“土豪”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意义。三是万万不可搞装潢门面。千万不要将其沦为“黑小子贴绿标”的“脸蛋工程,”挂羊头卖狗肉,而应该看到是激活产业资源和竞争活力,完成一次从混迹江湖到登临庙堂之上的历史性跨越。
N0.2水泥产业综合服务商——现实市场压力倒逼,未来发展空间巨大,秉持跨界思维突破坚冰,当下需确立明晰战略,别再局限于低端水泥制造产品跑单帮,且不可踟蹰不前。
追求以经验效益为基础的成本领先战略,一向是水泥企业近30年来普遍通行的竞争战略。所谓经验效益,指企业在生产某种产品的过程中随着累计产品产量的增加,生产单位产品的成本下降的经济现象。当市场进入快速成长期上升通道,全产业链上的某一个环节都可以养活一大群企业,换句话说,即便单一生产某一品种的企业,日子也会过得蛮不错的,人们往往容易被暂时繁荣遮住双眼,仍忙碌于在单一链环上扩张规模、盲目求大。
但是,市场变脸的速度之快往往在转瞬之间,一旦行业发展进入成熟期之后,单一链环的市场空间可能不足以养活独立发展的企业单位,搞不好就会跌入不可逆转的下降通道,甚至于退出通道;没有了水泥产品井喷式的消费浪潮,以经济效益为基础的成本领先战略便会不太灵光了。下面,一组2012年水泥市场消费结构的数据就证明了这一点,预拌混凝土制造商消费占比70%,混凝土产品制造商占10%,承包商占9%,油井与天然气井占8%,建材经销商占1%,其它用户占2%,可见,全产业链发展已成企业现实的选择。
何况,水泥企业又必须面对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在市场增量有限、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整合并购扩大规模、削弱竞争对手,无疑是一种优先策略,但这绝不意味着到此终结了,接下来更大挑战性的选择则是,如何适应未来水泥产品营销从卖货到品种经济、从价格到服务、从效能到价值的市场定价话语权大挪移,不断创造新的市场需求与商业模式,向价值链高端持续攀升,完成向水泥产业综合服务商的华丽转身,才是赢得竞争胜利之本。所以说,水泥企业即便成功完成了并购整合,切不可停下前进的脚步,还需要果敢地做出新动作,否则并购整合的华尔兹看上去很美,也可能以缺憾落幕。
水泥产业综合服务商的关键词当然是综合服务,怎样体现出“综合”二字呢?一是全产业链创新发展,二是跨界创新服务型产品,把二者纳入产业角色定位中,纳入市场产品体系中,纳入商业模式运营中。在这里引进一个“工业后市场”新概念,说的是企业并不拘泥于传统型的营销环节的售后服务,而是以知识性劳动为核心的拓展及延伸,开发出一块既与原来业务有关联但又独立成章的新市场领域,突出科技文化附加值。这个新概念也适用于水泥产业,随着高质量的部件化、预制化的水泥产品销售给终端客户,同时在终端施工现场提供一体化应用解决方案和各种服务。倘若把“工业后市场”理念执行到位,就基本上勾勒出水泥产业综合服务商角色的大致轮廓。
随着话题的深入,必会触及到现实水泥产业的痛处——现实水泥产品供应商的市场定位,难免会陷入产能过剩的怪圈,也无法挣脱产品低端价格大战的困局,更很难成就世界级数一数二的大而强的企业集团。令人纠结的是,一个占全球60%年产量的水泥大国,不但算不上“强国”,况且没有出现一个对世界水泥市场有较强控制力或较大产业影响力的公司,为什么呢?回过头来理性思考之后,更加清楚了此题并非无解,答案在于一贯奉行的模糊或错误的市场定位,企业没有成为水泥产业综合服务商。
不愿变——怀揣产业自恋情结的幻念。
让我们从水泥制造商变成产业综合服务商,那怎么得了哇,现在不是还过得去吗?打破自恋情结,目前水泥产业普遍存在一种“维持现状心理效应”,当前过得去何必瞎折腾,不少企业仍然坚持对确定性的寻求和捍卫;行为经济活动中广泛的“过度自信”,如哲学家杜威所言:“对确定性的迷恋来自于我们内心的贪婪和懒惰”。这种浓厚的产业自恋情结的幻念,使得企业对于变化的敏感度降低到了麻木的程度,消解了对于企业生命周期缩短的紧迫感和焦虑感,还会导致企业丧失战略上预警功能。“一切稳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一切神圣的东西都将被亵渎。”马克思《共产党宣言》中的这句话仍然是我们描述后工业、后现代、全球化时代的至理名言。
怎么变——探索商业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从水泥制造商变成产业综合服务商,具体到微观企业来说,其实就是重新构建一套富有竞争力的价值创造模式,而这种模式又以商业模式表现在市场运营的形态中。据水泥、混凝土行业资深专家刘效锋的观点,国际水泥大企业的成功经验,也是其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在100多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和惨烈的竞争中,建立了可复制的标准化流程和管理体系;同时,又通过全球化的布局,在抵抗了历次经济危机中,进行了持续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的变革。
创新适应水泥产业综合服务商角色定位的商业模式,等于说给水泥产业转型升级加上了大马力推进器,也是一架造就伟大企业的大功率发动机。水泥产业综合服务商的商业模式,使得这些企业又一次具有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能力,等于说在吃光了旧体制遗产的老本之后,在市场中形成了金刚罩铁布衫式的竞争壁垒,往往会赢得较高定价权和话语权,此时,分散在行业上下游的利润会向这里汇集,进而获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高利润率。
版主以为,商业模式一般都具备“四好”标准——好的销售模式+好的盈利模式+好的品牌模式+好的团队管理模式,一旦经过市场逻辑验证并得到认同,当然会发育出长期持续增长的特质,孕育了企业爆发性增长的可能性。
回顾历史为了关照现实。水泥产业在过去十多年大跃进式发展进程中,我们又是怎样做的?近乎疯狂的产能规模连续翻番,跑马圈地捷报频传;价格大战与联手提价交替进行,拧麻花劲般的角力;企业负债率居高不下,靠杠杆强力支撑;外延型运营模式盖过了精细化管理,粗放之上又跑粗。可唯有在商业模式变革上,面目依旧,老掉牙的方式依然盛行,更别说形成成熟的国际化团队,那还是一件刚刚沾边的事情了。
谈到这里,人们自然想到了全产业链运营。可叫人感到狐疑的是,国内一些超大型水泥企业集团,却迟迟对参与混凝土产业链没有大动作,还处于观望徘徊状态。不久前,媒体曾向龙头老大海螺集团问及此事,答复的理由略显含糊搪塞,明眼人不难透过一片云山雾罩发现那个“解”藏在哪里。此题并非无解,目前,包括海螺在内的大型水泥企业——现行商业模式受益者,由于受困于原有商业模式的局限,至今还没突破产业链延伸后的资金流难题,难免是心里明白还是迈不开双腿,因为原有商业模式很可能会使自己沦为产业链中“第二银行”,替代中间环节的水泥用户当起应收占款的冤大头,所以,还不如现在拼规模卖水泥原料省心省力,谁让咱没有找到新商业模式呀!目前,大型水泥集团同样逃不过产品同质化、商业模式雷同化、产能过剩的多重煎熬,也只有走一步算一步,等待别人试错后现出新曙光时,再去费尽心思复制山寨一把不迟。
由此表明,商业模式变革创新一点也不比技改及规模扩张容易,甚至由于牵扯到社会及市场资源的深水区,更加检验企业的综合素质和战略定力。尽管水泥产业综合服务商之路注定不会笔直平坦,但路标已经矗立在前方不远处。
N0.3高水平的现代水泥制造服务业——向全产业链模式升级,实现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迈向高附加值产业高端,当下需先易后难,且不可舍近求远。
在三大系统工程中,第一项系统工程遵循跨界新理念,侧重于产业融合,向环保产业跨界发展;第二项系统工程遵循定位新理念,侧重于企业的市场定位,如何成为水泥产业综合服务商;这第三项系统工程遵循高端新理念,侧重于高端产业目标,未来水泥产业发展成高水平的现代制造服务业。
像其他产业一样,发业分工中占据高端位置,早就把制造服务业作为战略目标及实现路径,科技创新与制造业服务化两个轮子一起转,始终掌控制造链上的高额利润,也成就了一批雄霸全球的领袖型企业。
有人不免会犯嘀咕:水泥制造业就是制造业,怎么还加上个服务业呢,羊肉能贴到狗身上吗?问得好哇!不同于传统制造业的现代制造业,其特征除了人所共知的“生产制造”外,还巧妙地融入了“服务业”功能,形成了“生产服务”的产业模式,其后续的“生产服务”盈利往往都高于前端的“生产制造”。
如今,业界常常可怜兮兮地跺着脚大喊大叫:水泥原料产品价格太低了,左比右比,横比竖比,就是一个字:低!此话确实不假,中国水泥价格在全球最低,大体上相当于人家平均价格的40%;可是,千万别忘记了紧跟着问自己一句:咱的水泥原料产品为什么溢价能力如此之弱呀!除了水泥产品非广告性、非大众需求快速消费特性之外,主要原因是由于“生产制造”的水泥原料产品,缺少高附加值“生产服务”的撬动嘛!若顺这条线索捋下去,水泥产品在用户的眼里,不过是一种廉价的原材料,靠时间积累的文化含量低,新品牌与老品牌之间显得无所谓;靠技术支撑的科技附加值低,新企业与老企业之间半斤对八两;靠延伸服务的智力附加值低,大集团与小企业之间相差无几;几乎都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成本+毛利”定价,在市场准入门槛低且同质化严重的格局下,企业经营风格雷同而缺乏经营个性,不握有以高附加值为优势的核心竞争力,凭啥想把价格提上去呀,消费者不会答应,同业竞争对手也不答应呀!
向高水平现代水泥制造服务产业转型,最直观的标志是由生产链资源扩展到了全产业链资源,这无疑预示着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利润提升空间,预示着制造、技术、服务、信息、资本等实物资源与智力资源成为了企业利润回报的重要元素,预示着产业附加值及劳动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预示着竞争对手无法复制的隐形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了新的利润源。譬如,国际水泥产业领头羊拉法基集团,不仅提供水泥、骨料、混凝土等产品,更重要的是他们为客户提供系统的一体化建筑解决方案。通过提高水泥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利润、最大化产业链的整体效能,走高水平现代制造服务业之路,来持续增强自己的全球领导地位。当水泥市场一片扩张之声甚嚣尘上,拉法基水泥却在原料生产规模争城掠地扩张上表现谨慎,可企业利润及市场控制力在逐步提升,时而还爆出令业界石破天惊的大动作来。
新年伊始,抛出重塑现代水泥产业的三大系统工程的重大命题,又恰逢水泥行业手里还捧着产能严重过剩、3000~4000亿元的闲置资产的“定时炸弹”,是不是有些不合时宜?这些观点能够得到本来处于迷茫之中的企业家们呼应认同吗?会不会把原本承受挑战压力心气不高的业界人士吓倒了?版主认为不会的!中国水泥产业既不必为现实的难堪而过于悲观,也不会在命运攸关的时刻表现出过度脆弱,如保罗·罗默的名言:“决不能白白浪费一场危机。”紧紧抓住危机带来的创造性毁灭时成本最低时刻,全力挖掘产业潜能,一个焕然一新的产业规则和市场秩序就会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