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养猪成本的技术更新措施

2015-04-04 09:56李长强,谭海珍
饲料博览 2015年5期
关键词:全价断奶猪舍



降低养猪成本的技术更新措施

1 科学、合理使用饲料

1.1选用全价饲料或浓缩料

不完善的营养是猪不能达到最大生产潜力的主要因素。饲料中营养素对机体的免疫功能也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而胴体的品质(如瘦肉率、肉品的风味等)也直接受饲料品种的影响。因此要想获得三元杂交瘦肉猪的最大生产效益,饲料的全价性是关键的技术措施之一。

1.1.1全价料

全价料是指所含营养成分能完全满足畜禽生长需要,并能达到一定生产水平的成品饲料。其优点是不需添加其他任何成分直接饲用,使用方便。缺点是成本高,具体表现为加工费用增加了饲料成本价格;大量的原料成品储藏费用增加了饲料成本价格;原料购买资金利息增加了饲料成本价格;大量的市场推销费、管理费增加了饲料成本价格。

1.1.2浓缩料

全价料去掉谷类饲料及其副产品(玉米、高粱、麸皮、小麦、大麦)等能量饲料,就是浓缩料。其添加比例一般为20%~40%。其优点是方便使用,易于掌握合适的配方比例。

1.1.3预混料

浓缩料去饼粕类等植物性蛋白质原料,余下的部分就是预混料,其添加比例一般为0.5%~ 10%,市场最常见的为5%预混料。其优点是方便、成本低,易于存放,可根据饲料专家提供的科学的预混料使用配料指南,现用现配,形成质量可靠的、科学的、低成本的全价料。缺点是比较费时费工。

1.1.4饲料添加剂

添加剂配料弊端主要是添加剂质量得不到保证,只要一种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整个配料失败;添加量少,很难搅拌均匀,安全性得不到保证;选用添加剂配料,费时费工,无论购买,还是添加使用都很不方便;种类繁多的添加剂各种营养素间的平衡和含量很难得到保证,违背了饲料全价平衡的原则等。

养殖业要想获得理想的效益,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在饲料选购这个重要环节上认真对待,仔细核算,以期用较低的投入换取最高的效益。养殖选用何类饲料,可视本地原料供应情况,参考以下选购原则。

如果本地富产玉米、饼粕、麸皮等农副产品的养殖区,当地能方便地购买到饼粕饲料,无需选购浓缩料,最适合选用预混料5%;如果本地富有玉米,但不富有饼粕产品的养殖区适合选用浓缩料20%~40%;如本地饲料原料贫乏的非农业区,适合选用全价料;添加剂适合家庭粗放饲养,例如家养几头猪的养殖户;猪的特殊阶段,如应激期、患病期等需要强化营养的阶段。

另外,如存栏量较少,条件简陋,可选购方便使用的全价饲料。规模养殖场具备良好的混合搅拌条件,可选购浓缩饲料、预混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但无论选购哪类饲料,都应该注重饲料的品牌、质量、信誉和服务等,全面检查饲料的外包装、饲料标签、生产许可证、产品批准文号和生产登记证号等是否符合要求,防止使用不合格的劣质产品,以防使用了假料,增加了成本,还会降低生产效益。

1.2多阶段饲养

根据猪不同的生长阶段实施分阶段饲养,有利于为生猪提供不同营养配方的饲料及生长环境、切断各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同时依据不同的市场需求采用不同的饲养方式,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猪的综合效益。

1.2.1哺乳阶段

初生乳猪个体小,身体各方面未完全发育,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平时要注意保温防压。让其及早地吸食初乳,使仔猪获得被动免疫力,初乳中蛋白质含量高,含有轻泻作用的镁盐,可促进胎粪排出。在3~4 d内必须及时给仔猪补铁补硒;一周后开始训练乳猪认料、诱食;断奶前要加强补料等工作,这些措施能有效保证乳猪过好初生关、补料关和断奶关。

哺乳仔猪的饲料要求容易消化、适口性佳、粒度适当、搅拌要匀。市场上出售的乳(仔)猪料,一般都制成颗粒,既便于采食,减少浪费,又能保证营养的全面,有利于生长。

1.2.2断奶阶段

断奶是仔猪离开母猪完全独立地生活,其生活条件显著改变。规模化养猪场一般采用24~35日龄的早期断奶来提高生产力,但为了防止仔猪早期断奶综合征出现,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注意饲料中的全价营养,添加一些与母猪乳汁成分相似的原料如乳清粉等;在饲料中添加一些酸化剂和酶制剂,因为仔猪消化系统不完善,这些物质可以提高其消化吸收能力;断奶前夕,首先减少母猪的营养成分和水分,使产奶量逐渐减少,仔猪由原来随时哺乳到定次哺乳,并逐步减少哺乳的次数,增加仔猪补料,使仔猪胃肠道有个适应过程,这些措施可减少母猪患乳房炎的几率,仔猪患胃肠道疾病的机会,以提高断奶仔猪的成活率;注意饲养、管理的连续性,降低外界对猪群不良反应。

为使断奶仔猪尽快适应断奶后的饲料,减少断奶造成的不良影响,除对哺乳仔猪进行早期强制性补料和断奶前减少母乳供给,迫使仔猪在断奶前就能进食较多饲料外,还要帮助仔猪进行饲料的过渡和饲喂方法的过渡,以减少营养性腹泻。一般可以在断奶后3~5 d限量饲喂,平均采食量为150~200 g·d-1,5 d后实行自由采食,同时应保证随时供给仔猪清洁饮水。

1.2.3保育阶段

保育猪指体重在10~30 kg的小猪,各方面发育已经比较完善,可是仍然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这个时期的饲养管理主要是控制猪舍环境及猪群内环境,减少应激,控制疾病的发生。所以猪舍要保温通风性能良好,采用漏缝地板,保证每头猪都能得到充足饮水和饲料。在发生下痢时要尽早在饲料中加入抗菌素,并适当地控制饲料的采食。在饲喂全价饲料及温、湿度合适的情况下,仍可能有相互咬斗的现象,这是仔猪的天性,可在圈栏内吊上橡胶环、铁链及塑料瓶等,让其玩耍,分散注意力,减少互咬现象。

日粮的形状会影响仔猪采食量和生长。仔猪不喜采食大颗粒饲料,用直径为2.4 mm的颗粒料优于大颗粒或破碎料。可以使用粉料,但饲养成本会增加。颗粒料能减少浪费,同时因为制作过程中对饲料进行加热与加压,能增加消化率。另外,早期断奶猪料中添加高水平的乳制品会使粉料在料槽中流动受阻。颗粒料不会产生这种情况,而且能降低营养的分离和粉尘。

保育猪是以自由采食为主,不同日龄喂给不同的饲料。饲养员应在记录表上填好各种料开始饲喂的日期,保持料槽都有饲料。当仔猪进入保育舍后,先用代乳料饲喂1周,也就是不改变原饲料,以减少饲料变化引起应激,然后逐渐过渡到保育料。过渡时采用渐进性过渡方式(即第1次换料25%,第2次换料50%,第3次换料75%,第4次换料100%,每次3 d)。饲料要妥善保管,以保证到喂料时饲料仍然新鲜。为保证饲料新鲜和预防角落饲料发霉,注意要等料槽中的饲料吃完后再加料,且每隔5 d清洗1次料槽。

1.2.4肥育阶段

肥育阶段的猪生长发育快,蛋白质的转化率高,代谢强度较大,适应能力强。在整个饲养期要始终采用较高的营养水平,在饲养后期采用限量饲喂或降低日粮能量浓度方法,可达到增重速度快、饲养期短、肉猪等级高和出栏率高的目的。这时还要根据市场上各种饲料原料的价格寻找便宜的替代品来降低饲料成本以及销售市场的要求来调整饲料配方和饲养方式以期达到最佳经济效益。

全面推行公开公示制度。推进政务公开,各级各有关部门将涉农扶贫资金政策文件、管理制度、资金分配、工作进度等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开。资金整合县在本地政府门户网站和主要媒体公开统筹整合使用的涉农扶贫资金来源、用途和项目建设等情况,并实施扶贫项目行政村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2017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规定:“市、县信息公开和公告公示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分值占绩效评价总分的10%”。江西财政继续加强对公开公示情况的考核,提高公开透明的行政意识,让资金项目在阳光下运行。

科学地调制与饲喂,对提高生长肥育猪的增重速度和饲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有重大意义。饲料调制的原则是缩小饲料体积,增强适口性,提高饲料转化率。可以用颗粒料,也可以用粉料,用户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使用,既可以购买全价料,也可以用市售浓缩料或预混料自行加工配制。

1.3生饲干喂

精饲料在煮熟后会损失5%~10%的营养成分。采取生料喂猪时,猪的平均日增重比熟喂情况下提高10%,即猪每增加1 kg毛重可节省精料0.2~0.3 kg,所以应以生喂为好(豆类饲料除外)。此外,采用生料喂猪还可以节省许多人工和燃料。

有的营养成分会在水中流失或发生某些化学变化,因此应大力推广生饲、湿拌喂。全价饲料必须生喂,严禁煮熟,并拌成湿拌料(手捏成团,松手即散为宜),不可拌成粥料。

1.4限制饲喂

体重在60 kg以前不要限饲。因为猪早中期生长发育较快,对饲料营养需要量大,机体对饲料的转化率也很理想,如果限饲则影响到日增重。60 kg以后,猪的消化器官发育已达到完善程度,采食量大,进行限饲可以达到节约饲料、降低脂肪沉积和提高瘦肉率的目的。限饲的标准一般为正常采食量的80%~85%。

可采用规律限制饲养法,就是按猪的瘦肉增长规律,在一定的阶段内,对猪进行食量限制。生产实践中一般有两种具体做法:从猪20 kg后开始限食,直至宰杀;或从猪60 kg后开始,只供给自由采食量85%的饲料,直至宰杀。

猪生长前期主要是以长瘦肉及骨骼为主。60 kg前期瘦肉的增长处于上升阶段;60 kg后期则是脂肪处于上升的高峰期,此期瘦肉增长处在下降的趋势甚至停滞。因此,在猪瘦肉增长期内,要供给充足的优质饲料,使其快速的生长发育,而到脂肪沉积期,则要适当限制精饲料的饲喂量,特别是限制蛋白质的饲喂量。因为此期如果再供给过量的蛋白质饲料,就会使过量的蛋白质转化为能量而沉积成脂肪,这样不但降低了饲料的转化率,造成了饲料的浪费,而且也降低了猪的瘦肉率。

2 选种

当前,中小规模猪场和一般农户饲养的60%以上的猪为本地的土杂猪,而非优质,商品杂交猪。这些猪虽具有适应性强、耐粗等优点,但生长慢、瘦肉率低,不适应市场需求,成本偏高。为降低商品育肥猪的饲养成本,应选养三元杂交猪。

2.1品种血缘要科学规范组合

三元杂交瘦肉型猪的品种血缘组合关系对日增重、料重比、屠宰率和瘦肉率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对三元猪的培育要严格管理。父母系的血缘一定要清楚、并要有特定的标记及资料以备考察。目前,小规模猪场和一般农户饲养比较理想的品种是“两洋一土”的组合,即先选用良种公猪(如长白猪、杜洛克、汉普夏等)配当地优良母猪所生的杂交一代猪(也称二元杂交猪),杂交一代母猪再同另一个良种公猪杂交所生仔猪为三元杂交猪。对本地的气候及环境也有比较好的适应性能,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饲养成本低。

2.2仔猪要选择早期发育良好

仔猪的初生重、断奶重与后期的增重有很强的相关性。仔猪生长发育良好的标志就是在45日龄的体重能够达到15~17.5 kg。这说明仔猪在胎儿期、哺乳期的生长发育良好,到育肥期仔猪的日增重、料重比等生产性能就很理想。如果仔猪的日龄无法知道,可通过观察仔猪的性器官发育程度来确定。如果仔猪在20~25 kg时,公猪的睾九、母猪的阴户都未萌发,则说明仔猪的生长日龄短,生长发育良好;反之则生长受阻,因为仔猪的性器官的发育程度受饲养日龄影响大,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小。

3 采用生物技术

3.1减少应激,注重生物安全

三元猪外血占的比重大,生长强度高,对环境的应激反应较为强烈,影响到生长,并使抵抗力下降,甚至造成死亡。如高温环境中猪的食欲下降,增重缓慢;低温会使猪的营养消耗增多,密度大,噪音、空气污染严重,使猪群难以安静,造成咬尾、咬耳、打架等攻击性行为。所以一定要使猪舍保持冬暖夏凉,通风透气,密度适宜,才能使猪群健康。因此,夏秋季猪舍注息通风换气,可在猪舍内安装通风设施,降湿防暑。猪舍外栽植藤蔓类植物可遮阳降温,保持猪舍内空气新鲜和温度适宜。冬季推广塑料薄膜暖棚养殖新技术,不断改善猪舍小气候,给猪生长发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还要坚持严格的消毒制度,经常打扫环境卫生。有条件的猪舍安装纱网防止蚊蝇的叮咬,减少疫病的发生和传播。定期搞好驱虫和疫病免疫注射,实行防重于治的原则。

3.2生物发酵,提高饲料营养

传统的饲料配制方法,是将各种饲料原料及其营养成分计算后配制配合饲料,并且粗蛋白等营养指标必须达到饲养标准,而利用生物技术是将配合饲料中粗蛋白等营养指标低于饲养标准3%,然后,通过生物发酵使粗蛋白提高3%。例如仔猪饲料配方:玉米55%、麸皮25%、豆粕5%、菜粕7%、血粉4%、生物预混料4%,计算粗蛋白质为14.6%,将1 d所需要的饲料拌水50%,提前24 h发酵后,取样检验,粗蛋白质达到17.7%,比发酵前提高3.1%。中猪饲料:玉米57%、麸皮18%、米糠10%、菜粕8%、血粉3%、生物预混料4%,粗蛋白质为13%,发酵后粗蛋白可达到16%。生物发酵还可以提高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的含量。利用生物技术配制仔猪料可减少豆粕用量,中大猪料可不用豆粕,还可因地制宜利用菜粕或棉粕,能够减少饲料投入,降低成本。其发酵方法是夏秋季节提前24 h,冬春季节提前48 h,将1 d所用的饲料拌水50%发酵。发酵后饲料温度升高,并产生香味。

3.3生物脱毒,保证安全有效

玉米如果在收获时受雨季影响或储存时霉变,有的含黄曲霉素、赤霉烯酮、呕吐霉素或赭曲霉,这些毒素有时由于霉变不严重,含量较低而被人们忽视,但未经脱毒处理会造成母猪繁殖障碍或导致育肥猪采食量下降,甚至产生呕吐症状。豆粕中存在多种抗营养因子,影响豆粕的饲用价值;菜籽饼粕中含有硫葡萄苷、芥酸和单宁等有害成分;棉饼粕含有游离棉酚等有害成分。菜饼、棉饼是蛋白质含量较高而又价廉的植物蛋白原料,作为配合饲料利用,若不能解决脱毒的问题,将使动物对营养素的利用率降低,且生长受阻。玉米、豆粕、菜粕和棉粕配入饲料后,以生物预混料发酵,有效地解决了这类饲料原料有害成分的脱毒问题,也是一种方便、经济、科学的脱毒方法。

4 科学防控疫病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不是短期内能完全解决的问题,虽然积累了一些对付该病的经验,但还远远没有达到有效控制的水平,因此,利用现有条件加强信息交流,了解和洞悉疾病的发生流行情况,以便采取较为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显得更为重要。

4.1狠抓源头,不让疾病进场

做好检疫和隔离工作。应该到正规的、规模大的猪场选购仔猪,或者在邻居饲养户那里选购健康仔猪。若在市场上购买仔猪,建议在一家或者两家买齐,这样猪的整齐度高,建立畜群关系容易,运输应激小,打斗几率低,所携带的正常菌群相差不大,可避免交叉感染。新进猪要隔离观察3~4周再与原来的猪合群。新猪进场第1周应在其饲料中添加一些常用抗生素,以减免环境应激所引起的疾病。停药3 d后应按防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从市场上购回的猪无论其原来防疫如何,建议全部重新进行免疫。建立严格的入门消毒制度,采取科学的消毒方法。农村中小规模饲养场往往忽视消毒,有些甚至没有消毒概念。为了防止饲养管理人员、外来人员及车辆进入所带来的病原体和污物对猪构成威胁,猪场大门口应设置广而深的消毒池和洗手消毒盆,人员及外出回来的车辆要经过消毒方可进场。

4.2加强管理,减少发病诱因

在供给优质全价饲料、采取生物安全措施的同时,要合理分群,调整饲养密度。猪群不宜太大,每个猪圈内饲养猪的头数尽量不要超过15头;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减少应激,使猪群生活在一个舒适、安静、干燥、卫生、洁净的、环境。

4.3科学用药,提高免疫效果

免疫预防是人工给动物接种某种疫苗,使动物对该病产生特殊的抵抗力。注射疫苗一定要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并且使用有效的疫苗。因为没有一个免疫程序能够用于所有猪场,猪场和饲养户可以与当地的兽医及动物疫病防治部门或科研部门的专家合作,根据季节、周围环境、猪场现状、饲养水平等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

药物预防(药物保健)是对疫苗预防的补充和应急措施。例如秋季气候变冷时,在猪饲料中添加抗呼吸道病药物,冬季寒冷、猪舍潮湿时添加抗腹泻药物,母猪分娩前后使用抗产褥热和乳腺炎药物,对新生仔猪、新购仔猪、断奶仔猪和转群分栏猪使用药物防病,都能收到非常理想的效果。用药还要注意配伍禁忌和遵守停药期规定。无论用药物饮水或拌料,要求浓度均匀一致,饮水用药前应停水2~4 h,用药剂量要足够,但是不要盲目加量,注意保证疗程,一般预防用药5~7 d,用药期间应密切注意猪的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4早期诊断,为治愈创机遇

猪发病早期症状不明显,需要认真细致观察,要对饲养人员的工作时间进行科学分配,养种猪和仔猪的人员应分配20%的时间做投料和清扫工作,

用80%的时间来观察猪群,以及时发现异常。对猪病的诊断包括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分析、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组织学诊断、免疫学诊断、治疗效果实验、化验室病原学和血清学诊断等。可以根据周围疫病情况和免疫预防情况怀疑或者排除某些疾病,缩小怀疑范围,一旦确诊,就要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拖延,就可能引起疾病恶化或者病猪衰竭,给治愈带来难度。

5 适时出栏

猪的生长发育是按骨-肉-脂的顺序规律进行,猪的饲养期越长或体重越大,脂肪沉积越多,猪皮就越厚,从而降低胴体瘦肉率。另外猪体沉积脂肪所消耗的能量是蛋白质的9倍,所以饲养大猪将会付出巨大的饲料成本。三元杂交瘦肉猪出栏体重一般在70~90 kg为宜。。

(山东省沂水县职教中心,李长强谭海珍)

猜你喜欢
全价断奶猪舍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48亩白鲢增产10000多斤!这款全价生物渔肥成为渔民创收的秘密武器
超10亿!从大水面到精养池,市场容量巨大,全价生物渔肥为何能成为“核武器”?
铁路儿童票划分将告别“单一标准”
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方法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高锌在断奶仔猪日粮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阳光猪舍与普通猪舍育肥对比试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