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评价

2015-04-04 04:40:00西安市红会医院西安710054
陕西医学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降糖药低血糖服药

西安市红会医院(西安 710054)

辛 颖 邢梅利

低血糖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评价

西安市红会医院(西安 710054)

辛 颖 邢梅利

低血糖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功能紊乱及交感神经兴奋,甚至可致患者昏迷,对其生命造成严重威胁[1]。我院对79例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内科收治的158例糖尿病住院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79 例。所有病例均符合WHO2007糖尿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其中男91例,女67例,年龄41~78岁;患者均无精神障碍及恶性肿瘤,无智力及语言障碍,知情合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用药及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护理干预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2.1 科学制定干预计划:对可能引发糖尿病低血糖的相关因素和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汇总及归类,结合科室既往经验,制定与诱因相对应的综合护理干预细则模块。实行责任护士包干制管理患者的用药情况、饮食生活习惯,筛选出可能引发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潜在危险因素,做出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并进行动态效果评估。

2.2 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低血糖的症状,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2],使患者对低血糖早期症状、临床表现有一个正确认知;向患者讲解低血糖的危害,告知患者并不是血糖越低越好,过高和过低的血糖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使患者树立起正确的降糖观。对患者进行饮食、运动及用药方面的指导,告知患者什么时候吃、吃什么及吃多少,以何种方式运动、运动量如何掌控及运动中注意哪些问题,降糖药物如何用、用药中应注意什么等具体的问题;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2.3 加强细节管控,消除安全隐患:针对治疗中患者出现自主添减口服药物种类、剂量的情况,及时清理其与治疗无关的药品;对于年龄偏大、记忆力差的患者,每次用药在家属或护士的监督下服用,做到送药到手,看服到口,服完再走,防止漏服、服药间期过小或几次剂量合并等问题的出现;详细记录患者进食、运动和身体不适等方面情况,动态监测血糖变化,进行综合评估,及时向医生进行反馈,以便适时调整降糖药物的使用种类、剂量及配伍,防止血糖大起大落。患者焦虑、烦躁、忧郁时,脑组织活动加剧,耗糖量相应增多,可出现低血糖[3],因此,应密切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当发现患者有不良情绪反应时,要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沟通、交流,做好患者心理护理,使其保持心理平复、静心休养。在注射胰岛素或发口服降糖药前要了解患者食欲情况。当患者出现饮食不当、少食或不食时,应减少或停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

3 观察指标 ①低血糖诊断标准: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低血糖工作组及2008年中国2型糖尿病指南中规定,血糖<3.9mmol/L作为低血糖标准。记录两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次数。②自行设置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满意度调查。③调查两组患者规律服药情况:漏服、多服、擅自增加药品种类或剂量等。问卷经过信度调查,信度值为0.92。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资料行χ2检验。取95%可信区间,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发生低血糖情况比较 观察组79例患者中,发生低血糖者2例(2.53%),发生2次及以上者0例(0.00%)。对照组79例患者中,发生低血糖者17例(21.52%),发生2次及以上者3例(3.80%)。观察组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规范服药、治疗满意度情况比较 对照组79例患者中服药不规范者9例(11.39%),其中漏服者2例(2.53%),多服者3例(3.80%),擅自增加药品种类者4例(5.06%);观察组79例患者中仅有1例(1.27%)漏服,观察组患者不规范服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满意者78例(98.73%),而对照组仅为64例(81.01%),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及精神因素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 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 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 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 即“三多一少” 症状。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治疗时间长,而且以院外治疗为主,患者对治疗进行自我管理,在治疗中不合理联合用药、超剂量服药等不规范用药问题较为普遍,使得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发生几率大为增加。长期患有严重糖尿病者尤易发生严重低血糖,对患者的疾病康复和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引发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常见原因有饮食控制不当、运动时间和运动方法不当、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用药时间掌握不正确及降糖药物应用不合理等原因[4]。只有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引导患者正确用药、合理饮食、科学运动,才能够预防和消除引发低血糖的各种潜在诱因,有效杜绝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

在糖尿病患治疗过程中,我们通过对每一位患者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了解,在找出可能引发低血糖潜在诱因的同时,根据每一位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立体式、全方位的综合护理干预,通过加强护士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护理水平,开展健康教育树立患者正确认知,实施心理疏导使患者形成良好心态,注重细节护理,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通过一系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有效实施,患者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有了一个相对客观、正确的认知,服药更为规范,生活饮食更加科学合理,运动更加科学,将引发低血糖的各种潜在诱因消灭在萌芽状态,将发生低血糖的风险降到最低,最终有效预防糖尿病低血糖的发生。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低血糖的发生率仅为2.53%,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79例患者中服药不规范者9例(11.39%),观察组仅为1例(1.27%),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可规范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运动及服药,有效减少低血糖的发生,为治疗提供安全保障,而且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健康发展。

[1] 李军夕.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0):113-116.

[2] 孟俊华,李艳荣,方 翠,等.2 型糖尿病强化治疗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8):112-114.

[3] 王景云,仝丽娟,项楠楠.糖尿病流行现状与防治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8):1015-1016.

[4] 沈荣华,周胜兰.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12):39-41.

(收稿:2015-04-13)

糖尿病 低血糖症/护理 干预性研究

R587.3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5.07.079

猜你喜欢
降糖药低血糖服药
被这病赖上得终身服药,变胖还没劲儿?千万别忽视
祝您健康(2023年7期)2023-07-06 21:15:15
服药禁忌
小主人报(2022年1期)2022-08-10 08:29:10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两味鲜为人知的降糖药
基层中医药(2021年6期)2021-11-02 05:46:08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祝您健康(2020年10期)2020-10-12 14:04:48
服降糖药要选对“时辰”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饮食保健(2019年2期)2019-01-17 05:35:44
服药先分阴阳
基层中医药(2018年1期)2018-02-13 16:31:58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妇女之友(2016年11期)2017-01-20 20:02:31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哈尔滨医药(2016年3期)2016-12-01 03:5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