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二藤汤对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的影响

2015-04-04 01:32:58华洁吴燕平徐欣李媛媛
黑龙江中医药 2015年6期
关键词:盆腔炎中医药大学盆腔

华洁 吴燕平 徐欣 李媛媛

(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 310000)

慢性盆腔炎(ChronicPelvicInflammatory,CPID)是女性内生殖器、周围结蹄组织及盆腔腹膜所发生的慢性炎症,是妇科常见病,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是异位妊娠和不孕症的常见病因。近年来,随人工流产、宫腔内操作次数增多及性传播疾病的泛滥,CPID呈上升趋势,约占妇科疾病的14.7%[1]西医非手术治疗多使用抗生素,但临床效果不甚理想,更因致病菌耐药性的产生愈发容易反复感染。二藤汤为全国名老中医裘笑梅医师所创,以清热解毒、祛瘀化湿为主效,经后代医师长期实践逐步化裁形成本实验用方加减二藤汤,在临床观察中效果显著[2]。本研究从组织形态学及血液流变学的角度分析探讨加减二藤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SPF级雌性SD大鼠60只,鼠龄8~10周,重量180~220g,由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研究实验中心提供,购自上海西普尔-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许可证号:SCXK(沪)2013-0016。在符合清洁标准的实验室(T18-24℃,湿度50%-70%)分笼饲养,自由饮水进食。饲料均来源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研究实验中心。

1.2 试剂与药品

苯酚胶浆溶液,由液化苯酚5ml,西黄茂胶1g,甘油4ml[3](由浙江中医药大学药理学教研室提供)比例组成,浓度根据预实验定为25%。加减二藤汤,由忍冬藤、红藤、败酱草、蛇舌草、制元胡、川楝子、紫丹参、大青叶、威灵仙、土茯苓、制大黄等11味中药组成,由浙江省中医院提供饮片,浓煎为100ml/剂后4℃保存待用。妇炎消胶囊溶液,由妇炎消胶囊(贵州百祥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产品,规格:0.45g/粒),每10粒加入100ml0.9%NaCl中形成45g/L溶液。10%水合氯醛,由浙江中医药大学药理学教研室提供。

1.3 主要仪器

全自动血流变测试仪型号:FASCO13020B。

1.4 模型制备

随机抽取10只大鼠为假手术对照组(简称假手术组)。将大鼠用10%水合氯醛麻醉后,仰卧固定,于下腹部手术部位去毛,常规消毒,沿腹中线于尿道口上方1cm处向上切口约0.8~1.0cm,暴露左侧子宫。于距离卵巢2cm处用5号针头小心进针,相同力量机械划伤同侧子宫5次后,向卵巢方向缓慢注人苯酚胶浆溶液0.05ml,手术完毕,分层关腹,消毒术区[4]。假手术组切开暴露后直接进行关腹消毒处理。术后常规饲养14d。

1.5 分组给药

造模第15d将除假手术组外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简称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妇炎消胶囊溶液4ml/d,简称为阳性组)、加减二藤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2ml/100g、1ml/100g、0.5ml/100g,简称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全部根据根据“体表面积与剂量换算”[5]理论计算,灌胃时中、低剂量组予适量0.9%NaCl至4ml/只进行。假手术组及模型组予0.9%NaCl4ml/d,连续灌胃21d。各组均正常饲养。

1.6 标本采集及观察测定

每周称体质量1次,末次给药24h后,将大鼠以10%水合氯醛麻醉处理。

1.6.1 肉眼观察 肉眼观察盆腔内生殖器变化。盆腔积液或充血,炎性肿胀,分轻、中、重度,计1,2,3分;盆腔内有纤维组织粘连,分轻、中、重度,计1.2,3分;输卵管狭窄、变硬、扭曲,分轻、中、重度,计1.2.3分,未见以上内容记0分。[5]

1.6.2 子宫肿胀程度和输卵管通畅情况检测 分离大鼠双侧子宫,除去脂肪组织后用电子天平称重,计算子宫肿胀程度。

肿胀抑制率(%)=(模型组平均肿胀度—给药组肿胀度)/模型组平均肿胀度x100%

1.6.3 病理学观察 将摘取的双侧子宫及卵巢置于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制作子宫及卵巢病理切片:按照表1进行评分。[6]

表1 病理积分标准

1.6.4 血液流变学测定 每只大鼠心脏采血3~4ml,送至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研究实验中心生化实验室测定。

1.7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大体观察

2.1.1 子宫情况 结果表明(表2),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子宫重量明显增加;阳性组与各药物组子宫重量均小于模型组,且有抑制子宫肿胀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肿胀程度随药物剂量升高而降低,且高剂量组在抑制子宫肿胀方面略优于阳性组。

表2 子宫情况

2.1.2 盆腔情况 结果表明(表3),与假手术组相比,其余各组的盆腔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模型组尤甚,肉眼可观察到腹腔内有一定量浑浊液体,子宫表面充血膨大,“Y”型两支明显增粗,内似有透明液体,部分分支与盆腔壁、肠管粘连,输卵管处有肿大包块;阳性组与各药物组间无明显差异,输卵管及子宫表现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减轻。

表3 肉眼观察加减二藤汤对盆腔的影响

2.2 病理组织观察

结果表明(表4),假手术组与阳性组、模型组有显著差异,阳性组与各药物组无明显差异。模型组在光镜下显示上皮细胞部分脱落坏死,内膜充血水肿明显,慢性炎细胞数量多甚充斥全层。假手术组只有少量炎细胞散在存在。

表4 加减二藤汤对病理组织的影响

2.3 血液流变学影响

结果显示(表5),模型组较假手术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升高,说明模型大鼠呈现出“粘、聚”的状态,而阳性组与各药物组和模型组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凝血状态;在改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方面,阳性组略优于药物组。

表5 血液流变学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包括慢性子宫内膜炎、慢性输卵管炎、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等,其中子宫内膜炎可以上行感染,引起盆腔其他脏器的炎症。大鼠子宫在盆腔生殖器官中占有较大比例,所以一般认为大鼠子宫内膜炎基本可以反映盆腔的炎性症状。[7]

在西医理论中,慢性盆腔炎因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及时、不彻底、患者体质虚弱,病情迁延而成,有时也并无急性盆腔炎史。裘老认为西医的“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等疾病,中医辨证大多属湿热下注、气血郁结,其病因病机为湿邪侵袭,郁而化热,聚于子宫胞络,瘀血内生,或因湿热余邪未尽,正气未复,气血阻滞,湿热瘀内结,二者皆可致冲任带脉功能失调。治疗上因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方中忍冬藤、红藤为君药,取其清热化湿通络之功;蛇舌草利湿、败酱草活血、大青叶凉血,三者皆有清热解毒之能,为臣药;威灵仙、土茯苓除湿通络止痛,大黄泄血中之热而导秽浊出,紫丹参佐败酱草、大青叶活血凉血以控制热毒蔓延扩散[8],制元胡、川楝子行气活血止痛,为佐药;甘草为使,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合之而成清热祛湿,凉血化瘀止痛之剂。

结合裘老的理论和本实验结果,分析如下:一方面,湿热是本病的主要病因,在临床研究中多与慢性炎症相关联[9],实验发现各药物组较模型组子宫形态学改变少,更接近于假手术组,故加减二藤汤具有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另一方面,血瘀为本病的主要病机,而血瘀证与西医的血液流变学存在一定关系[10],大量临床试验研究也证实CPID患者大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即血液都处于浓、豁、凝、聚状态[11]。本实验中各药物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较模型组低,表明加减二藤汤可以改善慢性盆腔炎大鼠的高凝状态。综上所述,加减二藤汤对慢性盆腔炎大鼠有较好治疗作用。

[1]李伟娟.慢性盆腔痛病因及发病率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12(9):140-142.

[2]黄洁,黄燕鸣.二藤汤配合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45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3):1720-1721.

[3]闻莉,张三元.大鼠盆腔炎模型的技术要求及模型特点[J].浙江中西医结合.2001,11(8):484-486.

[4]章元沛.药理学实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38.

[5]刘彤欧,王加谋.化瘀固本方对CPID模型大鼠组织形态学影响的实验研究[J].黑龙江中医药.2012,12(4):46-47.

[6]刘明,张永萍.盆炎清灌肠剂抗炎及对慢性盆腔炎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4,30(6):148-149.

[7]陈明.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效学实验研究概述[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20(2):202-204.

[8]裘笑梅.裘氏妇科临证医案精华[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32.

[9]杨悦娅,郑宜南.“消、托、补”三法在治疗女性炎症性不孕中的应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12):867-870.

[10]宋程程,王志斌等.常用大鼠血瘀证模型的比较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7(2):94-98.

[11]李兴国,戴幼琴等.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证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5,47(4):155-157.

猜你喜欢
盆腔炎中医药大学盆腔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江中中医药大学学报》简介
江西中医药(2021年5期)2021-05-24 06:57:54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成像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湖北中医药大学
学习月刊(2015年9期)2015-07-09 05:33:38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
西南军医(2015年2期)2015-01-22 09:09:25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