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峰
数学概念是数学科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它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以及数学能力的提高都密切相关。因此,数学概念教学对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都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通过一些实例阐述了数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策略。
数学概念教学问题教学策略数学概念是揭示现实世界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数学知识的核心,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载体,以及分析、判断、归纳与推理的重要依据。因而,在数学新课标实施的背景下,对中学数学概念教学进行反思,针对不足提出教学建议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中不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把知识强行地灌输给学生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对概念叙述一带而过,匆忙转入练习,只注重概念的应用,不注重概念的引入,导致学生不能透彻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限制条件、适用范围,在考试中造成了严重失分;有时不能以学生的认知水平来恰当地创设教学情境,使数学情境化,以致学生不能很好地联系自己已有知识经验来构建新知。
案例一:以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数轴》一课为例
1.创设情景
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温度计,让学生观察,得出结论:通过观察温度计刻度,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度数,知道温度的高低,比较不同地点的温度大小,同样地,由温度计这一生活中的实物可以抽象出数轴这一数学概念,数轴与温度计的作用是相同的即判断数字和比较数字大小。由此揭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数轴。
2.探究新知
教师以教室的某一点为原点,横排为横坐标,竖排为纵坐标,让学生用数对来说出自己的位置。
3.教学策略
本节课采用温度计这一实物引入所要学习的内容,并在教学中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良好的教学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容易产生情感共鸣,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为概念教学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明确概念的产生背景,运用概念能解决哪些问题,在一开始就为概念的运用打好基础,使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数学的整个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活泼,而不是以前的照本宣科式的死板教学。
二、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对一些抽象的概念,不能形象直观地进行讲解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不像人文学科一样贴近生活,容易理解且迁移应用。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教学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学生无法深入理解这些数学概念,更不用说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所以这些抽象难理解的概念正是教学的重点所在,在教学中要着重把握。
案例二:以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加权平均数》一课为例
1.复习引入
通过一个例题复习已学的算术平均数,指出算术平均数的局限性,引出所要学习的加权平均数。
2.探求新知
使学生加深对权这一概念的理解。同时体会到,在讨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时,我们往往假设每个数据都是同样重要的,但是,情况有时并非如此,有时在一组数据中,有些数据往往比其他数据更为重要。
引入概念:把92×4+80×3+86×34+3+3叫做小张3项素质测试成绩的加权平均数。
(通过一个实例让学生体会加权平均数的“权”以及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3.教学策略
本节课教师以算术平均数引入所要学习的概念,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使学生体会“权”的含义及应用,有利于学生对所学概念的认识,达到了教学所期望的目的。在抽象概念教学时,针对较为抽象的概念,教师应对其进行深入理解,探究出贴近生活,学生易于理解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要善于创设生活情境,使抽象概念生活化,尽可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概念,揭示其本质含义并借助实例理解抽象概念;对难以理解概念应重点讲解,并辅以适当的练习,巩固概念,加深学生对数学抽象概念的理解。
三、在新课程教学中,面对新增教学内容,教师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增加新内容,运用新方法
新课程出台后,有些教师思想观念落后和知识水平有限,难以适应课程的变化,对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编程,数学公式编辑器,几何画板等现代信息技术以前并未接触过,更不用说教给学生,然而利用这些软件教学能更好地体现出新课标理念,数形结合思想,理论与实践结合,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案例三:以人教版数学必修三《条件语句》课为例
1.创设情境
在我们的生活中,最常用的交流软件要属QQ这一软件了,教师在屏幕上展示QQ软件的图像并引导同学们思考,QQ软件的登录是怎样的?教师:当账户和密码一致时,QQ登录,账户和密码不一致时,QQ不登陆,这一登陆过程分为两个分支,体现出“条件不同,选择不同”这一思想。
2.知识应用
让学生发言,想出一个生活实例,如买票问题,生日问题,数字排序问题。
3.教学策略
本节课是在原有课标基础上新增的内容,涉及有关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要求教师熟悉程序语言,熟练应用程序语言进行有实例的程序编写,对教师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提高。只有教师与时俱进,才能创设出生动活泼的课堂,学生才不会对新内容产生畏惧,抵触的情绪。同样的,只有教师深刻体会新课标的思想,抓住实质,渗透方法,才能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化难为易,体现出数学的趣味性,实用性。新课标对原有内容做了适当改变并增减了部分内容。要求教师在概念教学中与时俱进,丰富自己的知识以适应不断变化着的课程需求,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新课标动态,适应新课程的教学——增加新内容,运用新方法,注重数学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增强教师教学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
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数学概念教学又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技能,学生学好数学概念才能为数学知识的学习扫除障碍,学生对概念掌握与理解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其它数学知识的学习。因此,数学概念的教与学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一定要重视概念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马忠林.数学教学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张奠宙,宋乃庆.数学教育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崔克忍.中学数学教学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9.
[4]钱珮玲,马波.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