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全帮
一起羊肠毒血症的诊治报告
裴全帮
(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 青海海晏 812399)
羊肠毒血症是一种急性非接触性传染病,是由D型魏氏梭菌在肠道内迅速繁殖,产生大量毒素,高浓度的毒素改变肠道的通透性,大量进入血液,引起全身毒血症,该病以发病急,死亡快,死后肾组织多见软化为特征,故又称“软肾病”。发病以绵羊为多见,山羊较少。
2014年9月15日,羊场二大队三小队一职工放牧的幼龄母羊群中50只羊中的几只羊突然高跳几下,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就死亡3只,死亡慢一点的羊可见有腹胀和腹痛,头高举,前肢向外叉开站立,有的羊头部向后背或转向一侧,有时转圈行走或头顶墙不动。笔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最终确定为羊肠毒血症。现将病例诊治报告如下。
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条件性,在春末夏初、秋季牧草结籽的多雨季节,当羊采食大量富含蛋白质饲料时易发生。2~12月龄的绵羊最易发病,尤以3~12周的幼龄羊和肥胖羊较为严重,山羊较少发生。多为散发,在一个疫群内的流行时间多为30~50d左右。开始时发病较为猛烈,在200~300只的羊群中,每天死亡1~4只不等,严重地区每天死亡7~8只,连续死亡几天,停歇几天后又继续发生,至后期则病情逐渐缓和,多为隔几天死亡1~2只,最后则自然停止,但从未发生过此病的邻近羊群发病。
该羊群中的3只羊突然发病死亡,随后有5只病羊在倒地前四肢出现强烈的划水样动作,肌肉颤搐、眼球转动、磨牙、口鼻流涎,随后头颈抽搐明显,于2~4h死亡。病程不太急的病羊,精神沉郁、离群独处、步态不稳、不愿走动、倒地、口鼻流沫。还有的腹泻,排出深色或深绿色水样稀粪,通常在3~4h内极度衰竭,昏迷死亡。
病羊死后,口、鼻、肛门等天然孔流出的分泌物,血液不易凝固,皮下有气体。解剖病羊,见到肝脏肿大、暗紫色、切面外翻、质脆,肝表面充血;肾脏表面充血、实质松软如泥、稍压即碎烂、色灰暗、黑红如酱,用水冲洗可冲去肾实质;小肠充血、出血,甚至整个肠壁呈血红色或溃疡,肠内粪便呈血红色;心包积液,含有絮状纤维素,心内膜可见出血点,心房内积液凝固,像鸡蛋清;肺门淋巴结出血,周围有黄色胶冻状物,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呈乳白色,结肠淋巴结出血、水肿;瘤胃部分出血,真胃黏膜、小肠黏膜全部呈紫红色,为严重的弥漫性出血,膀胱黏膜有密集的针尖状出血点。
(1)病料抹片镜检:无菌取回肠内容物、肾脏及淋巴结等染色镜检,视野内可发现大量的梭状有荚膜的革兰氏阳性大杆菌,部分粗短的革兰氏阳性及少量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2)细菌培养:取病死羊肝、脾、肾、肺、肠黏膜,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37℃厌氧培养24h,细菌生长为灰色,中央隆起的圆形菌落,挑取菌落涂片做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梭状大杆菌,有的菌体有荚膜。
(1)迅速隔离病羊,将羊圈内垫料全部清除,对羊舍及周围场地道路撒生石灰进行消毒。(2)对未发病羊只接种羊肠毒血症菌苗或四联苗(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羔羊痢疾)或五联苗(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羔羊痢疾、黑疫)进行紧急免疫接种。(3)由于该病病程短促,病羊往往来不及治疗就死亡,所以该病治疗意义不大。(4)对于个别发病较慢的病羊肌注较大剂量的青霉素钠。
(2015–04–17)
S858.26
B
1007-1733(2015)07-00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