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益文
(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联合镇畜牧兽医站,陕西安康 725309)
陕南白山羊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陈益文
(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联合镇畜牧兽医站,陕西安康 725309)
白山羊主要分布于陕南地区,因肉质鲜美、防治率高、抗病能力强等特点广受欢迎,也正是因为白山羊的生长特性,在1989年正式被列入《中国羊品种志》。如何进一步加强对白山羊品种资源的保护、利用,使其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遗传资源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难题。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以“陕南白山羊品种资源保护与利用”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探讨与分析,希望能够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与对策,以供大家依据和参考。
陕南;白山羊;品种资源;保护;利用
陕南白山羊主要分布于秦巴山区,有长毛与短毛两种,耐湿热,合群性好,行动灵活,尤其耐粗饲料,因其板皮品质良好,强拉力,更是制革的首选原料。根据相关的数据资料统计情况来看,白山羊的总存栏量大约为140万只,母羊存栏量大约为65.8万只,所占比例为47%。
2.1 陕南白山羊品种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成效分析
近些年来,在当地相关部门的引导下,一直积极致力于加快推进陕南白山羊品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进程,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从总体情况来看,还是面临着不少的难题。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白山羊的饲养数量不断增长
随着饲养技术的不断改进,目前陕南白山羊的饲养数量呈现稳步上升的状态,出栏率逐年增长。根据当地相关部门的资料统计情况来看,截至2014年,陕南地区白山羊的出栏量占到全市山羊出栏量的77%左后。
第二,品种选育取得突破性进展
品种选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增大白山羊的体格,进一步提升产肉数量,改善板皮的品质。为此,当地相关业务部门将陕南地区确立为白山羊的中心产区,从选种选配以及种公羊的培育入手,开展品种选育工作,效果显著。据相关部门测定,与前几年相比,陕南白山羊的体重增加明显,尤其是公羊,体高、体长增长显著。
第三,生产方式的改变
根据目前了解的实际情况来看,饲养方式正在发生着变化,一些传统的饲养方式已经逐渐被现代化的饲养方式所代替,规模化养殖场以及标准化羊圈(舍)不断增加,面积不断扩大,这些都为白山羊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 陕南白山羊品种资源保护与利用面临的困境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白山羊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依然面临着一些难题与困境,如果不加以及时解决的话,势必会影响到品种资源的保护。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白山羊品种选育的目标不够明确
由于技术指导不到位,目前陕南地区的白山羊品种选育尚未形成专业的选育方向,选育目标不明确,这样就导致白山羊品种原本一些优良的性能正面临着严重的退化危机。另外,由于缺乏健全的品种改良体系,导致白山羊的生长发育离预期的种用标准还有不小的差距。
第二,源于白山羊生产方式的问题
虽然生产方式正在逐步发生着变化,但是一些传统的、落后的生产方式并未真正停用,从总体情况来看,陕南白山羊的饲养管理水平离科学化、规范化饲养还有一段距离。尤其是在白山羊日粮的营养搭配上,更是有待进一步提升。
第三,尚未真正形成产业化
在当地,产品加工单一、地方,产业链相对较短,只是单纯将商品羊屠宰食用或者以活羊方式销售至外地,这样就没有真正发挥出白山羊相关产品应有的价值。与此同时,由于生产加工以及流通等环节的相对滞后,全市的产业化格局难以真正形成。
第四,疫病制约白山羊的发展
最后,由于资金不足以及配套技术体系不健全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也给当地白山羊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3.1 重视保种工作,改变落后的手段,革新相关设备
陕南白山羊具有极其优良的性能,但是如果不尽快有计划、科学的加强保护,势必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为此,相关部门一定要予以重视,在政府政策与资金的有力支持下,加快推进保种的科研与开发进程,积极研究,尽快改变目前保重形式单一、手段落后以及设施陈旧的局面。
3.2 尽快建立白山羊遗传资源监测评估中心
通过监测评估中心的建立,可以尽快完善相关的数据,便于对遗传资源的特性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评估,并以此为依托,制定并完善陕南地区白山羊的品种表换,为选种选配提供量化依据。
3.3 严格选种选配,制定合理的配种制度
合理的配种制度具体是指:第一,尽量场内采用各家系等量六中;第二,降低群体的近交数量;第三,适当延长世代的间隔最后,保护群母羊随机分组,随机交配与选择选配并行。
3.4 加快创建地方产品品牌
以肉质细嫩鲜美,板皮品质优良为基础,以绿色、无公害、有机畜产品为重点,提高肉羊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生产;鼓励龙头企业申报国家产品质量认证,实施品牌战略,以增强社会影响力和消费者认可度为突破口,积极参与畜产品精深加工、贮运保鲜、物流营销,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推动肉羊产品加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陕南白山羊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陕南白山羊优良的品种性能,也看到了当地在白山羊品种资源保护利用方面所做出的各种努力,但是针对目前的一些难题与困境,还是要尽快采取有力措施,否则势必产生某种程度的不良影响。为此,笔者认为我们要充分意识到进一步加强陕南白山羊品种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不断采取各种措施去实施、去践行。
[1] 李象鼎.陕南白山羊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J].中国畜牧业,2014,(21):52-53.
[2] 张明.地方山羊品种改良与资源保护[J].云南畜牧兽医,2003,(2):15.
[3] 张德鹏,汪少波.关于我国山羊品种特性的系统保存及技术[J].家畜生态学报,2007,(4):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