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农机化发展现状与思考

2015-04-03 08:34:38刘正兰冯秋平庞华蓉攀枝花市农牧局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5年5期
关键词:攀枝花市农机化耕地

□刘正兰 冯秋平 庞华蓉/攀枝花市农牧局

攀枝花市农机化发展现状与思考

□刘正兰 冯秋平 庞华蓉/攀枝花市农牧局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引擎”。攀枝花市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在建设现代农业过程中,如何走出攀枝花特色农业的机械化道路,对于实现全市的农业现代化至关重要。通过整理分析全市农业机械化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合理规划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加强技术推广、加强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建议。

农机化;发展;思考;建议

1 攀枝花市农机化的发展现状

1.1 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

截至2014年底,攀枝花市农业机械总动力67.16万kW,全市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682台,小型拖拉机3370台,耕整机22421台(套),旋耕机2862台,排灌动力机械4414台,机动脱粒机3294台,农产品初加工动力机械20913台,农用运输车929辆,拥有农村固定提灌站868座,其中太阳能提灌站17座。农机具涵盖了农村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

1.2 农机化作业稳步增长

随着农机拥有量的增加,攀枝花市农机化作业水平逐年增长。截至2014年底,攀枝花市机耕面积达4.87万hm2,机播面积98hm2,机收面积6746hm2,机电灌溉面 积 1.81万 hm2, 机 械 植 保 面 积2.04万hm2,每公顷耕地拥有农业机械16.2kW。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5.02%。

1.3 农机社会化服务蓬勃发展

攀枝花市拥有农机经销企业9个,农机经销点53个,农机经销人员131人。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136个,农机户39512户,其中农机化作业服务专业户8户。农机维修服务网点70个137人。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3个。现有一家经工商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即米易县永一农机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入社成员10户48人,实现了攀枝花市农机专业合作社零的突破。

2 农机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横断山脉山区地形地貌复杂,发展农机化的自然条件差

攀枝花市位于四川省西南川滇交界部,地处西南横断山脉末端,攀西裂谷中南段,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地形地貌复杂,耕地广泛分布在山原峡谷之中,坡耕地面积占98%,梯田比例34%,全市耕地具有“一分梯田两分坡地”的特点,面积不大,质量参差不齐,耕地质量不高,同时,自然环境造就的点多分散的农业生产生活情况极其不利于农机化发展。全市农机化区域发展不平衡,河谷沿岸的农机化水平比高山区和二半山区农机化水平高。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45.02%,比全省平均水平(50.1%)和全国平均水平(61%)都低,与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75%和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90%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2.2 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规模经营小而分散

攀枝花市农业从业人员21.6万人,耕地面积4.14万hm2,农业从业人员人均占有耕地0.19hm2,较成都市、南充市、凉山州的人均占有耕地量低。总趋势是城市近郊的河谷平坝易耕种地区人口多、耕地少,而山区人口少、耕地多。如人口稠密的米易县垭口镇人均确权土地0.1hm2,而二半山区的白坡乡人均确权土地0.12hm2。全市农业劳动人口富余、人多地少与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矛盾突出,分散的小规模经营限制了农机化发展。

2.3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业基本建设投入不足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攀枝花市耕地田高水低、土地干旱瘠薄和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突出,全市耕地有效灌溉面积比例42%,机电灌溉面积仅占播种面积的20%左右,旱涝保收耕地比例仅为30%。由于山区山高路险,田小坡陡,田形调整、机耕道建设、沟渠建设等工程量大、难度大、成本高,农业基本建设资金有限,加之涉农项目在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内容互补等方面做得不到位,造成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2.4 农机装备结构不完善,农机化总体水平不高

在全市主要农产品生产领域,农业机械仅在农业生产某一环节中使用,还没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农业机械化生产。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播种、栽插环节运用机械化不够,主要农作物机耕水平达到83.1%,但机播水平仅为0.1%,农田作物机收水平也仅为32.48%。经济作物的机械化育苗、移栽还比较缺乏。畜产品、水产品主要在饲喂、销售运输、屠宰加工上实现部分机械化。农业机械在生产上运用的范围窄,运用的程度不高,实现农业机械化任重道远。

2.5 农机农艺技术结合不紧密,成套农机化生产技术缺乏

主要农产品还没有适宜的成套机械化生产技术,耕种收机械化技术手段少,仅耕整机运用广泛,但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效率不高。规划与建设不足,由于田间道路没有设置下田通道与错车道,造成农机通行和作业极为不便。在河谷地带推广设施农业,建造塑料大棚后,大中型农机如拖拉机、收割机无法进入棚内进行作业,也限制了机械化作业。

2.6 农机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组织化程度不高

农机化组织程度低,农机户仅占农业户数27%,全市仅有一个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项目较单一,农机作业服务不健全。农机经营点和维修网点分布不均,维修技术普遍不高。

3 农机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统筹规划,四化同步推进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农机化是农业现代化的“火车头”,只有城乡统筹发展才能推动农机化的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和生态移民,实施好退耕还林工程和天保工程,保持水土。在经济转型升级的现代化建设中,要注重加强统筹规划,将农业机械化及农业现代化规划融入整个社会经济中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3.2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动适度规模经营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做好转移就业引导,推动农村生态环境集中治理、社区公共服务配套等,促进农业全产业链协调发展。引导土地流转,鼓励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创新经营模式。

3.3 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机械化作业条件

统筹安排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按照着力打造水网、田网、路网、电网的总体要求,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水源工程、高效节水、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通村公路、机耕道、提灌站等建设项目统一规划建设,统一建设标准,统筹实施,避免重复建设,提高建设效率和质量。

3.4 加快农机化推广,推动农机农艺相结合

结合攀枝花市热带亚热带水果、早春蔬菜、种草养畜、水产等特色产业,引进推广不受地块限制、体积小、成本低、作业效率高、先进适用的农业新机具,提升装备水平。加强栽插、收割、耕作、节水灌溉和塑料大棚等机具、设施的推广示范,着力推动抗旱、节水农业、太阳能提灌等促进攀枝花市农业发展的关键农机农艺技术的应用,加速适合机械化的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和引进,建立农机化示范区,实现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的集成配套,加强农业生产机械化薄弱环节机具的推广和应用。

3.5 扶持新型农机经营主体,加快农机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合理布局农机销售和维修网点,严格准入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的经销网点,提高农机维修覆盖面。鼓励和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服务公司、农机大户等多种形式的经营主体,发展农机作业、维修、租赁等社会化服务,促进农机服务融合发展,推动农机服务与农产品生产、收集、存储、加工、运输、销售等各环节服务的协调发展。完善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并且政策应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

3.6 加大农机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

加强农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安全监管能力,搞好农机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宣传,确保无重特大事故发生。协调工商、质检等相关部门,建立健全农机质量投诉体系,强化农机服务市场的监督管理,维护农机服务市场健康发展。

3.7 加强农机人才队伍建设

健全市县乡级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充实农机基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宣传,普及农机化实用技术。结合攀枝花市阳光工程培训和购机补贴政策的落实,加强农机操作安全培训,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的各项技能水平。

S23-01

B

2095-3615(2015)05-0048-02

猜你喜欢
攀枝花市农机化耕地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11-10 01:05:49
保护耕地
北京测绘(2021年12期)2022-01-22 03:33:36
攀枝花市芒果园产量及施肥管理问题诊断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新时代下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基于攀枝花市退休职工面对面理论宣讲
时代人物(2019年29期)2019-11-25 01:35:04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9年3期)2019-11-05 06:46:42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9年1期)2019-05-21 07:34:46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2期)2018-08-28 07:47:20
攀枝花市商业银行“七一”表彰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