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婷 轶
( 广东培正学院 经济学系,广东 广州 510830)
广州都市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研究
谢 婷 轶
( 广东培正学院 经济学系,广东 广州 510830)
广州都市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家庭经营性收入,缩小广州城乡间及农民居民间收入差距。然而,诸如旅游产品同质性高、缺乏与农业文化的融合、传统农业文化遗失及农村自然环境恶化等问题严重损害了广州都市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本文分析了广州都市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现状、融合的条件,着重探讨了两产业融合中面对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政府为主导,继承和发扬传统农业文化,创新农业经营模式,改善和优化农村生态环境,以促进广州都市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
产业融合;农业文化;农业生产方式
进入新世纪,广州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2009—2013年间,未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广州城市居民人均纯收从27 610元增长到42 04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从11 067元增长到18 887元[1]。同时,广州市农村居民收入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城市北部山区农村居民收入明显低于城郊及南部,仅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水平的60%[2]。
鼓励农村居民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庭经营,提高家庭经营收入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及农村居民间的收入差距。由于旅游业产业耦合性高,旅游的“食、住、行、游、购、娱”几乎都可以结合到农业生产环境、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民生活习性中。广州都市农业利用其生产经营模式、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活动等发展旅游,既可高效地发挥农业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扩大农业生产范围,又可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繁荣。
我国都市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其理论研究也日益成熟。王琪延、张家乐认为旅游产业与农业存在高关联度,随着产业的高度化,产业融合能使旅游业与农业进一步全面发展、升级。旅游产业与农业融合发展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可以拉动旅游业与农业的经济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并在讨论国内外旅游业与农业之间融合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的启示[3]。张蓓基于都市农业升级、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乡统筹战略背景,辩析了都市农业旅游的概念,总结了都市农业旅游的实践探索[4]。周晓芳分析了广州发展都市农业旅游的优势, 探讨总结了广州都市农业旅游类型、发展空间格局和配置[5]。陈文君总结了广州都市农业旅游发展的特点和缺陷,提出对广州农村不同区域旅游项目进行合理布局,建议重点发展设施农业旅游、园艺农业旅游、休闲度假农业旅游、农业博物馆旅游4种类型,并通过政府主导、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品牌带动、提高管理水平等策略和措施,推进都市农业旅游发展[6]。向富华对各类乡村旅游企业组织模式的绩效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各种类型乡村旅游地与企业组织形式的匹配方式[7]。
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广州周边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状况的调查与研究,发现并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为促进广州都市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广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北缘,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东江、西江、北江三江交汇之地,地形多样。多样的土地类型和丰富的水热资源使得广州不同地域自然生态景观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农业生产模式也各具特色,并形成了独特的岭南农业文化。粮食生产以水稻种植为主,自汉唐时期实现一年两熟,宋代起广州就已成为全国重要米市,大批粮食输往福建、临安(今杭州)等地;六朝和唐代已经出现生态农业的起源,应用黄猄蚁防治柑橘害虫、出现稻田养鱼的萌芽,明清时期广州基塘农业更是蓬勃发展;合理开发利用多类型土地,开发沿海滩涂的骆田、将山地开发成梯田、利用自然地势的坡田等;热带水果和经济作物构成岭南热带作物文化的主要特色,《汉书·地理志》称番禺为“果布之凑”,明清时期广州周边广种蚕桑、甘蔗、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
城乡间交通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都市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速度。广州沟通城乡间交通的公路建设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全市公路网等级结构较合理, 二级以上公路总里程占31.6%,高于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平均水平15%以上, 三、四级公路占56.8%, 等外公路占11.6%, 有路面公路里程占98.6%,高等级公路比例较高[8]。
广州市经济发展迅速,人口众多,人口素质较高。截止2013年,广州市常住人口1 292.68 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为85.27%,其中户籍人口832.31 万人;全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42 049元,消费性支出33 157 元,恩格尔系数为33.9%,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所占比重为18.5%;每10万人拥有大专以上文化人口数,广州为14 274人,全国排名第4位[1]。《广东省居民旅游研究报告》中指出,2011年上半年,74.7%的广东居民在过去一年有过旅游经历,平均旅游次数达3.24次,平均旅游花费达到8 466元。庞大的人口,较高的收入和文化素质推动了对近距离都市农业的旅游需求的快速增长,促进了广州都市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
广州都市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条件优越,融合发展速度较快,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目前,广州都市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1)休闲型乡村旅游,以乡村自然山水景观吸引游客,其代表项目包括王子山森林公园、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等;(2)观光型乡村旅游,以农业种植景观吸引游客,其代表项目包括百万葵园及迟菜心生产基地等;(3)民俗型乡村旅游,以乡村民俗、民族风情以及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乡土文化为主题,其代表项目包括宝墨园及莲花山旅游区等[5],其中宝墨园是广州民俗型乡村旅游最重要的代表项目。宝墨园位于番禺沙湾镇紫坭村,建于清末,毁于20世纪50年代。1995年重建,历时六载,扩至一百多亩。集清宫文化、岭南古建筑、岭南园林艺术、珠三角水乡特色于一体,建筑、园林、山水、石桥布局和谐自然。此外,园中还珍藏大量古今名画、书法、陶瓷、铜器、玉器等。
截止2010年广州各类旅游农业园有83个,占地面积28 700公顷;其中观光休闲农业园63个,占地面积5 220公顷;森林公园12个,占地面积21 494公顷;其他农业园2个,占地面积9.2公顷。另有两个湿地公园和12个各具特色的观光休闲农业示范村[01]。
广州农业旅游接待游客从2005年的494.18万人次增加到2010年的1 049.82万人次,增长1.1倍,年均增长16.3%;都市农业旅游总收入从2005年的1.5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6.89亿元,比2005年增长3.4倍,年均增长34.7%[09]。
(一)缺乏与农业文化的融合
广州近郊都市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形式以观光型和民俗型乡村旅游为主,其经营模式既包括农民自发经营的各种农家乐,也包括市政或企业运营的观光休闲农业园。受制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农民自身素质,众多农家乐娱乐模式趋同,脱离农家生产及生活构建的娱乐模式缺乏农家特色,只是简单复制城市消费文化;娱乐形式单一,主要以提供农家风味餐饮为主,同一地区餐饮存在着激烈的恶性竞争,旅游项目开展缺乏深度和广度。此外,农家分散经营过程中,由于农民环境卫生意识薄弱,恶劣的餐饮卫生状况也挫伤了旅游者的积极性。市政或企业运营的观光休闲农业园,其项目构建为都市游客提供了传统建筑园林景观和农作物种植景观,交通便利,园区格局规范,公共卫生条件良好。但项目本质与城市公园或游乐园并无区别,无法反映都市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民生活生产发展历史及现状。
远郊的休闲型乡村旅游则以农村自然生态景观游览为主,辅之以民俗风情体会和当地土特产品现场销售。景区交通便利、自然风光优美,环境保护较好,但游客接触范围仅限于园区,自然景观区与周边农村隔离,游客同样无法深入体会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无法了解都市农业文化。
广州都市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虽快,但其融合流于表面,仅限于对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利用,其更深入更本质的内容如农业生产经营、农民生活方式等的开发和利用尚有待于挖掘。
(二)传统农业文化遗失
农业文化具明显的地方特色,可参与性高、复合性强,旅游业可结合农业文化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属性,开发出各具特色的可行性模式。农业文化既包括农作物品种、农业生产工具、农业自然生态景观等一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物质实体,也包括民俗与民间信仰[10]。
1.民俗失传
民俗是作为一个村落或一个家庭或一个民族成员集体拥有共同传承的特殊文化事项。家庭、村落在民俗传承中起着不可忽视的纽带和桥梁作用。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农耕方式,形成了广州农村独特的民俗习惯。传统节日、婚丧嫁娶、饮食居家、交通出行、农耕生产及民间信仰等方面与我国其他地区都存在较大差异。伴随经济的发展,广州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在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冲击中迅速瓦解并转型。农村群体尤其是青壮年大量流入城市,导致民俗传承对象的缺失,民俗流于表演,与现代农村生活脱节,丧失了农业文化的可参与性。
2.传统农村民居被取代
传统民居是有一定历史年限的民间房屋建筑群及其周围建筑环境的总合,它承载着一个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是乡土风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广州农村民居风格在南宋以后逐步形成,至清中叶成熟。农村多聚族而居,而整个村寨,都依其宗族观念、风水观念、生产生活及某些美学观念来营建,主要建筑形式是布局整齐的梳式布局村落和三间两廊式的合院,体现出防潮、防晒的特点。村前有风水池塘,中轴线前端布置大祠堂,成为整个村落的构图中心。整齐通畅的巷道发挥着交通、通风和防火的作用。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广州农村民居更新过程中,传统民居建筑样式被弃。新的农村民居建筑缺乏审美,设计思想单一,虽然建筑材料更新,但建筑结构反而丧失了传统民居防潮防晒功能;农村民居群体结构混乱,与周边环境不协调。
3.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逐步消亡
珠江三角洲平原上的传统基塘农业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典型的生态农业用地类型之一,其经营方式具生态协调性,产品为绿色农产品。随着广州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深入,传统的基塘区范围逐渐萎缩和退化,1995年以后,广州基塘被填平转为工业用地和住宅,部分代之以新型的集约化的花基、果基和鱼塘形式存在。现代新型基塘种养分离,过度集约化养殖,养殖水体水质恶化,成为区域环境的重点污染源[11]。
农作物种植方式也发生巨大变化,传统种植方式被弃,传统农业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被高投入、高污染所替代,许多能源、肥料变成了新的污染源。化肥日益代替有机肥,不但造成人禽兽粪便的严重浪费,还形成了化肥与人畜禽粪便的双重污染;秸秆难以就地还田,或被付之一炬,或推到河里,造成空气和水体污染[12]。
现代高投入、高污染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延续了城市工业化进程恶果,严重损害了都市农业的旅游价值。
(三)自然环境恶化
随着广州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自然环境面临生产污染和生活污染的严重威胁,生态恶化。广州近郊因为污水灌溉而污染农田2 700公顷,因施用含污染物的底泥造成1 333公顷的土壤被污染,污染面积占郊区耕地面积的46%。由于广州禽畜养殖业从分散的农户养殖转向集约化、工厂化养殖,禽兽粪便污染大幅度增加。养殖场动物污物处理措施缺乏或严重不足,大量动物污物直接排放河水中,对水体、土壤、空气等造成严重污染。近年来,由于广州溪、河流域被养殖场污染,广州不得不在西江新开辟大型引水工程。
随着广州农村农业用地日益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2013年广东省政协提交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调研报告”显示,广东农药化肥超量使用为世界之最,其中农药使用量为40.27 kg /公顷,是发达国家对应限值的5.75倍,化肥施用强度高达852.4 kg/公顷,是发达国家警戒线的3.8倍。一般情况下,农药仅10%~20%附着在农作物上,化肥的利用率只为20%~30%,其余部分都随着降雨进入土壤、水体和空气,并长期残留。
广州市有中小型企业13万余家,其中60%以上分布在农村,而工业业态也大多以小化工、小电镀、小食品和小印染等作坊式的五小工业为主[13]。这些五小工业技术含量低、原材料消耗大、废水浓度高,给污染控制带来复杂性和困难,其中许多企业几乎没有环境治理设施,工业废水、工业废物直接排放,严重污染环境。生活污染日益严重也是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广州农民环境意识较薄弱,导致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污水乱排、垃圾乱倒、禽兽散养等问题普遍存在。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农村垃圾数量及种类发生了极大变化。传统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其产生的垃圾可就地化解、循环使用;现代农村生活垃圾中难以降解且污染严重的塑料、电子、玻璃等物质急剧增加,随处堆放,严重污染了农村环境[14]。
(一)因地制宜,植根于传统农业文化,实现广州都市农业旅游的差异化经营
广州传统农业文化不仅与北京、上海等其他大都市存在显著差别,其区域内不同地域由于地形地貌差异,传统农业文化也各具特色。广州北部农村高丘低山连绵起伏,南部农村地处冲积平原,水网密布,农作物种植及禽兽养殖品种、农业生产方式以及由此衍生的民居民俗存在较大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旅游景观。继承和发扬传统农业文化,深度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使都市居民在农业生产生活中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实现广州都市农业旅游差异化经营的基础。
1.恢复传统的基塘农业
广州都市农业新型基塘、养殖产业化规模化及农药化肥大量使用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恶果,凸显了传统基塘农业及农作方式所蕴含的深厚文化、生态、社会以及旅游价值。目前,国际上以传统农业文化为基础开发的农业旅游得到迅速发展,在我国比较著名的包括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等[15]。广州传统基塘因其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独特的技术、具有一定景观规模和观赏价值,可成为都市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的基础。恢复传统的基塘农业,建立农作物和禽兽养殖的多品种小规模经营,可实现小区域内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减少并消除农业产业化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又可避免农业景观的单一性,丰富旅游观光品种。
恢复传统的基塘农业并不意味着对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排斥,应利用现代农业科技,进一步丰富基塘农业的品种,以实现不同区域基塘产品的差异化经营。
2.利用现代农业技术改进传统农作方式
利用现代农业科技,提高对农业生产中产生的有机废物处理的技术水平,实现有机废物的就地生态转化和利用,减少并消除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进一步利用不同物种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发展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发展生物土地肥力养护及增强技术,减少对化肥及农药的使用;引进和开发更多农作物,实现多种农作物的轮作,维持土壤肥力的均衡。
传统基塘和农作方式的恢复,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环境和谐,其产品从一般农产品转变为绿色农产品;这种生产方式虽然会降低单一品种农作物或禽兽养殖的经营规模,增加劳动力的投入,从而导致经营成本上升,产品价格上涨,但并不会影响广州都市农业产品竞争力。随着广州城市经济及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居民环境保护及食品安全与健康意识也得到了极大提高,城市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从量转向质的要求,这种消费偏好的转变在未来呈现出日益强化的趋势,导致对绿色农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相对于一般农产品,城市居民愿意为绿色农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据调查发现,城市居民愿意为绿色农产品支付的溢价在20%以上,有的更高达1倍。传统基塘和农作方式的恢复,一方面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极具特色的农业生产景观;另一方面,通过旅游,城市居民可亲身体会、动态地了解广州都市农业绿色农产品生产发展情况,加强广州城市居民对当地绿色农产品的认可,提高广州都市农业绿色农产品的可信度和接受程度,提高品牌知名度。
3.传统民居建筑融入农村村镇建筑规划和设计
广州农村传统民居建筑是多年流传下来的古老文化,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存关系,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博物馆性质的民居参观旅游由于缺乏文化的可参与性,其旅游价值并不高。只有民居与当地农村居民生活紧密结合,才能使旅客在深刻体会广州农村民居与周围自然环境、当地民俗自然融合为一整体所散发出的生活气息过程中,领略到传统民居独特的文化魅力。由于广州农村传统民居多为砖木结构,木材的大量采用会破坏森林资源,造成水土流失,影响生态平衡。此外,传统民居在结构设计和卫生设施方面不能满足现代人生活要求,从而造成农村改造过程中传统民居建筑的舍弃和破坏。因此,在当代农村村镇建筑规划和设计中,在村镇的整体结构布局及建筑外部形象设计上,可延续广州农村民居因地制宜、自然天成的设计思想;在建筑内部结构和卫生设施上,根据现代农村居民生活习惯和要求,进行合理的改进和更新;在建筑材料上,采用更加环保的、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新型建筑材料。
4.保护广州农村民俗的传承
广州农村民俗的传承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农村民俗文化是都市农业与旅游融合的基础之一,其保护和传承可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同时,农民的旅游经营性收入增加,可提高农民对当地民俗文化价值的认识,从而实现农村民俗的传承和保护。在此,政府应承担主要责任,组织当地农民积极挖掘、搜集、整理、研究当地民俗,将民俗融入当地基础教育与宣传工作中,提高当地农民尤其是青少年对本地民俗的认可和传承。
(二)政府引导,以村为单位建立合作社,发展都市农业旅游
都市农业与旅游业融合是以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民生活为基础发展的,其发展基础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和不可分割的特征,属于准公共物品。以农户为单位发展都市农业旅游,受制于农民收入有限、自我发展和创新能力低下、农户间生产经营缺乏协调,极易造成“搭便车”现象,最终导致都市农业旅游同质性高,产品缺乏差异性[16]。
在我国农村,村是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的社会单位,对当地农民农业生产和生活有较强大的凝聚力和组织协调作用。因此,依据农业与农村的多功能原理,政府应积极鼓励和引导组织当地农民以村为单位建立农业合作社,允许农民以其承包的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充分挖掘和整合当地传统农业资源,把农业生态、农业景观、农村风貌等农业与农村文化结合起来,为都市旅游提供田园景观、农村风貌、自然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方式、农家生活等多种产品综合的农业旅游资源。在合作社内部,依照公司经营模式,对其所控制的农业资源依据农业生态良性循环的传统农作方式,展开种植及养殖多样化经营;合作社积极吸收当地农户参与合作社各项经营活动,并对其进行合理的产业及劳动分工;入股合作社的农民可享有知情权、管理权、分红权、股份转让权及决策权等,为合作社所雇佣的农民还可依其劳动产出效率获得工资收入。以村为单位建立合作社,既可实现农业旅游资源的整合,又可将旅游业植根于农民生产生活之中,实现都市农业旅游差异化经营,促进广州都市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广度与深度。以镇为单位,由政府主管部门引导,在各村合作社的基础上,建立农产品的统一流通组织。由该组织开发和建立综合性农业经营支持系统,了解各地市场信息,掌握消费者的产品需求,并将这些需求信息传递给各合作社;同时按等级、重量收购各合作社生产的农产品,向全国各地发布农产品信息并进行批发销售。
(三)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首先,各级政府应以“无害化、低排放、零破坏、高效益、可持续”为原则,依据现代先进农业科技,提倡绿色生态农业,制定各种惠农政策,恢复和完善广州农村传统基塘农业和农作方式, 提高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 减少农业废弃物的排放, 实现农业资源的保护, 有效降低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其次,各级政府应加强农村环保立法和执行,严格控制广州农村地区五小工业污染,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环保准入门槛,禁止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最后,各级政府应增加农村环境保护资金支出,提高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力度,因地制宜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有机物垃圾利用生物处理制肥技术,实现就地转化,循环利用;对无机物垃圾,则集中统一运送专业垃圾处理机构。建立厌氧沼气池,集中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1]广州市统计局农村处.“十一五”期间广州市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EB/OL].(2011-04-02).http://www.gzstats.gov.cn/tjfx/gztjfs/201104/t20110402_24828.htm.
[2]广州市统计局农村处. 近三年来广州市农村居民高低收入差距逐年缩小[EB/OL].(2010-06-28).http://www.gzstats.gov.cn/tjfx/gztjfs/201006/t20100628_21911.htm.
[3]王琪延,张家乐.国内外旅游业和农业融合发展研究[J].调研世界,2013(3): 61-65.
[4]张蓓.都市农业旅游研究综述与展望[J].经济论坛,2012(6): 124-127.
[5]周晓芳.广州都市农业旅游发展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2): 124-126.
[6]陈文君.广州都市农业旅游深度开发探讨[J].热带地理,2005(3): 263-267.
[7]向富华. 乡村旅游企业组织形式研究[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5-9.
[8]朱丽, 刘人怀, 张永安, 等. 广州旅游交通现状分析研究[J]. 社会科学家,2007(6): 124-127.
[9]广州市统计局农村处. “十一五”广州都市农业发展跃上新台阶[EB/OL].(2011-07-06).http://www.gzstats.gov.cn/tjfx/gztjfs/201107/t20110706_25668.htm.
[10]孙白露,朱启臻.农业文化的价值及继承和保护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1): 54-58.
[11]袁兰,胡月明,程家昌. 基塘农业研究概述[J].广东农业科学,2014(5): 38-41.
[12]雷鸣,秦普丰. 中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9): 132-134.
[13]晏磊.河涌污染十年村民不吃自家地里菜[N].南方日报,2012-06-14.
[14]张晓文.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法律对策[J].农业经济,2006(1): 34-36.
[15]孙业红,闵庆文,刘某承. 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利用的多类型比较——以技术型、景观型和遗址型遗产为例 [J]. 资源科学,2013(7): 1526-1534.
[16]陈志永.乡村旅游地产品差异化经营不足的深层原因透析——基于产权经济理论和农民行动理论的双重视角[J].生态经济,2011(9): 141-144.
The Study on Integration of Urban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in Guangzhou
XIE Ting-yi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Guangdong Peizheng College, Guangzhou, 510830 China)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will improve the income from household business of farmersto narrow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s well as farmers and residentsin Guangzhou. However, some problems such as high product homogeneity, lack of inosculation with agricultural culture, loss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culture and deterioration of rural natural environment are adversely affecting theintegrationof urban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industry in Guangzhou. In this article, we briefly describe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nditions, and mainly analyze the problems emerged during the integration.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we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 thatunder the government-led model,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should make policies tomaintain and develop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culture, innovate theagricultural management mode,andimprove the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to promote further integration of urban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in Guangzhou .
Industrial integration;Agricultural culture; mo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2095-0365(2015)03-0014-06
2015-03-25
谢婷轶(1973-),女,讲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A
10.13319/j.cnki.sjztddxxbskb.2015.03.03
本文信息:谢婷轶.广州都市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研究[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3):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