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钟岫:重庆也有“胜利之吻”

2015-04-03 05:02:58蔡春丽
今日重庆 2015年8期
关键词:新民胜利抗战

◇ 文/ 蔡春丽 ◇ 图/ 本刊记者 王 珏

重庆市渝中区中山三路159号,93岁的杨钟岫站在自家平房门前,抬头就能望见几十米外的重庆广播教育学校大楼,“那栋楼的原址是国民政府国际广播电台。1945年8月15日上午,蒋介石就是在那里通过国际广播电台向全国军民发表广播讲话,宣布日本天皇已颁布‘终战’(即投降)诏书,抗战胜利结束。”

穿越70年的岁月,杨钟岫仍然清晰记得人们获知抗战胜利的难忘时刻,“那是‘火炮时间’‘狂欢时间’!”

破例开怀畅饮欢庆胜利

杨钟岫清瘦、硬朗,虽年事已高,但思路清晰。忆起70多年前的往事,仿佛还历历在目。

1945年4月,在成都《华西晚报》任记者的杨钟岫,完成最后一篇关于美国总统罗斯福逝世的报道后,回到家乡重庆,准备到《新民报》工作。

8月10日下午,杨钟岫从七星岗通远门新民报社出来,去找一个新的住处,把家从农村搬到城里。

走到督邮街(现解放碑)附近的心心咖啡厅,他就从狂欢的人群中得知了“日本投降,抗战胜利”的消息。

“一时间,大街上,人们疯狂了!人们又吼又唱,又跳又闹。现场有敲锣打鼓的,有放火炮(鞭炮)的,可以用‘狂喜’来形容!”狂欢现场,互不相识的市民拥抱庆祝。有拿脸盆当锣鼓敲打的,有餐馆免费开放吃饭……

“心心咖啡厅里,挤满了欢庆的人,有人摔玻璃杯庆祝胜利。”杨钟岫听人说,当时,中国艺术剧社的著名演员金山和张瑞芳夫妇也赶到督邮街庆祝胜利。金山看见了老朋友、著名演员赵丹,两人抱在一起连跳带舞地转圈。转得太快,两人一头撞进路边店里玻璃柜,将玻璃撞破了……

“美国庆祝‘二战’胜利有张著名的照片‘胜利之吻’。照片上的情景,在重庆也有。我就听说有美国士兵在听到胜利消息后,在大街上亲吻中国姑娘以庆祝胜利的。”杨钟岫说。

晚上回到家,杨钟岫和新婚妻子相拥而庆。包括父母在内的一大家子人,开始憧憬新生活,计划着找一处新的住处,从郊外搬到市中心长住。

8月15日,国际广播电台正式播出抗战胜利的消息后,杨钟岫打算放弃《新民报》办公室秘书岗位,再当记者。他一些流落重庆的朋友,则准备返回家乡。“《新民报》副刊主编吴祖光一家那时就准备回北平。当时,要回家乡的人很多,船票非常紧张。”

杨钟岫印象深刻的是,在连日的狂欢中,平常滴酒不沾的他,跟报社同事相聚就餐时,也破例开怀畅饮,常常大醉而归。

日机曾数次轰炸南开中学

“8年抗战,中国终于取得了胜利。那种心情,特别喜悦,也特别复杂。”说起70年前那一幕,杨老依旧难掩激动。

8年抗战的前5年,杨钟岫是在重庆度过的。1936年至1942年,他在重庆南开中学上学。

一切都刻骨铭心,尤其是造成了巨大灾难的“重庆大轰炸”。1939年的“五三”“五四”大轰炸,杨钟岫和同学站在沙坪坝陈家湾的山头上,亲眼目睹。“‘五三’大轰炸时浓烟滚滚,‘五四’大轰炸时城里烧得一塌糊涂,烧得一片红。”

大轰炸后第5天,杨钟岫和同学才进入市中心。他描述当年的现场情形:“一片惨状。电线杆上,有人正在收拾被炸飞、挂在上面的人的腿子。也听人讲,督邮街(现解放碑)上,炸掉的高跟鞋拿箩筐装……”杨钟岫说,“五三”“五四”大轰炸后,重庆的防空力量加强了,防空洞增加了,日本飞机越炸,重庆人越能应付,也不怕了。

1940年到1942年,日本飞机几次轰炸重庆南开中学。在1941年的一次轰炸中,杨钟岫幸运躲过,“但学校的盥洗室被炸烂了,我的一个高一级的学友在轰炸中被炸死了。”

杨钟岫回忆,虽然抗战时期非常艰难,但大家对坚持抗战取得胜利充满信心。到1945年初,大家都能感到抗战胜利在望。他还记得,当时空袭日本的飞机是从四川邛崃机场起飞的。“那是一个很大的飞机场。那时在四川邛崃、新津、双流,都有中美飞机基地。当时有人问罗斯福总统,飞机是从哪里起飞的?罗斯福风趣地说,是从中国的‘香格里拉’起飞的……”

“虽然都看到了胜利的曙光,都有心理准备,但是当8月10日抗战胜利的消息传来时,大家还是抑制不住狂喜。”连续沉浸在欢庆中几天后,杨钟岫开始思考写作《胜利试笔》的文章。

此时,重庆市民的生活开始恢复正常,开始憧憬未来。

1943年11月,中华剧艺社在成都为叶圣陶先生寿辰合影,实际是进步文化人士的民主聚会。前排左四为叶圣陶,后排左三为杨钟岫。

1943年,四川省邀请著名雕塑家刘开渠来成都创作抗日川军阵亡将士雕像。图为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友在成都竞成园欢迎刘开渠来蓉留影。前排左四为刘开渠,二排左一为杨钟岫。

1945年8月10日中央通讯社号外“日本投降”

1945年8月10日《大中报》紧急号外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15日晨7时,中、美、英、苏四国政府在各自首都同时宣布接受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3日,国民政府下令放假一天悬旗三日,举国同庆抗战胜利。

杨钟岫,1922年生,重庆人,笔名牛翁。1944年入成都《华西晚报》任记者。1945年进重庆《新民报》任记者及副刊主编。1950年到西南人民广播电台,历任记者、文艺广播组组长及广播报副总编。1985年参与创办《重庆晚报》,任顾问,并开辟时评专栏《朝闻夕议》。1987年评定为高级编辑,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为重庆市老年新闻工作者协会会长。

猜你喜欢
新民胜利抗战
坚持就是胜利
环球时报(2022-04-02)2022-04-02 17:16:43
我们家的抗战
湘潮(2018年8期)2018-12-04 18:08:12
坚持
十九大胜利召开
岷峨诗稿(2017年4期)2017-11-25 10:35:17
忆·抗战
连环画报(2015年10期)2015-12-24 08:52:04
抗战音画
连环画报(2015年8期)2015-12-04 11:27:31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齐鲁周刊(2015年31期)2015-08-19 09:42:18
胜利
娃娃画报(2009年5期)2009-06-12 05:18:34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
编结水绳
东方娃娃(2004年5期)2004-07-22 06: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