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广播电视对中亚传播的现状、问题与策略

2015-04-02 00:41罗彬
对外传播 2014年11期
关键词:中亚媒介广播电视

随着国际传播格局和世界地缘政治的变迁,新疆在对外传播特别是在对中亚传播中的战略地位得到较大提升,新疆新闻媒体对中亚宣传报道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已成为自治区内主流媒介的重要活动之一。新疆对中亚传播主要以广播电视为主,至2009年12月31日,新疆广播电视以租赁频道和整频道落地两种形式分别在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耳其、蒙古等国成功播出。新疆作为中亚地区的一部分,从东北至西南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为邻,和中亚七国中的五国保持边境接壤。新疆少数民族众多,其中许多民族与中亚地区的民族同属操突厥语族诸语言的民族,语言具有相通性,并广泛信仰伊斯兰教。基于这样的文化背景,新疆的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节目在对中亚传播中自然承担着重要职责。由于媒介环境、传播理念、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新疆媒介目前对中亚传播虽然呈不断发展的态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

现状

受“西强东弱”整个大的传播环境的影响,特别是苏联解体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利用中亚五国经济衰退全面进驻,在中国新疆周边形成传播包围态势进而对中国进行文化上的渗透,如“美国之音”“自由亚洲”“德国之声”“BBC”等对中国进行“西化”和“分化”,再加上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三股势力”侵扰,新疆对中亚传播的外部环境复杂而险峻。在国内,由于全面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推进以及新疆独特的地缘优势,国家先后在新疆实施了“西新工程”和“新疆广播电视走出去”工程,新疆大众传媒的内部环境得到很大改善,新疆在国家对外传播中的战略地位也得到较大提升。随着新疆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新疆电视台《走进中国》等节目在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成功播出,新疆广播电视节目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越来越多的中亚国家老百姓开始了解中国、了解新疆,并走入新疆。但由于新疆幅员辽阔,南北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的媒介资源分配事实上的不平等,新疆本地媒体的生存空间和媒介生态环境都不容乐观。目前承担新疆对中亚传播的媒介仅限于自治区少数几家主流媒介,并且这几家媒体播出内容大部分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新疆广播电视媒介专业人员特别是懂国际传播的人才严重缺乏,资金有限,技术相对落后,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疆媒介对外传播功能的实现,限制了国际传播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

新疆广播电视对中亚传播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跨国界、跨语言的传播,不同文化间的传播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是传受双方具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包括传受双方主体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新疆与周边五个中亚国家的主体民族是同根民族,在地缘、语言、民俗、宗教等方面都比较接近,这种接近性是进行跨文化传播的基础,在传播过程中容易产生“邻里效应”,并且由于具有共同的历史记忆、精神信仰和生活方式,容易产生共同的情感归属,这些都是新疆广播电视对中亚传播所具有的优势。但是,目前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不足,新疆广播电视在对中亚传播中还没有将这些优势都发挥出来,对中亚传播的影响力还十分有限。

不足

新疆广播电视对中亚传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在传播观念上,仍然沿用传统的宣传思维定势。由于受政治、传播体制等方面的制约,新疆媒介对中亚的传播宣传味过重,主要表现为: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喜欢生硬地讲解和阐述说明,把一些大道理强加于人,“自我为中心”的报道方针在对外报道中就转化为“正面报道为主”的原则,具体体现在宣传政府形象、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忽视对国外受众的心理需求、思维习惯和接受特点的分析研究。

2.在传播内容上,着重传达“事实议程”,而“价值议程”的输出则明显不足。多年来新疆媒介在对外传播内容中更多的是宣传新疆的地域特点、民族风情、资源优势等生活表层的东西,“缺乏对事实信息的深刻挖掘,片面理解文化传统,着重表现过去时的新疆文化。结果是,一提起新疆,人们的头脑中就是一张“老照片”:雪山沙漠,骆驼毡房,瓜果飘香;一说起新疆少数民族就是“热情好客,能歌善舞”①,而新疆社会经济、文化、民族心理所发生变革的深层原因及本质意义输出不足,“新疆对中亚传播的符号被极大地地理化、民族化,风情民俗占据对中亚传播符号容量的空间过大,强调追逐差异化的地理表达,长时期单一文化元素选择造成新疆对中亚传播地理文化上的拟态,虚幻为单一的印象,缺乏整体性的解构”②。

3.在传播方式上,相对比较单调,缺乏符合中亚受众接受习惯的国际话语表达。中国媒体习惯于“以我为主”的表达方式,在传播活动中缺乏有针对性的、符合对象国本土语言表达的方式,忽视受众的国别、文化背景、语言等差异,采用千篇一律的说教式的口吻,报道口径、信源、报道方式高度一致,让受众明显感到政治宣传的目的。

4.传播时效性差。自治区内一些热点问题和重大突发性事件发生时,对外报道往往不能及时跟进,其结果是,西方一些媒体铺天盖地的不实报道就满足了中亚各国受众的猎奇心理,并且由于首因效应,虽然后来不断澄清谣言,还原事实,还是很难改变一些人的固定成见,从而丧失了对外报道的主动权。

策略

1.遵循传播规律。在传播日益国际化的今天,对外传播越来越侧重于客观、公正、平衡、平等,我们应该借鉴与吸收世界先进的传播理念,适当弱化宣传观,强化传播观,学会与国外受众“沟通”和“对话”,而不是单向宣传。注重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主动出击,第一时间发布消息,抢占制高点,切实有效地引导国际舆论,避免将本应主动的对外传播搞成“对外澄清”的被动局面。

2.在传播内容上将中国传统文化和新疆民族文化融合起来,进一步提炼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价值观。长期以来,我国对外传播主要集中在器物工艺层面,较少涉及中国文化价值的核心内容,“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精髓和文明传统不仅是中国社会良性健康稳步前行的推动力,也是对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资源”③。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精神遗产以及当代文化大师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总结和整理,并将这些思想成果整合成新文化成果来对中亚传播,使中亚社会认识到中国文化不是持“中国威胁论”的人士宣扬的那种冲突性文化,而是一种有深刻历史感和人类文明互动的历史文化,是一种以“和合”为中心的,具有书画、琴韵、茶艺等艺术性很强的精神文化,一种怀有“天下”观念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同时,将当代新疆各民族在建设新疆、构建新疆现代文化中产生的优秀文化产品推介到中亚各国,给中国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通过文化传播,建构“和平中国”和“文明中国”的形象。

3.树立全球化语境下的中亚传播受众观,有针对性地进行传播。中亚受众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旅居在中亚的华人;(2)喜爱中国文化,渴望了解中国特别是新疆发展变化的中亚友人;(3)希望通过各种媒介信息寻找市场和商机的中亚商人;(4)随心所欲选择媒介信息的一般受众。新疆媒介应该根据不同受众的特点,用生活化的叙事、讲故事的方式,以他们能听得懂、看得明白的传播符号,有选择性地制作、传播他们所需要的信息。

4.打造“丝路新新疆”核心品牌,扩大新疆对中亚传播的影响力。“‘新新疆即是21世纪新疆对外传播的品牌。这是一个与丝路厚重历史联系,立足于现实及未来新疆发展变化的品牌;是逐渐消化受众地理界域认知的‘新疆,取而代之以文化层面认知的‘新新疆,是一个具有物质层面支撑,更强调精神层面认同的文化形象品牌。‘丝路新新疆是新疆社会良性运行与发展实态的反映,是新疆在对外传播活动过程中与信息收受主体之间互动的结果”④。在对中亚传播建构“新疆形象”时,要集中反映新疆“包容、开放、发展”的特性,充分展示新疆社会的“现代化”意义,打造新疆“文化走出去”的核心品牌。

(本文系新疆财经大学2013年科研基金项目“新疆广播电视对中亚传播发展战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013年XYB027)

「注释」

①罗彬:《跨文化视域下新疆对中亚传播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新闻爱好者》,2013年第8期。

②武鸿鸣:《中国西部对外传播的价值构建》,《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24期。

③冯春梅:《弘扬中华文化构建国家形象》,《现代广告》2007年12月。

④刘红:《新疆对外传播影响力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亚媒介广播电视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一带一路
“上海合作组织与中亚形势”暨第十八届全国中亚问题研讨会举行
论媒介批评的层面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