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都阳美的百年探索

2015-04-02 03:27南方
中华手工 2014年12期
关键词:翡翠玉雕玉器

南方

不产玉,却是﹁玉都﹂。位置偏僻,却是全国最大的专业玉器市场。阳美,这座百年玉都很不一般。

玉不在高,有翠就行。翠不在深,有水则灵。斯是福瓜,惟吾摆弄。把件几点绿,镯子半油青。谈笑有红翡,往来白底青。可以喝喝茶,颂颂经。无觥筹之乱耳,无数钱之劳形。南阳石佛寺,揭阳阳美村。孔子云:何乐之有?

这首仿自刘禹锡《陋室铭》的《翡翠铭》打油气息浓重,却点出了中国两个最大的专业玉器市场——石佛寺和阳美村。这两个玉器市场,一北一南,一低端一高端。阳美,正是高端的那个:全世界华人手中的高档翡翠,近八成来自阳美。

令人惊讶的是,阳美不过是粤东小城边的村子,既不产翡翠玉石,交通也不便利,更不是传统批发贸易市场,那么它的“中国玉都”、“亚洲玉都”之名是如何来的?从清朝末年开始琢玉不过百年,阳美又是如何成为全国最大的翡翠精品雕刻示范基地的?

带着重重疑问,我们决定前往阳美一探。

所见所闻所叹

从揭阳市到阳美村不过几公里,很快到达。“村口”是一个大大的红色牌坊,中间写着“阳美玉都”四个大字,两边分别写着是“吉祥”和“如意”。牌坊里面,是清一色的瓷砖房,密密麻麻的防盗网,笔直的柏油路,和广州某个偏僻的街道社区没有区别。唯独随处可见的玉器、珠宝招牌,宣告着它的与众不同。

信步走进一家小店,室内灯光被拧到最亮,一个年轻人正在凝神雕刻,在他手中,一块石头在自来水冲洗和螺机的打磨下,白色粉浆如柱泻下,石头里闪出了葱绿的色块。年轻人自言自语:“虽然不是顶级货,也能卖几万块。”

对于我们的到来,店主并不热情,连招呼都懒得打,一连走了好几家店都是如此。想起云南瑞丽的“热情”,倒觉得这种淡漠不错。和瑞丽的翡翠一样,这里的翡翠也来自缅甸。不同的是,阳美的翡翠都非常贵,纵然也有几千元的普通品,大多都是几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元的高端货。在这里,也看不到其他玉器市场那样人声鼎沸、讨价还价的场面。

见我们惊讶,店主淡淡说道:“我们做的是‘行家生意。”言下之意:不需要。且“翡翠盘货急不得,一切慢慢来。”偶尔来几个闲聊者,聊着聊着,几百万的买卖就成了。

这个不产玉的村庄,是怎么和玉扯上关系的?目光投向潮汕平原,揭阳可谓全国最地少人稠的区域之一,迫使他们不得不走出去讨生活。清朝末年,有几个阳美村村民在农闲中开始做玉器加工买卖,虽然赚不了大钱,总算可以养活家人,就这样,玉器生意开始在村中蔓延,即使“文革”期间也不曾中断。

即便如此,玉器在阳美也一直是小打小闹。阳美翡翠玉雕真正声名鹊起,是在2005年。这一年,揭阳市阳美村被亚洲珠宝联合会授予“亚洲玉都”称号,紧接着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玉都”称号。这是中国玉器界的最高荣誉,让业内无比惊讶,北京、扬州、上海、苏州都没发声,阳美玉雕不过百年,“玉都”的底气从何而来?

A级的诚信与坚守

在缅甸,阳美村可谓闻名遐迩:每年三月、七月、十月,缅甸政府都会组织三场翡翠原石拍卖会,这三场拍卖会,阳美人至少会包五架飞机赶来;这个村落垄断缅甸出产的70%以上中高档翡翠原料20余年。

“我们一直是缅甸公盘会(玉石毛料交易会)中高档翡翠原石的最大买家。”夏奕海道,“现在的比重应该有80%。”夏奕海是阳美村村支部书记、阳美集团董事长,还是揭阳珠宝玉器商会会长。对于阳美的发展状况,他无疑最有发言权。

之所以能占据如此分量,在于阳美人的团结。上世纪80年代初,中缅边境恢复贸易,云南腾冲交易翡翠玉石的最早一批商人中出现了几个嗅觉灵敏的阳美人。比起香港玉器老板的财大气粗,阳美人实在太穷。“没钱,那就凑分子吧。”阳美人以“每个人贷款几万元、十几个人合股集资”的方式买石头,没想到竟然赢得腾冲的“战场”。1990年,缅甸城府开放翡翠玉石市场,阳美人又第一个冲进仰光,同样的办法“占据”缅甸。

有了好的原料,阳美玉器迅速发展。很快,阳美的玉雕生意越做越大,逐渐从家庭作坊发展为小公司、大企业。直到2002年,阳美举办了第一届中国(揭阳)国际玉器节。此后,连续十几年的锲而不舍,足足办了13届,对于宣传阳美品牌、提升产业环境不可小觑。如今玉器节已是国内高规格的玉文化产业交流平台,每届吸引十万人次商家游客前来“淘玉”。可以说,阳美能拿下“玉都”这一称号,玉器节功不可没。

真正让阳美人骄傲的,却不只是这些,而是“我们这里只有A货。”

为什么只卖A货?这源于二十几年前,中国翡翠市场人工处理的B货和C货泛滥。相对黄金来说,玉的标准显得含糊而笼统,只简单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国内的玉石认证水分又深,常有一个玉坠从几万元砍到几千元的情况。

“这种情况在阳美绝无可能,说多少,就是多少。”夏奕海很是自信,“我们能成为玉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诚信。”作为一心打造高端翡翠的阳美,上世纪90年代就提出了“金信工程”,规定阳美市场只准卖纯天然的A货翡翠,重新树立翡翠高贵品质。

诚信的效果是明显的,阳美很快有了响当当的信用品牌,许多客商远道而来和阳美人做生意。阳美村有上百间翡翠小店,每间店陈列的翡翠都不多,却个个精品,块块A货,随便一家店的货品总价值都不下千万元。不仅如此,在阳美,价值几十万元的翡翠,顾客都可以拿到店外对着阳光细细查看。

琢玉,以开放的姿态

玉不琢不成器,尽管全村3000多人几乎全部从事玉器生产和贸易,但最受尊重的,还是玉雕师傅。

在阳美,玉雕师被称为“玉医”,他们每一刀落下都会“去瑕显瑜”,让不完美接近完美。村子里至今流传着阳美翡翠玉雕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林潮明“点石成金”的故事。多年前,林潮明从玉商的废弃堆里找到一块玉料,虽贵重,却掺杂着裂纹,还有不少杂质。他以极低的价格拿下,雕琢成一块祥凤玉坠,裂纹和杂质巧妙地藏在凤翅、凤尾中,化拙为巧,最后竟卖了上百万元。

“阳美玉雕的独特之处,就是‘以形定物,既不浪费材料,又能顺其自然。”揭阳玉雕大师张炳光如此总结,“我们还讲究玉的调水,每个玉的水头不同,我们都会针对性地去雕刻,把水种调出来,然后再考虑图案。”

阳美的翡翠雕琢技艺,得益于潮汕地区保存完好的民俗文化。这里拥有数百年历史的潮绣、剪纸、木雕、石雕等工艺,阳美人走南闯北做生意,也将南北玉雕的技艺学了回来,与本地传统工艺加以糅合,创造出“精、奇、巧、特”的独特风格。

“在上世纪80年代,阳美就打破家族传承模式,外传内引,公开交流玉雕技艺。”阳美翡翠玉雕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洪荣辉非常支持开放,“只有开放技艺,集中更多人的智慧,才能做得更好。”

作为老洪祥珠宝的“掌门人”,也是阳美对外招商最早、最多的人,洪荣辉最喜欢的身份还是玉都职业技术学校的校长。为培养玉器产业后备军,2002年,他出资千万元创办了这所学校。“这十几年,至少有1000多个孩子从这里走出来,成了玉雕人才。”

近年来,随着网购的普及,阳美人也看到了网络的商机,经过五年的构建和调试,2013年12月25日,中国第一个专业玉器交易平台——玉都商城正式上线。网络时代,玉都商城的上线不算特别,但它却大大降低了玉业入行的门槛,不知不觉间拓宽了市场。不仅如此,2013年,阳美还新开淘宝店160多家,几乎囊括阳美所有玉雕店。2009年,阳美珠宝首饰玉器工业总产值已达208亿元。而2014年总产值已经超过300亿。

尽管如此,阳美人依然充满危机感。佛山平洲、肇庆四会、云南瑞丽和河南镇平都在做玉雕,他们勇于创新,近年有迎头赶上的趋势。而阳美玉石太高档,珍惜原材料被放在第一位,谁也不敢随意创新。除此之外,问题还有很多:阳美玉雕产业做这么大,却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知名品牌,也没有一个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除了业内人士,知道阳美的并不多;原材料仅限于缅甸,一旦缅甸政局不稳或政策变动,就十分被动;这些年来,阳美人坚守的“A货经营”也慢慢有水分渗入……

好在阳美传承人不缺,玉雕师20岁出头的非常多。100多年来,阳美玉雕无论是原料加工、设计、定做还是成品销售,靠得都是敢闯敢拼的人。“只要有人才,问题总会一个个解决。”洪荣辉信心满满。相比许多“非遗”技艺的叹息悲鸣,阳美人的勇于面对,如此难能可贵。

猜你喜欢
翡翠玉雕玉器
翡翠湖
传统的玉雕与玉雕的传统
明中期的玉器研究
探究玉器的鉴赏与收藏之间的关系
一只翡翠手镯
浅析玉器的收藏及保养
璀璨玉雕 美在装饰
厚德载物——中国古代玉器展(上)
游翡翠湾
玉雕创意设计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