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新品种泰花8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5-04-02 14:19王书勤谢吉先韩桂琴
江苏农业科学 2014年12期
关键词:特征特性高产栽培

王书勤 谢吉先 韩桂琴

摘要:花生新品种泰花8号具有株型紧凑、结荚集中、抗逆性强、高产优质、食味好、适应性广等特点。根据泰花8号的特征特性,研究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及肥料用量对泰花8号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泰花8号在沙土、高沙土地区种植,适宜密度为35 000穴/hm2,肥料用量为N ∶[KG-3]2O5 ∶[KG-3]K2O(5 ∶[KG-3]5 ∶[KG-3]5)复合肥450~600 kg/hm2,同时配以750~25 kg/hm2尿素作基肥;中后期视苗情进行人工化学防控,并及时做好叶斑病、蛴螬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关键词:泰花8号;特征特性;高产栽培

中图分类号: S565204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002-302(204)2-034-03

花生新品种泰花8号,原名93-80,由泰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993年用泰花号(泰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作母本、中87-77(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作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202年通过国家花生品种鉴定并申请国家品种权保护。泰花8号植株直立、株型紧凑、结荚集中、抗逆性强、抗病性中等,适宜在全国长江流域片的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四川、河南等地的沙土、沙壤土田块种植。为探讨泰华8号在通扬沙土、高沙土地区生态条件下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泰花8号不同密度和不同肥料用量的试验研究,旨为泰花8号的高产栽培提供依据。

材料与方法

试验材料

试验用泰花8号花生种子由泰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各项栽培管理措施均按高产要求进行。

2试验设计

2密度试验采用花生大面积生产中的垄作覆膜双行栽培方式进行密度试验,垄距(72 cm)固定,通过穴距调节密度。共设7个处理:穴距为250 cm,折 000穴/hm2(M处理);穴距为227 cm,折22 370穴/hm2(M2处理);穴距为208 cm,折33 500穴/hm2(M3处理);穴距为92 cm,折44 600穴/hm2(M4处理);穴距为79 cm,折 55 00穴/hm2(M5处理);穴距为67 cm,折 66 200穴/hm2(M6处理);穴距为56 cm,折78 050穴/hm2(M7处理)。每小区4垄,垄宽072 m,垄长50 m,小区面积44 m2,每穴播3粒留2苗,3次重复。

22肥料试验试验所用肥料为高效复合肥(N ∶[KG-3]2O5 ∶[KG-3]K2O=5 ∶[KG-3]5 ∶[KG-3]5)和尿素,肥料全部于耕翻后起垄前作基肥,在花生整个生长期间不再追肥。试验共设9个处理:复合肥4500 kg/hm2尿素750 kg/hm2(F处理);复合肥6000 kg/hm2尿素750 kg/hm2(F2处理);复合肥7500 kg/hm2尿素750 kg/hm2(F3处理);复合肥9000 kg/hm2尿素750 kg/hm2(F4处理);复合肥 6000 kg/hm2尿素25 kg/hm2(F5处理);复合肥7500 kg/hm2和尿素25 kg/hm2(F6处理);复合肥 9000 kg/hm2 尿素25 kg/hm2(F7处理);复合肥 6000 kg/hm2(F8);不施肥(F9处理)。垄作栽培,播种密度54 320穴/hm2。每小区4垄,垄宽075 m,垄长45 m,小区面积35 m2,每垄播2行,每穴播3粒留2苗,穴距08 m,3次重复。

3试验管理

试验地设在泰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内,前茬为荞麦后冬闲,土质沙壤,肥力中等均匀,地势平坦,排灌良好,冬季耕翻冻垡。

密度试验于4月3日施腐熟牛粪22 500 kg/hm2后用拖拉机旋耕,4月6日整地,4月0日施肥,用639 kg/hm2高效复合肥765 kg/hm2尿素一次性作基肥,花生整个生长期间不再追肥。4月3日人工起垄,4月22日用960 g/L异丙甲草胺乳油 500 mL/hm2兑水50 kg/hm2喷雾除草后覆膜。4月23日,种仁用600 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450 mL/hm2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50 mL/hm2水4 500 mL/hm2均匀拌后晾干即破膜播种。出苗后清沟理墒。5月7日清棵、补种。在花生整个生长期间的5月20日、6月25日、8月3日共人工除草3次。5月24日用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 225 g/hm2 兑水 50 kg/hm2 喷雾防蚜虫、飞虱。6月3日全田灌水抗旱。7月5日用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600 g/hm2兑水750 kg/hm2喷雾进行适当化控。7月3日用 8 000 IU/mg 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900 g/hm2防治田菜夜蛾、造桥虫等。后期不防治地下害虫。花生成熟后分别收获。

肥料试验于4月0日进行机械起垄。4月25日按小区逐个施肥,并轻耙盖肥。4月26日各处理种子统一用 600 g/L 吡虫啉悬浮种衣剂450 mL/hm2450 mL/hm2 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拌种晾干后进行播种。全生育期不进行人工灌溉,地中无积水。未防虫也未防病,在花生整个生长期内共人工除草3次,未进行化学调控。花生成熟后及时收获。

[BT3]2结果与分析

2主要特征特性

2形态特征植株直立,株型紧凑,主茎高323~404 cm,侧枝长345~430 cm,总分枝数7~8条,有效分枝数 53~65条,连续开花,花量中等,结荚集中,成熟期较早。荚果普通形,中等偏大,果嘴不明显;果数560~640个/kg,果仁数 060~ 30粒/kg。百果质量286~2234 g,百仁质量903~943 g,出仁率766%~778%。籽仁中等偏大,长椭圆形,种皮粉红色,光滑,有光泽,无油斑,无裂纹。

22生物学特性幼苗期长势较强,中期长势稳健,后期不早衰,全生育期生长整齐,叶色绿。早熟:夏播生育期 3~20 d,春播生育期25~3 d。高产:一般产荚果 4 500~5 250 kg/hm2,小面积高产田产荚果已突破 6 000 kg/hm2。优质:蛋白含量为2644%,粗脂肪含量为533%,口感细腻,食味好,可作为鲜食及油用品种利用。种子休眠性、耐湿性强,抗旱性较强,抗倒性中等。中抗叶斑病,抗锈病,高感青枯病。

适应性较强,稳产性能良好,适宜全国长江流域片的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四川、河南等地的沙土、沙壤土田块种植。

22不同密度的产量及表现[3]

22产量结果各处理产量在3 86070~4 78950 kg/hm2之间,极差为92880 kg/hm2;以M3处理产量最高,为 4 78950 kg/hm2;其次为M2处理,产量为4 59630 kg/hm2;M7处理产量最低,为3 86070 kg/hm2(表)。[FL)]

[FK(W23][HT6H][Z]表不同密度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HTSS][STBZ]

[H5][BG(!][BHDFG3,WK52,WK02,WK52。8W]处理产量(kg/hm2)株高(cm)侧枝长(cm)总分枝数(个/株)有效分枝数(个/株)有效果数(个/株)饱果数(个/株)百果质量(g)百仁质量(g)

[FL(2K2]由表还可以看出,M3处理产量与M2处理差异不显著,与M处理差异显著,与其他处理差异极显著;M2处理产量与M处理差异不显著,与M4处理差异显著,与M5、M6、M7处理差异极显著;M处理产量与M4处理、M5处理差异不显著,与M6处理差异显著,与M7处理差异极显著;M4处理产量与M5处理、M6处理差异不显著,与M7处理间产量差异极显著;M5处理产量与M6处理差异不显著,与M7处理间产量差异显[H2mm]著;M6处理产量与M7处理差异不显著。

以上结果表明,该品种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到达M3处理水平,即穴距为208 cm时产量最高;随后密度再增加,产量反而有所下降。

222其他性状由表可以看出,各处理株高变幅在 362~429 cm 之间,极差67 cm;总分枝数变幅 80~94个/株,有效分枝数介于62~76个/株,可见[H]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表现为增加的趋势,单株总分枝数和有效分枝数依次递减。单株结荚数变幅在20~42个/株之间,极差22个/株;饱果数变幅在74~06个/株之间,极差32个/株,可见单株有效果数和饱果数随密度[H]的增加而减少。

23不同肥料配比的产量及性状表现

23产量结果由表2可以看出,各处理产量变幅在2 48895~4 6895 kg/hm2之间,极差为2 3000 kg/hm2,其中以F2处理的产量最高,为4 6895 kg/hm2,F9处理的产量最低,为2 48895 kg/hm2。

经方差分析可知,区组间F值为0,远小于F00,表明区组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处理间F值为3430,远大于F00,表明各处理间产量差异极显著。

由表2还可以看出,F2处理产量与F处理、F5处理差异不显著,与F3处理差异显著,与其他各处理差异极显著;F处理产量与F5处理、F3处理差异不显著,与F6处理、F8处理差异显著,与F4处理、F7处理、F9处理差异极显著;F5处理产量与F3处理、F6处理、F8处理差异不显著,与F4处理、F7处理差异显著,与F9处理差异极显著;F3处理与F6处理、F8处理、F4处理、F7处理差异不显著,与F9处理差异极显著;F6处理、F8处理、F4处理、F7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均与F9处理差异极显著。[FL)]

[FK(W3][HT6H][Z]表2不同肥料配比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HTSS][STBZ]

[H5][BG(!][BHDFG3,WK52,WK02,WK52。8W]处理产量(kg/hm2)株高(cm)侧枝长(cm)总分枝(条/株)有效分枝(条/株)有效果数(个/株)饱果数(个/株)百果质量(g)百仁质量(g)

2时产量达最高,其次是用尿素750 kg/hm2复合肥4500 kg/hm2处理,说明该品种对复合肥的需求量不能超过6000 kg/hm2。

232其他性状由表2还可以看出,在本试验所用肥料用量范围内,不管是增施750 kg/hm2尿素还是增施 25 kg/hm2 尿素,株高、侧枝长、总分枝数、有效分枝数大部分随着复合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单株结果数也在一定范围内有增加的趋势。此外,在增施750 kg/hm2尿素情况下,百果质量、百仁质量均随复合肥用量增加而减小;增施 25 kg/hm2 尿素的情况下,百果质量、百仁质量均随着复合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有效果数、饱果数均以处理2最高。

3结论

花生种质资源、育种技术、新品种选育等工作是我国花生科技攻关的重点。江苏省是我国花生主产区之一,单产和总产都位居全国前列[2],江苏省花生品种在植株性状、荚果籽仁性状及产量相关性状方面的综合表现较为突出[3-5]。泰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多年来致力于花生新品种的培育,先后培育的泰花系列花生品种各具特色[6-]。本试验对泰花8号的密度及肥料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泰花8号在泰兴地区生态条件下种植,适宜密度以35 000穴/hm2为佳,每穴2株苗;肥料用量为N ∶[KG-3]2O5 ∶[KG-3]K2O=5 ∶[KG-3]5 ∶[KG-3]5的高效复合肥450~600 kg/hm2,同时配以750~25 kg/hm2尿素作基肥,其产量和性状表现较佳;同时,根据田间苗情及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进行防控。

[HS2][HT85H]参考文献:[HT8SS][H85mm]

[ZK(#]禹山林 加强花生科技创新,推动花生科技产业发展[C] 青岛:第五届全国花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3-7

[2]陈志德,俞春涛,谢吉先,等 江苏省花生生产的特点和发展对策 江苏农业科学,200(5):30-3

[3]王晓军,孙东雷,王宗标,等 江苏省花生地方品种农艺性状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203,4(9):77-80

[4]刘永惠,焦庆清,谢吉先,等 不同地区花生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鉴定与评价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27():34-38

[5]沈一,刘永惠,陈志德 人工老化对花生种子营养成分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203,4(0):79-8

[6]唐伟,丁磊,谢吉先,等 播期对花生新品种泰花3号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学通报,2005,(2):2,27

[7]谢吉先,王书勤,丁国祥,等 泰花4号花生生产技术规程 江苏农业科学,203,4(3):55-56

[8]谢吉先,季益芳,王书勤,等 花生新品种——泰花5号及高产技术 中国农业信息,2005():28

[9]谢吉先,王书勤,孟春兰,等 花生新品种泰花6号的选育 江苏农业科学,2009(3):04-05[ZK)]

[0][ZK(#]王书勤,谢吉先,刘荣甫,等 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泰花7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花生学报,2009,38(4):46-47

谢吉先,王书勤,陈志德,等 花生新品种——泰花7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2,28():57-60

猜你喜欢
特征特性高产栽培
玉米杂交种金富36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
甘薯新品种徐紫薯1号的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丰农啤1号大麦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