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永昌/四川省农业厅
加快转方式突出调结构
着力推进四川省现代农业发展提质增效
任永昌/四川省农业厅
1)主要农产品生产供给充裕。全省粮食总产达到337.5亿kg,保持稳定。油菜籽产量230.9万t,连续13年创历史新高;蔬菜产量4 067万t,增长4.0%;水果产量758.8万t,增长5.6%;茶叶产量23.2万t,增长5.7%。肉、蛋、奶产量分别增长2%、3%、2%,生猪、水禽、兔、蜂群产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水产品产量达到132.6万t,增长6.0%。
2)现代农业建设深入推进。60个现代农业重点县、40个现代畜牧业重点县、7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万亩亿元示范区达到1 000个,粮经复合产业基地达到42.67万hm2。创建部、省级畜禽养殖示范场130个,畜禽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场(小区)发展到21 034个,生猪适度规模养殖面达到67%。新增水产示范基地55个、健康养殖示范场30个,池塘标准化改造面积2 333.33 hm2。
3)农机装备和农业科技支撑进一步增强。农机总动力达到4 100万kW,增长4.1%;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提高5个百分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达71.8%,主要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5%和85%以上,杂交水稻供种保障能力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各类种畜禽场发展到1 040个,新改建水产原良种场8个,鱼苗生产能力超过200亿尾。
4)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物防疫稳定向好。2014年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及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全省21个市级和21个县级检测机构通过“双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5 277个、新增1 150个,居全国第2位。种植业产品、畜禽产品和水产品质量监测合格率分别达到99.2%、99.9%和99.9%。春、秋季强制免疫畜禽群体密度达到95%以上,口蹄疫等4种重大动物疫病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83.8%,均超过农业部规定标准。
6)农产品初加工和休闲农业成效显著。休闲农业综合经营收入750亿元,带动900万农民就业,产业规模居全国首位。新建1 000个休闲农业景区,省厅认定示范休闲农庄100个。累计建成农产品初加工设施7 500座,每年储藏、保鲜、烘干能力190万t。
7)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四川省农业厅牵头的农村改革事项全面完成,制定了《关于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专项改革方案》《四川省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专项方案》《关于进一步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有160个县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55个省级试点县已基本完成。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98.82万hm2,占承包耕地的25.4%。在全国率先试行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9个试点县获得贷款3亿多元。43 790个村完成集体资产清理,集体资产总额378.49亿元。
8)农业资源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174个农业县完成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布局9 385个点开展长期定位监测,在5个县启动综合防控试点。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平稳有效实施,连续4年获全国绩效考评优秀等次,完成退牧还草工程61.33万hm2、建植人工草地31.09万hm2,草原植被综合覆盖度达到84%,全年无重大草原火灾发生。春季禁渔制度有效落实,新增国家和省级鱼类保护区各1个,增殖放流1.17亿尾。新建农村沼气池16.65万口、沼气工程473处。户用沼气CDM项目获全球能源基金会颁发的“中国区全球能源奖”,这是我国农业领域首次获得该奖。
1)要更加注重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保持粮食主产省地位。四川作为粮食主产省,必须坚持省内自求平衡,稳产量、提产能。要打造一批粮食生产“功能区”,根据区域优势、技术条件和增产潜力等因素,抓好90个粮食生产重点县生产能力建设,确保到2020年全省粮食生产能力达到400亿kg以上。要建设一批粮食生产“示范区”,以绿色增产模式攻关为抓手,以农机作业为保障,以扶持政策作支撑,选择粮食产量2.5亿kg以上的重点县提质扩面,示范打造一批旱涝保收的稳产区、先进技术的应用区、创新机制的先行区、绿色增产模式的示范区。要培育一批适度规模经营“专业队”,以适度规模经营为方向,扶持一批种粮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积极推广全程(环节)托管、土地股份合作、职业经理人等运行模式,到2020年全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达到66.67万hm2以上。
2)要更加注重适应市场需求和资源条件,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要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围绕培育大产业,统筹谋划农牧渔产业发展。推进“内部优化”向“内外联动”转变,大力延伸产业链条。到2020年,畜牧业和渔业产值占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种植业要继续抓好蔬菜、水稻、茶叶、马铃薯、水果、油菜、中药材等优势产业,发展饲用玉米、人工种草,优化粮经饲结构。到2020年,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畜牧业要保持“川猪”优势,大力发展牛羊兔等草食牲畜和家禽。到2020年,牛羊兔和家禽的产值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改变“一猪独大”状况。水产业要因地制宜发展池塘健康养殖、水库生态养殖、稻田综合种养殖,大力发展名优水产品养殖、特色优势水产品养殖。要着力调整优化品种、品质结构,推进“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瞄准市场需求,尊重消费者选择,大力推广优质专用品种,发展品牌农业、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名特优新农产品,满足人们吃得平衡、安全和健康的新要求。到2020年,水稻、蔬菜、水果、茶叶优质产品的比重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深入实施畜禽和水产良种工程,完善原种场、扩繁场、商品场配套的三级良种繁育体系,夯实品种、品质优化基础。继续打造川西20.00万hm2茶叶产业带、龙门山脉6.67万hm2红心猕猴桃产业带、成都平原40.00万hm2稻菜轮作产业带和长江上游26.67万hm2晚熟柑橘集中发展区、川中6.67万hm2柠檬集中发展区。畜牧业要发展壮大四川盆地优质生猪、盆周山区优质肉牛羊、川西优质奶牛、川中优质禽兔等优势主产区。水产业要加快建设四川盆地优势特色及观赏鱼类养殖区、盆周山区冷水性亚冷水性鱼类养殖区、攀西地区热水性冷水性鱼类养殖区和苗种早繁基地。要着力拓展农业功能,树立现代大农业观,发展休闲农业等新型业态,提升农业的生态价值、休闲价值和文化价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到2020年,休闲农业综合经营收入达到2 000亿元、增长1.7倍,带动2 000万农民就业增收。
3)要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舌尖上的安全”。要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抓好生产过程质量安全管理。要强化监管,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监管体系、监测评估体系和监管机制,完善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加强日常执法与集中整治。积极与食药部门配合,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从农田到餐桌全程控制。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和畜禽屠宰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
4)要更加注重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让更多“川字号”农产品走出去。在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同时,用好全国农交会等现有平台,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等新型平台,开拓“川字号”农产品市场。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搭建农业“走出去”平台,培育一批“走出去”农业企业。坚持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战略和大企业支撑大品牌策略,到2020年重点优势特色产业都有3~5家大企业或企业集团作为排头兵,合力打造大品牌、经营大品牌,依靠品牌占领市场。
5)要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经营方式创新,增强农业发展活力。要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选育高产稳产、优质高效新品种,推进农机农艺融合、种养结合,深化“四新”示范和“六良”集成推广。到2020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达到7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分别提高3个百分点。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近3年年均增长20%左右。要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推进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规模经营效益。到2020年,土地流转面积达到耕地面积的1/3,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流转面积的50%以上。要着力提高农产品加工流通效率,加强农产品储藏、保鲜、加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产地市场体系建设,强化农业信息化建设,引领农业品牌打造与产业升级。
她以为她可以控制的,可是爱情哪由得了控制。她明明讨厌这样的来者不拒,可又明明喜欢死了他的手指他的唇舌他的气息。
6)要更加注重资源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要加强农业资源保护与建设,重点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集约节约用地制度,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将草原保护建设列入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水产资源养护和水域生态建设。要大力发展种养循环农业,推广“高效种植业—生态养殖业—沼气工程—有机肥料”等模式,建设一批种养循环农业示范区,带动全省农牧业高效循环发展。要强化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加大治土治水力度,适当降低农地开发利用强度,严格控药、控肥、控添加剂,推广节本增效、生态友好技术,净化、修复产地环境。到2020年,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农村沼气普及率达到70%。
1)扎实推进农村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一要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60个重点县要基本完成,其余县要全面启动,全省完成率达到75%以上。二要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加快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三要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出台《关于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意见》《四川省农民合作社参与财政支农项目资金申报和实施管理暂行办法》,扶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加快发展。深入推进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和家庭农场示范场建设,新增省级示范社300家、示范场200家。四要抓好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试点,选择10个县开展试点,为全面推进探路。五要探索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有效途径。扩大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试点,利用金融资本发展产业增收。引导农民同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股份合作经济,利用资产经营增收。推动财政支农项目资金形成资产转交农民合作社持有,并将资产严格按合作社成员数平均量化到每个成员,通过合作社经营盈余分配增收。
2)加快推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一要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继续优化区域布局,推进间套种植,增种马铃薯、大豆、高粱,确保全年粮食面积稳定在646.67万hm2以上。二要扶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推进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改革试点,加大财政对规模化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力争全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达到26.67万hm2以上。三要深入开展高产高效创建。继续推进整建制高产高效创建,集成高产高效模式,大力推进“四新”示范和“六良”配套,搞好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建设700个部省级示范片,带动全省粮食单产提高45 kg/hm2以上。四要抓好农业防灾减灾。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切实做好检疫性有害生物阻截和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重点抓好60个重点测报站、60个现代植保示范县建设,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达到400万hm2以上,覆盖率超过30%。
3)分层推动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重点县建设,带动优势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一要抓好现代农业重点县和省级示范市县建设。第二批60个现代农业重点县要完成建设任务,力争省政府认定授牌。广安等3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市及金堂等5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县要不断提升整体发展质量和效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二要抓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成都、南充等7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大力整合各方资源,确保在建设成效和示范带动上取得新突破。蓬溪县等6个新获得认定的示范区,要严格按农业部的要求,尽快启动实施。三要抓好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按照高标准综合配套的要求,新建和改造提升200个“万亩亿元示范区”,建设粮经复合产业基地24万hm2。认真落实川办发〔2014〕93号文件精神,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2015年将认定一批万亩亿元示范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四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现代农业(畜牧、水产)示范基地,要与休闲农业共同谋划、融合发展,推进产业基地“景区化”建设,打造认定一批休闲农庄、休闲牧场和休闲渔庄。五要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这是农业部门的职责,要作为常态化工作,有无项目都要抓,对接相关扶持政策,做好服务工作。有初加工项目的22个县,要落实财政配套政策,扩大项目覆盖面和受益面,提高农产品贮藏、保鲜、烘干、包装等初加工水平。
4)继续推动畜牧业发展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现代畜牧经济强省。坚持把现代畜牧业作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大力推进畜牧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转型升级,肉、蛋、奶产量分别增长2%、2%和1%。一要着力推进畜牧业结构优化升级。继续实施新增优质生猪生产能力工程,建成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实施“牛羊富民工程”,突出“农牧结合、种养循环”,大力发展牛羊兔等草食牲畜和家禽,力争在改变“一猪独大”上取得突破。深入实施畜禽良种工程,打造一批优质畜禽良种场,加快更新换代,提高畜禽个体生产能力。二要抓好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和深化试点市建设。全面完成第二轮40个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建设任务,力争省政府认定授牌。资阳等4个深化试点市,要继续在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服务社会化和生态建设上下功夫,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三要加快构建新型畜牧生产经营体系。集中培育和引进一批销售收入排位靠前、利益联结机制完善的重点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发展种畜禽场、饲料生产、精深加工、现代物流营销,推动产业一体化发展。要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适度规模养殖农户”发展模式,引导龙头企业同养殖农户形成紧密利益联结,带动农民发展现代畜牧业、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四要深入开展畜禽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创建活动。支持一批畜禽养殖场(小区)进行标准化改造升级,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1.5亿元以上,推进国家基础母牛扩群增量和省级肉牛(肉羊)生产基地县建设。2015年,全省生猪适度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0%以上。五要推进现代草原畜牧业发展。积极推进牧区草原畜牧业发展转型试点示范,推广良种良法,加强牲畜棚圈、标准化草场、打贮草基地建设,带动牧区草原畜牧业发展转型升级。实施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促进农区草地畜牧业加快发展。
5)加快健全现代水产业产业体系,增强水产业保供增收能力。突出抓好水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36万t。一要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充分利用宜渔资源,大力发展池塘健康养殖、水库生态养殖、稻田综合种养殖。深化水产示范园区、示范基地、示范村建设,促进水产养殖从点上示范向规模连片发展,做强大宗水产品优势产区和地方名优水产养殖带。二要发展水产健康养殖。大力推广优质良种、先进渔机渔具,抓好池塘标准化改造,发展节水节地设施渔业,培育以标准化为基础、适度规模为主导、“一村一品”为特色的健康养殖示范区和无公害生产基地。三要积极推进水产品加工和物流体系建设。依托水产养殖基地和生产主导区,支持一批企业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开发营养、卫生、安全和食用方便的水产加工品,促进水产品增值。引导投资主体在优势水产品集中产区和集散地建设冷链物流设施,推进“农超对接”“农批对接”,构建长期、稳定、紧密的直销机制。四要拓展渔业功能。发展先进渔机渔具制造和渔药、渔饲料业,强化产能配套。大力发展水产休闲、观赏、垂钓、餐饮等延伸产业,拓宽增收渠道。
6)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动物防疫,努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继续按照“四个最严”要求,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动物防疫工作。一要抓好监管示范县创建。88个省级监管示范县和3个整体推进市,已获得认定的要继续巩固提高,正在创建的要严格按方案实施,2015年将再考核认定一批。抓好1个市、4个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以示范县创建为抓手,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和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健全考核制度,对不达标或发现重大问题的要逗硬摘牌。二要抓好农业标准化生产。继续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加强标准推广应用,创建一批菜、果、茶和粮油标准化生产基地,新建和改扩建1 000个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小区)、30个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三要抓好品牌农业建设。深入实施品牌农业战略,支持新型主体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登记。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绿色防控和健康养殖奖补机制,推行农产品包装标识上市,鼓励设立品牌农产品专销区(柜)。全面推行农产品产地准出,配合食药部门抓好市场准入。四要抓好监管能力建设和执法监管。抓好质检体系建设,强化风险监测,搞好例行监测、专项监测、监督抽检。加快追溯体系建设,将生猪和“三品一标”农产品纳入追溯管理系统。严格兽药GMP、GSP后续监管,强化兽用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严打制售假劣农药、兽药、渔药、饲料以及非法添加等违法行为。五要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严格落实强制免疫、监测预警、消毒灭源、应急处置、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防控措施,突出抓好口蹄疫、禽流感、猪蓝耳病、猪瘟等4种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加强小反刍兽疫防控,严格实施家禽H7N9流感剔除计划,统筹做好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控。六要切实加强生猪屠宰监管。推动生猪屠宰监管职能加快接交,确保监管不断档、不脱节。强化屠宰检验检疫、无害化处理、统计监测等日常监管,继续开展生猪定点屠宰资格清理整顿,完善定点屠宰设置规划,健全畜禽屠宰行业管理机制。专项整治制售病害肉、注水肉及私屠滥宰等重点问题。
7)强化农机作业薄弱环节,推进农机化持续发展。一要改革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积极推进“两取消、一试点”改革,即取消支持推广目录,取消经销企业资质,开展先购机后申请补贴试点。完善绩效考评机制,加快购机补贴政策实施结算进度,全省农机总动力超过4 300万kW。二要完善和落实作业补贴政策。开展水稻育插秧、油菜机播机收、粮食烘干等作业补贴试点,探索建立政府购买农机社会化服务等政策。三要培育新型农机主体。大力培育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等新型主体,支持其开展农机跨区作业服务,新发展农机合作社200个。四要深入开展农机化示范县建设。建设农机化核心示范区暨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区100个,新建农机作业道3万km,机电灌溉面积稳定在133.33万hm2以上。五要加强农机安全监管。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全面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开展《四川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贯彻年活动,配合省人大开展执法检查。推进“平安农机”示范县、示范乡镇和农机安全监理示范岗位创建,强化农机安全技术检验、事故处理等基础装备建设。抓好草原防火、生猪屠宰、渔业船舶、农村能源等行业安全生产。
8)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大成果转化应用力度。一要提升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水平。四川创新团队和岗位专家,要加强与现代农业(畜牧)重点县、粮经复合产业基地建设县的协作,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解决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二要深化现代种业建设。继续推进农作物现代种业提升工程,争取国家投入10亿元,加快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推进畜禽良种工程建设,加强畜禽新品种选育推广及配套技术开发应用,加大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力度。加强水产原良种保种和品种创新,加快亲本更新。三要大力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在成都市和70个县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发挥农广校的主体作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5万人。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课堂和实训基地,推进“两新”融合、一体发展。四要深入推进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中央和省级投入2.27亿元,分层对3万基层农技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培训,培育10万户科技示范户,建设500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
9)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一要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认真实施《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33.33万hm2,并对2011~2014年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开展验收认定,并纳入“李冰杯”农业项目考核。要高度重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摆正位置,主动作为。二要切实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落实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好退牧还草和鼠虫害防治等生态工程,深化完善草原承包和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加大草原监理监测力度。三要加强渔业资源养护管理和水域生态建设。严格落实禁渔期制度,加强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湿地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积极发展增殖渔业。四要推进节水、节肥、节药农业发展。在3个县开展喷滴灌水肥一体化示范。大力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实现化学农药用量“零增长”。五要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治理。继续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控和治理修复试点示范。采用PPP模式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支持新建沼气池10万口、沼气工程400处。
10)切实担当依法治农的重任,大力推进农业综合执法。一要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建立农业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加强农业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宪法法律至上意识、权力法定意识和权责一致意识。二要推动完善地方性农业法规规章。2015年重点抓农技推广法实施办法、草种管理办法、草原承包办法等立法。三要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健全农业综合执法机构,规范执法主体,增加执法装备,完善执法程序,强化执法培训,全面高效执行农业法律法规。继续开展农业执法规范化示范县建设和部省级农业执法示范窗口创建活动。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健全农业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机制。四要着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严格遵循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落实权力清单制度,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此文为四川省农业厅党组书记、厅长任永昌在2015年全省农业工作会上的讲话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