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2015-04-02 11:13张晖
山东社会科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小康小康社会建设

张晖

(中国农业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北京 100083)

试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张晖

(中国农业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北京 100083)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形成了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战略目标,以其他三个全面为战略举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盖彰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破解“三农”难题,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善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四个全面;战略目标

从小康概念的提出到总体小康的实现,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实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对小康社会内涵认识的逐步深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路径。探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及其在四个全面中的地位和作用与现实路径,对于加速实现全面小康的历史进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提出及其科学内涵

“小康”一词最早源于《诗经》,意为“安养、休息”。在儒家经典《礼记·礼运》中,“小康”被阐述为一种社会模式,即人们理想的自给自足、衣食无忧、安居乐业、和谐相处的社会。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这一社会理想给予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构建上以重要启迪。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首次提出了“小康”的概念,“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就是小康之家”①《邓小平年谱》(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582页。。1980年12月25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经过20年的时间,使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达到小康水平”。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56页。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正式确立了这个战略目标。1983年初,邓小平考察江苏等地,提出小康生活水平的六项指标:第一,人民的吃穿用解决了;第二,住房问题解决了;第三,就业问题解决了;第四,人口不再外流了;第五,中小学教育普及了;第六,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1984年,他又提到:“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③《邓小平年谱》(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968页。

根据邓小平关于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设想,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基本实现;第二步,到20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的第二个翻番,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至此,小康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的奋斗目标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小康社会的目标指向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拓展和深化。1990年,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对小康目标做了更加详尽的阐述:“人民生活从温饱到小康,生活资料更加丰裕,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健康水平继续提高,社会服务设施不断完善。”④廖盖隆、庄浦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编年史(1949-2009),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41页。此后,经过“八五”和“九五”十年的发展,中国经济社会取得了显著发展,到2000年,我国从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将千年以来的小康理想变成了现实。

鉴于总体小康基本上还是一种低水平、不全面和发展不平衡的小康,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2页。但是,“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2页。据此进一步明确了21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2020年、建党100年和2050年新中国成立100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步入新阶段。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③《中国共产党90年学习读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56页。这一新的更高要求,是在新形势下对党的十六大目标的充实、完善和深化,进一步勾画出我国到2020年的宏伟发展蓝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前进方向。

2012年,党的十八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着眼于解决当前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大势,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并构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的目标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各项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是党对小康社会内涵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对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目标的坚持、充实和完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战略性、指导性,正在指引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推进,一步步地接近“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从实现总体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前者的升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更为全面的、完整的和发展的目标体系,不仅注重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还进一步强调在更高水平上追求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历程。根据国家统计局科研所2011年12月发布的“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201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达到80.1%,比2000年的59.6%提高20.5个百分点。

小康社会建设进展良好,到2011年,我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432美元,进入中偏上等收入国家行列,这些都为建成我国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利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④习近平:《弘扬丝路精神深化中阿合作》,人民日报2014年6月6日,第1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际上是我们实现“中国梦”,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一步”,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成功的一个门槛。从2012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不到8年时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进行时又是完成时,是否能够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不可分割的全面小康,同时也是社会全面发展进步与人的幸福指数共同提高的全面小康,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导向,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多领域协同发展、不分地域、不让一个人掉队、惠及13亿中国人的全面小康。具体而言,经济方面,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主要包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政治建设方面,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主要包括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依法治国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等;文化建设方面,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文化产业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等;社会建设方面,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主要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民身体健康等;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要包括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在于“全面”,这意味着其所覆盖的人群数量、地域以及涉及的领域都应该是全面的,同时,在实现全面小康过程中的进度也应该是全面的,不但一个不能少,一个民族也不能少,也决不能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实现各族人民共同繁荣发展。同时,要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致力于解决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部门差距和行业差距,让全体人民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在此基础上,在建党100周年时建成现代化国家,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中的地位和作用

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中国共产党在创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不断从实践出发丰富和深化对于小康社会的认识,基于对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历史特点的科学判断,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符合我国发展中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需要,符合全体中国人民的热切期待,也是解决我国当前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切实需求。如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冲刺阶段将此目标完成得更好呢?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对改革开放以来几代领导集体一以贯之地探索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基础上,形成了“四个全面”。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的时候首次提出“四个全面”,强调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①习近平:《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人民日报2014年12月15日,第1版。“四个全面”的提出,将党中央的治国思路清晰鲜明地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宣示了党中央的治国理政的全新布局。2015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论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逻辑关系:“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②习近平:《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带动全党全国共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人民日报2015年2月3日,第1版。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的灵魂,有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有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之间并不是简单并列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战略目标,决定了其对作为战略举措的其他三个全面的统帅和引领的地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其他三个全面是目标与举措辩证统一、全局与重点有机统一的关系。一方面,无论是深化改革还是依法治国亦或从严治党,实践中都会围绕目标或落实任务而开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整个国家近期要实现的战略目标,是其他三个全面近期要实现的任务,对其他三个全面具有战略统领和目标牵引作用,其他三个全面都要围绕这一目标来进行实施。缺失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就不可能有其他三个全面的实际行动,也就不可能顺利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另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是需要现实条件的,仅有目标,没有保障目标顺利实现的有力举措,其战略目标也只能是空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其他三个全面提供切实得力的支撑和保障。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三管齐下,共同推动这一奋斗目标的实现。

具体而言,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根本动力;全面依法治国,完善法律体系和法治体制,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制度基础和法治保障;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政治保证。换句话说,全面深化改革关乎社会发展的长足动力和持续活力,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发展动力与战略目标的统一;全面依法治国关乎人民幸福安康及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治理方式与战略目标的统一;全面从严治党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领导核心与战略目标的统一。这三个全面的战略举措始终服务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战略目标,并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强有力的后盾发挥作用,后盾越坚实、越得力、越有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会落实得更好,实现得更快,建设得更全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小康,是一项宏大的艰巨的系统工程,其顺利实施不但需要有引领未来的战略眼光,还要有统领全局的战略部署;不但要有协同一体的战略思维,还要有科学运筹的战略能力;不但要有攻坚克难的战略勇气,还要有确保成功的战略智慧。当前,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战略举措的扎实推进,即全面把握当前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我国发展的新要求,以全面深化改革破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深层次矛盾问题,以全面依法治国保障现代化建设有序进行,以全面从严治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以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和宏伟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发展,要立足于分析我国的现实国情和主要矛盾,抓住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从全局和总体方面进行谋划,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性、整体性、协同性,实现有效的统筹兼顾、均衡发展和整体提升。同时,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合力。注重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住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主攻目标和突破口,牵住“牛鼻子”,不失时机推进和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通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加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早日实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人民的生活幸福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目标。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路径探索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尽管经济社会建设等取得了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制约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仍有待逐步破解。鉴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依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特定发展阶段,而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社会发展的阶段目标,同时是实现发展目标的现实实践,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其现实路径。

(一)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经济新常态,即我国经济在按照自身的规律与方式,朝着既定目标运行过程中到达一定阶段时所呈现出来的稳定形态。要深刻认识新常态是当下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积极主动地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思路、新作为、新动力、新活力。面对传统增长引擎马力下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因素,要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科学看待经济增长速度的调整;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切合当前实际,坚持用改革创新的思路稳定经济、调整结构,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大预调微调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平衡。并且,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争在科技创新上实现新突破,在人才培育上取得新成效,在体制创新上取得新跨越。同时,牢固确立质量效益优先的理念,打造新的经济引擎,推动产业结构顺利转型升级,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和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此外,在经济新常态这种宏观经济周期下,国家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针对制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区域差距问题,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完善关于区域发展重大规划、政策和配套改革措施,构建能够提高区域生产率和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制度框架;加大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构建能把中西部潜在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经济优势的制度环境,避免大量新的发展机会在行政手段的作用下再度过度聚集于东部沿海地区,在强化主体功能的基础上促进各地区在互补中协调发展;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要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对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等。通过这些政策制度的出台,激发和释放各区域经济的增长活力,最终从根本上来缩小东、中、西部间的经济发展差距,破解区域经济发展中现存的一些突出问题,促进各地域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平衡和经济整体的持续发展。

(二)破解“三农”难题,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是母体产业,任何非农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农业的支持。农业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我国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也起着基础性作用。而且,农业在生产食物和植物纤维等产品的同时,还具有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改善环境、保持农村活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村就业、保留农村文化遗产等多种功能。这些都是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必不可缺的内容。然而,近些年来,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新农村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农村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城乡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村依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一方面,要立足“三农”挖掘内部潜力。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创新现代农业经营体制,积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创新扶贫开发机制,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另一方面,要把“三农”的发展放在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框架中来认识和促进。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大力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增强城乡二元联动发展;充分发挥中小城市的纽带作用,推动城乡之间经济资源的均衡分配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发展农村合作经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等,构建合理的城乡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框架,提高城乡产业依存度和相融度等,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此外,充分发掘和释放城镇的红利,以城镇化引领“四化”全面协调发展,积极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分担机制,以及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确保农业转移人口进得来、落得住、转得出,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改善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如期实现,直接关系到几代人的美好向往能否实现,关系到我们国家能不能走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人民期待着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舒适的环境。”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页。如果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司法公正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人民群众不能获取和拥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包括制度公平、规则公平、权利公平、分配公平等,不能拥有更多的“幸福感”、“满意度”和“获得感”,这样的小康就不是全面小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体现在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以及对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关爱上,同时还体现在抓住根本,谋划全局,着眼长远,制定发展纲略,切实维护群众权益,回应、解决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上。要致力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激发社会活力,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加大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覆盖城乡的更加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公平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夯实保障人民权利的制度基础,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净化政治生态;改进社会治理机制和方式,加快社会组织治理体制改革,加快街道、社区等基层行政治理的体制改革,实现多方面共同参与的治理体系;完善群众的信访制度,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四)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

文化软实力当今已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的一种体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要在发展经济硬实力的同时加强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精神文化是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反映,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当社会经济发展已经能够满足社会大多数成员的物质生活需要的情况下,则更加需要精神产品不断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人们生活的小康状态是在物质和文化两个因素同时增长的过程之中产生和持续发展的。精神文化的小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的重要构成,是小康社会建成的重要智力支持和动力保证。

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夯实国内文化建设根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润的道德滋养;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创新同步,完善文化产业融资体制,加大对文化产业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激发文化的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要培养高素质的文化人才,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的文化产品,提高文化产业与高科技、现代化市场相结合,进一步推进文化产业的现代化;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要加强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提炼和阐释,讲好中国故事,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之中,增加话语权,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五)突破资源环境制约,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在工业化进程当中,资源的价值是很低的,消耗环境的成本也不高,而到了工业化后期尤其是后工业化阶段,资源与环境的价值会大幅攀升。我国在快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历经多年高强度、大规模的资源开发利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接近甚或达到上限,资源环境约束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瓶颈。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人们对生态环境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要转变发展理念,由经济价值导向逐步向人的发展价值导向的转变,关注那些以人为本,着眼于提高人们生存和发展质量的生态环境等因素。“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生态健康的小康才是全面小康。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自然生态保持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并与人们和谐相处,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就必须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质量效益型经济,走环境和经济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就要求一方面要加快优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体制机制;严格划分主体功能区,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完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管理和监督机制,加强国家监察和完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全面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同时,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加强生态环境教育,通过开展多形式、多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教育活动,培养全体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使得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多种举措齐头并进,建设繁荣富强、山清水秀的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责任编辑:刘要停)

D601

A

1003-4145[2015]07-0024-06

2015-05-25

张晖,中国农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猜你喜欢
小康小康社会建设
我家的小康
我家的小康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小康之路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