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克明,郝 源
(1.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教务处,陕西 西安 710119;2.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培训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教学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教学研究
张克明1,郝 源2
(1.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教务处,陕西 西安 710119;2.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培训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对其进行教育教学探索和研究,正确分析其现状和问题,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科学发展的前提。文章分析了近年学生就业以及就业岗位情况,结合生源特点、专业特性和就业岗位群的基本要求,以知识+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将综合职业能力训练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针对性的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方案。
高职教育;就业定位;教学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大众化教育为主,其发展主要是适应人才市场的变化,灵活设置专业和人才培养方向,按照职业分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适需对路”的前提下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它更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能力培训,是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
(一)高等职业院校特点。高等职业院校,以大众化教育为主,重点培养职业型应用技术人才,其发展主要是适应人才市场的变化,灵活设置专业和人才培养方向,在“适需对路”的前提下可以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高技能,在教学中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二)就业定位。高职院校其培养目标定位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中小型企业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最新发布的全国小微企业发展报告,截至2013年底,全国各类企业中,小微企业约1170万户,占到企业总数的76.57%。若将4436万户个体工商户视作微型企业纳入统计,则小微企业在工商登记注册企业中所占的比重就达到了94.15%。根据麦可思应届本科生就业岗位分布情况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应届高职毕业生就业岗位,国家机关占有3.2%,科研事业占3%,各类企业占有93.8%。而各类企业中,中小型企业占80%-90%,其中民营企业又占据大多数,成为就业市场的主体。从岗位分布情况看,就业定位面向中小型企业符合贴近市场需求原则,符合高职院校实际,符合政府就业导向。
知识+能力,加强综合职业能力训练,满足中小企业对职员即招即用的技能 “刚性”需求,培养“高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的目标。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四个方面融为一体,开创新的就业形势,在保证学生大面积成才的基础上,使优秀生、优异生脱颖而出。其教学改革基本思路:
(一)完善专业定位,制定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单位主要是中小型企业,是直接深入到工厂车间进行实际操作的技术人员,因此应该认真研究该类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重点吸收中小型企业人员参与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按企业需求开发设置课程、培养人才,培养方案目标应立足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学习难度较大的实际情况,人才培养方案不盲目向高端看齐。将综合职业能力训练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增加职业技能教育,使培养目标更贴近职业岗位要求,形成适应社会需要和学生特点的具有鲜明特色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
(二)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容。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按照学科理论基础、学科技术基础和学科实践基础三个方面制定课程体系中的课程设置,优化整合课程内容,分清主次,减少课程门数,明确各课程的基本知识点和知识链,选择合适的任务驱动项目和教学案例,将岗位专业技能、工程项目案例和工作过程训练纳入教学内容。避免出现盲目效仿本科院校课程门数多、内容多、内容过细和偏深的现象。整个教学内容要有可操作性、趣味性、实用性和适当难度。可操作性保证学生都能完成作业、实验、设计,促进学生建立学习信心,减少作业、实验、论文普遍抄袭的弊病;趣味性体现“寓教于乐”以提高学生完成作业、实验、论文的积极性;实用性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符合高职学生的接受能力,符合行业技术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符合生产岗位对学生工作能力的要求;适当难度有助于激发优秀学生进一步钻研的斗志。
(三)构建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分层设计。增加行业企业对实践教学内容的要求,构建相关专业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实践教育模式。实践教学内容由分层次的、综合性的完整的实验和实训课程构成。评价体系转变为以实验课程为主体的实践评价体系。实验室管理体制建成资源共享、系统优化、开放式的管理格局。通过开设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开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过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试点和研究,加强实践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建设,实验教材建设,实验课程建设,实践教学质量测评制度建设,改革实验室管理模式和体制等。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独立设课,有独立的学分,独立的考核。
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可分基础层、专业层和综合层三类,以确保实践教学要做到一条龙、不断线、分层次。第一层基础层,是建设专业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以完成基础性课程实验。主要让学生验证理论知识、掌握基本实验技术及操作方法,正确使用仪器、采集数据,具有获得实验数据和正确结论的能力 ;第二层专业层,建设专业方向的实验教学平台,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使用专业设备、仪器仪表和软件,获取实验信息,具备独立操作、分析推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设计、自拟实验方案获得数据、结论及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第三层综合层,通过选取来自于企业的项目、案例题目的设计和综合型实验,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项目小组的方式开展工作,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应用能力、合作精神、创新意识。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 ,开展课、赛合一的教学活动。实施课内、外一体的人才培养。学生能力的培养仅靠第一课堂是不够的,必须采用多种形式开辟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外科技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和独立承担小型的科研课题。创新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对学生开放使用,加强第二课堂活动的指导工作。对专业课程可开展课堂教学和学科竞赛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课、赛合一,以赛促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和参与热情,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
(五)改革考核办法,建立科学的测评手段。评价具有导向、诊断、甄别、选拔和发展的功能,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最终要通过评价来保障。高职院校生源参差不齐,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再加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的多样化,因此,对高职院校的人才评价也应体现多样性。教学测评由平时作业、实验、论文、课程设计、阶段性练习和期末考试等多种环节组成,并且教学和实验等内容应该得到严肃认真的设计,使教学产生适当的节奏感。改变读书只是为了考试的恶劣状况。
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在坚持和保证必要的理论教学水平基础上,可适当减少考试课程门数。主干课“考试”以百分制计分,非主干课改为“考查”,只记“通过”或“不通过”。考试题目要侧重“三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部分试题要来源于实验和工作岗位专业技能知识。除少数课程仍沿用纯理论考核外,加大实践考核力度,按照实践分层设计,确立相应的考核办法,特别是独立实训课实行实际任务考核,必要时可采取与企业联合考核。
(六)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存的实践教学体系。为突出人才培养的技能型特色和适应毕业生就业的需要,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融通的“双证直通书”制度,学历证书主要反映学生学习的经历,是文化理论知识水平的证明,职业资格书反映了一个人特定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能力,与职业劳动的具体要求结合密切。提倡学生在三年学习期间获得本专业一至两种能直接上岗工种职业资格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实现专业教学计划与职业资格培训计划“互通”,提高学生的一次就业能力。
要抓住以下教学改革的关键点:一是做好新的改革方案的顶层设计;二是保证新旧教学方案的平稳过渡,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三是提高师资水平,转变教师队伍的观念;四是探索教师培养的新途径,提高教师的业务技能,做到又能“讲”又能“做”,“能文能武”;五是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趣味性、实用性和适当难度的把握;六是资金支持,完善的实践教学条件;七是多样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测评手段的建设;八是专业教学计划与职业资格培训计划“互通”,选择好职业资格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的种类和开发好职业技能的课程内容。教学效果显著,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处理遇到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与企业结合,引入企业文化及生产任务,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该课程教学内容在企业实际中的应用,掌握企业现代控制技术,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工作基础。三是引入了企业的管理制度,使学生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各方面养成习惯,养成了较好的工作习惯。四是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能力,主要表现为团结协作精神、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等。
[1] 程宇,宋美霖.2014年全国高职院校数量变化趋势及分类比较[J]. 职业技术教育,2014(23).
[2] 麦可思信息管理咨询公司.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C].
[3] 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R].教高「2004]1号文件.
[4]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R].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
[5] 2014年度麦可思-大学生就业年度指标[R].
[责任编辑 王爱萍]
Teaching Research of Career Guided Higher VocationalEducation Institution
Zhang Keming,Hao Yuan
(1.2.Shaanxi Business College, Xi'an 710119)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significant constit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which also promotes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Nonetheless, defects and insufficiencies are revealing during the progres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tion development. Constantly accuraty analyzing the status and drawbacks effectively theorizes teaching reform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By integrating students' features, technical specialties and employment requirements,this article scrutinizes the latest years situation of employers and employees leading to a useful and potent teaching reform scheme which aims at fostering Knowledge-Technology applied talents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talents training program of vocational abilities.
Higher VocationalEducation Institution; Career Objective;Teaching Reform
2015-03-05
1.张克明(1960— ),陕西省蒲城县人,陕西工商职业学院教务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学士学位。2.郝源(1960— ),女,山东省菏泽市人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培训学院副院长,教授,学士学位。
G718.5
A
1008-4649(2015)04-003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