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永,王慧茵
(1.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科研处,陕西 西安 710119;2.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合作办学处,陕西 西安 710119)
【远程教育】
农村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电大“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例*
张小永1,王慧茵2
(1.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科研处,陕西 西安 710119;2.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合作办学处,陕西 西安 710119)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农村远程教育的一种,在其10余年的试点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近年来,电大开放教育在逐步向开放大学转型的过程中,“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只有认识自己的不足,进行必要的改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为学习型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农村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近年来,随着国家开放大学及省级开放大学的纷纷成立,电大教育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那么,作为拥有广阔发展空间的农村远程教育项目“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以下简称“一村一”),将如何在这一转型过程中,也能适时转变,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为新农村建设,为学习型社会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促进电大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就是基于此原因,探讨“一村一”如何深度发展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
2004年教育部正式设立“一村一”项目,交由在远程教育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中央电大实施,想通过远程教育成本较低,容纳量大的特点,推动整个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中央电大也积极行动起来,于当年就筹集资金2000万元,在全国范围内重点扶持100个县级电大开展试点工作。
借鉴之前河北农业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经验,此项目要顺利开展,学生的学习费用,必须由当地政府财政支持、用人单位资助、学生个人缴纳、学校减免等多种途径来解决。如果仅靠中央电大筹集到的经费来维持此项目,显然举步维艰。但由于,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导致当地政府及用人单位在扶持和资助力度上差异较大,东南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状况较好,当地政府和用人单位对“一村一”较重视,支持和资助力度也较大,“一村一”发展较快。而广大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状况较差,政府财政收入有限,对“一村一”的支持和资助力度较小甚至没有。这就导致了对学员学习费用的减免力度也有限,这对收入本就不高的广大农民来说无疑是较为沉重的经济负担,这也是“一村一”招生人数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2.地区、专业发展不均衡
“一村一”发展不均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地区发展不均衡。如前所述,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各地财政收入存在巨大差异,对“一村一”经费投入存在地区差异。教育经费的投入情况直接影响着“一村一”的发展状况,招生人数是其最明显表现。有研究者对电大“一村一”招生的地域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统计数据表明,累计招生数中,经济发达的华东地区拔得头筹,占全国招生人数的近43%,同样经济比较发达的华中地区累计招生人数次之,而经济发展状况不佳的东北、西北等地,招生状况就相对较差。这种招生情况的差异,从某方面反映了当地政府对该项目支持力度。
其次是专业发展不均衡。“一村一”在农业院校试点就是考虑到,要让学生增强农业生产技能,毕业后回到农村,造福农村,因此在专业设置时,尽量突出农业生产方面的专业。电大的“一村一”是对普通农业院校的再发展,在专业设置上,充分借鉴了农业院校的成功经验,设置了一批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专业。当然,为了给农村培养管理人才,同时也设置了农村行政管理、农村经济管理等专业。从“一村一”10余年招生情况看:农村行政管理、乡镇企业管理、农村经济管理这些为广大农村培养管理人才的专业招生比例高达83%,而农业科技类的专业所占比例仅为17%,专业发展极不平衡。
3.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一村一”作为提高农民生产技能和素质的教育,理应采用言传身教并重的教学方式。而,电大传统的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存在言传方面比重过大,而在实践教学方面相对薄弱的弊端,这极不利于农村教育的发展。据笔者对部分“一村一”工作站的调研发现,西北地区“一村一”学习中心大都设在位于县城的工作站,很少向镇以下延伸。这就导致,其仅有县城周边极少的实践基地,加之实践教学的教师缺乏,实践教学较为薄弱。这就极大影响了农村远程教育的教学效果。
4.资源建设不理想
对远程教育而言,其最大的优势在于“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人人皆学”的办学特点。这些优势能够得以体现,不是在于其教师的多少,而是在于其拥有大量的网上资源。学员们能够在自己闲暇时间,通过网上学习资源进行自学。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通过网上互动教学平台向教师请教,与同学进行探讨。
电大的“一村一”是在农村成人教育中采用的远程教育教学方式,其有远程教育的特性。但相对城市中的学习者,农村学习者有许多特殊情况,农民群众没有像城市上班族一样有固定上下班时间,他们在农闲时间相对较闲,但在农忙时节,夜以继日地抢种抢收庄稼,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学习。开放教育所推行的定期面授,在农村实行起来较为困难。因此资源建设在农村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相关研究及笔者调研显示,现阶段“一村一”在资源建设方面还比较薄弱。除了一些与开放教育较为密切的课程,教学资源较为丰富之外,农业科技类课程的资源建设非常薄弱。这种资源建设状况会严重影响“一村一”的深度发展。
1.上下一致,高度重视农村远程教育的发展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国民素质提高的问题成为影响现代化深度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党和国家也开始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先后提出了学习型社会建设,要求“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学习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已成为影响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要实现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未来的主战场应该在广大农村。相对城市而言,农村有更为广大的学习需求和更艰巨的教育任务,这一教育任务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责任和任务,也应该是社会和各级政府的责任和任务。对此,整个社会应该达成共识。在推进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远程教育中,应予以高度重视。
这个重视,除了给予政策支持外,更重要的是经费投入。我们应该摒弃只有当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产业才值得投资的观念。对农村远程教育的投入,利也许不在当时,但功在千秋。只有我们认识提高了,对远程教育有了足够的重视,新农村建设和学习型社会才能真正实现。
2.改变现状,促进农村远程教育地区、专业的均衡发展
农村远程教育存在地区、专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地区发展不均衡,主要是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在教育上的体现,是各地在农村教育经费支持上存在差异的反映。解决这一问题最直接的方法是增加农村远程教育的经费投入。当务之急是通过社会对农村远程教育重要性达成共识,真正形成各级政府资金支持,办学机构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农民自身对教育认识的提高,这样才能逐步解决地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专业发展不均衡,其实主要反映了学员的来源问题。之所以83%的学员选择了管理类专业,是因为这些学员大都是村镇干部,他们有固定工资收入,为提高自己管理能力和水平乐于接受教育。而广大农民群众,由于学费问题,工学矛盾问题,加上农村远程教育是否能提高他们生产生活的问题,致使其参与度不高。要解决这一问题,根源还是要降低学习费用,同时开设真正能帮助农民提高生产生活水平的专业。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农村远程教育的吸引力
实践教学环节是真正能提高农民农业科学技术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当下,我们农村许多农民文化水平较低,他们对纯理论的东西理解不了,实践教学环节显得尤为重要。但农村远程教育机构自己动手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既会面临经费问题,又会面临管理问题,并非明智之举。
农村远程教育机构可以与12种养殖专业户合作,将他们的种植、养殖基地变成农村远程教育的实践教学基地。众多实践基地的建立,必将增加农村远程教育的吸引力,提高远程教育的教学水平。
4.加大力度,建设适合农村远程教育的资源
至于资源建设问题。加大资源建设的投入及与其他教育机构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是许多研究者一直强调的解决办法,也是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但笔者认为,农村学员比起城市学员其学习时间更加零碎,在资源制作方面我们与其耗较大资金制作长时段的课件,还不如根据碎片化学习的特点,制作出时间较短的微课件。这样既能节约经费,又适合农民碎片化学习需求,提高对他们的吸引力。
电大的“一村一”是远程教育逐步向农村扩展的具体表现,从2004年开班招生至今,经历了一个较快的发展过程。但相对于广大农村巨大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型社会、新农村建设对农村的教育要求,还有非常大的距离。我们只有认识现实,高度重视农村远程教育的重要性,改变其地域、专业发展的不均衡,着力解决其存在的师资问题,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适合农民学习要求的精品课程资源,农村远程教育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才能为学习型社会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1]赵永田,王兴蛾,等.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8).
[2]胡立峰,张少刚.“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对远程教育的适应性初探[J] .成人教育,2012(2).
[3]杨凤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在黑龙江省的实践与思考[J] .内蒙电大学刊,2012(2).
[4]梅林,刘伟.“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远程教育传播模式分析[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
[责任编辑 王爱萍]
Study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Distance Education——Take the "one village one college student project" as an example
Zhang Xiaoyong ,Wang Huiying
(Shaanxi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Xi’an 710119)
"One village one college student project" is a kind of rural distance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of its 10 years development, it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Open education has transformed into Open University in years recent, only if a village a college student plan recognizes tits own shortcomings and improve them, can it achiev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make a greater contribution to the learning society.
rural distance educ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ne village one college student project"
2015-10-13
张小永(1975— ),陕西省南郑县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科研处副教授,历史学博士。王慧茵(19 — ),女, 黑龙江省依安县人,陕西工商职业学院合作办学处,高级实验师。
本文系陕西广播电视大学2013年课题《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进一步发展研究》(课题编号:13D-04-B13);陕西省教育厅2014年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科研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4JZ008)阶段性研究成果。
728
A
1008-4649(2015)04-0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