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城
(安徽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 安徽 合肥 241000)
昂家庐剧戏班的田野考察
——兼论地方戏曲艺术生存与发展的动力特征
李城
(安徽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 安徽 合肥241000)
摘要:分析了现代生活背景下地方戏曲艺术生存与发展的客观形势,认为由于现代传媒的迅猛发展、新兴艺术形式的挤压、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化,以及内在体制的变化,地方戏曲艺术生存与发展的动力特征呈现出新的变化与规律。
关键词:昂家戏班; 生存; 发展; 动力; 特征
2006年上半年,安徽省有18种艺术形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庐剧名列其中。庐剧——安徽地方四大剧种之一,在安徽省境域流布广泛,主要流派为:西路、中路和东路,各个流派的风格特点既相互融通,又差异明显[1]。作为传统的民间音乐文化样态,地方戏曲艺术与其他传统民间音乐形态一样,在现代传媒迅猛发展的现实情况下受到各种新兴艺术形式挤压,以及人们生活观念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生存现状发生了较大变化。笔者于2008年下半年至2011年下半年,历时三年,依托安徽无为县昂家庐剧戏班(以下简称昂家戏班)对当下地方戏曲艺术的生存和发展状况进行了实地考察。
昂家戏班属于东路庐剧流派。整个戏班共有演职人员22人,一年演出170场左右,层次规模和艺术实践能力很具有代表性。据戏班艺人告诉笔者,整个皖南区域戏曲从业人员有好几百,规模不等的戏曲班社有几十个。那么当下这些民间戏班和地方戏曲艺术本身是在什么样的动力作用下得以续存和发展呢?作为一种区域性民间音乐文化样态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又呈现出哪些新的规律呢?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扒梳和探析。
一、 传统功能延续是地方戏曲艺术生存与发展的动力基础
地方戏曲艺术是传统的民间音乐文化样态,其产生、存活、兴盛和发展扎根于广袤的田野乡土,其形式和内涵均体现出广大普通民众的审美需求。地方戏曲艺术是农耕文化高度发达的表现,其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始终承载着对广大普通民众进行教育教化,引领审美趋向、体现民风民俗等功能。这些传统功能长期以来一以贯之地延续着,成为地方戏曲艺术生存和发展的根源性特征。
1. 教育教化,潜移默化的精神守望
地方戏曲艺术主要活动于田野乡村。戏班的演出既寄托着人们对平安生活的祈求和告慰神灵祖先的虔诚心理,又满足了广大受众的精神需求。从昂家戏班的演出情况来看,传统剧目的演出对于向百姓普及历史知识,宣传传统道德、家庭伦理、行为准则等方面具有教育教化作用[2]。这种教育教化功能在当下又得到进一步强化,大量反应现实生活的新剧目和中国社会正在积极营造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相契合,作为非物质文化重要内容之一的地方戏曲艺术,历史又赋予了其新的内涵。考察过程中,笔者深刻体会到,艺人们声情并茂的表演呼应着观众们是非曲折的种种道德生活观念,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中延续着戏曲艺术的教育教化功能。
2. 民俗体现,民众情感的有形寄托
民俗即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由于不同区域的地理生态环境、民众生产生活方式等的差异性会形成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而民俗文化又往往通过其他文化形态折射出来,地方戏曲艺术因扎根民间,源于生活,贴近民众,所以很容易成为体现民俗文化的有效载体。傅谨先生在其所著《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一书中,描述的台州戏班所唱“老爷戏” “平安戏”,反映的就是浙江台州当地民众祈福禳灾、保求平安的民俗文化活动[3]。考察期间,笔者看到昂家戏班演出的“台口戏”,主要为“谱戏”和“平安戏”两种,特别是“谱戏”更能体现当地的民风民俗。探根寻祖、立规修谱、团结族人、励精图治、祈求宗族兴旺历来是中国人齐家、治国的精神理想,对于每个宗族来说意义更是重大,因此,修立宗谱时不仅要严肃庄重,而且要喜庆热闹,宗族男女老少齐聚宗祠,举行庄重仪式,告慰先祖,激励后代。那么庄重之余如何体现喜庆热闹,请戏班唱“大戏”被认为最合适,这便有了“谱戏”。“谱戏”场面宏大,喜庆热闹。除“谱戏”外还有祈求一年风调雨顺的“平安”戏以及庆祝中国传统春节的“年戏”等。这些都是反映民俗民风的地方戏曲艺术形式。
从昂家戏班的艺术实践来看,地方戏曲艺术的传统功能延续是其传承和发展的核心动力。而且这种动力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恒定性,与其相生相伴,可视为地方戏曲艺术得以续存和发展的动力基础。
二、 民众需求应和是地方戏曲艺术生存与发展的动力支点
地方戏曲作为群众性艺术,因其内容的丰富性和形象的生动性,长期为广大农村百姓所接受与喜爱。这种接受与喜爱就是需求,戏班的艺术实践正应和了这种需求,于是形成了支撑地方戏曲艺术续存和发展的动力支点,这种动力支点具有二元结构特征,一方是作为艺术实践主体的戏曲艺人;另一方是“瞧戏”(当地人把看戏称作“瞧戏”)的观众群体。二者长期以来形成一种相互依赖、相互需求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在主体实践与客体欣赏过程中逐渐加深,且具有历史传承性,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4]。
笔者在跟随昂家戏班考察期间正值秋收以后和春耕之前的农闲时节,秉承传统习惯和慰藉平乏的精神生活,在此种心理需求的应和下,请戏班唱“大戏”是他们最为常用也是最为乐意接受的形式之一,昂家戏班在无为县华龙镇庄陈村和余姚村演出时,瞧戏的百姓告诉笔者,戏班来他们村唱戏是村民们盼望已久的事,得知戏班要来村里唱戏,便早早地通知自己的亲戚朋友来村里“瞧戏”,开演后每场戏台前都围满了瞧戏的村民,场面甚是热闹。在戏曲表演过程中,“瞧戏”的观众们会评点议论各个环节,情绪随着剧情的展开而起伏波动,情到悲处时,便会潸然泪下,演至滑稽可笑处,就会破涕为笑,这种情感互动始终贯穿期间。
由此可见,这种需求和应和,形成了一种动力支撑,使当下地方戏曲艺术仍在广袤的乡村有着巨大生存和发展空间成为可能。
三、 社会转型变革是地方戏曲艺术生存与发展的动力牵引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原先由政府包办的国营性质和集体性质的戏曲剧团因经济支持的丧失,大多数分崩离析、瓦解殆尽,地方戏曲艺术告别了极具辉煌的时代,迎来了又一个转型期。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戏曲艺术和戏曲班社的发展也被纳入市场经济大潮之中,并逐渐适应了市场经济运行规则,找到了一条适应自身发展的途经。在新的环境下,戏曲班社逐步形成了新的规则,艺术实践也渐显出商业化色彩,并形成一定规模的文化产业。
在昂家戏班笔者看到了这种途经的具体实践,戏班的市场化运作,其经济收入、支出、分配,以及管理模式的转变等,体现出新的面貌特征。
1. 昂家戏班的经济收入
昂家戏班的收入主要有两个来源:唱“台口戏”的戏金和戏曲音像制品的录制佣金。通常情况下,每年下半年从11月底到来年的三四月份,戏班以唱“台口戏”为主,这一时期农事相对减少,正值庆祝丰收、祭祀先祖、传统春节和春耕前祈福禳灾的时节,也是戏班收入的黄金期。“台口戏”演出时日不等,戏金按每天演出的场次计算,演出前戏班要跟请戏方签订合同,请戏方还要缴纳定金,演出结束后结算戏金。演出有单场和连场之分,且价格也有区别,每场演出时间大约2个小时左右。艺人们按天取酬,戏金的分配主要按角色不同来确定,班主收入颇丰。此外,由于戏班的组织结构为班主所有制,所以,戏班里所有服装、道具、音响等物品均由班主置办和更新,也就是行内人所说的“衣箱”费。
大约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棚戏”开始流行。所谓“棚戏”是指一些具有一定实力的戏曲班社,在农忙时节,利用演出淡季进行戏曲音像制品(DVD格式)的录制。从目前“棚戏”录制的体制来看,制作人一般不是艺人本身,也就是说艺人们只出力而不出资,主要原因有二:①戏曲音像制品的制作成本较高,一般的艺人没有能力也不愿拿自己的辛苦钱冒风险;②无法估计市场,不懂销路,搞不好就会血本无归。在这种情况下,艺人们往往选择为出资者录戏,这样不会担什么风险。“棚戏”收入,按天计酬,分配根据角色主次和演员名气的大小而不等。一般来说,“棚戏”的时间跨度较长。据考察,一本戏从录制到上市,差不多要两个多月时间。由于戏班不是制作方,所以艺人们录制报酬只能一次性获得,没有版权,因此“棚戏”最终获利的不是戏班,而是投资人。
从昂家戏班艺人们的收入情况看,个人年收入超过5 000元的约占53%,戏班年收入约为20万元左右,依此推之,皖南区域庐剧戏班的从业人员一年总收入就有几百万元之巨。可见,地方戏曲班社在市场经济模式的动力牵引下,完成了自身的转型。商业化和产业化属性的加强,是其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新规律和新变化。
2. 昂家戏班的管理模式
昂家戏班的管理模式是班主负责制,班主负责制起于民间戏班形成之初,它有别于先前的剧团,剧团实行的是团长负责制。相比较来看,计划经济时代的剧团,一般情况下,团长主要负责剧团的日常运行、管理,演员的业务提升、加强,以及演出资金的使用等,对演员的管理主要体现在行政方面。至于剧团的运作经费和人员薪金均由政府下拨[5]。而当下的戏班,在管理体制上主要通过经济手段,班主对艺人实施雇佣制,采用市场运作模式。这种管理体制有很多优点,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优点是:以经济为手段,艺人们干活拿报酬,按劳取酬,各司其职,避免矛盾。雇佣制使得班主有绝对权力,可以根据所需聘用艺人,形成优胜劣汰机制,这一点有利于人才的使用和戏班整体实力的提升。另外由于经济利益的关系,如果管理合理,大家会通力合作,讲究配合,对戏班自身的发展大有裨益。缺点是:由于各司其职,如果处理不妥,会出现配合偏差;而以经济为主要手段,势必会淡化情感因素,过于功利,不利艺术本身;还有利益分配的不均衡,使得戏班具有不稳定性,市场的流动性会导致主要艺人的流失等。但总的来说,班主负责制利大于弊。
笔者对安徽无为县昂家庐剧戏班生存状况和发展态势的实地考察虽是个案研究,一种微观认知,但所反映的绝非个别现象,相反是一种普遍态势。以地方戏曲班社及地方戏曲艺术本身在当下续存和发展状况的动力特征为切入点,使得人们对这些活态的传统民间音乐文化形态,在承继和衍化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新规律和新特征有了新的认知。厘清这些认知,无疑有助于更好地去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 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编委会. 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5:576-577.
[2] 张庚. 当代中国戏曲[M].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1994:3-6.
[3] 傅谨. 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1:18-23.
[4] 项阳. 当传统遭遇现代[M]. 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4:48-49.
[5]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编辑委员会.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下)[M]. 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 1994:1200.
【责任编辑王立坤】
——————————
Field Research of Lu Opera Troupe of Ang Family: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Opera Art’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LiCheng
(School of Music,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0, China)
Abstract:The objective situation of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 opera art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 life is analyzed. It considers that, 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media, the emerging of new art form, the transforming of the concept of people’s lives, and the changing of internal institution,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opera art’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have shown new changes and regularities.
Key words:troupe of the Ang family; survival; development; dynamic; characteristic
文章编号:2095-5464(2015)01-0139-04
作者简介:于富业(1982-),男,辽宁大连人,渤海大学讲师,博士
基金项目:2015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2015lslktzimzx-01); 2013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3BZS006)。
收稿日期:2014-09-23
中图分类号:J 825
文献标志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