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取得新进展
首个虚拟运营商电话拨通
本报讯 经各方共同努力,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3年底和2014年初分两批向19家民营企业发放了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批文。此后,各转售企业加速推进业务规划、开发和布局等准备工作。3月21日,深圳市爱施德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完成系统建设和与基础电信企业的对接工作,并实现首次虚拟运营商170号码通话。
首个虚拟运营商电话的拨通,标志着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进入了新阶段。随着各家转售企业完成系统建设和对接工作,近期虚拟运营商将陆续启动以友好用户体验为主的试商用,并计划于今年5月起正式商用。
170号码进入商用加速阶段,虚拟运营商也开始进入角色。之前明确规定,虚拟运营商170号码前四位以基础运营商来进行区分。“1700”为中国电信的转售号码标识,“1705”为中国移动的转售号码标识,而“1709”则为中国联通的转售号码标识。因虚拟运营商企业数量较多,在号码分配上并没有明显体现各个虚拟运营商的品牌标识。
苏州蜗牛创始人石海表示,近期就会发行蜗牛SIM卡,提供集数据语音和增值业务于一体的通信服务。巴士在线负责人也表示,今年6月左右将上线移动通信服务,发售巴士在线SIM卡。通过在公交车内提供WiFi环境,吸引用户使用巴士在线的服务;用户下车后,巴士在线还会通过移动客户端来提供服务。
2013年底,我国手机网民已达5亿,移动互联网流量同比增长71.3%。用户人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1329.4M,同比增长42%。虚拟运营商170段号码未来的正式商用将助力互联网等PC应用的业务进入移动化,引领移动互联网大市场。虚拟运营商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邹学勇表示:“虚拟运营商用跨界融合的思路,将通信能力融入各行各业,帮助企业增强产品转化能力,实现商业模式的重塑、运营思维的颠覆,虚拟运营商使手机用户的服务更个性化,每一位用户通过170手机即可享受一系列服务。”(卜娜)
广东省消委会倡议运营商修订霸王条款
本报讯 广东省消委会携广州、深圳两地消委会于3月25日向电信运营商发出倡议:“流量清零”等做法有悖新《消法》有关规定,应认定为霸王条款,通信企业要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立场出发,尽快修改诸如“流量清零”等消费者普遍反对的条款。
近日,广东省消委会统筹广州市消委会、深圳市消委会分别开展了《手机上网消费满意度调查》、《信息消费满意度调查》。消费者对通信运营商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不满意之处,主要集中在套餐流量剩余部分按月清零、信号不稳定、上网速度慢、资费过高、通新覆盖范围小和限制“带号入网”等方面,其中“套餐流量剩余部分按月清零”中选率最高,广州超过八成的受访者认为不合理,深圳近七成受访者认为不合理。
据介绍,2013广东全省各级消委会共受理电信服务投诉12046件,在各类商品和服务投诉中排在第二位,比2012年增长了10.38%。数据显示,通信服务行业已经成为消费领域矛盾纠纷比较集中的行业,电信运营商与消费者的矛盾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广东省消委会与广州、深圳两地消委会在倡议书中提出:倡议通信企业要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立场出发,立足于行业的长远发展,尽快修改诸如“流量清零”等消费者普遍反对的条款;倡议通信企业要真正尊重消费者的选择权,尽快推出更加合理优惠的服务套餐,给消费者提供更加人性化、多样化的选择;倡议通信企业要更加重视消费者的需求,改善通信服务质量,提高网速等技术服务水平,满足广大消费者不断提高的消费需要。(卜娜)
移动互联网
创业者基地揭牌
本报讯 3月21日,由北京市海淀园区政府支持、上地科创孵化器主办的“移动互联网创业者基地”的揭牌仪式成功举行。
“移动互联网创业者基地”——上地科创孵化器,是首批获得北京市海淀区政府批准的“创业期科技型企业集中办公区”,是全国推出的第一个专门面向移动互联方向的全免费创业孵化项目,不仅可以让移动互联网创业者除了享受代理注册、代理记账、商务服务、投资融资这些上地科创原有的服务之外,还能享受“四免一减”扶持政策(免费办公、免费住宿、免费推广、免费运营、减免注册)。另外,基地还为这些创业者提供移动互联网最重要的技术开发基础平台“金和IU—APP自助工厂”。(王娟)
15部委领导视察
曙光天津产业基地
本报讯 近日,由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率领的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教育部等15部委领导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前往曙光天津产业基地进行工作调研,以全面了解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典范企业的自主创新与业务发展能力。
曙光总裁历军向曹健林一行进行汇报,重点介绍了曙光下一代超级计算机的研发进展和采用的创新技术。曹健林鼓励曙光公司要继续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做好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工作。联合调研组参观了曙光品牌体验中心,听取了曙光的发展历程介绍,分享了曙光在高性能计算机、服务器、社会管理创新、云计算、信息安全等领域自主创新的成果。(郭涛)
中国为何比以往更关注全球互联网话语权?
这段时间,国内有些媒体对“美国将放弃互联网控制权”的所谓误读,只是缘于媒体对中国互联网话语权未来权重变化和相关利益得失的高度关切。设想一下,如果全球互联网技术规范的研发制定、Web技术国际标准、互联网公司前三名,以及根域名服务器的运营都在中国,谁还会在报道中讨论“控制权”?
现在来看,无论是放弃ICANN管理权还是移交美国现存的其他国际性互联网组织的管理权,都不会真正削弱美国在全球互联网上的影响。美国在全球互联网树立起的权威性,是由美国政府、企业、组织机构通过不断的技术和资本投入,并伴随着时间的演进而逐渐形成的。这种权威性不会因为个别组成部分的管理权归属变化而发生颠覆。
为什么我们会比以往更加关切中国互联网话语权的脉动?这要从媒体和业内舆论最多涉及的那几个关注点开始说起。
首先,当有关美国政府机构宣布将放弃对国际互联网名称和编号分配公司,也就是ICANN的管理权时,人们的第一反应是美国将放弃全球互联网根域名的管理权,而这是无可厚非的,因为ICANN最大的权力就在于对全球互联网域名体系和根服务器的运营管理。谁都知道域名控制对于全球互联网的意义非同小可,中国国内域名厂商也曾公开表达过对根域名申请都受美国控制的担忧。只不过人们暂时忘了,域名控制只是整个互联网控制权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包括互联网技术、产品、服务的规范标准制定,以及信息安全和数据通信的技术标准制定等其他要素,而这些标准,也把控在总部或者核心办公场地设在美国的各种国际性互联网相关组织手里。
此外,美国宣布“放权”的时间,恰好与“斯诺登事件”的发生时间点相近,以至于有观点认为美国承认其对全球互联网监视权的滥用。但实际上,美国政府公开宣称“互联网管理权国际化、私有化”已有接近20年的历史。换句话说,“斯诺登事件”多多少少对ICANN的彻底独立起到了催化作用,但并非决定性作用。而对于美国政府来说,拿ICANN说事只是为推动全球互联网“共治”制造由头,吸引全球互联网利益相关方,比如中国、俄罗斯等对互联网新管理模式讨论的参与。
另一个关注点是中国的利益诉求。此前发声的更多的是代表中国互联网市场个别利益体的诉求,比如域名服务商、电信运营商、软硬件相关企业甚至中国普通网民,而笔者觉得其中一些顾虑完全没有必要。顶层管理权变更引发的波动,经层层传递后,大部分会被市场消化或削弱殆尽。笔者认为,最好的状态是:国内全互联网产业链共同发出声音,在技术、资本、标准、规则上协同起来,以开放、包容、平等为原则,统一表达意见。(于杰)